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魏乐府令 » 第三十三章 佛说缘

第三十三章 佛说缘

    上回说到正远大师请李羿出手帮忙了结公孙婵与济云的孽缘,而李羿却不愿意,之后会怎样,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听了正远的话,李羿不悦道:“老和尚,你好没良心,合着你惹不起公孙家族,我就惹得起?实话告诉你,我是为了躲避青州宇文野的报复,这来才的上京城,要我出手帮你挡下公孙姑娘?怎么挡?我能让她移情别恋爱上我啊?”老和尚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又想到方才公孙施主对李羿的印象,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一脸无奈。李羿看着正远,他知道这个老和尚是个好人,更是个好和尚,一心向善不说,佛法也是高深,只是这情商怕是低了些。

    李羿叹了口气说道:“唉,老和尚,我看你可怜,愿意帮你想想办法,但可先说好,成与不成全看造化。”正远一听笑道:“修缘,你有什么打算说来老和尚听听,若是能帮上忙肯定出全力。”李羿说道:“你可知昨天我与观自在菩萨闲聊时,济云突然感悟到了佛法,就在我身旁打坐,悟到了因果二字。”“因果二字?这是何意?”“老和尚你知道观自在菩萨掌管的是因果法相,我猜测是菩萨有意点化济云,他的因果到了,若能了结此番因果,便能突破瓶颈!”正远一听大喜道:“真的?若真是如此,那可真是太好了!”李羿及时浇上一盆冷水道:“你别高兴早了,这个因果不好了结!一个大氏族的小姐,说是千金之躯不为过吧?”“当然不为过!”“若是想了结这份因果,两个法子,一个是让公孙姑娘死心,另一个让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你说选哪个?”“修缘这还用选嘛这?你莫拿老和尚寻开心!”李羿正色道:“我可没有跟你开玩笑,老和尚你想想,这位公孙姑娘为什么会看上济云,而且是连世俗的眼光都不乎,一无反顾的爱上了济云?就这种心性,你认为她是那种容易死心的人嘛?她会怕什么?生死?流言蜚语?要知道老和尚你可是超凡境的高手,她连你都不怕,她还会怕什么?”

    正远心中很是无奈道:“世间这般痴情的女子,确实少见,不过她与济云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若想在一起,那必然有一方要舍弃一切啊!”李羿点头道:“恩,老和尚变聪明了!确实是这样,那我问你你觉着会是哪一方选择舍弃?”正远笑道:“肯定是那公孙施主啊,现在济云佛心稳固,坚如磐石,向佛之心一片赤诚啊!”“那好,若是公孙姑娘为了和济云在一起舍弃了一切,公孙家族会有怎样的反应?”“怕是会用尽办法,打压我西山寺,最坏的可能是将我们全都赶走。”“赶走就完事了?你也太小看大氏族了!我猜杀济云是最大的可能,最坏的可能是杀尽这一寺之僧。”“修缘,你是否小看了老和尚,不会是以为老和尚这佛门金刚只是个摆设吧!”

