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秘境一 » 第贰章:第六节:裴雯仗义行 2

第贰章:第六节:裴雯仗义行 2

    【风流子·切添增寿】

    北斗七星神宿。

    玄域天之指授。

    辉宙宇,

    耀威揉,

    神际秘藏天宥。

    酣酒。

    酣酒。

    无意且添增寿。

    ~·~·~·~·~·~

    梁山乾陵,

    一处偏房内,

    黑袍人枯瘦而惨白的双手,在搓揉着从王天威身上拿来的布囊,突然他缓慢地转过头,用寒冷的目光盯视了独孤纂一眼,独孤纂也用目光与他对视了一下,就在双方眼神的一碰中,独孤纂赶快把目光收回。

    独孤纂被这冷森森的眼神那怕只是对视了一眼,也不觉得浑身起了一阵冷颤,就是在这盛夏的炎热天气,自己也仿佛如坠入寒冬的冰窖里,不自觉地双手合拢互抱了一下肩膀,以抵御从心底泛起的寒意。

    过了好一会黑袍人才开口,声音极其阴森而嘶哑地用蹩脚的河洛话慢慢说道:“汝说有官差追踪到了这个地方啦?”

    独孤纂缩了缩脖子,结结巴巴道:“是、是、是的,还打探、探、说有、有什么生人来过这里没有。”

    黑袍人又缓慢地搓揉着布囊道:“可知道来者是何人?”

    “不知,看样子是个西域人的相貌,满腮的棕色虬髯,某把他阻挡在外面时,他也不愿透露更多的行踪。”独孤纂舔了舔嘴唇说道。

    “西域人的相貌,满腮的棕色虬髯。”黑袍人嘴里喃喃地念道,突然眼睛寒光一闪,转头问站在身后的大汉道:“封涎,咱等回来时,半道上遇见的三人汝可有印象?”

    封涎就是此时站在黑袍人身后的大汉,他已解下蒙面的黑布,这是一张粗糙且满脸横肉的面孔,双眼暴突,左脸颊上一道明显的伤疤。

    封涎见黑袍人问话忙回答道:“禀长老,在半道阿房宫遗址处的时候,是有三个人与咱等相遇,其中有一人就是满腮虬髯的西域人。”

    “嗯,如此看来,应该就是此人了。”黑袍人又沉默了一会道:“此人倒不可虑,要当心的是与此人同行的年轻少年,咱观那少年倒是一位厉害角色,以后行动时要多加小心些,注意提防身边出现的可疑之人。”

    封涎忙低头应声:“诺。”

    黑袍人回过头来又问独孤纂道:“终南山蟓柳大长老处可有消息到来。”

    独孤纂搓了搓手回答道:“自上巳节上林苑行动失手后,还未得到大长老的消息。”

    黑袍人叹了一声口气道:“蟓柳大长老还是太自负了,上林苑行动时就不该假借千年白骨与千年麋鹿之手,导致招来了一位百年的冤魂与一位少年的出手,对了,独孤郎中,此位少年汝可查到他的来历?”

    “回长老,此位少年名叫李仙宗,乃是本朝将士郎,道号黄冠子的李淳风之孙,其祖父生于岐州雍,善阴阳易学,精通天文、历算、阴阳、道家之法,贞观十五年官至太常博士,贞观二十二年被任命为太史令,此人演算甚是不简单,可说是神机妙算。”

    黑袍人漫不经心地应道:“哦,是吗?有此等厉害么?”

    独孤纂脸上露出苦笑道:“这等厉害,还远不止呢!他的经历可厉害着呢,据说有次李淳风对太宗皇帝奏禀,明天将有七个人,是北斗星下凡变成的,在西市边上的延寿坊“醉仙楼”喝酒。此北斗七星是造化之枢机,人神之主宰,有回死注生之功,具有消灾度厄之力,七星职责分别为延生、保命、度厄、消灾、扶衰、散祸、益算等。陛下可派人在此酒楼守候,将他们请至朝中,可保陛下增寿延年,获福无量。

    太宗次日果然派尚书左仆射萧瑀带着武士前去“醉仙楼”守候。不多时见有七个道士从金光门进城,径直来到延寿坊“醉仙楼”,上了酒楼二楼,向店家要了一石酒,不一会时辰,七人便把一石酒喝光,于是又喊店家添了一石。

    萧瑀这时走上楼来,宣读了太宗皇帝的诏书。宣读完毕后,其中一位长髯道士笑道:“这一定是李淳风这老小子在向圣上泄露了我们的行踪。”

    于是便对萧瑀道:“汝先下楼候着,等吾等把余下酒喝完,汝再来宣读旨意。”

    萧瑀也不敢硬拗,正待转身要下楼时,却被另一位红脸短须的道士喊住道:“汝自幼虽以孝行闻名天下,且能书善学而骨鲠正直,但终因刚忌太过性多猜疑,与朝中多有不和,将多次得罪于圣上,导至仕途沉浮不定,但汝且又从不改过自新,汝今来请吾等,也是缘分,也罢,吾赐汝寿元十载,汝将在年到七十四时而善终。”说罢站起身拿着筷子在萧瑀头上点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地又坐回座位上。顾自又端起海碗猛喝起美酒。

    萧瑀诚惶诚恐地下了楼等候着。

    又过了一炷香的时辰,楼上突然就鸦雀无声了,萧瑀急忙上楼查看,七位道人早已是人影全无不见了踪迹。

    萧瑀无奈只得回去奏禀圣上,只是隐瞒了红脸短须道士对自己所说之话,太宗听后甚为惊异。

    听到此不禁勾起了黑袍人的好奇心,忍不住盯着独孤纂道:“往下说,多说一些此位李淳风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