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本战国:与一领具足同在 » 第13章 毛利元就百万一心 元亲讲述洪武死因

第13章 毛利元就百万一心 元亲讲述洪武死因

    且不说长宗我部元亲正在乡村考察,远在安艺国的毛利家发生了一件事,让毛利家彻底的团结一心的事情。

    安艺国,吉田郡山城,城下町。

    毛利元就领着几个亲随前去视察吉田郡山城的扩建情况,毛利元就看着吉田郡山城城下町的如此人口密集,不由得赞叹道:“昔日毛利家初代当主毛利时亲来到安艺国时,在此地修建了吉田郡山城,起初建城时候啊,面积很小,在进入战国时代后,为了防御尼子的攻打,历经各代家主的不断扩建下,拥有270多个城郭,是西国最大的山城。”

    一旁的侍卫接着拍马屁道:“那肯定是主公治国有方啊。”

    毛利元就只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话。

    这时,毛利元就长子毛利隆元过来汇报道:“父亲大人,大事不好。”

    毛利元就缓缓地问道:“怎么了,隆元,到底是出什么事情了。”

    毛利隆元说道:“父亲,刚刚在新城的扩建时,石墙就突然塌了。”

    毛利元就喃喃的说道:“塌了吗?”说完便缓缓地思索着。

    毛利隆元接着说道:“是的,父亲大人,参与修建新城的老百姓害怕这是报应,于是都惶惶不可终日。”

    赶过来的小早川隆景接着说道:“父亲大人,老百姓居然能想到报应,不过,本家在西国结下的仇怨确实远胜旁人。”

    一旁视察筑城工作的吉川元春也说道:“与其他国家结下仇恨是乱世中的正常事情,这也没有办法的啊。”

    毛利隆元接着说道:“父亲,出了石墙倒塌这样的事情,所以工人们想要用人柱.......”

    日本古代的人柱是指在大规模的土木工程中,为了祈愿土木工程能够顺利的完成,将活人埋到地里面的古老习俗。

    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对用人柱的做法感到十分的犹豫不决,毛利元就也想了想。

    这时,毛利隆元看着毛利元就眉头紧锁的样子,问道:“父亲,您怎么了?是身体有所不适吗?”

    毛利元就说道:“不,老夫只是想起了往事,老夫小的时候,曾见过一个母亲被逼迫当了人柱的小姑娘......”

    毛利隆元接着说道:“这一次,或许有会出现这样的小姑娘了。”

    毛利元就说道:“隆元,元春,隆景,老夫要颁布一条政令,禁止出现人柱,住在安艺国内的老百姓,都是我毛利家的子民。”

    吉川元春有些担忧道:“父亲大人,那坍塌的事故现场要怎么处理呢?如果不做处理的话,人人都会胆战心惊,甚至都不敢开工。”

    毛利元就说道:“在坍塌现场造一根石柱。”

    小早川隆景有些疑惑道:“用石头吗?这样做的话,所有的老百姓都会接受这个处理结果吗?”

    毛利元就一脸坚定地说道:“隆景,你还不明白老夫的意思吗,绝对不能为了工事去草菅人命,一定要让大家都接受这个结果。”

    毛利元就接着说道:“就在那块石柱上刻字吧,就刻一日一力一心这几个字吧。”

    毛利隆元喃喃的说道:“一日,一力,一心.......”

    毛利元就解释道:“在同一天,力量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就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

    毛利元就语重心长地说道:“必须要让我们的国民明白这个道理,工事迟延,不是什么报应,而是因为大家并没有齐心协力.....”

    毛利隆元笑着说道:“父亲高见,孩儿这就吩咐下去。”

    毛利元就接着对三个儿子说道:“嗯,不光是应对下面的国民,而且你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毛利隆元三兄弟说道:“嗯,明白。”

    毛利元就接着说道:“毛利家的力量来自于大家,大家必须要永远齐心协力。”

    毛利元就已经是做好了百万一心的准备,长宗我部元亲接着领着皇甫琳她们三个继续在乡村考察。

    皇甫琳有些疑惑的问道:“大人,您莫非是觉得明国的那些个皇帝都真的是奇葩皇帝吗?”

    长宗我部元亲冷笑道:“呵呵,你真的觉得明国那些个皇帝真的是一个奇葩的话,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皇甫琳解释道:“大人为什么会有如此想法呢?”

    长宗我部元亲接着解释道:“明国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起兵驱除鞑虏,恢复汉人江山,结果却被自己的好太孙朱允炆和文官活活的下毒害死,可笑不可笑。”

    皇甫琳有些疑惑的问道:“朱允炆为什么要下毒害死朱元璋?”

    长宗我部元亲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哈,琳儿,明国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官员十分苛刻,就是害怕元朝时期的风气带到这个新生的明国,他发动了四大案,就是要清除文官,骄兵悍将,结果想要迁都的时候,太子朱标居然死了,死的不明不白,他敢调查吗?”

    皇甫琳有些疑惑道:“朱元璋为什么不敢查,难不成他是在顾忌什么?”

    长宗我部元亲接着解释道:“朱元璋不敢查的原因,就是因为反对迁都的江南地主文官得势力简直是太大了,就算是连根拔起,还是会有新的文官会渗透进朝廷里,杀也杀不尽啊。”

    皇甫琳更疑惑的问道:“朱允炆已经是皇太孙了,只要等着朱元璋死,他就可以马上登基即位,他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呢?”

    长宗我部元亲冷笑道:“哼哼,自古都有已经是等不及的太子了,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派人去召当时的燕王朱棣进入南京,想要把他圈在南京或许是废太孙,立燕王为太子。”

    皇甫琳恍然大悟道:“那么就是说,洪武皇帝想要废掉朱允炆这个皇太孙,改立燕王为太子,就是已经察觉到朱允炆对他下毒。”

    长宗我部元亲接着说道:“不错,那个朱允炆侍疾的时候,喂自己的爷爷吃药,几乎把洪武皇帝都给搞得上吐下泻,他还在继续喂药,你说可疑不可疑呢?”

    皇甫琳问道:“难不成是朱允炆收买了太医?”

    长宗我部元亲接着说道:“不错,明国的太医制度简直就是世袭制,他朱洪武想把所有人圈在各自的制度上,结果就是因为自己的制度,把自己给害死了,你说可不可笑?”

    皇甫琳更疑惑道:“难不成明国还有太医的问题吗?”

    长宗我部元亲说道:“有的,明国的正德皇帝南巡,突然落水,想换太医都不能换,结果却因为肺疾死了。”

    皇甫琳更加的吃惊道:“在大明当皇帝简直就是非死即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