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人生激荡四十年 » 第二百四十五章 巅峰对话

第二百四十五章 巅峰对话

    小日子战败前出生的那些男人,性格什么的因人而异,但是身高那绝对是对得起他们的小龟仔的称号。

    华夏老人言,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喊错的外号。

    古人诚不欺我,徐建军接触过的几个小日子中生代,中山隼雄短小精悍,手冢治虫个头也不高。

    但是他们这批人也算是经历过起起伏伏的各个阶段,造就了他们善于思考,不会盲从的性格。

    对于徐建军这个异国他乡客,手冢老头一直保持着他和蔼的笑容。

    “徐先生的作品,我也有拜读,热血有趣,并且还能蕴含你所主张的观点,让人看了很难忘怀,你还这么年轻,就有如此成就,也许只有您那么伟大的祖国,才能出这样的人才吧。”

    花花轿子人人抬,人家笑脸相迎,徐建军投桃报李,也要回敬一下。

    “哪里哪里,我那都是游戏之作,只能当作消遣,您的作品才是真的影响了一代人,铁臂阿童木去年在我们国家播放,可是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虽然只译制了部分在央视播放,但那也成为了好多小孩子的童年记忆。

    “过去的成就,不提也罢,徐小哥你的高达是讲述的是未来太空争霸,很多情节其实是可以带进我们的现实世界的,这很好,让年轻人看了之后学会思考,贵国那位令人尊敬的总理先生提出的和平原则,振聋发聩啊。”

    手冢治虫是有感而发,也无需徐建军的回应。

    开玩笑,老一辈儿人靠血和火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放眼未来几十年,那也是有口皆碑的。

    不过这个和平共处,关键就在于,自己力量足够强大,让别人不得不跟你共处,不然一切都是空的。

    “听说手冢前辈对我们国家的西游记特别感兴趣,我这次来,还特别买了套,就当是首次见面的礼物了,希望你不要嫌弃。”

    “真的是万分感谢,实不相瞒,其实当初我之所以走进漫画的世界,还是看了贵国的优秀作品才感兴趣的,那部作品讲的就是西游记里面的故事。”

    徐建军送的是中文版本的,他才不管别人能不能看懂,只要送了,心意到了,其他随缘吧。

    颁奖典礼前,两人的交流总体来说是在愉快的氛围中度过的。

    这个奖项能把两人凑到一起,一个是漫画界泰山北斗一般的业界大拿,一个是冉冉升起的超级新星,如果徐建军是他们本国人,肯定还会夹杂着什么薪火相传,人才更替的话题。

    不管外界会有怎么样的解读,总之今天朝日电视绝对是最大的赢家,光是把他们两个坐在一起的画面公布出去,就能赚取很大的话题流量。

    就刚刚两人相谈甚欢的画面,已经忙坏了摄影师。

    其实颁奖环节,也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接下来的面对面采访,才是重头戏。

    主持人虽然长的一般,但是专业素养绝对靠得住,她一边通过两人作品的话题,不动声色的吹捧一番。

    然后挑起话题让他们加入谈论,不得不说,玩文字游戏的人,都是长了八百个心眼子,一不小心你就掉她挖的坑里了。

    不过她力度把握的很好,你如果跟得上节奏,还能在节目中出彩,让观众看到你与众不同的观点,机智敏捷的反应速度。

    当然,陷入窘境也不怕,她会在适当的时候插入话题,缓解气氛。

    “徐桑当初为什么起这个笔名?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

    “哦,你说笔名啊,当初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漫画会这么受欢迎,我特别推崇我们国家的一个宗教-道教,而徐福就是我们国家古代很有名的一个方士,刚好又跟我有着同样的姓氏,就用这个名字了。”

    “方士是什么职业?”

    “你可以理解为道士,专门寻丹炼药,感悟天地法则的。”

    徐建军心说老资就不给你们科普徐福是如何东渡寻药,一去不返,给你们当祖先的事迹了。

    反正说了小日子也没几个相信的。

    “好多漫画家一辈子可能只专注于一种题材,为什么您的作品,几乎是一部换一个题材呢,能和我们说说这个不?”

    “其实我们年轻人,要勇于突破,一辈子沉浸在一个题材里,可能只是为了工作,为了赚钱养家,但我是出于兴趣才创作漫画的,就不会考虑那么多,不管哪一个题材,只要用心,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展示给读者,那就够了,其实手冢前辈也尝试过多种题材的漫画,而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他就是我的榜样。”

    突然被点到,手冢治虫只是浅笑一下,就谦虚的回应道。

    “我可不行,人老了,早已没有你们年轻人的精力和体力了,被太大的事情分散了注意力,现在我能把以前的作品修改完善,已经是最大的心愿了。”

    火之鸟他是到死都没有把坑彻底填上,徐建军在想,回头混熟了,要不要化身追更达人呢,忽悠他花时间把这个遗憾给填补上。

    整个访谈也没有什么劲爆猛料,行业翘楚跟新进势力的吐槽互撕,长江后浪推前浪,把前浪拍死到沙滩上,不存在的。

    有的也只是前辈对后辈的关爱,以及后进力量的礼貌的尊重。

    对于行业外人士,也许显得平平淡淡,但是对于漫画从业者,他们却从中读到了不一样的信息。

    一个不拘泥于前后辈关系的外来者,就如同一条鲇鱼,搅动着波澜不惊的局面。

    原来手冢前辈对于在薪酬以及版权费用方面高出一头的新人,也没有什么大的意见。

    那是不是以后我们也不用拘泥于自己的作品是不是无法跟前辈相媲美,也敢提高相应的报酬了。

    毕竟如今的小日子漫画行业,也才刚刚有点繁荣的苗头,像徐建军和手冢治虫这种级别的,寥寥无几,大部分都还是那种底层的作者,收入能提升一点,对他们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

    总之朝日电视台大肆的报道,观众和读者只是看个热闹。

    新旧力量的碰撞,大师与大师之间的惺惺相惜。

    手冢大师老而弥坚,徐福好年轻好帅啊,普通观众津津乐道是这些。

    而漫画作者们,却从中看到了突出重围的机会,一朝成名,接踵而来的丰厚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