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金色韶华 » 第9章 神经机制

第9章 神经机制

    二〇二三年二月一日。周雨垚看了一篇发表在《细胞》上的论文——《Neuralmechanismunderlyingdepressive-likestateassociatedwithsocialstatusloss》,翻译过来是《社会地位下降导致抑郁的神经机制》。

    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具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在研究抑郁症,而且使用的是小鼠模型。如果用人类替换了小鼠的话,该论文提供了以下有用的信息:

    (1)在具体的特定时间,人类具有特定的优势等级。优势等级越高,越容易获胜。优势等级取决于个体当前拥有的资源。

    (2)社会等级(优势等级)对身心健康具着重要影响。

    (3)优势等级较高的人可能会遭遇“被迫失败”,此时会失去原有的优势地位,即优势地位降低。

    (4)根据(3),婚姻生活中,当一方不爱另一方时,前者的优势地位上升,后者的优势地位下降。后者容易产生抑郁。

    (5)原本等级较低的小鼠即使连连输给认识的比自己等级高的小鼠,也不会产生抑郁。可以这样理解,原本等级较低的人对自己的预期就低,这样输给比自己等级高的人时,不会产生抑郁。但请注意,如果原本等级较低的人对自己设定不切实际的预期时,这样输给比自己等级高的人时,则会产生抑郁。因此,原因可能与预期与现实之间的落差相关。

    (6)小鼠大脑中海马体下方一处叫外侧缰核(lateralhabenula,LHb)的核团是大脑的“反奖赏中心”,它会被很多负性刺激激活。LHb激活抑制了控制社会竞争力的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并加强了比赛中的退缩。作为一个反奖赏中心,LHb被各种厌恶刺激激活,可以抑制与奖赏相关的多巴胺能和血清素能神经元。

    经过学习,周雨垚认为有用的自我介入行为包括:主动合理调整“奖赏预期”;主动变换优势地位,寻求优势地位上升或至少不降;减少社会地位冲突与比较;引入外部资源,升高优势地位。

    周雨垚认识到原来是否抑郁是一个技术活,也就是说同样的事情发生时,你可以抑郁,也可以不抑郁。如果能及时实施上述自我介入行为,就可以避免抑郁发生。

    周雨垚之所以做这样的研究,是因为与周雨垚相关的一些人员,包括村里小芳、周雨垚的父亲,都曾发生或多或少抑郁样行为。周雨垚是一个善良的人,希望自己的学习、研究能帮助到自己身边的人。

    对于村里小芳,周雨垚的建议为:小芳当年因为两三千元发生抑郁样行为,导致休学。如果小芳当年能认识到替班级收钱是班级的一种委托行为,是一种职务行为,钱在宿舍内被偷是刑事案件。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有人把财务室的保险柜偷了,财务人员还要承担责任吗?宿舍或学校的安全难道由小芳来负责吗?无论作案者是同宿舍的同学,还是外部进入的盗窃犯,小芳都没有任何责任。如果小芳当年从心理上建立自己没有责任的堡垒,并寻求外界(比如懂法的人或律师)的帮助,小芳就不会出现精神问题,就不会休学,或许小芳的人生就会是另外一番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