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新符 » 第八章 壶中日月法箓

第八章 壶中日月法箓

    晏嘉年语重心长地说了一通,捋着长须道:

    “言已至此,诸位还是依照往年惯例行事吧,新晋真传弟子首先要确定的是修哪一道本命真符,而不是跟谁斗法厮杀,或者去东海里翻江倒海。道途如翻山越岭,长路漫漫,心思岂能虚浮不定,只顾着天边明月,连脚下路都不认清?”

    “此言大善。”

    “晏师兄所言极是。”

    “……”

    一声声附和,意味着众人也乐意卖这位宗内老好人的情面,事情就这样草草揭过,可也绝口不提让之前几人重新介绍,按照排好的顺序,接着依次讲述起来。

    徐安听得津津有味,丹田气海中,法力充盈得不像话,而那团金灿灿的光辉包裹着四四方方的剔透玉瓶,成为他周身法力的中心。

    他的意识稍稍靠近,便有十分繁杂的信息将要显现出来,这是每一位制箓之人都会准备的内容,叫受箓者明白此箓用途。

    眼下不得分心,徐安只好暂且按下,垂着脑袋听着众多传法长老对各自法脉的介绍。

    受箓成功后,晋升真传的主要流程在蕴元谷修行时早有交代,如今虽有些许差异,可也相差不多,徐安当然知道当前这一环节的重要性。

    各个法脉之间的区别,立足点便在本命真符上,这是符修的第一道“法术”,至关重要,往后修行,除非废功重修,几乎都得在这道本命真符的基础上展开。

    而符修特有的受箓,又为本命真符的选择平添了一重帮助与限制。

    譬如,受【磐石青松箓】的修士,已经得了一道土、木类法术,自然是修行土、木二行的本命真符更为方便,日后追求通玄境神通,也不会偏差太远,多半是土道、木道神通,如大名鼎鼎的【搬山】神通。

    照常来说,本也用不着这么大的阵仗,受了哪道箓,便在有意收徒的传法长老中,依着他们的介绍,挑一位心仪的传法长老即可,受了石松箓,相当于半只脚迈入石松一脉门下,并不会演变成徐安这种炙手可热的状况。

    “说来说去,还是这道【壶中日月法箓】的缘故。”

    关岚年岁相对较小,这类事便自然落在后头,她听着师兄师姐们或长或短地评述各自本命真符的优劣,不免暗自遥想:

    “想当年,广微祖师出身极高,一度有入主明月宗清辉殿,成为道门大宗道子的机缘,只是后来竞争失利,他身为宗内一大派别的门面,终究难逃被剪除党羽,开革出宗的下场,这才在新任道子的扶持下另立清元宗山门。

    “因此,广微祖师的眼光极高,终其一生,所收真传弟子不过三人,传了《【壶中日月】神通炼法》,然而,即使这般挑剔,这三位前辈也都未能晋升通玄境界,先后在闭关突破中陨命。

    “往前回溯,论及本命真符,祖师自个那道明月宗真传【四时镜月真符】只可传给自家徒弟,若徒弟争气,炼出神通,算是明月宗留出的一分重回宗门的可能。

    “至于徒孙辈,是指望不上明月宗高深道法了,所以清元宗真正的主脉早已不可避免地消亡,这少年便也没了恰如其分的去处,众人也就有了争抢徒弟的立足点。”

    这些清元宗历史,晏嘉年只会比关岚更加明白,他表面声色不动,胸中那副爱才心已把他折腾得上火。

    早些时候,为了徐安长远计,耗费一枚珍稀灵果,帮叶酒鬼牵桥搭线,可谓是谋划周全,论斗法本领,其余传法长老自愧不如,也犯不着来争。

    谁料徐安这小子如此出类拔萃,竟得了广微祖师留下的法箓,勾得传法长老人人动意!

    之前的谋划已然作废,而叶酒鬼又是一副惫懒模样,讲了两句囫囵话便匆匆略过,徐安这后生能晓得轻重吗?

    “若真要去石松一脉学【石松真符】之流,还不如跟我学【四合真符】,至少能同广微祖师当年修的【四时镜月真符】对上一个‘四’字……”

    正当晏嘉年暗地里唉声叹气之际,十余个传法长老终于一一介绍完毕,下一步便轮到徐安自我介绍与挑选师父了。

    就在此刻,一个不容置疑的声音从竹亭上空传来,吩咐道:

    “叶玄峥,蒲方,关岚留下,晏嘉年也留下照应,其余长老都去箓堂照看其余受箓弟子。”

    声音的主人执掌清元宗数十载,威德无以复加,钦点了三条法脉,都是宗内公认的上乘道统,本命真符立意深远,精妙绝伦。

    其余传法长老晓得于情于理都没有反驳之处,宗主大人能耐心听完他们的自呈介绍,已经相当顾忌宗门规矩,也十分给师弟师妹们脸面了,一众长老最多叹气一声,便齐声道:

    “谨遵宗主法谕!”

