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梅氏春秋 » 第四十九章 胸中浩然气

第四十九章 胸中浩然气

    公孙大娘望着梅遇春,眼光灼灼。

    她很难想象,她住在此地几十年时间都不敢轻易涉足的幕阜山,梅遇春竟然成功登顶,并且全身而退。

    她的心中很清楚,梅遇春所言是大大的打了折扣,山上必然有着一些自己等人不知道的事情。

    公孙锦并不打算打破砂锅问到底。

    自从半年前让那孩子独自登山起,她就已经没有了追问事由的立场。况且她也确实只想就在此处与丈夫过自己的日子,余事碌碌,她已经不愿再管。

    她的脑海中闪过师兄托付自己时曾意气风发的脸,想必此时,也已经鬓发星星了吧。

    过了良久,才低低叹息。

    梅遇春自然能注意到公孙大娘心中的复杂。

    他站起身来,没有多问。

    “公孙大娘,晚辈这便要上山了。”

    公孙大娘点点头,道:“你去吧,狄破与古鸿我会照看好的。”

    梅遇春躬身行礼,拿起了尚未开封的一个酒葫芦与带给大白的橘子,走出院子。

    直到院门口时,后方才传来话语声。

    “若有不需要卖命的事情,你可以来找我一次。”

    “有棠溪剑足矣!”

    梅遇春左手轻轻地挥了挥,大笑而去。

    “大娘,转告古鸿,劳烦他再跑一趟狐岐城,将我无事的消息带回去。”

    院里,明明暗暗地火光映射在公孙锦已经有些沧桑的眼角,以及微微弯起的嘴角,不知是什么滋味儿。

    ……

    大白已经在山脚等了许久,它心中无数次的诅咒过那个讨厌的小子。

    它迈着高挑的双腿在山前来回彳亍,若不是不能出山,它早已经找到梅遇春并跟他练剑了。

    那小子的身手也太差了,不会有什么意外吧?

    直到梅遇春重回此处。

    “大白,我回来了,你在哪儿?”

    梅遇春眼前所见是一片漆黑,不是雨天,幕阜山的路仍然隐藏在沉沉夜色当中。

    大白不满的发出鹤唳,伸出翅膀将梅遇春卷了进来,怀疑的打量着他,滴溜溜的红眼睛里满是不善之色。

    梅遇春脖颈一缩,他这才想起,与狄破他们喝酒叙旧用了不少时间,如今已经不早,这暴脾气的白鹤肯定是等得不耐烦了。

    他取下了肩膀上的一个布袋,殷勤的送到大白的鹤嘴之前,笑容讪然。

    “大白,嘿嘿……大白,你闻闻这橘子香不香?”

    白鹤并未被他打动,骄傲的头颅扭向了别处,但一双眼睛却在眼前的布袋上打量了一番。

    梅遇春哪里不明白它傲娇的本性,一只手搂住了它细长的脖子,右手将布袋里圆圆润润的橘子露了出来。

    “来,尝一个,可好吃了!”

    大白警示的瞪了梅遇春一眼。

    “知道了!知道了!以后一定早去早回!”

    大白这才点点头,一口衔住眼前散发着清香的果子,却不知道怎么下口。

    梅遇春很有眼色的结果橘子,快速地剥去了外皮,一瓣一瓣的丢进大白口中。

    唳~

    看得出来,白鹤很喜欢橘子的味道,或者说是很喜欢幕阜山以外的气息,此刻身侧的梅遇春也能感觉到它的兴奋。

    他心中有莫名意味。

    大白虽是异兽,却从未出过幕阜山,断翅之后就更不用说了。好在它那傲娇的性子虽让人头疼,但也因此,它没有受到断翅的太多影响,仍旧那般的没心没肺。

    梅遇春轻轻抚摸着它的鹤嘴,有些心疼。

    大白抽出鹤嘴,警告一般在他的额头点了几下,显然是对梅遇春的行为相当不满。

    梅遇春只得哑然失笑。

    “走咯,上山,先生恐怕等得急了。”

    这次上山很快,白鹤没有绕路,半个时辰不到他们便到了山顶小院。

    大柳树下的石桌上点起了一盏明烛,虽然有风,但在纸帐的遮蔽下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孟夫子仍在持卷打谱。

    仿佛对于他来说,人生中唯一的事情便是下棋一般。

    大白不知何时已经走了,它在山上另有巢穴。

    梅遇春轻手轻脚的走进小院,尽量不打扰到沉思中的先生。

    “坐吧。”

    在寂静的夜晚,孟先生又岂能不知道弟子的回归,他放下了手中的书简。

    梅遇春躬身见过礼,将肩头的酒葫芦放在了石桌之上。

    “先生,弟子回来了。”

    孟夫子微微颔首,但却没有望向他,眼神始终在眼前的棋盘上。

    “你看看,这是怎样一局棋?”

    梅遇春朝石桌上望去,黑白两方中盘后皆是精妙绝伦,他未在棋谱上看到过这一局棋,但能明显的感觉出来,下棋的两人任何一个棋力都远在自己之上。

    而其中黑子已经岌岌可危,却在最后一手棋盘活了局面,反败为胜。

    梅遇春思索着两子的落子顺序。

    不对!

    他骇然地望着棋局。

    黑棋并不是逆转局面,而是从开局的布局到中盘的绞杀,以及局势的控制,皆是在为这一子做准备。

    这是谁下出来的棋,何其自负?

    要知道,棋战如国战,契机瞬息万变,这人面对一名不输于自己的高手却敢如此布局,不可谓不胆大包天。

    “先生,这是何人的对局?”

    “这是我与你大师兄几十年前下的最后一局棋。”

    大师兄?

    梅遇春恍然,他之前还纳闷先生明明独自居住在幕阜山,为何却有这么小的儒家白衣,原来曾经有一位大师兄住在这儿。

    “先生是黑子?”

    按照他的想法,以孟彟的棋力,对战自己的学生或者能下出来这样的棋。

    孟先生微微摇头,轻叹一声。

    “非也!白子是我,黑子乃是你师兄。”

    “啊?”

    梅遇春真不是故意作态,他怎么都想不到,从开局便陷入了黑方算计的人竟然是先生。

    那这位大师兄的棋力可就堪称恐怖了。

    “先生,大师兄的名讳是?”

    老夫子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脸上也没有任何的表情。

    但梅遇春分明的感觉了出来,先生的心中有些淡淡的怀念,甚至是悲哀。

    “我不喜俗礼,你便与我喝上几杯酒罢了。”

    梅遇春当然知道先生在说什么,站起身拧开了酒葫芦,倒在两个石杯中。

    而后端起酒杯,大礼送上。

    孟彟当然可以不在意,他原本便是这样性子。

    但对于梅遇春而言,此前以及日后都无妨,但此刻,他觉得他要讲一回礼数。

    孟先生看着跪在面前的面朝地上的小弟子,眼中泛起温暖的笑意。

    他伸手接过小弟子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

    此刻,胸中已有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