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顶流凶猛 » 第四十九章:提前做下布局

第四十九章:提前做下布局

    永劫无间。

    这个“熟悉”的名字一出来,差点没把正在喝着酒的景琛给呛死。

    不是,这名字的槽点也太多了吧,养猪场不得震怒!!

    景琛在心里暗暗吐了个只有自己知道的槽。

    不过在听了严正国的大致讲述了内容之后,他反倒被撩起了不小的兴趣来了。

    这主线脉络,不就是《无间道》嘛!

    当然,根据严正国透露的说法就是,这个点子目前还停留在第一稿阶段,还很多剧情的细节还没填充完整,和景琛上辈子看到的成片更是有很多细节对不上。

    不过在主体脉络上,甚至就连最终结局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与此同时,景琛也有些理解严正国口中那个主创编剧的说法了。

    这个主题在他看来,还真不是眼前这位严导能玩的转的。

    倒也不是说这部戏需要什么高难度的特效大场面。

    与同类题材电影都遵循重点体现黑方热血或白方智慧的单性叙事不同,《无间道》采用的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的双线叙事方式,且互为张力。

    可以这么说,“卧底片”这個类型分为【前无间道时代】、【无间道时代】、【后无间道时代】。

    在《无间道》之前,卧底片充其量就是讲的都是卧底在黑社会里怎么一边执行任务,一边面临情和义的抉择,说白了还是黑帮派的一个变种。

    而《无间道》的出现,则是打破了上述的模式,开创了黑白两道卧底大混战的序幕。

    在此之后,基本所有的卧底片都或多或少有着《无间道》的影子,也就是所谓的“后无间道时代”。

    在景琛记忆中的这部戏,一改以往警匪片中那种动搁在大街边飙车、侧翻爆炸,然后直接掏出AK在街边互相biubiubiu那种让观众们荷尔蒙飙升的经典画面。

    反而把情节的着眼点放在内心的交锋上面。

    毫无疑问,只要稍有不慎,就会把这个能排进港片影史前三的佳作直接拍成一部沉闷的,文艺商业看似都想要,都没抓住的四不像电影。

    这就对演员和导演等主创的要求达到了极高的程度了。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严正国口中的那个编剧在完成了第一稿后,死活找不到有人来投资这部戏,就连严正国这个参与者都不看好了。

    因为在景琛的上辈子,原名《无间行者》的这个本子,从诞生到成就影史经典的这中间,同样也是一路坎坷。

    在《无间道》剧本完成以后,创作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投资者,面试了很多影视公司都被枪毙了个遍。

    那些经验丰富的制片公司都认为这种卧底题材的电影已经老掉牙,根本不可能大卖赚钱。

    一直找不到投资的窘迫之下,当时的导演还一度打算采用B方案,用当时比较便宜的新生代演员陈摄影师和李灿森来饰演两位主角。

    最后还是寰亚娱乐的老板砸了两千万,再加上主演华仔以投资人的身份0片酬出演,才最后造就了这一影坛经典之作。

    而现如今,严正国口中这个从名字看就充满槽点的《永劫无间》,同样面临着同样窘况。

    在这方世界,卧底片从出现至今,一直都是处于类似上辈子【前无间道时代】中的那种黑帮派的变种模式。

    在这个模式里,基本能玩的花样,什么情与义的抉择,什么变节沉沦的都拍了个遍,基本上是拍无可拍的状态了。

    再加上严正国口中的这个只完成了初稿的剧本,甚至还透露着文艺片那种“伤春悲秋”的调调。

    在一些经验丰富的制片人一瞅,妥妥的扑街货。

    要知道单凭一个剧本就能够大杀四方的事情很多时候并不存在的。

    像是小说里,主角拿出一个注定大卖的剧本,然后资方、影帝惊为天人、纳头就拜,哭着喊着要给你投资,甚至要0片酬出演的美事,更是往往只存在于作者的YY幻想中。

    在影视剧已经商业化到如今这种程度的时候,其实好点子、好剧本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奇缺。

    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主创才是一切的关键所在。

    就像是如今景琛耗费心力才争取到的那部《飙》,要不是有陈天生那如同金字招牌的名头作为噱头,又哪里能像如今这般有吸引力呢?

    假如景琛上辈子的《无间道》,最后真的找来了陈老师和李灿森来饰演刘建明和陈永仁,那么又哪里当得起“港片最后的辉煌”这种评价呢?

    所以还真不能说那些投资商们鼠目寸光,而是因为摆在景琛面前的这个“平行时空无间道”,最后扑街的可能性还真的不小。

    但是景琛不一样啊!

