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燕雀传 » 地23章 坚城

地23章 坚城

    鬼斧沟的要塞经过了这几个月的修缮,已经完全显露出它的狰狞。要塞前三百丈范围内已经遍布陷马坑和壕沟,壕沟内遍布倒刺。再近处是一排排原木做成的的拒马桩。

    临近要塞还有条宽五丈、深两丈的护城河,此时护城河内已注满了水。河水是从据要塞后方三十里外石门城的明镜湖引过来的。

    本来明镜湖的地势要比鬼斧沟底了丈许,奉命修建要塞的郭伯镤将军命两名水相大巫牵头,沿途修两座造提升水位的法阵,一路引导到了要塞。又在要塞南北两端墙根的位置,各打通了三处两尺宽的通水孔,明镜湖的湖水从要塞南墙根流进护城河,又从北墙根流了回,再利用地势排回明镜湖。

    这样既解决了护城河水的问题,也同时解决了要塞里用水和排水的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作为提升水位的两处水相法阵,郭伯镤也分派了水巫和两个营的兵力轮流坐镇,确保要塞平时的用水和护城河里的水可以源源不断的供应。

    要塞城墙十余丈高,底部宽五丈,顶部宽三丈,由一块块巨石砌筑而成。巨石是由土巫从后方的山壁上整块整块的开采下来,切面整齐,完全没有着力的地方。

    砌筑完成后,郭伯璞又命各系巫师在城墙上刻画了不同的法阵,增强城墙的防御性和牢固性。

    整个城墙完工后,郭伯镤命人拉了几架投石车到城外,朝着要塞城墙投了几轮石头。脸盆大小的石头砸在城墙上,就跟鸡蛋砸上去没什么区别,只留下几道浅浅的痕迹。

    要塞城墙顶上也修造了防御工事,最显眼的便是高大的投石车,七里多长的城墙上架了上百架投石车,高临下可以打到两百丈开外。

    每架投石车边上配了四座床弩,每座床弩可同时发射五支丈许长,鸡蛋粗细的枪矛,满弦能射到两百丈左右。墙垛上也开了数不清的垛口,垛口分为上下两层,是为弓箭手准备的射击位置,同时矛兵也可以利用垛口攻击可能登城的周军。

    城墙内部五丈以上做了三个夹层,朝外的一侧城墙上开了尺许见方的垛口,朝内的一侧则是三尺见方的采光通风用的窗口。这三个夹层一方面可用作临时调度,另一方面也可做攻击的用途。

    可以说郭伯璞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在鬼斧沟生生建起来一个武装到牙齿的要塞,等周军一头撞上来,定会狠狠咬下周军身上几块肉。

    周军的斥候已经开始沿着两侧的山崖向要塞内部刺探,也经常会遇到巡逻的大遂国士兵。

    郭伯璞在要塞还没完工时就已经安排士兵在两侧山崖做巡逻。一来派出两侧山崖存在的浮石、散土给要塞带来的隐患,二来也是在两侧山崖寻找有利的地形,以便等到两军僵持时,防备周军从两侧山崖搞突袭。

    因此大遂军巡逻的士兵一旦遇到周军的小股斥候,就利用这几个月来对队形的熟悉,一路嗷嗷叫喊着,追的周军斥候落荒而逃。

    几天下来,周军也没得到什么关于要塞内部有价值消息。

    不同于要塞外一片萧杀,要塞内部此时完全是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首先是紧邻着城墙位置的校场。大队的人马正在训练,号子喊的震天响。

    经过前边几个月与周军的作战,现在要塞里的兵将已完全看不到刚到战场时的懵懂,一个个显露出彪悍的气质。虽然还算不上百战精兵,但已有与周军一战之力。

    因为整个要塞是依着山势所建,所以要塞内部的军营布局也与大遂国传统的军营布局有所不同。

    巨大的校场分成了十几块大小不一的小校场,分派给枪矛兵、弓箭兵、骑兵和巫兵等不同的兵种做训练场地。

    最中间的是一座点将台,最高的台上插着一个黑色的郭字大旗,四周稍低的台上插着各路将军的帅旗。

    校场之后便是绵延数里的营帐,插着各色旗帜分列两侧,中间一条十余丈宽的大道,可供七八架战车并行。

    大大小小的演武场穿插在营房区,随时都有人在场内切磋比斗。

    兵营的最后方便是郭子铭和一众将军的帅帐,以及各位将军的亲卫营,还有一间放了巨大沙盘的议事厅。

    修建要塞城墙时,在两侧山崖上就地开采岩石形成的石窑,此时已被利用起来储存物资,有的排列着一捆一捆的兵器和盔甲,有的码着一堆堆的粮草,有的甚至被改造成了伙房,大盆大盆的食材被端进,伙夫和帮工的奴隶加工成饭食再端出来,然后分发到各个营帐。

    还有一批石窑被改造成了医馆,这里有木相或水相主修疗愈的巫师坐镇,也有精通药草的医师和许多安排来从事护理的奴隶。确保刚从前线退回来,身上戴上的士兵可以得到即使的治疗。

    最近一批五万左右的新兵,被派到了前线,算上之前的十几万和从武宁城营救出来的一万多人,已堪堪达到二十万的兵力。

    其实所谓的二十万兵力,真正可以投入战斗的兵力也就不到十万人的兵力。剩余的一半多兵力则需要负责要塞日常的内务,比如巡防、守卫、伙夫、医师、传令、书记等等,另外还有大量没有战斗经验的新兵负责押运粮草辎重。这二十万的士兵,有八成来自兵户,另外两成是受召入伍的普通百姓。

    这些士兵都需要详细登记造册,一旦出现伤亡,将来会给士兵的家属抚恤。

    还有一批与士兵身份不同的人,就是在整个要塞的大后方,负责处理军营里杂务的奴隶,这也是大遂国军队与周军最大的不同。

    大遂国的律法里,奴隶是没有资格上战场的。而西凉周平王所宣扬的是废除奴隶制度,还奴隶自由身。所以周军的队伍里有大量的士兵原来的身份是奴隶。

    鬼斧沟要塞里的奴隶营地位于大后方,与随军的牲畜、工具一起划了很大一片区域。

    平时奴隶要负责浆洗衣物、处理食材、清运污物、搬运物资、喂养战马等等辅助性的工作,这些工作量也是相当巨大的,所有现在这片营地里也有将近十万的奴隶。

    他们的居住条件相对士兵要差些,但伙食是由军队里的伙房统一提供的。同时这片区域也派了将近一个军的兵力来做日常的防护。

    其实从这片奴隶营的性质就不难看出,在大遂国奴隶被当做牲畜或者宠物一样对待。

    他们没有自由身份的,它们的主人的可以随意对它们进行处置。

    很大程度上主人的性格和喜好会决定奴隶的命运。

    有脾气差的主人成天对奴隶打生打死,但也有性格好的主人,给奴隶很大的自由,有的甚至在家里承担重要的职责,日子过的甚至普通百姓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