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宋末仙争 » 第十七章 归五丹(3)

第十七章 归五丹(3)

    宋义初将丹药吞服下去,只觉得一团烈火顺着咽喉入入肚,烈火扩散至全身,连忙运转功法,用神魂引着这些火焰往心脏聚来。

    原本只有大拇指甲盖大,且只成气状的火气收了外来的火焰,渐渐凝聚成一团通红的的俩个指甲盖大燃烧的火焰,宋义初引着这团火焰往心脏去,按着《太嘉五丹小论》中所言,将这火焰分出丝丝缕缕,进入心脏中。

    宋义初觉得心中似进了一团火,神魂内视下,心脏在火焰的的包裹下渐渐生出异象,几道火纹出现在心脏表面,火纹在火焰的炙烤下,越来越明显,待围了心脏一周后,烈火猛然暴涨。

    宋义初面色越来越红,体温渐涨,将周边池水蒸出水汽,忽然,耳朵中闪出一丝红光。

    “呼哧!”一道火焰自鼻中射出,然后紧接着耳中也喷出一道烈焰,宋义初眼皮通红,可以影影看见眼眶中熊熊燃烧的烈火,嘴角更是时不时露出一丝火涎。

    明镜真人在旁看了,心中想道:五窍火吗?倒是不错。

    宋义初张开眼,一道烈焰射出,落入面前池中,“扑哧!”水汽升起,此时他的心脏已经挣脱了血管束缚化为一枚只有拇指大小的燃着火焰的小丹,吞入血液,吐出的却是燃烧的火焰,渐渐将他全身血液都化成灵火。

    宋义初又从瓶中中取出一枚玄元丹,这瓶是以细叶雾水草为主药,提升肾脏之气的。

    宋义初神魂来到肾脏,如之前一般,引出脏气,只不过肾脏引出来的却是一团水气,比心中引出来的火气大了许多。

    接着服下丹药,依法运行,宋义初面色渐渐由红变白,片刻后变得惨白,五窍都在往外冒水,肌肤更是隐隐有化成汁水的样子,只有左胸位置还闪着一团红光。

    又是一道化虚灵水吗?明镜真人心中想到。

    过了片刻,待肾脏变为水玉,宋义初睁开眼,眼珠已经变为一团胶质,往外流水,勉强举起快维持不住形体的手臂,好不容易从瓶中拿出一枚以黄休地丁为主药的玄元丹,直接服下。

    丹药入肚,身躯渐渐稳住,面色不再惨白,而是变得微黄。

    神魂来到脾脏,照例引出脏气,是一团拳头大的黑色气体,照着《太嘉五丹小论》运转。

    宋义初面色一下子又变成黑色,上面有着丝丝红线,五窍涌出红色的岩浆,双腿更是有凝为一块土石的样子。

    待脾脏化为一颗黄褐色的圆丹。

    宋义初从瓶中取出一枚以五爪藤为主药的玄元丹,服下。

    面色渐渐变成正常颜色,神魂来到肝脏处,引出脏气,只不过这次哪怕服了丹药,周身也未生出异象,脏气更是只有丁点大,到了最后肝脏并未有什么变化,只是木气浓郁了点。

    服下最后一枚以向天草为主药的玄元丹,神魂来到肺脏,引脏气。

    明镜真人看着宋义初面色平常,竟无丝毫异象,疑道:“不应该,引肺脏之气怎么会一点异象没有?”

    武曲真君的转世金性凝不出奇异?就好比说剑术大家不会剑法一样离谱。

    宋义初肺脏下浮着一道白光,光芒柔和,照在肺脏上,使肺脏蒙上一层白纱。

    白光在宋义初神魂引导下,与肺脏合一,几息后,肺脏化为一朵白色荷花。

    一道青光从心盘处飞出落入白色荷花藕蓬之上,宛如花蕊。

    至此,宋义初五脏归丹,正式迈入内丹道修行之路,并往前走了一大步。

    宋义初睁开双眼,目光清明,内敛锋锐,一朝五脏归丹,只觉得神清气爽。

    神魂受归丹反甫,壮大了很多,已经能外视天地,感应自然。体内五脏丹源源不断的洗涤身躯,喷洒澎湃的法力。

    此刻他已非凡人!

    “真人,幸不辱命,五丹具归!”

    “不错。”明镜真人心中想问宋义初肺脏的金气,凝的是什么丹气,说武曲真君金性弱,他是不信的,只能说凝聚的丹气与一般货色不同,但是觉得多问又有可能涉及武曲真君道统,遂不多问,只夸了一句。

    “切忌心骄气傲,修行是一步一步一个脚印,快不得的-”明镜真人顿了一下,又道:“你只需按自己的速度修行就可以。”

    “谢真人教诲。”宋义初弯腰行礼,起身看着还泡在红色池水中的唐文斌问。

    “真人,文斌还需多久。”

    “他,还要不少时间,本次求得黄龙丹,可不仅仅是让他归第五丹,至少凝出一道丹灵。”

    明镜真人从袖中拿出一枚玉符给宋义初。

    “这枚玉符里面有你归丹后宗里给你准备的术法,有一百三十多道,你自己挑几个,切忌贪多嚼不烂。等文斌醒来后,宗里会让你与他去凡间,修行可不止苦修。”

    宋义初接过玉符,去了一旁坐下。

    这道玉符不是归丹及以上修士无法查看,神魂探不出体外,哪怕玉符内有再多功法,道经,法诀都是白搭。

    宋义初在青玉宗内看到所有归丹以下的功法,除了归丹之法外,在洞天内各处学院都有,而归丹之后的功法不管功法品阶,都用玉符储藏,据几位师兄说,余峨峰藏书阁里有十几万道玉符,从五脏归丹,到采药归鼎,乃至移神换鼎的功法都有,也就是说青玉宗传承是直通真君的,这就是内丹道魁首的底蕴。

    神魂探入玉符内,一百三十六道术法,看得宋义初眼花缭乱,十六道命算之术,五十六道变化之术,六十四道斗法之术,且每道法术之上都有历代修行者的注解,其中不妨可见一些真人名讳。

    宋义初心中疑惑命算之术,遂看了几道,待看完了几道,心中已经明白了,这命算之术,与其说是算命,不如说是护命。

    没有宋义初想象中的掐指一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命算之术是遮掩自己的命机,令其他修士无法算自己的行踪运势,要说算命吗,到也有,算凡人可知近日祸福,行踪轨迹,算修士,能算到修士死没死就是极限了,再往上算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代价不低,且对面如果也修了命算之术是话,除非位格相差过大,否则不可能成功。

    宋义初选了道名《听命》的命算之术,这道术法极重遮掩命数,有五重术法,前三重只能遮掩自己的命数,第四重可预知自己祸福,第五重则能修成一道听命之法。

    继续在玉符里翻,变化之法中宋义初选了一道名为《玄机变》,练至大成,可有千种变化,腾云驾雾,咫尺之间可至天涯海角,行云布雨,搬山覆海等等不足而谈。

    斗法之术,则是一道名为《止戈》的法术,内有挪移术秒法灵光,运转五脏丹法力的运力法诀,且每丹各有一道大威力的攻击术法,心丹为引火,肾丹为斥水,脾丹为土峰,肝丹为大木,肺丹为命金。

    宋义初选好修行术法,沉溺于学习之中,又有明镜真人指导,进步非常大。

    眨眼又是三个月过去了。

    凡间来到三月,临安已经告破,仅余一些宋氏忠臣还在负隅顽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