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谣 » 商谈

商谈

    北京紫禁城。

    夜很深了,乾清宫里依然烛火通明,年轻的天子依然在批阅奏章。

    “爷,夜深了,早些歇着吧。皇后差人过来催了好几回了”曹化淳温声说道。

    “唔,朕省得。”朱由检起身揉了揉发酸的腰杆,曹化淳见状赶紧上前帮朱由检揉捏起来。

    “孙师陈书议请辽东总兵祖大寿筑城大凌河以屏锦州,朕以为此策可行。曹伴伴以为如何?”

    “国朝大事,奴婢不敢妄议”曹化淳一边给朱由检捏肩捶背一边回道。

    “说说嘛,权当聊天了”朱由检不依不饶。

    “孙大人是个能干事的,能干大事的,奴婢以为孙大人既然上书请旨,想来是思虑周全的”

    曹化淳从背后看着朱由检,这位承载着朱明一朝血脉的天子,今年才二十整岁。他背负了太多太多,以至如此年轻就已经生了白发。幼时丧母,养母又是个权力欲极盛的女人。父亲死得不明不白,朝不保夕中度过童年,才长成,自己最亲近的哥哥也在不明不白中死去,临死前,还把这个庞大的帝国交给了他。一上位就面临着客氏和魏忠贤这两座大山,费尽心力扳倒这两座山,又经历到心腹爱将袁崇焕的食言功败。接下来日复一日的朝争、天灾、流寇,建奴一点一点蚕食着这个帝国仅存的血脉,也蚕食着年轻的身体和精血....

    看着那明黄的袍服下漏出的补丁团子,曹化淳悲从中来,为了赈灾,宫中的用度一再缩减。煌煌天子穿着打补丁的衣衫,堂堂皇后沦落到要靠织布裁衣节省用度,就是靠这么一点一点的省下来,硬是凑了十万两银子给陕西赈灾。

    他真的为了这个江山倾其所有了.....

    曹化淳是真的很心疼这位爷。他因王安一事,被魏忠贤逐出宫,幸赖崇祯上位复召回宫并委以重任,说崇祯给了他第二次生命毫不为过,毕竟被逐出宫的太监狗都不如。

    皇帝没有理会曹伴伴的走神,继续埋头批阅奏章......

    朱由检的穷困林烈体会不到,二十万两银子拿在手上,当真是飞一般的感觉.....

    有钱好办事,储粮,开荒,打井,修渠....最最最重要的是要组建家丁队伍了。多事之秋,有一支自己的军队才是保命之本,林烈深谙此道。

    墩内饥民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在增加,人多了,以马铺墩这屁大点地方指定是安置不下了。没办法,林烈只好又要去“麻烦”靳百户了.....

    “要地?”靳百户瞪着林烈,头很痛,膝盖也很疼。

    “墩内现在一千四百多口,地方实在是不够啊,靳头把我扔那里不闻不问,我自己开荒种地,自己修缮楼墙,自己找人还要供他们吃吃喝,靳头给点地不过分吧”林烈带着哭腔说道。

    “当初把四颗鞑子首级给靳头,还指望着跟着靳头能吃香喝辣的,早知道给俞千户好了”林烈接着嘟囔。

    靳百户谁人?那可是出了名的受不得激啊。什么叫我不如俞千户,人家跟县令知府好得都快穿一条裤子了....

    “行了行了,别嚎丧了。我想想办法就是了....”说着差人取来一副潦草得能让厕纸的舆图。“你看中哪块地我帮你斟酌斟酌。”

    哪块地?开什么玩笑,是一块地的事吗?

    “靳头,你看这样,以保宁堡为支点,东至归德堡,西抵常乐堡。以榆阳县和二堡地标为界,这个范围内的山河土地我都想要”林烈把三堡连成一个三角形....

    靳百总傻眼了,茶杯掉地上了也没察觉..

    “你.....你你你你.....”靳百总一阵头晕目眩,好容易顺过气来指着林烈“好你小子,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说的这些地要么是千户所官员的,要么是县里官员的,你一张口就要这么多地方,你打算建国吗?那些地地方虽然都荒着,可都是有主的啊,那些官员占着地,又不肯给人家吃口饱饭,近年来流寇又越闹越凶,鞑子时不时还要来,所以就没人愿意帮着他们种地了,这才荒着,你.....”