    李羿白了正远一眼道:“老和尚你当然厉害,但我问你,若是朝廷派兵来清剿西山寺,你敢和朝廷动手嘛?”“朝廷?为何朝廷会派人来清剿我一座寺庙?”“很简单,因为你寺里出了淫僧!”“哪有什么淫僧?”“颠倒黑白,歪曲事实,是俗世官场中的常用伎俩,对付你一座寺庙,人家想让你死太容易了!我就问你若是朝廷派人来让你交出淫僧济云,你会怎么做?你敢和朝廷作对嘛?”正远呆坐在椅子上,叹道:“虽然知道这大氏族惹不起,但是老和尚真没想过,他们会有这种手段啊。”李羿心里好笑:老和尚啊,儒家诡道了解一下吧,他们的法子,只怕比我说的更阴损呢!李羿看着发呆的正远道:“老和尚,我知道你不敢跟朝廷翻脸,所以咱们得想个法子,把这件事控制在济云和公孙姑娘二人之间,不能给公孙家借题发挥的空间。”“这?修缘啊?老和尚智慧、悟性、才学都没有你高,你就别卖关子了,给老和尚说说你的想法吧。”李羿说道:“你听说过黄粱一梦嘛?”正远摇了摇头,李羿耐心解释道:“就是作个局,让当事人看到梦境中的未来,未来会是怎样的结局,然后打碎这个梦,让他明白一切都是虚妄。”正远疑惑道:“修缘你是想让我做个局,然后打碎他们二人的希望?”李羿笑道:“老和尚你这脑子转得这不是挺快嘛,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李羿将自己设想的布局讲给了正远听,正远听得是头皮发麻啊,他问道:“修缘啊,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冒险啊?”“若是你能想出更好的法子,我也就省了这份心,你自己看着办吧。这次是要和大氏族掰手腕,不付出些代价肯定是不行的。就看老和尚你,愿不愿当一回恶人了!”正远想了想,看了看李羿,然后重重的点了点头,李羿笑道:“行吧,那就按计划一步一步走吧,我先去搞定济云,看看你这个佛心坚固的徒弟,到底能不能经受住第一道考验!”正远起身,向李羿行了一个佛礼道:“一切就拜托修缘了,老和尚听凭调遣。”李羿走出门,一把搂住济云的肩膀,笑道:“小和尚,你走运了,刚才我和老和尚打赌,他输了,所以这两天,你就只能听命于我一人啦,他的话不用听!”“小师叔,弟子本来也听您的话啊,这赌打的没有意义啊!”李羿白眼看去,说道:“你认为我会做赔本的买卖嘛?你认为我会是吃亏的人嘛?”济云摇头道:“小师叔,别的不敢说,这亏弟子感觉您肯定吃不上。”“所以说嘛,行了,别废话了,陪我下山去吃顿好的!”于是李羿拉着济云往山下走,路上李羿问道:“小和尚,今天那位公孙姑娘挺漂亮啊,我说当初在谪仙楼那,你为什么不愿意解救艳儿姑娘呢,原来你是有相好的了啊,而且是大家闺秀,确实要比艳儿强上不少啊。”“小师叔,您又拿弟子寻开心,就莫要再提谪仙楼的事了。”李羿笑道:“也行,那你跟我说说你与那公孙姑娘的事吧,你们怎么认识的?她又是怎么看上你的?”济云的脸瞬间就涨得通红,低头不语,只是赶路。李羿说道:“小和尚,你听过这句话么?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济云摇头,李羿转过身,在树下找了一块空地,原地打坐,示意济云也坐了下来。济云问道:“小师叔可是累了,不如弟子背着您走。”李羿说道:“我想与你说说佛门的缘法。”一听是佛法,济云改变身姿,原地打坐,身体正直,专心听着。李羿开口道:“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我用一千次回眸换得今生在你面前的驻足停留。问佛:要多少次回眸才能真正住进你的心中?佛无语,我只有频频回首,像飞蛾扑向火,可以不计后果,可以不要理由。回眸,再回眸,千次万次,你在我眼中,也在我心中,我频频回顾着,期待你的温柔。”

    李羿说完,只见紫金之气聚集,慢慢融入身体。济云看得真切问道:“小师叔,这当真是佛说的?”“虽然不是佛祖的原话,但是大致就是这个意思,你不见到了紫金之气嘛?那是佛光与才气的混合,足以证明我所言非虚。”济云点了点头,说道:“我佛如来是大智慧者,是大神通者,才能将缘说得如此真切。”李羿问道:“那小和尚,你说这公孙姑娘与你到底是有缘还没有缘呢?”济云沉默不语。李羿继续说道:“其实这段《佛说缘》是因为一个故事而来的,你想不想听听这个故事?”济云问道:“那这故事与佛有关嘛?”“当然,佛祖就在这个故事当中。”“那弟子想听,想听听看佛祖是如何看待男女之爱的,又是如何说缘的。”李羿会心一笑,开始讲起了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石桥禅》:

