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开局救了曹操 » 第十三章温酒斩华雄

第十三章温酒斩华雄

    “袁绍小儿猖狂,他不知袁槐还在洛阳嘛,安敢如此,来人把袁槐一家斩首祭旗。”董卓听闻袁绍已聚十八路诸侯陈兵在虎牢关外,大怒下令斩杀袁槐。

    “相国不可啊,袁氏四世三公门下故吏众多,杀了他貌似不妥啊。”只听朝下有人说到

    “不妥有何不妥,如今袁绍已起兵,已是事实,咱家今日就要拿袁氏一门的人头,来为我大军祭旗,咱家要天下人看看这就是于我作对的下场,来人点齐兵马前往虎牢关,”只见董卓带着人就回到府上,

    随后董卓回过神来觉得不妥,便把袁槐换成了袁基。

    丝毫不理会还在龙椅上的天子还在朝下的百官

    随着董卓离开,百官瞬间窃窃私语起来,

    王允身边的杨彪也在问着“王司徒,这就是你的计策嘛?这可是害苦了袁槐一门啊。”

    王允哼了一声就拂袖而去

    点兵场上董卓正在台上训话“诸位将士,如今关外有一股乌合之众,想要打进关来,想抢咱的财宝,你们说怎么办”

    “杀,杀”

    “对,让那群乌合之众看看咱们西凉军的兵峰,出发。”

    “现在在虎牢关守着的是谁”董卓问李儒

    “是华雄”

    “你马上去给华雄,发个军令让他守好关口,静待咱家到来,我管他几路诸侯,咱家要杀的他人仰马翻,命令吕布带着他并州兵马先行”

    “诺,相国那朝堂上怎么办,我怕您走了,他们会不老实,”李儒有点担心

    “你留一万兵马给张济,让他给咱看好家”董卓思所一番说到

    虎牢关外联军皆列阵于关外驻扎下来,袁绍等人皆在帐中商量如何行动,

    外面传来战报,虎牢关外有敌军前来挑战,

    原来是董卓手下的猛将华雄,他想在董卓来到之前给盟军一个下马威

    在座众人皆知此战之重要失败了就颜面众矢,

    李白看着公孙瓒身后的三人中的面如红润,长须飘飘的一人想走出来被旁边一名长手的人拦住,心想这就是刘关张了嘛?的确勇武

    只见袁术身后站出一人说道“莫将愿请求出战,十合之内定斩华雄狗头”

    袁术介绍到“这是我的上将军俞涉”

    “好,取酒来,为俞将军壮行”

    俞涉着急的回去喝酒还不等互相自我介绍,

    他就提着长枪直奔华雄去,要将华雄找落马,却不料两人实力悬殊,华雄一个侧身夺过攻击,仅仅一招就让于舍命走上来,前后不到两个回合。

    而此时的城关内,曹操还在给众人讲解西凉军的布防图,

    就听到手下来报。俞涉于华雄才紧紧交手,一个回合就被对方斩落马下。

    袁绍听说手下被斩,赶忙询问在场的诸侯将军,何人还敢出城迎敌见四周一片沉寂,

    韩馥无奈站了出来表示自己有上将军潘凤手持一柄百斤重的泰山,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断定此人必可斩杀华雄,

    “潘将军何在”

    “末将在”

    “你敢出战吗?”

    “有何不敢?我的大福早就饥渴难耐了。”

    “好,如果你把华雄斩于马下,赏金百两,赐良马50匹”

    “领命。”

    随着一阵擂鼓声响起

    潘凤手持开山斧径直冲向了华雄。虽说开山虎重达千斤,一般人很难扛住它的攻势,但是兵器却也大大削减了潘凤的灵活。最终还是被华雄找到破绽,一枪刺穿了胸膛

    “祸事了,祸事了,祸事了,禀盟主潘将军与华雄征战不一回合就被斩于马下”

    “什么,又被斩了?”

    接连两员大将被斩,引得在场诸侯哀声。一个小小的华雄都如此棘手,以后碰到吕布该当如何?袁绍见诸侯们都被吓破了胆,当即立下承诺,谁要是斩了华雄,立马赏金千两,赠两百匹良马。

    “可惜我的上将颜良,文丑未在。如有一人在此。华雄岂敢放肆啊,”

    刘备时机成熟,这才放心让关羽出战。

    “马弓手关羽请战华雄”

    见一个小小的马弓手,竟敢口出狂言。袁术当即就要命人将他给插出去,

    还好被曹操及时阻止,随即走到袁术身边,告诉他,此人请战必有勇略,何不让他一试?

