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新符 » 第十六章 黎溪鸢

第十六章 黎溪鸢

    听着徒弟送上的祝福,叶玄峥脸上并没有多少喜色,他眸光深邃,幽幽道:

    “炼出神通不是一件易事,清元宗满打满算六百年历史,继广微祖师之后,也只出了宗主陆兰薇一人,为师把握稍大些,却未必好得到哪里去,你要早做打算。”

    他指向第三枚玉简,转而道:

    “这三个月,为师给你写了篇修行见解。防御法器有那面【乌蛇鳞盾】,短时间内够用了,切记贪多嚼不烂,今后修行,你必然以符法、剑法为主,给你指了藏经阁里几本书,以供参考,想好学什么剑法后,再去准备剑器。

    “至于旁的修行资源……俗话说,无功不受禄,为师若是赠你一笔横财,这福祸难说的很,加上你制符本事不错,还是留着你自行解决吧。”

    徐安一一接过,下拜道:

    “师父倾囊相授,弟子感激不尽,怎可依靠师父余荫过活,做个酒囊饭袋之徒。”

    眼前道人走近两步,扶他起来,和声道:

    “你若真是这般想,日后兴许能比你两位师兄走得远些。”

    他稍作停顿,又道:

    “这个洞府留给你,那枚剑符记得带在身上,三年内,可来却云峰顶精舍拜见,十年内,捏碎剑符,为师或许还能出关助你,十年以后,就难说了。”

    二人都不是扭扭捏捏之人,走到洞府外,说了几句告别话,一道剑光拔地而起,往山上遁去,这间青松环绕的洞府前,便只余徐安一人。

    消瘦少年在原地怔了怔,回到小楼之中,查看起师父留给他的三枚玉简。

    ……

    转眼又是三日,楼外暴雨下了两天一夜,也不见消停的迹象,清元宗地处东离群山东北角,比南方干燥许多,这种暴雨着实少见。

    徐安连读了三日玉简,中途抽空去了一趟峰顶拜见师父,用心选了几个他认为比较难的问题,结果话没说两句,就被踢了出来,得了一句忠告——无事别来烦我,找揍。

    既然这样,徐安也就省了献殷勤的心思,一心一意专注着手里的新鲜玩意。

    将一枚玉简放下眉心,用另一只手揉了揉额头。

    【太一真符】包括大小符文一百零八枚,合天罡地煞数,还需准备阴阳五行七种灵物充当符引,布一座符阵改换气机,凝练周身法力,通通化作太一真元,最后以真符统而御之,才算修成这道本命真符。

    一百零八枚符文的修行与排布,以及法力运用的方式与技巧,是第一道难关。

    原本受箓之法最重要的帮助便在此处,体内灵箓若与所修真符同出一脉,好比书法临摹,有明白无误的“一幅书帖”在一旁作参照,写出一幅好字,乃至修行本命真符,自然容易得多。

    然而,徐安是走不了这条捷径的。

    【壶中日月法箓】是广微祖师神通所化,相比灵箓、真符,其层次高出太多,或许只有广微祖师早年修行的【四时镜月真符】能挨着一点边,其他本命真符皆望尘莫及。

    可妙也妙在层次太高,这就好比,将“一副书帖”换成了“一本书法理论书籍”,虽然内容不同,但笔画还是那些笔画,字还是那些字,学明白以后,也能够信手拈来。

    徐安理清脉络,心中暗道:

    “此非一日之功,不如先与胖墩见上一面,处理完其余杂事,再闭关清修。”

    从洞府中出来,天刚蒙蒙亮,仍下着连绵细雨,徐安顶着一道【避雨符】,先直奔庶务堂,替换身份令牌。

    许是天气糟糕的缘故,路上行人很少,庶务堂里的师姐撑着脑袋,在柜上假寐,察觉到有人进来,她抬头觑了一眼,语气慵懒:

    “什么事?”

    “徐安见过师姐,师弟是今年的受箓弟子,近日出关,特来聆听训诫。”

    “徐安?”

    这位师姐语气一变,诧异道:

    “那个受了【壶中日月法箓】的徐安?”

    “在下不才,蒙祖师保佑,侥幸得受法箓。”

    女修柳眉杏眼,面若烟霞,煞是好看,她听着温润少年谦声回应,不由得扑哧一笑,调侃道:

    “你这家伙,天赋、才情直追宗主大人,原以为是个仙鹤般的傲气人物,怎么这般谦逊内敛?”

    她引着徐安就坐,热情介绍道:

    “师姐痴长几岁,早你九年晋升真传,师弟那时年纪尚小,恐怕记不得那些陈年旧事了。

    “师姐恩师是晏长老,在四合脉修行,俗名唤作黎溪鸢,试想叶长老早年也在四合脉修行,后来另有缘法,才新立一脉,平素两位师父也颇为亲近,师弟不妨叫我一声黎师姐。”

    这副架势令徐安如临大敌,他读过不少故事,对书中屡见不鲜的笑面虎最为提防,同时又暗自惊叹,心想受法箓一事恐怕已经人尽皆知,往后难得清静了。

    少年自小勤修,养气功夫还凑合,可不是随便一人都能看到他的锋锐气,当即面色如常地回道:

    “黎师姐。”

    黎溪鸢脸上笑意更浓,仿佛在为多了一位亲近师弟而感到由衷高兴,她“诶”了一声后,说起正事:

    “今年共有七位内门弟子受箓成功,实乃宗门一大幸事,他们六人都已领走令牌,余下这块便是徐师弟的。”

    这是一面两头椭圆的玉石令牌,色泽月白,质地莹润,灵光柔和,正面刻着“清元”二字,端正工整,背面则是一幅两山一谷的风景图画,其中殿宇亭台纤毫毕现,正是清元宗的山门景致。

    徐安取出内门弟子的木头令牌,同黎溪鸢手中玉石令牌交换,随后,二人皆用法力激发,玉质令牌的背面顿时跃出一道灵光,浮现一行文字,即“太一脉徐安”。

    另一头黎溪鸢也查看完手中的木头令牌,说道:

    “即日起,师弟便是清元宗的真传弟子了,祝师弟早日修成本命真符,另外还有几件事需得与师弟说清。”

    “劳烦黎师姐指教。”

    “说不上指教,都是些折腾人又不能少的办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