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传奇水果猎人:从遇到野人开始 » 第61章 会吸血的草珠子

第61章 会吸血的草珠子

    虽然嘉应市地处南方,但终究不是崖州那样的热带地区,冬天也不是什么蔬菜都能种植的。

    所以一圈逛下来,能看到的蔬菜也就是荷兰豆、麦豆、油麦菜、大芥菜、油菜、上海青、大蒜、大白菜等几种。

    这里说的油菜不是榨油或者观花用的油菜,而是它的食用品种。

    当然凤岐村的冬天并不是只能种这几种蔬菜,只不过这些蔬菜村民们更喜欢吃,也更容易种植。

    逛完菜地,孟羽凡也跟一些正在浇菜的村民聊了几句,众人这才准备继续往果园的方向进发。

    “咦~这里怎么还有一小块庄稼,都干枯了都没人收啊?”

    还没离开菜地,就在菜地的边缘孟羽凡看到了一小片植株已经枯黄,看着像是什么庄稼的植物,于是有些好奇地走了过去。

    “应该是草珠子吧?”林卿云闻声看过去,不太确定地说道。

    “对,是草珠子,我说怎么没人收呢!”已经走近的孟羽凡肯定道,顺手还摘了几个果实,“小时候没少摘这珠子穿手链玩!”

    孟羽凡虽然是北方人,但我国从奉天以南,乌斯藏以西的湿润、半湿润地区都有分布。

    “我们这边不但会被女孩子拿来穿手链,以前还常被拿来穿门帘呢,不过现在生活好了,早就没人去费这功夫了!”林卿云有些感慨道。

    “看来大家对草珠子的用法都差不多,不过话说我们还有一个说法,说草珠子会吸血,小时候家里大人基本都不让玩,你们这边有这个说法么?”孟羽凡询问道。

    “也有,不过就没怎么听过,该玩还是玩,本身也就是拿来吓唬小子的!”林卿云点头道。

    “你说也奇了怪了哈,古代的时候通信那么不发达,是怎么做到各地的说法都那么统一的?”听到这边也有这种草珠子吸血的说法,孟羽凡有些感慨地说道。

    “这问题我还真研究过,草珠子被传成会吸血,其实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它的果实虽然很漂亮,处理好看着很像是玉石,但是它佩戴久了之后,颜色就会变深,甚至看起来有点像是血液的颜色。”

    “另一个是草珠子也是蜱虫很喜欢呆的植物,采摘草珠子很容易被蜱虫叮上,而蜱虫吸满血后,圆滚滚的也跟草珠子颜色变深后很像,两件事一结合,久而久之就有草珠子会吸血的说法了。”

    “至于说大人不让小孩子玩,除了怕遇上蜱虫外,主要还是草珠子喜欢长在池塘、水沟、山涧甚至是沼泽之类的湿润地方旁边,小孩子在野外玩水有多危险大家都知道,大人们自然是不让小孩去玩了!”

    “当然这也只是我根据一些看到的说法,分析出来的,也不一定完全对!”说完,林森很是谦虚地补充道。

    “嗯,听着挺有道理的,估计就是这原因了!”孟羽凡点了点头,林森的说法有理有据,不单是她,其他人也很是认同。

    “对了,这草珠子去掉外壳后,取出的种仁就是我们平时用来煮薏米红豆粥的薏米吧?”把玩了几下手中的草珠子,孟羽凡继续询问道。

    “应该不是吧?草珠子是薏苡,而不是薏米。”除了草珠子的叫法外,凤岐村这边也将它叫做薏米,所以之前林卿云一直也以为它们是一种东西,直到他某次出于好奇去查证了一下,这才发现两者其实不是一样东西。

    “啊?这样么?”孟羽凡有些惊讶道,她还真不知道有这区别。

    倒是蓝文凯对此没有什么反应,作为城里长大的孩子,他之前就没见过草珠子这东西,倒是有薏米的甜品和汤吃过不少,所以根本就没有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过。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他一直没有说话的原因,没办法,东西都不认识,自然没办法插上话。

    不过他倒是听的挺开心的,毕竟又多知道了一种有趣的植物不是。

    “阿云说的没错,它俩虽然同属,但并不是一种植物,草珠子中文正式名叫薏苡,拉丁学名是Coixlacryma-jobi,而薏米的拉丁学名是Coixlacryma-jobima-yuen。”

    上次直播吃过印度野牡丹拉丁学名修订的亏之后,林森特地去翻看了解了一下都有哪些植物修订了学名,没想到今天就派上用场了,薏米也最近被修订过拉丁学名的植物。

    它的拉丁学名原来是CoixchinensisTod.,修订之后就变成了Coixlacryma-jobivar.ma-yuen(RomanetduCaillaud)Stapf。