    “此人生的卧眉凤目,满面英雄气。华雄又怎么会知道他是个马弓手”

    “这个姓曹的说的对。我二哥这个弓手。胜过你们所有的将军诸侯”张飞道

    见众人不信。关羽当即立下军令吧,若是砍不下华雄的头颅,那就看自己的头来谢罪刘备为了给二弟壮威,他立马就带着张飞快步上前,表示他们三兄弟情同手足,若是关羽战败,他们三兄弟的人头将会悉数奉上。

    曹操见几人义薄云天,当即就让手下温酒一杯,他要亲自为关羽敬酒壮行。

    可关羽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区区华雄根本就不需要借酒壮胆,告别刘备后,他便只身赶赴战场,

    随着城门开启,只见关羽一人一刀驾马而出,其气势瞬间就震惊了华雄,就在他手中大刀落地的那一刻。

    华雄的宝马竟被吓得连连后退。可见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关羽就已经在气势上远胜华雄

    随着一声号角声传,关羽提着华雄的人头走了进来,他神情淡然,仿佛这一切早在意料之中。看着被斩落的华雄人头,诸侯们无不为之惊叹,只有刘备一的面不改色。曹操摸了摸杯中之酒,发现他居然还是温热。

    李白看着眼前的名场面,这被关二哥装起来了,其实他李白也能斩华雄就是觉得,此时的曹操还是应该苟起来,能不让别人觉得他曹操开始壮大起来,毕竟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

    待回到军中营地曹操问道“子信我看你武艺不凡,为何你刚刚不请战啊,要知道那可是千两黄金,两百匹良马啊”

    “孟德兄,你真觉得那袁绍舍得兑现承诺吗?再说了我现在已经是个军师了,没必要出这种风头,要来也没用,还是把这当个杀手锏吧”

    “不可能吧,他袁本初敢不兑现承诺?毕竟在场的诸侯这么多,想不到子信年纪轻轻却如此淡泊名利,真是难得啊”

    “怎么不敢,他只要拖着也没说不给,只是要你等至于等到什么时候那就不知道咯,毕竟他是盟主吗。你觉得人们会信谁啊,你要是不信你可前去刘备营地看看便知。至于淡泊名利那倒不至于,只希望主公发迹了能赏个一官半职的”李白回道

    “我准备前去拜访刘备,不知子信可否一同前往啊。”

    李白心想也好一同前去看看,前去感受感受

    ———————————————————————-

    关羽温酒斩华雄着实看呆了一旁的曹操。他顿生爱才之心,决定亲自前往刘备营中,与他共商天下大义的同时,趁机将三人给收入帐中。

    曹操告诉弟弟曹仁,在这乱世之中,有的人在争夺皇权,有的人在抢夺城池,还有的人则在囤积兵马粮食,但他认为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大业之本首在英才,英才比什么都重要,你看看子信不厉害吗,能文能武的,有时间多去请教请教子信。”

    “主公过奖了,我也就会点三脚猫的武艺,文吗有就那么一点点。还说请教也是我请教子孝啊”李白谦虚道

    “哈哈,子信啊你自己也说过了过度谦虚就是骄傲啦,多亏我出发前跟你切磋过不然真信了你的话了”曹仁听闻打趣道

    “在说了这三个人也都是英雄啊,而且更为难得的是,他们现在正处于英雄末路,这种时候你给他们一分好处,抵得上平时的十分。”

    曹仁十分不解,他表示,这三个人虽然英勇。却势单力薄,若是想要招募他,只需舒信一把黄金百两,何必专程折腰拜访?

