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人生激荡四十年 » 第三百零五章 氛围

第三百零五章 氛围

    闺女作为交换生出国,对于老张家来说,那也算大喜事。

    这要是放到男孩子身上,估计都要敲锣打鼓,搭台唱戏庆祝了。

    张广栋一直都奉行的低调行事,所以只是把亲戚聚在一起在家里摆了两桌,左邻右舍基本上都没惊动。

    以前那些人都笑话他家三个赔钱货,连一个传宗接代的都没有,背地里可没少编排他家。

    张广栋表面上笑呵呵的,心里也不可能毫无芥蒂。

    现在没人敢小看他们家了,一门出了两个大学生,老三在学校也是名列前茅,看这形势早晚也能考上。

    一个家里培养出来三个大学生,就算是干部或者高知家庭,那也是凤毛麟角。

    却被他张广栋做到了,自己三个闺女争气,他面子上也有光。

    张广栋虽然不会学徐建军老妈何燕那样,站在街头巷尾逢人就显摆,但是现在他每天蹬自行车上班,劲头都跟小伙子一样。

    自己不主动说,但是别人要是问起来,他也要顺嘴夸一夸自己闺女。

    说起来今天能参加张家家宴的,徐建军是唯一的外人。

    亲戚们都还以为他是张怡或者张靓的对象呢。

    结果张广栋直接介绍说是自己干儿子,也不管徐建军承不承认。

    把他叫过来也是有原因的,这周围近期有出国经验的,也就他了。

    张广栋是想着让徐建军给张靓好好普及一下在国外需要注意的事项,毕竟女孩子出门在外,举目无亲,危险性要比男孩子大多了。

    其实哪里需要他操心,徐建军早就在私底下跟张靓说过不下三遍了。

    “小军子,我听靓靓说,你工作早就安排好了,你可以啊,都成抢手货了。”

    也就张怡敢这么称呼徐建军,换个人造就被拉出去教育了。

    “怡姐,不是早就说了嘛,不能再这么叫了,这种称呼,一般都是老佛爷喊小太监的强调,你弟弟我也是马上步入工作岗位,喝茶看报纸,装大尾巴鹰的时候,要是让别人听你这么喊我,我面子往哪儿搁。”

    “呵呵,从小就是这么叫过来的,习惯使然,大尾巴鹰你可别见怪啊。”

    群人被张怡的话逗得笑了起来,徐建军也只能无奈苦笑。

    一旁看不过去的张靓忍不住呛自己姐姐道。

    “姐,哪有你这样叫人的,小时候叫什么无所谓,长大谁不要面子啊。”

    “哟,这一个学校的就是不一样,还知道护着了,你还不是一样,徐老二徐老二的叫,军子也没真的介意过不是。”

    见两个宝贝闺女有掐起来的迹象,张广栋果断介入。

    “今天大家都高兴,军子也是自己人,你们俩就不要因为这点小事儿拌嘴了。”

    “怡姐你这过完年,就开始正式任教,到时候那帮大学生们,都得乖乖叫你张老师了,有什么感想,来跟大家说说。”

    徐建军不动声色的把话题转移到其他方面,张靓朝他看过来的时候,他隐晦的给她使了个眼色。

    “其实我们老早就开始实践了,当初我们第一批学生入学,教材什么的都没有,都是我们协助教授们整理的,讲课老师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们都帮忙带过课,你当初要是真的考到我们学校,姐都不用叫了,早在几年前就应该叫张老师的。”

    张怡的话让徐建军也把回忆拉到当初刚入学的场景,他们前两届未来之所以有那么高的成就,国家断层了那么久,急需人才是主因。

    当然也跟他们这帮人善于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脱不开干系。

    黄埔军校前四期之所以被封神,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他们是一边学习,一边打仗,那也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才造就了前期的辉煌。

    其实时间都过了这么几年了,高校的师资力量还是很欠缺的,各个学校动员优秀学生留校任教,那都是不遗余力。

    徐建军没有被系里重点关照,跟他出勤率较低,性格又比较懒散有关。

    当然,他要是愿意留校,也是有操作空间的,但是徐建军是真的怕误人子弟,早早断送了这样的念头。

    这场家宴,是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下结束的。

    等张家的亲友离去,徐建军终于有了跟张靓独处的机会。

    从兜里掏出来两百的美刀递给张靓,其实他是想多给点的,但是如今国家对外汇管制特别严格,再多就要报备申请了,而且程序无比麻烦,徐建军权衡了一下还是算了,等她过去之后,自己还是有办法给她汇款的,虽然麻烦了点,但是总比现在求爷爷告奶奶简单些。

    跟自己同期要出去的同学,千方百计的淘换美元而不可得,张靓是知道的,所以面对徐建军的好意,他也没拒绝。

    不过等徐建军掏出手表和金项链,张靓就敬谢不敏了,自己又不是那种物质的女孩儿。

    徐建军却不管她的推三阻四,直接塞到张靓手里。

    在象牙塔下你可以阳春白雪,孤芳自赏。

    但是进入社会,或者出国,票子才是最便捷的通行证。

    “你去那边,还不知道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呢,让你收就干脆点,我一直都把你当妹妹一样看待,之所以给你这些,就是让你去那边之后,有些底气,不要学其他人,去刷盘子,去给一些华裔当保姆什么的,你过去唯一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他们先进知识,记住我的话了,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打电话回来。”

    “那你给那两百也够了,我同学他们连一百都没凑够。”

    “你懂什么?如果不是国家限制,我当然是全给你现金,那样你也方便一点,不过既然有限制,咱就要学会变通,金首饰带着海关也说不出什么,黄金在任何地方都是硬通货,可以应急用,至于这个手表,就当是我的心意了,别磨磨唧唧的。”

    徐建军想了想,还是不放心的叮嘱道。

    “这些东西出国的时候可以戴在身上,到那边之后,记着藏好,轻易不要让别人发现了,外面的世界可比你想象中要残酷的多,记着多长心眼。”

    要是张怡的话,根本就不需要徐建军叮嘱,他们这些都是经历过上山下乡,各种糟心事都遇见过,对于人心没有过多的期待。

    而张靓是没有下过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