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家族修仙:崛起蛮荒 » 第二十六章:故人

第二十六章:故人

    李相鸣一直等到傍晚,也不见人回来,心里不由嘀咕,这道观主人胆子这么肥吗?

    难不成要在山中过夜?

    这可是蒲阴山,不是当归山!

    正想着,远方的旷野冒出黑点,李相鸣连忙站起身,定睛望去。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直接愣在原地。

    “小李居士?”

    那人也是明显看到李相鸣,讶异一声,提气飞纵过来。

    “道长!”

    两人会面,李相鸣吃惊之余又觉如释重负,天底下果然没有这般巧合。

    “你怎么找到这里来的?对了,你姓李,莫非......”

    “正是当归山李,怪我当初没有说清楚。”

    李相鸣连声道歉,当初两人自报姓名,但都觉得是最后一面,也就没想太多。

    见到故人,青羊道人很是高兴,没有在意这些细枝末节,握住李相鸣手臂不放:“哈哈,真乃缘分,来,进观把酒,我定然让你喝个痛快。”

    两人一同走进道观,摆上桌椅碗碟。

    足足喝了两大碗,青羊道人才想起手中的野兔:“我正好带了野味,可以饱餐一顿。”

    说完,自顾自忙活去了。

    李相鸣作为客人,留在原地,打量了一下青羊观的布局。

    青羊观进门是一个天井,左右两侧,分别是两排厢房,也有专门的柴房和茅房。

    往前则是一座殿堂,祷告所用,殿堂两侧,各有一间偏殿,李相鸣未得允许,没有贸然查看。

    但他猜测,右边一间应该是炼丹房,因为他闻到了淡淡的丹香。

    青羊观的炼丹师,竟然是自己的故交!

    难怪当时赠礼送的是丹药。

    李相鸣觉得意外之喜。

    炼丹师可是好职业,李家也有,可惜多数平庸,没能帮助李家开拓一条生财之道。

    就拿黄芽丹举例,李家的炼丹师炼制黄芽丹,成丹率不到三成。

    这意味着十份材料,有七份是浪费的,如果只是一次两次还能接受,经年下来,这个耗损实在太大,李家难以承受。

    也因为如此,李家的黄芽丹基本都是从坊市里购入。

    炼丹房除非打批条,否则不准炼黄芽丹。

    这就形成了死循环,李家怕亏损,自己承认了自家炼丹师平庸的事实,只让他们炼制成丹率高的入门丹药。

    这样一来,亏是不亏了,但炼丹师们的上限也被钉死了。

    说到底,李家并不是炼丹世家,族老们也不愿意将大部分财力倾注在炼丹师上。

    上层没有鼎力相助,下层亦不争气,这就是李家丹、器两道失败的原因。

    所以,当听到李相鸣提出发展驭兽时,李谦雄才会有所心动。

    无论是炼器、还是炼丹,都要大量资源去喂养,而驭兽一道,虽然也要无数次试验,但蒲县最不缺的就是妖兽。

    想得有点远,李相鸣把思维拉回来,正好看见青羊道人端着一盘烤熟的兔肉过来。

    “来,我们无醉不欢。”

    青羊道人兴致很高,不断举杯,虽然杯中酒水度数一般,但喝多了,两人都变得晕晕沉沉。

    “道长果然能饮,在...在下自愧不如。”

    李相鸣率先倒下,被青羊道人扶在一边。

    好在他时刻谨记此行目的,没一会儿就被惊醒,这时顾不得耍赖,催动法力将醉意驱散。

    随后一看,青羊道人也已倒下,据说他喝酒从来不用法力,今日一看,果然如此。

    倒是自己落了下乘。

    李相鸣叹息一声,他没有青羊道人这般洒脱。

    相反,他的野心很大。

    筑基、金丹、元婴、分神......他想一步步走上去,直到那仙人之巅。

    可如何才能做到这些呢?