    有个年轻美丽的女孩,出身豪门,家产丰厚,又多才多艺,日子过得很好。

    媒婆也快把她家的门槛给踩烂了,但她一直不想结婚,因为她觉得还没见到她真正想要嫁的那个男人。直到有一天,她去一个庙会散心,在拥挤的人群中,看见了一个年轻的男人,不用多说什么,反正女孩觉得那个男人就是她苦苦等待的夫君。可惜,庙会太挤了,她无法走到那个男人的身边,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那个男人消失在人群中。后来的两年里,女孩四处去寻找那个男人,但这人就像蒸发了一样,无影无踪。女孩每天都向佛祖祈祷,希望能再见到那个男人。她的诚心打动了佛祖,佛祖显灵了。

    佛祖:“你还想再看到那个男人吗?”

    女孩:“是的!我只想再看他一眼!”

    佛祖:”你要放弃你现在的一切,包括爱你的家人和幸福的生活。”

    女孩:“我愿放弃!”

    佛祖:“你还必须修炼五百年,才能见他一面,你不后悔么?”

    女孩:“我不后悔!”

    女孩变成了一块大石头,躺在荒郊野外,四百多年的风吹雨打,苦不堪言,但女孩都觉得没什么,难受的是这四百多年都没看到一个人,看不见一点希望,这让她都快崩溃了。但在最后一年,一个采石队来了,看中了她的巨大,把她凿成一块巨大的条石,运进了城里,他们正在建一座石桥,于是,女孩变成了石桥的护栏。就在石桥建成的第一天,女孩就看见了那个她等了五百年的男人!他行色匆匆,像有什么急事,快步从石桥的正中走过了。当然,他不会发觉有一块石头正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男人又一次消失了,再次出现的是佛祖。

    佛祖:“你满意了吗?”

    女孩:“不!为什么?为什么我只是桥的护栏?如果我被铺在桥的正中,我就能碰到他了,我就能摸他一下!”

    佛祖:“你想摸他一下?那你还得修炼五百年!”

    女孩:“我愿意!”

    佛祖:“你吃了这么多苦,不后悔?”

    女孩:“不后悔!”

    女孩变成了一棵大树,长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官道旁,这里每天都有很多人经过,女孩每天都在观望,但这更难受,因为无数次满怀希望的看见一个人走来,又无数次希望破灭。若不是有前五百年的修炼,相信女孩早就崩溃了!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女孩的心逐渐平静了,她知道,不到最后一天,他是不会出现的。又是一个五百年的最后一天,女孩知道他会来了,但她的心中竟然不再激动。来了!他来了!他还是穿着她最喜欢的白色长衫,脸还是那么俊美,女孩痴痴地望着他。这一次,他没有急匆匆的走过,因为,天太热了。他注意到路边有一棵大树,那浓密的树荫很诱人,休息一下吧,他这样想。他走到大树下,靠着树干闭上了双眼,他睡着了。女孩摸到他了!他就靠在她的身上!但是,她无法告诉他,这千年的相思。她只有尽力把树荫聚集起来,为他挡住毒辣的阳光。千年的柔情啊!男人只是小睡了一刻,因为他还有事要办,他站起身来,拍拍长衫上的灰尘,在动身的前一刻,他抬头看了看这棵大树,又抚摸了一下树干,大概是为了感谢大树为他带来清凉吧。然后,他头也不回地走了!就在他消失在她的视线的那一刻,佛祖又出现了。

    佛祖:“你是不是还想做他的妻子?那你还得修炼……”

    女孩平静地打断了佛祖的话:“我是很想,但是不必了。”

    佛祖:“哦?”

    女孩:“这样已经很好了,爱他,并不一定要做他的妻子。”

    佛祖:“哦!”

    女孩:“他现在的妻子也像我这样受过苦吗?”

    佛祖点了点头。

    女孩微微一笑:“我也能做到的,但是不必了。”

    就在这一刻,女孩发现佛祖微微地叹了一口气,或者是说,佛祖轻轻地松了一口气。女孩有几分诧异问道:“佛祖也有心事么?”