    “无知,有的人可以招之即来,可是有的人你就是千呼万唤他也不一定来,

    这三个人可不得了,你没瞅见他们在帅台上的样子吗?刘备虽然站在公孙瓒后面,却器宇轩昂,还有那两个也是,傲视群雄。你不看公孙瓒看着他们如此也不制止,

    你知道关羽把华雄的头颅扔到大堂上的时候,我最吃惊的是什么吗,是刘备的眼睛,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就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这种人,泰山崩于见而面不变色,深不可测”

    刘备万万没有想到这破旧的营地居然还会有贵客来访

    而曹操不仅没觉得这里破旧,反倒是觉得他比袁绍的帅台还要气派,因为袁绍的帅台虽然显赫,但周围却都是一群陆碌之徒和势利小人,此间茅屋虽小,却住着三位义薄云天的兄风文这。三个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曹某在百里之外都能感受到这英雄之气。”说罢,曹操便向其人展示了自己的诚意,不仅有千斤粮食和百斤熟肉,甚至还有十坛美酒。

    刘备闻言感激不尽,因为袁绍的赏赐至今还未发放,所以这些东西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为了感谢曹操的慷慨解答,刘备答应与他帐中一叙。

    曹操听闻此事便想起了李白刚刚说的话

    自从董卓做乱九州,战火风景,天下百姓无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眼看着四百年的汉室日渐衰亡,刘备身为皇室宗亲却无力改变现状,他感觉自己无颜面对先祖。

    可曹操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个时候不应该悲痛,而是应该感到欣喜,夏五百年止于商,商五百年止于周,三百年而骤起春秋战国,可见不管国力如何强盛,都逃不过五百年一变的亘古定律,所以他让刘备不要过于悲伤,若不是生在乱世,他只不过是个织席贩履之徒,自己也最多只能是个门下校尉之辈,恰恰是这天下大乱,他们才有可能创下不世功名

    “看来曹公是为了乱世而生的。”

    “生于乱世谁不幸?但如能变乱为治,岂非不幸中之大辛”

    见刘备面色凝重,曹操赶忙趁机询问此次会盟有何志向。

    “刘备虽不才,却想以天下兴亡为己任。除贼安邦,中兴大汉,天下大乱之根源,首先在于人心丧乱,因此,欲安天下,先取人心。而人心之本。在于循天道,行仁义,持忠孝。”

    可曹操却认为,如今安天下已经不太可能了恰恰是大有希望。

    他认为,取天下之道在于权谋,与仁义孝道并无关联。

    “权谋所致。英才则英才毕集,上有贤君能臣,下有精兵强将,”

    “莫非曹将军暗还君王之治吗?莫非你想取汉自立吗?”

    “曹某岂敢有这种非分之想?”

    曹操看出刘备胸怀大志,恐怕不甘屈于人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他赶忙调转话题,直言此次各路诸侯名为会盟,实则勾心斗角,其中暗藏雄心大志的人也绝不在少数。

    “这一点在下也深有同感,我一直在想,何以袁绍振臂一呼,十八路诸侯纷纷聚集会盟,难道他们真的想除贼扶汉吗?与其说他们在仇恨董卓,倒不如说他们在嫉妒董卓,于是匆匆起兵,匆匆会盟,其意是想趁天下碎裂之时,争夺一块地盘,壮大自己的势力,他们哪里是在救天下,他们是想趁乱争天下,趁乱分天下。”

    听完刘备理的话,曹操知道自己此次招安无望,于是便准备动身离开。临走前,他还不舍得回头,希望能看到刘备出门挽留,只可惜事与愿违。其实曹操可惜的并不是没有收复刘备,而是他手下的两员猛将。

    “如此英雄却不属于我,竟然落到了刘备手里,可惜,可叹,可恨啊,”

    “莫非,莫非刘备没能让大哥收入麾下?”

    “此人既非囊中物,也非池中鱼,他暗藏雄心大志,岂能为我所用,但愿日后不要成为我的大敌才好。”

    李白跟着曹操从进来到出去都一言不发,直到听曹操如此说才开口道“主公这话说的在理,刘备那是条潜龙,如今得到两员猛将已是得水了,他日如果得了属于他的风便可潜龙出渊,说不定真的变成真龙了。”

    “哦子信也懂相面之术吗?那你看看我未来如何呢。”曹操闻言也略有好奇道

    “我说主公也是真龙之相,不知主公信不信啊”

    “哈哈,如若我真的是真龙,那子信你就是我的那股风了”

    李白听到曹操如此回答到,自知他不信了。毕竟现在告诉别人一个织席贩履之徒和一个门下校尉之辈会与一个瓜农之孙会三分天下,他只会把你当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