    “靳头,你误会了,我的意思不是说我白拿过来,我可以买下来”

    “买....买下来”靳百户彻底闭嘴了,心口剧烈起伏,呼呼喘着粗气。

    自己真的是脑子被驴踢了,才找了这么个二愣子。

    “你知道那是多大一片地方吗?那是七千多亩啊,且不说他们愿不愿意卖,你哪来那许多钱买?这事我帮不了”

    今天林烈找上门来说要地,靳百户还以为他是要几亩地种点什么,自己也有几十亩荒在那里....好家伙,这一开口直接把靳百户炸懵了,还大言不惭说要买下来,他哪来的钱,虽然说是荒地荒山,那不是七亩七十亩,那是七千亩啊。老天爷,你打雷劈死我算了......

    “按本朝荒地一亩一两七钱算,我给二两银一亩,我知道靳头也有五十来亩在其中,我给靳头按三两银一亩算”林烈没理会靳百户的哀叹,自顾自掏出三锭银子推到靳百户面前说道。

    银是好银,五十两一锭足色银....

    只是靳百户越发的迷茫了,这小子哪来的银子,四颗奴首换了八十两听说全买了粮食工具。难道他真的能出得起那许多银子买地?

    “我那几十亩地好说,问题张县令俞千户他们肯不肯....”

    “所以才找靳头帮忙,靳头帮忙下个请柬,以你的名义。明日我在东来阁设个宴,靳头牵个头如何?”说着又掏出一锭银子.....

    榆林镇巡抚衙门。

    今日洪承畴召诸将官议事,总兵贺虎臣、副总兵张应昌杜文焕、守备贺人龙等悉数在座,议神一魁受招一事...

    “诸位,今春神一魁接受杨总督招抚,陕西境内匪患渐息,各位俱是知兵良将,对于神一魁此次受招有何看法?”诸将刚落座,洪承畴就直言开来。

    堂内一时有些安静,贺张等人俱是皱眉沉思起来....

    “某以为不宜过于轻信神一魁”几位总兵副总兵还没开口,贺人龙倒先发言了。

    “哦?贺守备且分说详细”洪承畴催促道。

    其实于神一魁,洪承畴是颇有些焦急的,有消息称神一魁受招之后,暗地里又与其旧部张献忠联络频繁,这么不是甚么好兆头。现如今张献忠霍乱山西,裹挟甚众,且本月张孟存战败投降后,其部李自成又裹挟残余投靠闯王高迎祥,所以张孟存的投降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随他投降的只有四千余人,残余大部仍被李自成带走....

    “大人,某只是个粗野武夫,却也知晓兵就是兵贼就是贼的道理,那神一魁数年为贼,一朝降了朝廷便要做了我等同僚,如此一来,往后那些贼寇见势不妥,刀子一扔降了,那咱还打甚仗剿啥寇?不如派个文官过去招降,咱们集中兵力去打鞑子,省的在这里浪费兵力布置....”贺人龙大嗓门嚷道。

    “哈哈哈哈哈,贺守备倒是个直性子,甚合老夫心意。只是杨总督一力求抚,若我等贸然行动只怕坏了杨总督计划,今日洪某寻诸位前来,就是为了此事。洪某的意思是,我们接受招降,但不能这般草率。招降那是杨总督的事,我们却不能如此被动。据消息称,那神一魁招降之后贼心不死,仍与张献忠等联络密切,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诸将一听顿时明了,这就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了。杨鹤和洪承畴两人一个给枣子,一个抡大棒。但听洪承畴的意思,杨鹤对于洪承畴的计划似乎并不知情,这其中就很诡异了,杨鹤代表的是朝廷的旨意,那洪承畴......

    “诸位,今日洪某就是想要诸位将领表个态,杨总督自招抚他的,但神一魁却不得不防,一旦神一魁有变,某需要诸将配合一举击杀,使其复反计划付诸东流....”

    “洪大人,剿寇是我等职责所在,但杨总督那边....”

    “贺总兵无需担忧,今次计划乃洪某自作主张。且我等只是监视神一魁,他不反我们自不与他为难.....”

    “我赞同”贺人龙第一个表示支持。

    贺虎臣瞅了一眼贺人龙,他当然不是贺人龙这种头脑简单的好战分子,他也不知道洪承畴这种为何会如此自信....

    看来这三边总督的位子,杨鹤怕是坐不太久了。

    沉吟片刻,贺虎臣便也表态愿意协作洪承畴,随着贺虎臣的表态,张应昌杜文焕等人也纷纷举起了手.....

    东来阁。

    林烈之所以设宴东来阁,完全是因为这家酒楼是万知府的产业。

    不得不说靳百户还是很有些手段的,一通操作下来,这些上官老爷竟也悉数到场,除了三两个可有可无的角色,该来的都来了。

    以林烈的身份,这种场合虽说是自己作东,但众人推杯换盏之际,哪有他一个小小墩长的活动空间。好赖林烈也不计较,只顾着自己吃喝....

