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君愈君归 » 141 不负这千千万万想要和平的百姓

141 不负这千千万万想要和平的百姓

    自从那一日的谈话后,让胥归的心里也隐隐的有了一个答案,他从未有哪一刻感觉到,自己的方向会这么的清晰。

    而自从有了怀疑对象之后,两人也不像是无头苍蝇般毫无头绪,要救出胥年盛更是刻不容缓,多耽搁一日时间就会多一分的危险,只不过因为两人还在稽州,皇城的事情便只能交由胥年宏去做。

    这段时间,胥国公两人也没有闲着,自从怀疑康亲王和西昆国勾结后,胥归便秘密去了一趟凉州,而胥国公则是打着掩护,带人出去周边剿匪。

    没过多久,远在稽州的胥归收到了一封信还有一张来自林府的喜帖。

    三月十六,林府公子林青和许家嫡女成婚。

    听说成婚的那一天,身为新郎官的林青一直在宾客中寻找一个人,当晚,他喝的烂醉如泥,被人送入洞房。

    新婚第二日,一大早,林青收到了一份礼物,一份迟来的新婚贺礼,奇怪的是,在收到贺礼的翌日,林青秘密去了一趟安国寺,之后再未出府。

    四月初二,宫中传出消息,太后突发恶疾,令长公主姬晚晚于身边伺疾,且允诺,婚嫁自主。

    四月初六,胥年盛已失踪两月时间,大宁帝降下圣旨,令胥国公驻守稽州,无召不得入京,

    四月十六,胥国公接到家中密信,胥年盛未在皇城,恐已转移皇城,被人关押至其他地方。

    稽州,军营。

    “归儿觉得他们会将你大哥藏身于何处?”胥国公坐在案前,看着站着的胥归,每日一问。

    胥年盛已经失踪两月有余的时间,是生是死更是毫无消息。

    “父亲,或许我们所怀疑的方向原本就是错的,大哥或许压根就不在皇城。”胥归面色不是很好,但肉眼可见,经过了两个月时间的打磨,他的眼神变得更加深邃而坚毅。

    如果说以前在皇城的胥归是一块未经打磨的璞玉,那么现在的他则是去除灰渍,变得更加的耀眼。

    “可是若是不在皇城,又会在何处呢?”胥国公想不明白。

    “父亲,我还是想去一趟凉州。”他不放心,他总感觉自己遗漏了什么重要的线索。

    “凉州,你怀疑你大哥被人关在凉州。”不愧是父子,胥归嘴巴一动,胥国公就猜到了他的心里在想什么。

    “嗯,思来想去,我觉得还是遗漏了一点,既康亲王和西昆国勾结,而西昆国想要攻入大宁,凉州就会是他们最快的捷径,若大哥失踪只是一个引火索,那么是谁最想要让大哥,或者是国公府消失?”顿了顿,胥归说道,“不会是康亲王,也不会是陛下,而是一直对大宁虎视眈眈的西昆国。”

    当年的南海之战,胥国公所带领的胥家军不仅使得西昆国再不得踏入大宁之土地,也让西昆国对其一直怀恨在心,更是对打败他们的胥家军恨之入骨,如今西昆国蛰伏已久,怕是来者已不善。

    “父亲,我们一直以为大哥是在康亲王的手里,但若是大哥已到西昆国之人的手里呢?”忍到最后,胥归还是将最坏的打算说了出来。

    而这也是胥国公最不愿意面对的局面。

    以西昆国对他的痛恨程度,胥年盛如何会有好日子过?

    “当年西昆国对我大宁虎视眈眈,为父临危受命前去拦截西昆的进攻,与其在凉州和稽州交界的一个小镇,南海镇决一胜负,虽说为父最后险胜一招,击溃西昆国的进攻,但为父也因此受到代价,因为身负重伤,不得不退居幕后,将整个胥家军交由你大哥手上,而为父则是挂着一个闲散的国公爷的名义,留在皇城,”

    “虽时间已过去了十几余年,但为父知道,西昆国对大宁的野心从未停止过,尤其是从卓烈上位后,他更从未停止过要吞噬大宁的野心,如今西昆国蛰伏已久,正蓄势待发,又有康亲王这个助力……”

    可想而知,接下来的大宁会遇到什么局面。

    “父亲,莫要这般消极,如今皇城也并未传出任何消息,康亲王意图谋反一事,陛下不可能不会察觉,许是陛下……”

    大宁帝执掌朝中这般多年,康亲王的异样,陛下不可能不会察觉。

    “归儿不必多说,”胥国公抬手打断了胥归的话,“为父已经做好马革裹尸的准备,但归儿,你要答应为父,就算父亲和你大哥遭遇到不测,你和宏儿也定要团结一致,绝不能让西昆国踏入我大宁半分疆土!”

    “父亲!”听着胥国公近乎是遗言的话,胥归顿时急道,“父亲,或许事情并没有这般糟糕,我们定会有解决的办法的!”

    “归儿,为父相信你。”胥国公对自己的儿子自是有着足够信任的,他看着胥归,一脸欣慰,“如今大宁内忧外患,内有康亲王蛰伏十数年意图谋反,外有西昆国在其虎视眈眈,不管陛下的心思如何,但父亲绝不会退缩。”

    不知为何,听到胥国公的话,胥归就忍不住的想起了当初出发前往稽州,在望京亭时尹清寒所说的话:

    “稽州之事只是个开端,全看下棋之人的心思。”

    “国公府已入局,且处在风口浪尖上,又岂能全身而退?”

    “高见又如何,只不过全凭国公府的选择而已,你我皆为棋子,而棋子也只能被攥在手里,下棋之人才能安心,你说呢?”

    如今再听到胥国公这般的话,胥归不得不怀疑,或许,从胥国公踏出皇城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猜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更或许,父亲他从一开始就已经知道了这是一个局。

    “父亲是否已经知道了什么。”胥归忍不住的急问。

    若非如此,父亲不可能会有如此之说,定是父亲从中察觉到了蹊跷之处,所以今日父亲才会这么说。

    闻言,胥国公却不愿多说,“归儿,记住,我们是大宁的将士,但也是大宁的百姓,我们守卫疆土,为的不是荣誉,更不是那些功名利禄,而是不负身上的这一身盔甲,心中之信念,不负这千千万万想要和平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