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燃岁月之温情年代 » 第二十三章 一桩长期买卖

第二十三章 一桩长期买卖

    “哦?看你年纪轻轻的,你们生产队居然这么信任你啊,不过也是,你脑子转弯快,很聪明,难怪啊。”

    这个中年人脸很大,耳垂厚实,看起来随和慈善。

    虽然林喜乐知道一个人并不能仅看表面就断定其能否信任。

    但他只是报着一个最简单的态度去尝试。

    做成了更好,做不成也无伤大雅,即便是被骗,最多也就损失他捕鱼的力气罢了。

    原本他只是想找找卖鱼的,看看收不收鱼,不曾想到遇到一个大厂食堂的,如果能谈成,或许能长期供应。

    “没办法啊叔,虽然我们村子离县城不算多远,可我们那地儿灾害却多,只能想办法搞点收入,不然一个冬天都得挨饿了。”

    “灾害多?你是……农星那边的?”

    林喜乐一愣,看了看这个厂食堂的中年大叔尴尬的笑了笑,“我们那边都出名了?”

    “哈哈,不是你们那出名,只是我前两年去南光生产队,正巧听说了你们那边的情况。”

    不知是林喜乐的卖惨起了作用还是其他原因,只见那中年人又比较认真的说:“小伙子,也不瞒你,我就是负责厂里食堂的采购,这鱼啊,指标少,你要是真有,我可以一个礼拜跟你收一次,一次大概要个百来斤吧,这一来呢解决了你们生活情况,而来也解决了我们食堂指标少的问题。”

    林喜乐心头一喜。

    “大叔,太感谢您了,我是农星生产队的林喜乐,您叫我小林吧,还没请问您贵姓呢?”

    “呵呵,我叫纪中明,你叫我纪叔就是了,不过你就别谢我了,我也是为了食堂。这鱼呢,就按3毛的收购价,但有个条件,那就是一定要新鲜,而且每条至少在一斤以上。”

    “纪叔,您说的这条件都是应该的,那每个礼拜几收?怎么交货?”

    “交货嘛……就在马口集前面那个拐弯口,每个礼拜三上午8点,有问题吗?”

    纪中明说的每个礼拜三,就是厂里有一顿鱼,而几千号人的大厂子,食堂一顿饭所需的鱼最少也要上百斤,就这还只是切成块做红烧鱼块,否则需要的更多。

    “没问题,纪叔,不过,我有个不情之请,我需要20斤肉票,一次性的,只要这一次。”

    林喜乐考虑着赚了钱需要给父亲和妹妹适当改善一下才行,做点肉菜。但是光有钱没有肉票还是不行。

    如果有个20斤肉票,至少今年的肉就有着落了。至于明年,林喜乐打算等年底王大婶家的猪生了想办法要一只,再不然就买一只来养,这样的话,明年家里的情况就有所改善了。

    至于结款,林喜乐早就在二狗那里提前了解过,这种单位私自出来采购,不需要指标,其实就是黑市价格,有的甚至价格更高,所以结账不用担心。

    “行,没问题,那咱就说定了,今天礼拜五,下周三再见,到时一起给你。”

    纪中明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他今天是没想到,竟然会遇上林喜乐这样的出鱼的货源,至于一次性给20斤肉票,对于一个大厂的食堂来说,那只是个零头,完全没任何问题的。

    马口有两个卖鱼的,纪中明长期是和另一个交易,但那家经常出现有发臭的鱼,他本来就对马口那家卖鱼的有些不满,而且给的价还是3毛5,今天那家刚好不在,他顺便看了这家卖鱼的,但是感觉上也不太理想,却没想到遇见了林喜乐。

    纪中明暂时没有其他货源,他也不敢立刻断掉以前的交易,因为这种集市上不用指标,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他也没想过全部压在林喜乐身上,万一林喜乐交不上鱼呢?

    他之所以约定交货地点在门口集,就是防止林喜乐交不上鱼,他可以继续找上一家,不会耽误食堂伙食。

    而他给林喜乐3毛,自己还能落下5分一斤,可谓是皆大欢喜。

    林喜乐也很开心,他没想到会这么顺利,关键还是不要指标票的货太抢手了,而他也没有对价格斤斤计较,所以才会这么容易。

    对于他来说,眼下能每个礼拜出百来斤鱼,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林喜乐没想过挣什么大钱,眼下他只希望能够安安稳稳弄点钱过个日子。

    谈好后,林喜乐本想再找找那家卖鱼的,但他来到卖鱼那边时,卖鱼人已经离开了。

    林喜乐又在集市上转了一圈,想找找自己需要的东西,因为没有渔网,他打算看看,但集市都转遍了也没找着。没什么可逗留了,他无奈的返回了。

    “看来只能自己改造了!”

    林喜乐边走边想,还是只能用麻袋,他打算用几个麻袋合起来制作,而且交货他还得弄辆架子车,这估计还得找二狗帮忙才行。

    林喜乐顺着林间土路向北走去,一轮红日不知不觉已经斜斜的落到了西边的枝头。

    回到村口,林喜乐估计差不多4点了。

    他刚刚走到村头,就听见北边大老远的一阵阵哀嚎声传来,声音凄惨,令人压抑。

    他隐隐约约听见像是一个老女人的嚎叫,还夹杂着一个年轻女子断断续续的哭声。

    周围三三两两的村民站在路口过道往过望,低声细语的谈论着什么。

    林喜乐疑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他往过挪了挪脚步,不断向着北头移动。

    村子北头,比较偏僻,住宅也比较少,只有两户人家挨着在最北端,由于树木稀少,又是风口,每年春季黄河北边的风沙带来了大量的沙土,将这里掩盖。

    稀稀拉拉的树林被肆掠的风沙摧残的惨不忍睹,树林旁两座土屋,其中一座土屋的院门打开着,门口围了几个村民。

    “这不是李宝福家吗?”林喜乐来到不远处,嘴里嘀咕着。他望这院门口那些人,都是李宝福的亲戚。

    林喜乐继续朝着那边走近了一些,站在李宝福家对面一座土屋的拐弯口,正对着李宝福家望了过去。

    李宝福家院子里摆着一张木板,木板上躺着一具尸体,草席将尸体盖住了。

    尸体前趴着一个年轻女子,低声抽噎着。

    女子旁边,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妇伸着双手猛力的掐着年轻女子。

    “你个野女人,你害死了我儿,你还我儿,还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