    “万大人,俞大人,这位便是斩四奴的猛将林烈林小友”靳百户受人之托,倒也忠于人事。

    “哦?前阵子建奴犯边掳掠无算,听闻有几位忠勇之士斩奴夺马,今日一见,果真是英雄出少年”万知府毕竟文人场面话说得圆满周到...

    “只可惜了那四颗奴首....”此言一出,林烈怔然。

    俞千户自知人知自家事,脸上一阵青红交替,斩首之功全被他安在自己舅子身上,连知府大人也不曾分润半分,看来是惹恼了知府大人...

    “万大人谬赞,小子只是运之所至,当不得忠勇之称,也幸赖有万大人和俞大人的维护,方能使小子毫无顾忌,若换了别人,只怕还有麻烦”林烈向来是人敬一尺我敬一仗。

    几句热衷话说得场面稍稍缓解,靳百户也松了一口气...

    “诸位上官大人有所不知,今日延请诸位大人,实乃小子有事相求”林烈起身施礼道。

    “哈哈哈哈,俗语说吃人家嘴短,万某今日受邀前来,也算是做足了应求准备,只不知林小又有何难处,若是所求在万某权限之内,万某自当戮力相帮”

    万知府这么说自然不是因为林烈几句熨贴话说得他舒心,更不是因为林烈长得好看。因为杀奴一事,万知府虽未得到晋升,但依然受到朝廷嘉奖。毕竟建奴不损一兵一马劫掠自己辖区扬长而去,朝廷没有责罚他,显然是四颗奴首起了作用的。且观林烈言辞作为,很是个知情识趣的人....

    “万大人所言甚是,林小友有何难处不妨直言”俞千户和一众官老爷见万知府表了态,对林烈的态度也热络了几分。

    “如此小子便明与诸位上官说了。小子自杀奴后,得靳百户提点,暂领马铺墩墩长一事,在职以来,小子多方筹措,又赖靳百户帮衬筹措物资械具,眼下已颇有声色。奈何流寇祸乱日甚,饥民日增。小子不得已自作主张收纳这些流民入墩,至今墩内已是人满为患,可饥民仍源源不断前来。小子斗胆,想向诸位上官购买你们手里无人耕作的荒芜田地以作安置流民之所”林烈说完,又向他们复述自己需要的那片三角地带....

    此言一出,席上顿时议论纷纷。土地,自古以来便是人们最大的需求,上至皇亲下至黎明,土地永远都是最为敏感的话题。他们对田地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奈何这片土地好像永远都不够分....

    诸官老爷一听林烈想买土地,颇不以为然。那是什么?那是他们的命根子..就算没人耕种又怎么了?只要田契地契在手,他们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至于国家存亡,那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内...

    “林墩长收拢流民之举固然令人钦佩,只是土地一事,只怕我等也是有心无力,眼下我大明流民何止百万。便是把我等手上土地卖与你,无疑也是杯水车薪”曹副千户不以为然的说道。

    这位就是俞千户那位能力指数为负数的舅子了。随着一声“林墩长”,嘲讽之意溢于言表。

    林烈丝毫不在意曹承的讥讽,朝万知府施礼道:“万大人,收拢流民此乃国事,其他地方万知府鞭长莫及,但倘若万大人治下流民都安顿得当,无人起事叛乱,这份政绩万大人岂能拱手旁落他人?”

    万知府眼睛一亮。对啊,眼下流民满大明乱窜,很多都投了寇,若自己收容整束流民,这份政绩在到处都是流民叛乱的节骨眼上岂不显得更是耀眼?以前万知府不是没想过这么做,只可惜耗费钱粮不说,又没人愿意牵头,现如今林烈跳出来愿意当这个出头鸟,所需只是他们手里一些荒芜土地罢了。而且还是购买,并不是请拨。至于所需钱粮,人家压根也没提啊.....

    一念通达,万知府便有了计较。

    “诸位,诚如林小友之言。眼下流民遍地,更有投贼叛乱者数不尽数,林小友此议乃大善之举。天下粥粥之际,若能保得一地安靖清明,其意想必诸位同僚都清楚。万某与诸位同僚十数载,诸位就真不想把自己再往前送一步?”要么说还得是万知府这种经年老贼。一番话直指要害,大明乱归乱矣,可谁不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官升了,土地还不是招手即来?

    那曹副千户还想说点什么,被俞千户止住。显然已经在斩奴军功分润一事上得罪了万知府,俞千户深知见好就收。

    “万大人言之有理,俞某自当紧随万大人其后以玉成此事”俞千户赶紧起身表态。

    有了这两位大佬的赞成,其余一众官员也没啥好说的,几位急性子官员已然开始讨价还价起来....

    林烈暗暗松一口气。这件事办成,自己等于有了立足根基了,万事开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