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阳泉酒家掌勺人 » 第二十九章 早点摊子

第二十九章 早点摊子

    许青在菊下楼跟阿贝师傅紧急苦学了一个星期面点技艺,把关键诀窍记下来后来不及再多磨练,他就立刻动身赶赴成都。

    反正要挨个做一遍山西面食名菜,有的是时间练习。

    到了成都后,许青实地勘察地形,找到了一个绝佳的上风口地点,就在总督府不远处。

    许青立刻架好灶台,筹备材料,准备第二天清早开业。

    做餐馆这一行很是辛苦,而在诸多辛苦之中,专做早点的店铺可称之为最。

    早点店铺只卖到早上,天尚未亮时便要开业,因此店主通常需要凌晨两三点便起床准备食材,和面、调馅、熬粥等等,早点店铺都是现做现卖,吃的就是这一口新鲜热乎。

    食客吃完一餐往往只需要十多分钟至半个小时,而为了准备这一餐,厨师却需要花上数个小时的工夫。

    早点店铺不似寻常餐馆,大多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因此需要控制成本,选用食材尽量便宜和大众化,同时要求出餐速度快,卖出去的多,赚到的自然就多。

    若是耐得住这份辛苦,开间早点店铺倒也能赚不少钱。

    只是没有多少人能受得了天天凌晨两三点起床,而且全年几乎没有节假日的工作,就算赚到了钱,也是辛苦钱。

    清晨,天尚未亮,便有人陆陆续续从家中走出来,开始一天的辛勤劳作。

    大街小巷里都撑起摊子,火腾腾的热气弥漫开来,食物的香味驱散了清晨的寂寥,让人的身体和胃口都变得火热起来。

    “来一份包子。”

    “好嘞,热腾腾的包子一份。您拿好。”

    类似的对话在大街小巷里不断重复着。

    而在较为偏僻的角落里,突兀地冒出一个陌生的小摊子,孤零零地冒着热气。店主是个十来岁的少年,正在锅边忙活。

    “诶,你瞧,那边有个新摊子,不知道卖的是什么。”

    “小孩子出的摊,而且都没什么人去,估计不怎么好吃。”

    两名青年探头看了看,很快打消了想尝一尝的念头。

    还是去平时常去的那家店吧,至少味道值得信赖。若是吃到不好吃的东西,不光花了冤枉钱,还毁了一天的好心情,实在是得不偿失。

    许青自然也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只是笑了笑,随后缓缓揭开盖子。

    蒸腾的雾气向四面八方扩散开来,伴随着雾气一同弥漫的还有扑鼻的诱人香气,面食独有的麦香经过蒸煮过后更显浓郁,伴随着精心调制的肉馅的香气,浓郁浑厚,滋味丰富多变,只是闻上一闻,就仿佛吃进嘴里一样,口舌之间尽是浓郁的香味。

    “好香啊!”

    “怎么会这么香!”

    两名青年连声赞叹,匆忙跑到摊位前,大声喊道:“给我来一个包子!”

    “我要两个!”

    许青把冒着热气的包子从锅中拿出,分别放进油纸里递给两人,“两位的包子,请拿好。”

    包子一入手,两人就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

    包子皮薄得像纸一样,却又松软而有弹性,里面包裹的肉馅厚实,一口咬下去浓郁的肉汁流进嘴里,经过腌制和精心调味的肉馅更是将肉本身的鲜美发挥到了极致,每一次咀嚼肉馅都展现出不同的风味,和软弹的包子皮交相呼应,面食独有的麦香让肉馅增添了新的层次感,而肉馅的香浓滋味则浸透了包子皮,让面皮淡淡的甜味中增添了浓郁的醇香。

    热乎乎的包子入肚,更是让身体都暖和起来,这种暖意更是让味蕾活跃开来,尽情品味着口中的绝妙滋味。

    两人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只为了让食物的味道在口中多停留一秒,也让这美妙的感触再多停留一秒。

    包子弥漫出的香气随着风吹过了大街小巷,来来往往的人群仿佛在这一刻被按下了暂停键,一个个都抬起头,仰着鼻子,迎着吹拂的风尽情嗅着这美妙的味道。

    “这是哪里传来的味道,好香!”

    “好像是那边?”

    “对,就是那边!”

    两名青年慢悠悠吃完包子,还觉得意犹未尽,正准备再买两个吃,忽然看见小巷子里乌泱乌泱跑来一大群人,把路都给挤满了。

    一群人挤在许青的摊位前,无数只手伸到他面前,耳边尽是嘈杂的声音。

    “店主,包子!”

    “我先来的!”

    “明明是我先!”

    拥挤的人群越发焦躁了,使劲往前挤。

    许青只能大声喊道:“慢慢来,一个个说,不要急!不要再挤了!”

    可惜他年纪小,威慑力不够,任凭他喊哑了嗓子依旧收效甚微。

    许青只得闭上嘴,发挥平生最快的手速,挨个把包子递到伸到身前的手上。

    收不收钱这时候都无所谓了,许青只想赶紧把这帮人送走,让他们放过自己可怜的小摊子。

    再挤下去可就要塌了!

    兵荒马乱的一上午终于过去,后来的人还有许多没吃上,只能嫉妒地看着抢到包子的人一个个吃得心满意足,这些人脸上不自觉流露出来的幸福表情更加剧了他们心中的酸意。

    他们不依不饶地堵着许青,非要让他当场再现做一锅,价钱好商量。

    许青只好再三保证明天还会来,还会做更好吃的食物,这才勉强挣脱出来。

    许青连忙推着小摊子跑路。

    ……

    清晨,天尚未亮,方奇山便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连鞋都来不及穿,直接赤着脚跑出屋外。

    最近街头突然冒出来一家早点铺子,专门售卖面食,包子、馒头、烧面、面条等等,应有尽有,而且每一天都不重样。

    店主是个十几岁的少年,虽说面容稚嫩,做起事来却沉稳干练,手法比一些沉浸面点多年的老师傅还要老道,做出的面食更是没得说,香飘数十里。

    他开业当天,据说半个城里的人跑去买吃的,可惜数量有限,还有许多人没吃到。

    往后几天,少年每天固定时间到固定地点卖早点,照样是限量供应,先到先得。并且他只卖给好好排队的人,插队的、拥挤的一律买不到,闹事的更别说了,以后都别想买到吃的。

    人们也因此养成了一个新习惯,每天早早起床,先排好队,等着少年过来开店。

    万奇山还算是来得晚的,据说有人直接卷着铺盖睡在这里,只为了第一个买到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