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你说这官当多大才叫大? » 第八章:大人,这话深刻啊……

第八章:大人,这话深刻啊……

    他指了指那帮七老八十的捕快,喊道:“你们这帮人,给本官滚蛋!”

    随着沈多金一声怒吼,那些捕快才姗姗离去。

    待那些人离开后,他又来到李丞面前,见其一脸郁闷,横肉堆积的脸上,也挤不出来笑意了。

    他这才道:

    “丞兄啊,你也知道,捕快可是维护社会稳定,治安的重要力量,马虎不得啊。”

    语气变的温和许多,道:“而且,我刚才那么说,可是为你好啊。”

    李丞眼珠子一转,想起了什么,的确刚才沈多金发威,让他面子上挂不住,但是也间接帮他解了这帮亲戚的为难。

    他此时的内心已经不似刚才那么紧张。

    沈多金继续说道:

    “你做了多少,那个主簿做了多少,我心里啊,都有数。”

    沈多金递给李丞一个“放心”的眼神。

    打一棒,然后再给个甜枣,这种做法不仅能杀一杀下属的威风,也能让下属明白到底谁才是领导。

    这话着实让李丞内心一暖,犹如久旱逢甘露一般。

    “是,下官以后一定以大人马首是瞻。”

    这三两句话想收服一个在钱塘县经营多年的李丞,沈多金也知道是不可能的,不过这钱塘县的浑水,他已经决定要搅上一搅了。

    而且捕快类似于稽查部门,维护社会和谐的武装力量,这种力量还是牢牢的掌握在他手里比较好。

    “那个主簿在什么地方?”沈多金询问道。

    “下官这就带大人去。”

    李丞乖乖的在这里前面带路。

    县衙除了办公区域,便是县令,县丞,主簿三人的住处。

    这钱塘县受到上任县令贺布贪“吃完原告吃被告”的操作,平日里基本上没几个告官的,所以这帮在县衙当官的,非常的悠闲自在。

    不多时。

    李丞便带着沈多金来到了王簿的住处。

    这住处看起来跟他那小阁楼比起来,简直是富家子弟和平民老百姓的区别。

    房屋简直寒酸到了极点,若是走进去,还能透过屋顶,直接看到天空中的太阳。

    “王簿,新上任的县令大人来看你啦!”

    李丞冲着屋内喊道。

    不多时。

    一位身着寒酸官袍,五十多岁的老者从屋内走了出来。

    其官袍身上的破洞,缝缝补补,似乎穿了很多年的样子。

    王簿一双浑浊的老眼打量着沈多金。

    “李丞,你带你儿子来干什么?”

    噗哈哈哈……

    李丞咬着嘴唇,努力使自己神色恢复正常,便呵斥道:“王簿,休要玩笑,这位可是新上任的县令大人。”

    王簿一只手指了指沈多金,满脸诧异,道:“什么?你说他是新来的县令?”

    “正是!”

    李丞一脸正经的说道。

    “天呐!这朝廷到底怎么了,怎么派一个娃娃来给钱塘县当县令?朝廷糊涂啊!!”

    王簿沟壑纵横的脸上,还露出几分对朝廷的失望。

    他快要到退休的年龄,再混几年就能安稳的享受退休生活了。

    沈多金:……

    “王老,我真是新上任的县令,有要事相商。”

    他见这王簿像是一位清官,便语气诚恳起来。

    王簿上上下下仔细的打量着沈多金,似乎想要将沈多金扒光一样。

    “你真是新来的县令?”

    他还是不太相信朝廷会派一个毛头小子来当县令。

    “要不我把文书拿来,让王老过过眼?”

    沈多金微微皱眉,这王簿像是个清官,但是为人好像有点固执啊。

    “不必了,相信李大人应该不会在这件事情开老朽玩笑,县令大人来次,有何贵干?”

    王簿打着官腔说道。

    “本官打算招募一批新的捕快,王老又是县衙的笔杆子,还劳烦王老写一份通告。”

    沈多金说道。

    王簿沉吟片刻,询问道:“招募捕快有何要求?”

    “年轻,力壮,最好有武艺在身,人员以三十为满,一个月四两银子。”

    沈多金打算用张伍给他的五百两,当做启动资金。

    “四两银子?咱县衙可就五两银子。”

    李丞想起什么,提醒道。

    “捕快一事,关系重大,本官决定自掏腰包维持,总不能让那帮老百姓,宁愿在路边偷摸摆摊,也不去租便宜的店铺吧?

    再说了,百姓是水,我们是舟,只有水好了,我们才能划的快嘛。”

    沈多金平静的说着。

    捕快的费用暂时可以用这些钱维持,后续等税收上来了,估计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李丞眼珠子一转,似乎隐隐约约嗅到了什么,一脸学到东西的样子,在口中念叨道:

    “百姓是水,我们是舟,只有水好了,我们才能划的快。

    大人,这话深刻啊!”

    沈多金,察觉出李丞的马屁味道,不过并没有揭穿,道:

    “行了行了,丞兄,捕快报名的时候,你也要在旁边审核,责任重大啊。”

    他知道李丞之前拉了一帮关系户,不过鉴于李丞对他有讨好的态度,他打算拉拢一下。

    “是!下官一定完成任务。”

    李丞打着官腔保证道,随后又询问着沈多金,道:“大人,刚才那句话,我可以号召所有县衙的衙役一起学习吗?”

    沈多金:……

    这马屁拍的也太让人舒服了。

    “你看着办吧,我出去走走。”

    这是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看上去做和不做都行,但是李丞知道这是自己向沈多金表忠心的机会。

    ……

    与此同时。

    一处看起来外观还不错的民宅,类似于一个小四合院,在这钱塘县,也像是小康家庭生活的住宅。

    但是走进里面一看,里面家徒四壁,桌子是用石头堆积而成的,凳子也是用木板随意钉上的。

    唯一看起来有点值钱的东西,便是院子里面那一个织布机,上面还有快要完工的红布。

    一位上身白色素衣,下身浅绿色马面裙的女子,在厨房烧着锅,见锅里面水已经开了,便取出装米的小罐。

    里面就剩下一小碗黄米,她浅浅的舀了四分之一,又觉得舀多了,便用手轻轻拨回去一些。

    此时。

    外面敲打门的声音响起。

    “红缨……红缨……”

    一道十分虚弱的声音从卧室传了出来。

    她迅速从厨房跑到卧室,见地上正爬着一位老妇人。

    “娘,你怎么从床上下来了?”

    顾红缨一脸心疼的扶起李氏,然后将其抱到床边。

    因为疾病的关系,不到四十岁的李氏,看起来就像是五十岁的老妇人一般。

    “我听见大门响了……咳咳……是你姐姐青红回来了吗?”

    李氏眼中露出浓郁的思念。

    顾红缨将李氏搂在怀里,看着李氏因为疾病和丈夫去世,家业衰败的重大打击,从乌黑发变成满头银丝,而心疼不已,眼中噙着泪水,语气却努力维持着温和:

    “娘,姐姐去舅舅家了,还没回来呢。”

    “那外面怎么……咳咳……有人敲门呢?”

    此时,大门外传来怒骂声:

    “顾红缨!我知道你在里面,当初你们欠我们高利贷可是还有一大半没还呢。

    赶快出来!不出来我开始砸门了啊!!”

    “啊!是那帮人,那帮人找上门来了……”

    李氏似乎是受到了严重的惊吓,连忙将身子蜷缩在被褥里面,颤抖不已。

    顾红缨不忍李氏如此惧怕,便壮着胆子走了出去,打开了大门,大声喊道:

    “干什么?你们还让不让人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