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小枣家的烧烤店 » 第二十八章 老家梨山

第二十八章 老家梨山

    第一节:老家梨山

    “叮!旅客朋友们,我们的列车前方即将到达梨山东站。有在梨山东站下车的旅客请提前做好下车准备……”

    从福州到青岛的高铁,快要到经过站,已经在缓慢减速了。前面就是我们仨此行的目的地——梨山县。

    二等车厢里,靠近车厢一头的A、B、C三个座位上。文正穿警服坐在靠过道的C座位。我坐在中间。

    一开始,大唐在抱怨,“正哥,你能不能换便衣啊?你这样搞的,我跟辰哥像你押送的犯人一样。”

    人家文正说,不行。我穿警服可以震慑车里的坏蛋,最好别在这里找大家的麻烦。不然我收拾他。

    是。

    有一位穿警服的警察在,且是肩上扛着警衔的大队长。我们车厢里,这一路子可和谐了呢。

    尤其是同排上E和F座位上的那一对年轻情侣,不仅对文正的警服大加赞赏,还对我的目光就那么鄙视呢?

    “你快看,两位警察叔叔,在高铁上,一个穿警服,一个穿便衣。中间押着一个坏蛋呢……”

    听见人家这么说,大唐便不那么计较了。原来他成了“便衣警察”。对我这位“坏蛋”,他还真拿捏上了。

    “你小子给我老实点儿。”

    “唐岐,我大嘴巴抽你信不信?”

    一座两站台的小车站,上下的乘客却也不少。我们仨拉着各自的行李箱,哗啦啦地在地板上响。

    文正看到了车站外面的田野。零零星星的蝉鸣就像夏季的大合唱。阳光下,低矮着绿油油的一片。

    他感慨说,自从把母亲接回庐城居住,也许久没有再返回故乡了。没有再看到过像故乡这般纯粹的田野。

    这曾是我的愿景。希望把母亲接回庐城,跟着我享清福。我再没有机会那样做。文正他比我幸福。

    大唐趴在不锈钢的栏杆前,使劲往外面的田地里瞧,可能是看不大清楚,他指着那些远处问,“那是啥?”

    “西瓜地。”

    我和文正几乎是同时用家乡的方言回答了大唐。故乡的西甜瓜可是非常有名,又红又甜又多汁,尤其以沙瓤最讨人喜欢。

    用小枣的话来形容,“老家的沙瓤大西瓜最好吃啦!吃完之后,腮帮子上到处都是小泡泡在炸裂。”

    这就是故乡啊。

    被阳光伸出双臂,紧紧拥抱在怀中的梨山大地。它就像可爱的丫头,把自己肥嘟嘟的腮帮子磨蹭着阳光的胸膛。

    她大大方方地对阳光撒娇,“再给我一些阳光呗。我家的西瓜要熟了、酥梨要熟了、水蜜桃也要熟了。”

    阳光爱抚着她的羊角辫子,真是拿她没办法。只得慈爱地答应,好。

    你看,这就是故乡。她努力的,想让家里人都跟着她吃饱饭。

    坐出租车去县城的路上,我们看到了宽阔整洁的大马路两旁,有规律站立着的路灯。路灯的身边则是茂密的梨园。

    慷慨的树叶轻轻摇晃。硕大的果实却害羞地躲在棕色的纸质果袋里。故乡又要迎来大丰收了。

    大唐第一次来梨山。他问,你们北方的水果都套在袋里吗?你敢相信,这一只小小的果袋,也是科技的成果。

    名字不方便提罢。曾有一位北都来的,搞农业的老科学家,扎根在果农业大县梨山,一住就是三十年。通过他不懈的努力,培育出了多个新的品种。

    把梨子套上果袋,不担心病虫害,又不担心沾染农药。县里急忙往外宣传,这是我们梨山最新绿色梨品种——皇冠梨。

    你看它,金黄的要透明。煞是好看。

    如今,大城市的超市和生鲜店里,随处可见皇冠梨,价格也就一两块钱。

    可消费者并不知道,这种梨最先在梨山大地培育出来。一代科学家,为了它,为了人们的果篮子能再丰富一些。熬白了头,沥干了血。

    梨山从明末时期开始,在这片黄泛区的沙土地上成规模种植梨树。市面上能见到的,或者见不到的。那么多品种的梨,大多数都在梨山有种植。

    你以为,梨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不套袋会怎么样?”

    不套袋?皇冠梨它的基因啊,长着长着,就会变成另外一个品种——绿宝石。

    神奇不?

    大唐问完了那句,盯着车窗外的硕果累累,紧接着就问了这句,“辰哥,我能下车偷俩吗?”

    “你跟秦小枣,你俩真是无敌了。别动不动就偷。刑警在这呢。”

    出租车司机听我和文正是说梨山方言,听出来又是从外地来老家办事儿的。尤其是文正,这警服到哪儿都惹眼。他跟我们聊,从哪儿来啊,到哪儿去啊?

    你看,哲学问题无处不在。

    “你俩不经常回家,你是不知道。现在咱梨山发展可快了。去年GDP都干到六百亿了你们不知道……”

    司机握紧了方向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可嘴,是不肯放松的,一定要跟我俩这游子多说一些家乡的成绩。

    大唐坐在我身边哼哧笑,仿佛带着一丝不屑,“才六百亿啊?”