    “咦~我怎么听着两者的拉丁学名都一样,就是薏米多了个mayuen的后缀啊?”耳尖的林卿云疑惑道。

    “好像是诶?”经林卿云这么一提醒,孟羽凡和蓝文凯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没错,它们俩的属名和种加词是一样的,最早大家都以为台湾薏苡是薏苡的变种,所以只是在学名中加上变种标记和伏波将军马援的名字,不过现在发现它跟薏米是一种植物,而台湾薏苡命名更早,就变成现在这样的学名了!”林森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啊,没想到还有这么一番波折呢!”林卿云感慨道,孟羽凡也同意的点了点头。

    不过蓝文凯是学过植物分类学的,他立马发现了其中的华点,开口道:“不是,阿森,我没记错的话,变种后面应该是命名者吧?可马援不是东汉的人么,这还能跟命名扯上关系啊?”

    也难怪蓝文凯这么问,毕竟建立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制命名法的林奈也不过是十八世纪初的人,跟马援差了快两千年呢。

    “一看你以前上植物分类学的时候就没认真听,学了个半吊子,虽然变种标志后面,一般跟的是命名者的名字,但命名者并不是必须用自己的名字。”

    “相传当年马援将军平定交趾的时候,大军深受南方湿热之苦,后来从当地人那学会了用薏苡煮粥除湿气,最终才成功平定交趾,所以薏苡也叫马援薏苡,被加到了拉丁学名里。”林森侃侃而谈道,显然是有特意去研究过这一块的。

    “诶,不对啊,你说的是薏苡,那马援将军的名字怎么加到薏米上了?”蓝文凯一向脸皮厚,对被说大学没认真学完全不以为意,继续说道。

    “古代说的薏苡分两种,种子比较大的大薏苡就是今天的薏苡,而小薏苡经过人工栽培后就变成了今天的薏米了。”林森解释道。

    其实历史上马援与薏苡的关系并不仅如此,交趾平定,快要班师回朝的时候,他觉得薏苡颗粒大,又有除湿的功效,就想带回去推广种植,于是运了一车回去,结果没想到还没回朝,他就病死军中了。

    而这个时候正好他又遭到了奸臣陷害,其中有一条就是说他从交趾运输回来一整车薏苡都是珍珠,导致他的儿子和夫人蒙冤,连将他运回老家安葬都做不到。

    薏苡明珠、薏苡之谤这两个比喻遭人陷害,蒙受冤屈的成语就是由此而来的,可以说马援是因为薏苡成功平定交趾,也是因为薏苡蒙受了不白之冤。

    “好有这个说法啊,阿森还真是博学呢!”孟羽凡夸赞道。

    “羽凡姐过奖了,我只是刚好看到过这个故事而已!”林森谦虚道。

    “那也很厉害了,对了,我帮我们频道的饱饱们问一下,这薏苡能吃么?”孟羽凡继续询问道。

    没办法,每当介绍到某种新的植物,关注央视农业的观众往往最关心的都是能吃么?好不好吃?

    “能吃,果腹还是可以的,味道其实跟薏米大差不差,甚至以前市场上还有用薏苡仁冒充薏米的呢,不过不建议大家弄来吃,一方面它的种子外皮很硬,不像薏米很容易就能捻开,另一方面它很难煮,比薏米还要更加难煮,完全没有吃的必要!”林森继续解释道。

    “了解!”孟羽凡点了点头道。

    了解完薏苡的情况,众人便没再停留,而是径直往果园的方向走了过去,没多会的功夫,他们就到了自留地的地界了。

    “这些整理好的地,都是你们公司的么?”看着已经开垦好,但还未种上菠萝的大片自留地,孟羽凡询问道。

    “对,都是我们公司的,前几天才刚翻耕好,过几天应该就能移栽菠萝苗了,争取能在过年前都搞完!”林卿云点了点头道。

    “你们公司一共有多少地啊,每亩租金大概是多少?”孟羽凡继续询问道。

    “算上山地的话,大概500亩,我们没有选择租地的模式,村民们成立了一个合作社,将土地使用权流转到了一起,然后再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了我们公司!”林卿云回答道,

    “诶,原来是这种合作方式啊,那晚点能带我去采访一下合作社的村民么?”对此孟羽凡并不怎么惊讶,而是询问起是否能够采访一下那些出门。

    央农主持和记者常年深入农村报道,各种合作社都见过,凤岐村合作社并不算特别。

    “当然没问题!”林卿云肯定道。

    之后又稍微聊了聊云深生物的一些情况,众人便继续朝着果园走了过去,很快他们就来到了果园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