    李相鸣迷茫,他连筑基都没有把握,回顾这十多年的道途,平平无奇。

    能做的唯有尽力二字。

    尽力提炼法力,尽力修炼法术,尽力完成家主交代的任务......只为让自己在道途上更“充实”一点。

    李相鸣摇摇头,多想无益,站起身,收拾桌面。

    他没有去动青羊道人,修士都不喜欢被人近身,别看现在睡得死,可能瞬间就醒过来,散修尤其这样。

    按照青羊道人以前所说,他也是个散修,只是不知道为何建了个道观。

    还是个孤零零的道观。

    -----------------

    第二天清晨。

    青羊道人醒过来,一把扯下披在身上的陌生衣服。

    “莫不是小李居士的?”

    揉了揉太阳穴,似乎这样能缓解头疼,好一会儿,青羊道人走出厨房,一眼看到正在天井旁闭目打坐的李相鸣。

    “好生勤奋!”

    青羊道人夸奖道,他也没有怠慢,进入主殿祷告,许久之后才出来。

    这时候的青羊道人已经完全清醒,脸色也是恢复到穷辱不惊的模样。

    李相鸣候在殿外,见他出来,觉得正是时候,于是送上拜帖,拱手道:“当归山李相鸣,受家主之托,前来拜见青羊观主。”

    青羊道人愣了一下,反应过来,连忙回礼:“劳驾上使,来,请进殿一叙。”

    这里青羊道人用了“上使”二字,说明青羊观承认当归山的地位比自己高。

    不承认也没办法,周围数百里,当归山一家独大,想要在这片区域立足,就不得不经过当归山同意。

    这是修真界默认的规矩,青羊道人一把年纪,自然懂这些。

    两人进殿,殿中供奉着道教三大天尊,分别是普济天尊、齐仁天尊和御明天尊。

    不过都是泥塑的,也不知道是营造符的功劳,还是青羊道人自己手动搓的。

    “李家主身体可好?”

    既是来使,青羊道人便不提私谊,说起场面话。

    两人相互客气一番,随后李相鸣递上玉简。

    “这是我家主的亲笔信,还望道长收下。”

    “有劳。”

    青羊道人接过玉简,很快“唰”地站起来,面露惊喜。

    李家居然答应了借给他地火。

    地火是地底自然形成的火焰,常常伴随灵脉之地诞生,不同的地理环境,有可能诞生不同现象的地火。

    对于炼丹师,或者炼器师来说,地火是无价之宝。

    以炼丹举例,众所周知,天赋决定一个丹师的未来,不是惊才艳艳之辈,皓首穷经也白搭。

    就像李家丹师,技艺最好的李诚禄,沉浸炼丹五、六十年,也不过是一阶中品炼丹师。

    炼制黄芽丹都费劲。

    然而放大视角,以整个修真界来看,制约丹道发展的,不是天赋,而是法力。

    没错,炼丹也需要耗费法力,并且是海量的法力。

    丹炉底下熊熊燃烧的烈焰,都是法力显化,火焰不能中断,也意味着法力不能停止。

    这对于钻研丹道,不经常提炼法力的炼丹师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负担。

    一些修为较低的炼丹师,很可能要三、五个人通力协作,才能炼制一炉丹药。

    但用地火就没有这个烦恼,炼丹师只需要用少数法力催动地火,使其温度在丹炉底下保持均匀就够了,其他大部分心神可以放在炼丹的技巧上,争取炼出更多、更好的丹药。

    而且地火的温度与法力火焰相比,往往会更高,炼丹的时间也能减半。

    可以说,有地火,不是火灵根的炼丹师,也能炼出好丹,一些厉害的更是能做到连续炼丹、同时炼丹。

    地火的作用如此重要,每一个丹师都想据为己有,但地火随地脉而生,不能挪移,常常被一些大势力占据,散修炼丹师根本没机会染指。

    这也是青羊道人听到李家愿借地火,如此高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