    佛祖的脸上绽开了笑容说道:“因为这样很好,有个男子可以少等一千年了,他为了能够看你一眼,已经修炼了两千年。”

    讲完这个故事,紫金之气再次将李羿包裹,渐渐渗入体内。李羿看着对面的济云问道:“小和尚,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嘛?”济云眼中略有晶莹,但是他强忍着,没有让水珠滴落,他轻轻开口问道:“小师叔,你说的这个故事是真的嘛?”李羿没有给出正面回答,而是说:“是真是假又是如何?你能确保你现在看到的这个世界就是真实的嘛?你又没有看破一切虚妄的慧眼,也没有放下执念的能力,所以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去看。”“放下执念?如何去看?小师叔,您是在点化我嘛?”李羿说道:“我怎么点化得了你?我又不是佛门中人,何来点化二字?想想看是谁在点化你?”济云眼中突然放出异样的光,他开口道:“您是说观自在菩萨,是菩萨在点化我?您是说我所悟到的因果二字是菩萨在点化弟子?”济云一时间不知是喜是悲,是优是愁。李羿看着纠结的济云笑道:“这是上天给的机缘,是你前世的因果,逃避是没有用的,躲不掉的。”济云抬头问道:“小师叔与谪仙楼中的那些女施主们也是前世的因果,上天给的机缘嘛?”

    李羿的心里话是:不是,那都是我这一世要造的孽!等等,女施主们?什么意思?我可没有在谪仙楼大杀四方!小秃驴话可不要乱讲!小心我告你诽谤啊!你诽谤我啊!当然了这只是李羿的心里话,现实中呢,他看向济云正色说道:“那是我前世欠下的罪孽,这一世要来还清。”“小师叔是要还前世的债?”“是啊,许是前世我与诗雨姑娘结下了孽缘,最终未能走到一起,所以这世还要重修,她沦落到了红尘之中,而我是穷书生,想与要修成正果,光是为她赎身就要万两白银,小和尚想想看,这算不算是苦难?”济云说道:“虽然弟子对银钱没有什么认知,但是光听这个数目,怕是已经很难了,小师叔,难道因果都是这样?不经历磨难便无法了结?”“当然不全是,只是这世间诸多苦难罢了,不然观自在菩萨也不会许下大宏愿想度众生脱离苦海,到达彼岸。小和尚,菩萨的境界非你我凡人能够想像的,我曾听闻只度自己可成金刚,金刚不败屹立于天地之间;再度一人可成罗汉成就大道金身;能度众人便是菩萨,到达须弥之境。”

    济云点点头说道:“弟子明白了,度人先度己,若是自己都不曾到达彼岸,又怎能度得他人?”李羿伸手赏了济云一个咣鸣顶,随后骂道:“要是像你这般想,那要和尚还有什么用?天地间有几个和尚到达彼岸了?你不去度人又怎到得了彼岸?你这脑子里装的都是些什么!”济云低头沉思片刻,开口问道:“那小师叔觉得,弟子应当怎样做?”“自然是了结这段因果!”“了结这段因果?如何了结?”李羿见济云终于上勾了,便开口道:“我不知你与那公孙姑娘前世有何因果,但是你先把你们这一世的经历说来我听听,再想想有没什么办法吧。”“这一世?我与那公孙姑娘没有什么经历啊,弟子一直在寺中修行,哪里与公孙施主来的经历?”“你是不是傻!我在问你你们怎么认识的?她又是怎么看上你的!”济云低头不语,李羿见他不愿说就起身继续下山,路上济云也是一直沉默,许是挣扎,许是纠结,但最后还是开口讲出了他与公孙姑娘认识的经过。