    随后,各自腾云驾雾,施展遁法,一一离去。

    眼前这般变化,显然已在某些人的预料之中,那崖边的执壶道人缓缓起身,将酒壶塞进袖内,走到竹亭内空位坐下,他朝晏嘉年笑道:

    “师兄闲操心了,大师姐的【灵犀天眼】千里察微,连箓堂内的变化都瞒她不过,哪里真是要我们做自卖自夸的摊贩?让某些人适时点评自家符道,找回点自知之明罢了。”

    晏嘉年“哼”了一声,无奈道:

    “你这酒鬼,惯会说嘴,也就我不跟你一般见识!”

    这个目光锐利的灰白头发道人呵呵一笑,算是默认晏嘉年的批驳,他看着模样清秀的年轻少年面上带着几分好奇神色,似是在认人,便轻笑道:

    “晏嘉年师兄你早就认识,关岚是出手救你之人。”

    接着朝一个面如土墙、神色肃穆的中年道士努努嘴,说道:

    “这方块脸便是蒲方,贫道即是叶玄峥,想必你也猜到了,都是宗内的传法长老。”

    对方将竹亭内的传法长老挨个介绍一圈,徐安一一行礼致意,明明周围的师门前辈比之前少上许多,少年反倒压力骤增,许是意识到,终于要到他做决定的时候了。

    整整十一年勤勉修行,一朝开花结果,受箓功成,晋升为真传弟子,即将选择本命真符,定下往后道途……这般想着,任何人的内心都难以平静。

    叶玄峥仿佛看破了少年所想,他淡淡道:

    “第一道本命真符固然重要,却也不是不能回头,我当年在宗内修的【四合真符】,离宗行走时,别有机缘,废功重修,如今也没有落后于诸位师兄弟。

    “道途好不好走,终究要修行之人自行体会,鹰隼生来要翱翔九天,若是不幸落在山林里与走兽拼杀,当然举步维艰,反之亦然。因此,别把第一道本命真符看得太轻,亦不要看得太重。”

    少年赶忙致谢,一句“弟子谨记”说了一半,却见这位率性不羁的道士摆了摆手,看了另外几人一眼,朝长髯道人说道:

    “还是让他先说一说祖师传下来的这道法箓,我们四人再为他谋划,如何?”

    “善。”

    人少下来,意见便容易达成一致,几位传法长老要么微微颔首,要么出声答应,随即命缓了许久的徐安打坐调息,用心感受丹田气海中那道法箓。

    少年暗自感慨师长们用心良苦,方才被众多本命真符的评述内容吸引,分心他处,不去想受箓一事,自是得到了最好的放松。

    闭目凝神,灵识往那把剔透玉壶寻去,毅然“接收”其中的繁杂信息,只见丹田气海中这副景象迅速变化,金灿灿的光辉微微闪动,玉壶“哐当”一响,两股截然不同的内容在他心头涌现。

    当先是四个金灿灿、叫人难以直视的古体篆字,一闪而过,徐安明明认不得笔画,意思却明白无误——道法自然。

    紧接着,【壶中日月法箓】的种种玄妙恍如落地生花,少年顷刻之间便知晓此箓优劣长短,乃至于种种运用法门。

    片刻后,徐安缓缓睁开双眼,只见得那对明亮的眸子中,微不可察的金光一闪而过,复归寻常,映在眼底的山川云雾、融融大日,都似与之前毫无差别,又仿佛早已截然不同。

    晏嘉年见少年只是皱眉不语,怔怔出神,等候片刻后,他试探问道:

    “可有不适?”

    徐安踌躇数息,展颜笑道:

    “弟子无碍。这道法箓原本有【壶中日月】神通的十之一二威能,眼下因迁延日久,只余下不到十分之一的威能了,效用只有一个,积蓄法力。可以将法力存于箓中,待法力耗尽时取用。”

    四人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浓浓困惑,关岚甚至难以置信地道:

    “仅此而已?大号回气丹?”

    徐安见势不对,赶忙补充道:

    “具体而言,涉及修行、调息、回气、施法等等,有关法力运用的每个方面,可以节省法力消耗,或者加大法力消耗,还有……总之,种种技巧都是以往蕴元谷修行时闻所未闻的!”

    众人这才面露喜色,晏嘉年犹豫片刻,抢先说道:

    “能说吗?”

    这便是问:法箓中,有无禁制、咒法一类的限制措施,阻止受箓人透露法箓内容。

    徐安不假思索地道:

    “能说。”

    “那挑简单的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