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那些事儿之英雄无双 » 第33章 曹洪救主 孙坚得宝

第33章 曹洪救主 孙坚得宝

    “是敌人马匹,别吭声,按什长教咱地去做。”“狗蛋”急忙说道。

    二人屏息敛气,待马上坡路过草丛,急忙一齐出枪刺出,那马儿应声而倒。

    曹操滚落马下,被二人出手擒住。

    二人大喜,捆着曹操,星夜赶往郡守处领赏。

    谁知刚下山坡就被一支小队截住,领头之人竟是秦都尉。

    “将此人交给吾,你二人返回所来之处,继续埋伏便是。”秦都尉吩咐道。

    “将军可别忘了小的功劳。”“话痨”小卒提醒道。

    秦都尉听后眉头一皱,怒目瞪去。

    “将军莫怪!咱俩这就回去原处守着。”“狗蛋”说完就拖着“话痨”向来处跑去。

    “哼!”秦都尉怒哼一声,领着小队押着曹操,自去徐荣处领功。

    行不多时,忽遇一人,提刀飞马杀来。

    秦都尉提起长枪纵马迎敌。

    那人全力劈出一刀,秦都尉举枪格挡,不料却落了个枪断人亡。其余兵卒皆吓的四散而逃。

    曹操视之,来人正是曹洪。

    曹操掩面说道:“吾已身中箭伤,逃脱不便,死在此处是矣,贤弟可速去!”

    “主公快快上马!洪愿步行护随。”

    “贼兵若赶上,汝将奈何?”曹操问道。

    “天下可无曹洪,却不可无主公。”曹洪急声回道。

    “吾若再生,汝之力也。”曹操转身上马奔走。

    曹洪脱了厚重铠甲,拖刀跟马而行。

    二人走了数里,天色将明,却见前面有一条大河拦住去路。又听得后面喊杀声渐渐追近。

    曹操哀叹一声,说道:“命已至此,不得复活矣!”

    “主公莫慌!我负你过河。”曹洪急忙扶曹操下马,再脱去内袍衣衫,背起曹操渡水过河。才游上岸,后面追兵便到。

    敌军隔岸放箭,二人慌忙湿身而逃。

    两人徒步跑到天色大明,又走了三十多里,才在一土冈上少歇片刻。

    正休息间,忽然听到喊声大震,有一彪人马赶来,却是那徐荣从上游渡河追来。

    曹操慌忙起身,却是不知该如何应对。

    正灰心间,有夏侯惇、夏侯渊带领数十骑突然寻来。

    夏侯惇于马上扬声大喝:“徐荣勿伤吾主!”

    徐荣自恃武艺高强,调转马头朝夏侯惇杀来。

    二人杀到一处,徐荣挥动铁矛当先捅来。

    夏侯惇下打长枪将铁矛挡开,又借住弹力向徐荣面门撩去。

    徐荣铁矛上点正中长枪中柄,使长枪轨迹大变撩向空中。铁矛顺势再刺,直向夏侯惇胸口袭去。

    夏侯惇以枪柄侧甩,又将铁矛崩开。

    二人你来我往十数回合,却是不能分出胜负。

    夏侯惇恐吕布带兵追来,一枪崩开铁矛,内力全提,再次使出杀招。

    长枪如影似幻一连戳出八枪,枪枪直取徐荣要害。

    徐荣大惊失色,铁矛上下飞舞,接连崩开五枪。

    夏侯惇拨马就回向曹操奔去。

    徐荣左肩、肚腹、左胸皆中一枪,跌落马下殒命当场。

    夏侯渊、曹洪正护卫在曹操身前与敌军厮杀,见夏侯惇斩了徐荣才松气一口。

    突然又有曹仁、李典、乐进各引败兵寻到此处。

    众人合兵一处杀散追兵,才将曹操保了下来。

    曹操数点残兵只剩五百余人,于是不敢在此多待,急急向河内郡退去。

    各路诸侯此时仍然分兵屯扎在洛阳。

    孙坚为救灭城中余火,便将兵马屯在了城内,设中军大帐于建章殿基之上。

    孙坚令军士扫除宫殿瓦砾,凡董卓所掘陵寝,尽都掩埋。

    又在皇族太庙地基上,草建殿屋三间,再请诸侯前来,宰牛杀羊祭祀一番。

    当天夜晚,天空星月交辉。

    孙坚手按佩剑露天而坐,仰观天文,却见紫微星有白气漫漫,环伺周围。

    孙坚暗叹一声:“帝星不明,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说完便潸然泪下。

    突然旁边亲卫抬指说道:“主公快看,殿南似有五色毫光起于井中。”

    孙坚急忙来到井旁,唤来军士点起火把,命人下井打捞。

    不多时,一妇人尸首被打捞而出。

    虽然在井中浸泡许久,但其尸身却不见腐烂。

    仔细看去,这妇人宫样装束,项上挂了一锦囊。

    孙坚取开锦囊,内中放一朱红小匣和一块镶边锦帕,匣上有一条金锁锁着,帕上却是有字:“若得此物,便交与刘氏宗脉,切记!”

    孙坚对身边程普问道:“这是何意?”

    “主公,匣中所存定是皇室宝物,命人得了转付与刘氏宗人。”

    “董卓将天子和一干大臣公卿都挟去长安,吾身旁何来皇室宗亲!”

    程普思索片刻,说道:“主公可还记得一人?”

    “莫不是那公孙瓒身边的平原县令刘玄德?”

    “正是!此人乃中山靖王之后,倒也算是皇室宗亲了。”

    “若如此说,那兖州刘岱也是刘氏宗人。先不管他俩,看看匣内物件再说。”孙坚将锦帕丢到一旁,用匕首别开金锁,见匣内放的是一尊玉玺。

    这尊玉玺方圆四寸,上面镌刻五龙交纽;旁缺一角,以黄金镶补;上面有八字篆文:“受命于天,既受用昌。”

    孙坚得此玉玺,问程普道:“此玉玺乃何物?”

    程普仔细察看,随后大惊说道:“主公,此乃传国玉玺也!”

    “怎会是此物?”孙坚疑惑问道。

    程普继续说道:“传闻,昔年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一大石上。待凤凰飞天,卞和就将此石载去,进献给了楚文王。楚文王命人凿开灵石,果然得一宝玉。此玉后落秦人之手。秦二十六年,始皇令精工巧匠将其琢为玉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二十八年,始皇狩猎于洞庭湖,忽遇风浪大作,舟船将覆。始皇急忙将玉玺投于湖内,立时风平浪静。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手持玉玺挡住道路,与从人说:‘持此物归还祖龙。’言罢便消失不见。此玉玺又复归于秦。次年,始皇帝驾崩。后来子婴将此玉玺献给汉高祖。再后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用此玉玺怒砸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后来光武帝得此宝于宜阳,方才传位至今。近闻十常侍作乱之时,劫了少帝出北邙山,回宫后遗失此宝。如今,天授主公,必有登基九五帝皇之分。此处不可久留,宜速回江东,再图大事。”

    孙坚听后,心中波涛汹涌,久久不能平复!

    良久之后方才说道:“明日便当托疾辞归,速回江东。”

    商议已定,又密谕身边将士不可将此事泄漏。

    谁曾想,军士中有一人,乃袁绍同乡,欲借此事谋取荣华富贵。这人于后半夜偷出营寨,将玉玺一事报于袁绍。

    袁绍听后大惊!重赏了告密之人,又将其暗留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