    “哎呀呀。”,这跟我年龄差不多的司机哥们儿,那是特别不满意大唐的态度,“听你说话你就不是俺梨山人。你问你这俩大哥,不说远,十年前,梨山是啥样?”

    十年前,梨山是一个只能靠种地养活一家人的双马尾农村姑娘。她心心念念地乞求着阳光,乞求着雨露,乞求着风调雨顺。

    大风,吹落了已经授粉的花子,好心疼;冰雹,砸掉了小小的果子,好心疼;大雨,淹死了我家的果树,好心疼。

    她不心疼能怎么办?全家人只靠着土地吃饭。只靠着老天爷的脸色吃饭。所以她努力地学会沟通天地,沟通阳光。她撒着娇,向阳光乞求更多的水果糖分。

    有一天。这个穿粉色格子粗布汗褂,绾着裤腿,赤着脚,攥着梨花树枝的小姑娘去南方的富裕亲戚家参观。

    呀!

    她眼前一亮。他家有好多钱,有好多工厂啊。不行不行,我一定要把他家的钱和工厂,全部带到我家去。

    于是,小姑娘的家里,大大小小的罐头厂及配套企业,从一家,变成了两家、三家、四家……一百家。

    她家还有了一座高新工业产业园。里头有搞农业自动化的大公司、有搞农业无人机的大公司、有搞农业新材料的大公司、有搞畜牧业动保的大公司、有搞医疗器械的大公司等等等等。

    小姑娘她支棱着手里的梨花树枝,看着这些工厂在自己家里,她笑得好开心。

    你看,她穿上了绸子的小褙子,好贵;她穿上了绸子的马面裙,好贵。她穿上了小牛皮的靴子。

    她惊呼,“都好贵呀!”“但是我好喜欢这身衣裳!”

    如果,阳光在今年不肯给她一个风调雨顺。她把小鼻子一拱,任性地还击,“不给我还不要了呢。哼。”

    不忘再吼一句,“我家有产业园!”

    所以。你不是梨山人,你不会明白,车里这三个中年男人,对这片大地,爱得深沉。

    “辰哥,你说的这个姑娘,我好眼熟啊。哈哈哈哈……”

    我就是用拟人手法给你讲解,这样也方便你理解嘛不是。

    梨山,祖祖辈辈都是农村泥腿子出身,她是泥腿子家的穷姑娘。但是她靠着自己的勤劳与朴素,硬是在黄泛区上种出来一片果海绿洲。

    祖上传下来的“种地”技能,她都学会了。如今她又学会了祖上不会的技能,依靠自己的所有资源发展高科技工业。

    穷,我不怕的,我是光脚的。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哼!”

    “我可以追!”

    所以她追出来了一个600亿的GDP。十年前,这个数字只有80亿。可见她追得速度有多快。而今年,加入国内百强县行列,照目前趋势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也许是习惯了,我一直喜欢把她叫做“小县城”。

    因为大唐不服气县里的发展。司机兄弟给他介绍说,你看,那是我们县的产业园区,好多大集团都在产业园里投资了工厂。你要是养狗的话,你家的狗粮都有可能是我们县生产的。

    园区里头还配套电商产业园和物流产业园,那狗粮成火车成火车地往外运。我们县养活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宠物犬。

    大唐说他不养狗。

    我怎么那么想揍他。

    司机不想搭理大唐那态度,接着问我们,也许是在问我和文正,“你猜那狗粮是用啥做的?”

    大唐嘴还欠,偏要回答说,“肉和玉米。”

    “我们县生产的狗粮,嘿嘿,那都是用水果的比较多。人家公司专门研究出来的新配方,比传统狗粮还好吃呢。”

    真想问一句,你吃过?

    他说的,其实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宠物水果辅食。并不是主粮。但是现在很多宠物主都增加水果辅食的喂食比例,传统的玉米搭配鸡肉狗粮的地位正在下降。

    县里有廉价资源。所以有公司在这里投资,结果赚得盆满钵满,现在嗷嗷叫地要拿地,扩大生产规模。

    工厂有盈利,百姓有工作,县里有税收。也就不那么在乎老天爷的脸色了。

    城南有个新城区,漂亮的地方。我们经过了那里,好几座公园相连着。过了老铁路往北经过老城区,怀念的地方。

    护城河上的小石桥还在。街口的老邮局还在,新华书店还在。新华书店对面的木梨商城不在了,变成了国内某地产商投资的高档商场。

    我看到那干净宽敞的广场上,有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娃娃,拽着一只葫芦娃气球,噔噔噔地往前面的孙悟空雕塑那里跑。

    他一边跑,一边咧着嘴笑。

    我希望,这个小娃娃从小能多学一些家乡的方言。我不希望这种方言被人遗忘。

    出租车到达了城北的县公安局大门口,车费22.9元。

    “大家都老乡,给二十就行了。”

    下车后,大唐说,你们梨山人还挺敞亮的。对,我们梨山人特别敞亮。而且热情。但如果你说梨山不好,他就敢“挘”死你。

    “哈哈哈哈……啥是挘死你?”

    “就是弄死你的意思。”

    “辰哥,我跟着你啊,真是,把你们梨山的方言是全学完了。”

    我们仨不是来探亲的。更不是来旅游的。尽管我很想去梨园游一游。我还怀念着那里的亭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