    事情是这样的,这公孙家族信佛,家族主母经常带着家族里的孩子来西山寺礼佛。对于这种大客户,谁都会送个VIP金卡啥的,西山寺也不例外,公孙族人在西山寺可以说是畅通无阻,藏经阁都是可以随意出入的。这位公孙姑娘,名叫公孙婵,是公孙主母的次女,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因为常来寺中,孩子还小的时候不太懂事,三个孩子没少在寺里闯祸,每次闯完祸,公孙主母都是拿着树枝给孩子们爱的鼓励。当然了最淘气的是哥哥公孙洪,而公孙婵的姐姐公孙凤是个蔫坏的孩子,能想出各种坏点子,然后劝说公孙洪实操。结果就是哥哥公孙洪被娘亲爱的鼓励,姐姐公孙凤在佛堂罚跪,而公孙婵作为知内情者和参与者,却知情不报,被罚抄经,公孙婵就是在藏经阁中与济云认识的。

    有一次公孙婵正在寻找娘亲让自己抄的经文,但是怎么找也找不到,最后发现是济云正捧在手上看,毕竟是大氏族家的孩子,优越感肯定是有的,直接对小济云说道:“小和尚,你看的是不是观自在菩萨的《度世经》?”小济云点了点头,“拿来给我,我要抄经,等我抄完你再看!”小济云想了想,就把经书递给了过去,小婵接过经书就到桌案上去抄,小济云因为没看完,就在一旁守着,等她抄完了好接着看。小孩子嘛,会耍些小聪明,小婵在抄经过程中偷工减料,没有把经文抄全,拿着唬弄的经文去向娘亲复命,公孙主母也没细看,就领着小婵到观自己菩萨像前,让她把自己秒的经文摆到供桌上,好请求菩萨原谅自己在寺里闯的祸。这一幕恰好被小济云看到了,结果小婵把自己抄的经放好,小济云就给拿下来,小婵就把经文抢回来再摆上去,小济云又给拿下来。两次过后,公孙主母很是奇怪,问小济云为何要把自己女儿抄的经文取下,小济云呢什么也没说,就是死活不让小婵把经文摆上供桌。一旁的正远看破这一切,伸手将小婵的经文拿走,解围说是自己喜欢小婵的字,把这经文当字贴拿回去让小济云学一学。公孙主母一听,发觉有问题,便从正远手里要来经文,一看便知道是小婵偷奸耍滑,拿不全的经文唬弄自己,还想唬弄菩萨,小济云就是不愿意看到有人唬弄菩萨才这么做的。

    公孙主母拿树枝打了小婵十个手板,又罚她在菩萨像前跪了一个时辰,再抄十遍经文,要是还敢唬弄就禁足三月,抄经文时还要让小济云当了监工。这下可妥了,梁子是结下了,小婵就对小济云记恨在心,伺机报复。姐姐公孙凤出了个主意,三人合伙把小济云推到了枯井里,多亏正远及时发现,将小济云救了上来,这才保住小命。这可彻底惹恼了公孙家的主母,把公孙洪吊在树上打,罚二个女娃娃在佛前跪了一夜,饭都不给吃。晚上两个女娃饿得难受,是小济云偷偷把寺里的馒头给两人送去,怕二人冻坏了,还把自己的棉被送去,以德报怨。第二天公孙主母发现女儿居然盖着被子睡在佛前,更是生气,拿出树枝要教训两个女娃娃,是小济云挡在身前拦住公孙主母,二人这才免过一次皮肉之苦。从这之后,公孙家的三个孩子和小济云成了好朋友,每次来寺里都在一起玩,当然之后也发生过很多事,比如公孙洪抓了山上的野味烤着吃,还哄骗小济云吃,结果就是四人一起受罚,在佛前跪了一晚,那天晚上四个小朋友聊的可开心了……

    儿时的玩伴感情很深,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孩子渐渐长大成人,公孙主母病逝,哥哥公孙洪战死沙场,姐姐公孙凤入宫当了皇后,姐妹相见时间无几,只剩下公孙婵和济云,公孙婵代替母亲礼佛,每次来西山寺,除了烧香拜佛,和正远大师讨论佛法,公孙婵都会找济云聊聊天,谈谈心,就这样,公孙婵对济云产生了情愫,她爱上了这个善良又正直的小和尚,而且爱得很深很深,因为在她看来,济云是除了父亲和宫中的姐姐外,活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