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梅氏春秋 » 第四十五章 楚国风云

第四十五章 楚国风云

    晋国,许都。

    年节还有半个月。

    麻衣老人收到了来自西北方的第二封信。

    三个月前还是深秋时节,他收到了那位汉国新王的第一封信。

    信上说一切以他的去信为准,老人很高兴,自己没有辜负父亲离去时的那一番话。

    君子不畏死,但行其道也!

    为此,他甚至已经打算将爱妻的血仇放在后面。

    可今天这一封信却将他打落深渊当中。

    信上一个字也没有。

    但他知道那位汉王的意思,先前之约,全部作废了。

    他胸中燃起了熊熊怒火,这在韬光养晦几十年的他的身上非常罕见。

    莫非他姓梅的不相信姓古的不成?

    难道自己的父亲五十多年前孤身去往云梦赴死还不能证明古氏的一腔碧血吗?

    他分明记得父亲当时对母亲的思念和对自己的眷恋,母亲在一年后便郁郁而终,这是他这颗历尽沧桑的心中最不敢想起的残酷。

    还不够?

    老人眼中已经蕴满了浓郁的杀气,这种一辈子都在沙场上打滚养成的气势,将府里的侍女骇得瑟瑟发抖。

    他打算北上,亲身赴汉。

    即便这将会引来晋王和鹫生的注意,他也咽不下胸中的这口气。

    枯瘦中年人拦在了他面前。

    “滚!”

    老人未老矣!

    即便是如枯瘦中年人这般的高手,也不能阻住老人的路。

    枯瘦中年人干哑的喉咙微微动了动,他不能看着老人的一辈子就停留在离晋的这一天。

    “梅遇春。”

    老人停了下来,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他随着这三个字清醒了下来。

    汉王既已答应了自己,应该绝对不会食言才是,梅氏的人他想必也丢不起。

    老人紧紧皱着眉头。

    莫非是那小子出了事?可古鸿跟在他身边,若是他有变故,以古鸿的性格应该是第一时间报给自己才是,怎么却是汉王先得到了消息?

    怎么说许都比起狐岐城也要近了不少吧!

    然而汉王反应如此异常,那便只有可能是梅遇春出了问题。

    古鸿为何没告诉自己?

    老人沉吟了半晌,他了解自己的儿子,若是他连自己都没有来报,想起那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小屁孩,那便只有一种可能。

    公子遇春收服了他。

    他抬头望向西北,已没有了先前的暴怒,反而是喟叹不已。

    梅氏的人,不简单啊!

    他已经有了计较。

    暂且按兵不动。

    若是那小子死了,你姓梅的想怎么闹,我古默陪你一场便罢了。

    但若是他没死,你姓梅的该送个千把斤消骨来吧?

    老人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

    楚国的公室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

    谁也没想到原来互相不对付的昭氏和屈氏居然联起手来支持公子欣主政。

    楚王的六位王叔几乎眼珠子都要气蓝了。

    昭氏的老王八蛋也就罢了,他是先王的死忠,原本也没指望他袖手旁观。

    可屈氏却出了个小王八蛋,竟然在朝堂上公然站队小楚王,莫说六位公室公子被气得够呛,就连他屈氏的老家伙都在稀里糊涂间被他拉上了新王的战车。

    屈氏族长很想抽死屈灵均。

    坐山观虎斗你能死啊?

    本来三大家族中就数他屈氏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老楚王并不待见他们,上赶着什么劲?

    但看着做事井井有条的屈灵均,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

    毕竟六公子已经恨上了不是?

    现在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屈氏族长心里稍稍安慰的是昭老匹夫跟自己站在一边,比起跟这个难缠的老家伙互相算计,暂时同盟也算是件幸事。

    说不定,还会变成一件好事。

    所以他只是让屈灵均娶了两个老婆,并勒令来年年节必须要有个崽儿。

    六公子原本财雄势大,可随着屈昭二氏突然联合,一群见风倒的中小氏族屁股明显坐歪了,他们不得不联合起来,先干掉对手再同室操戈。

    当然,他们并不觉得对付自己的侄子是同室操戈。

    他也配?

    想起公子欣朝上那副畏畏缩缩的样子,六公子恨不得朝他脸上吐口唾沫才解气,熊氏怎么出来这么个蔫种?

    这货也配占据偌大的荆州?

    是以这两方联合过后的势力倒是不分伯仲,武陵几乎每天夜间都有刺客在街上晃悠,就看哪个不开眼的先撞到枪口上去。

    刺客们遇到对方阵营的死士也会狠狠地干上一仗,王位之争向来是一条淌血的路。

    喜好美酒雅乐的屈子最近被屈老太爷打折了一条腿,听说是对新过门的两位夫人不满意,竟嚷着要去酒肆美姬环伺的地方作一篇辞赋。

    听说是因为前段时间写出了一句不得了的句子。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着实不错!

    应该是很好才对。

    屈老太爷私下在书房里捻着胡须爱不释手。

    可这倒不妨碍他出一口憋了不少日子的鸟气。

    刚好,既可以留在家里为屈氏留后,也不用担心这愣头青被六公子家的死士摘了脑袋去。

    算是一举两得,所以屈老太爷这段时间几乎觉得自己生在阳光下,活在春风里。

    但是屈灵均抱病不能处理政事,尤其是年关到了,出使各国贺礼的事便没有人做,这个任务落在了昭融老将军的头上。

    谁让你是辅政大臣呢?

    所以始作俑者的屈老太爷和昭老将军近些时日见面都是吹胡子瞪眼,闹得朝堂之上还怪有些紧张,许多朝臣还以为这两个老货分赃不均生了龋龉。

    是以许多墙头草又将屁股歪了回去,然后两个老狐狸联手打击,哗啦啦的割了一大片麦子。

    至此,楚国朝堂之上彻底的是噤若寒蝉,再没人敢乱说话了。

    但是六公子忍不住了,眼看着大侄子的王位就要在两个老匹夫的扶持下越坐越稳,竟然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勤王,在明眼人眼里几乎就是赤裸裸的造反。

    但是六公子联军谁也不服谁,很快就被老而弥辣的昭融老将军尽数收拾了。

    至此,楚国的王位之争彻底落下帷幕。

    代价是十万楚军的丧命,以及二十万楚人再次沦为池鱼。

    但是整个楚国算是度过了王位过渡的混乱时期,算是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