    他能看得出这个本子如果被完美呈现出来,能够达到怎么样的高度。

    要说单独完全复刻《无间道》,那无论是导演还是编剧这两项技能都只有E级的他,自然是力有不逮的。

    但要说利用【过目不忘】这项堪称异能的天赋给这部片查缺补漏,那完全绰绰有余。

    那么剩下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要拥有绝对的主导权。

    这就不得不提及到之前说过的问题了。

    此方世界的文娱届里,对于“传承有序”这个概念的重视程度已经让景琛都觉得有些病态腐朽的地步了。

    像导演这一行当里,往往比演员更讲究资历和传承。

    一些新生代的“野生”导演,往往都难以出头,甚至会面临一些掌控着“资源上游”的导演的打压。

    像是景琛之前接触过的林有福,蹉跎了多少年才得到了独立执导的机会。

    而陈天生大导演的儿子陈霖锋,只不过区区三十来岁的年纪不到,就凭借处女作摘下了电影节的最佳新人导演。

    就连景琛刚拍完的这部《王者再起》的导演严正国,在龙场悟道出来后还能拿起执导筒,靠的也是当童星的时候曾经拜过的一位导演干爹起的作用。

    在这一行里头,娱乐圈上层资源的把控比景琛上辈子见识到的还要离谱得多。

    也就是最近四五年间,资本以一种拆屋子的强势姿态,用钞票开路踩进场,才隐约打破了这个顽固的死循环。

    出现类似于李沐风这种顶流演员,在掌握着流量和资本的前提下,能够反过来压制像林有福这种没啥靠山、单凭资历熬出头的小导演。

    只能说有时候确实需要魔法来打败另一个魔法。

    而景琛的想法很简单,他要不就不做,要不就做最大。

    如果说他前面通过陈霖锋这步闲棋来图谋《飙》,是他以演员的身份彻底扎根发芽的落子的话。

    那么如今的《无间道》,似乎能够让他开始有了在另一个领域落子的眉目了。

    ......

    ......

    “刘老师你好,我叫景琛!”

    景琛主动伸出手跟眼前的这个文质彬彬的光头壮汉问好。

    在那天晚上和汪思贤那哥仨喝了顿大酒,又聊起了剧本的事情后。

    他当机立断,立马就退了第二天的机票,拉着严正国让他给自己和眼前这位刘文奇牵线搭桥见上一面。

    至于为什么“文质彬彬”这个形容词能和“壮汉”这个身份结合起来呢?

    那自然是因为坐在景琛面前的这位刘文奇的身上确实就是有着一种迥异的气质。

    明明是个身材威猛的光头猛男,甚至乍一看还会让人怀疑这位爷和严正国是不是在监狱里认识的。

    偏偏他不但戴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说起话来还有些细声细气的。

    这种气质和和外表的反差,反倒挺容易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我知道景老师你,最近网上最火的八月男友嘛!”

    刘文奇咧嘴一笑,脸上的横肉挤到一块,看上去更像是混江湖的了。

    “我听严导说了,你找我来,是对《永劫无间》这部戏有兴趣?”

    “景老师,我很感谢你对我这个故事的认可。”

    刘文奇无奈一笑。

    “实话实说,我最近已经准备放弃这个想法了。”

    讲真,他感觉自己这趟出来就是浪费时间。

    要不是看在严正国的面子上,再加上景琛最近确实挺火,不好得罪,他还真不一定会来见这一面。

    景琛笑了笑,并没有直接追问对方为什么放弃。

    “刘老师你是对佛学有所研究吗?”

    “额?”

    景琛这没头没尾的问,倒是把刘文奇打了个措手不及。

    “倒还好,因为有时候创作的时候会运用到相关的知识,多少有点涉及。”

    刘文奇认真地回答道。

    景琛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那就难怪了,《永劫无间》的‘无间’二字,应该是取自于《涅槃经》第十九卷对吧。”

    “八大地狱之最,称为无间地狱。为无间断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

    景琛悠悠引用着这这句佛经。

    “刘老师,恕我直言,无间二字足以达意,加上永劫二字,其实有赘述之嫌。”

    “哦?景老师也对佛经有研究?”

    刘文奇倒是没有生气,反倒时问起景琛来。

    “没有,这句佛经还是在约你见面前,我临时在百科上搜索了记下来的。”

    景琛摊了摊手,靠在椅背上坦诚地说道。

    而他的回答,则是让刘文奇的眼中充满了异彩,似乎这个答案反而让他十分满意。

    “那么景老师你觉得,刘建明和陈永仁两个人,谁更胜一筹?”

    景琛挑了挑眉毛,“这两个人,都是输家,又何来谁更胜一筹呢?”

    “不对吧!明明我写出的结局里,陈永仁死了,刘建明活着成为了最后赢家。”

    刘文奇似乎有些不服气地反驳。

    “这场无间游戏里,不应该是死了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解脱吗?”

    景琛笑了笑,“佛曰:受身无间者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啪啪啪!”

    刘文奇伸手轻轻鼓起掌来,他的目光中充满了赞赏。

    “景老师,你说得对,对于这个故事,无间二字确实足以。”

    景琛举杯跟对面的刘文奇一碰。

    “其实为了顺口,咱们还可以加一个道字,《无间道》。”

    “无间道,无间道......只是可惜了。”

    刘文奇越念叨,越觉得这个名字顺耳,甚至比自己暗地里修改的“无间行者”这名头更有韵味。

    说实在,刘文奇在赴今天这场约的时候,绝对想不到能够碰上景琛这个妙人。

    在创作出如今已经被景琛随口把名字改成了《无间道》的这个剧本后,实际上刘文奇是自豪的。

    这个剧本是他从业这么些年来自我认为的巅峰之作。

    但同时他也是痛苦的。

    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题材确实是在“反潮流”。

    他也没有另一个时空的庄文强那般,有着刘伟强这种牛人给他牵线搭桥。

    在碰了这么多次壁之后,却始终无人问津。

    就连多年的老友、搭档严正国都不看好这个故事。

    那种迫切需要别人认可的情况下,碰上了景琛这个单从名字的解析上,就勘破了他整个故事主题的“伯乐”,刘文奇内心无疑是有一丝激动的。

    但他连道可惜的原因也是在这里。

    因为真正看出这个剧本出彩之处的“知音”,想要买断他这个剧本的,不是一个功成名就的导演,也不是手握着资源的资方,而是一个年轻得过分的“流量”、“小鲜肉”。

    就算严正国不止一次在他面前提起过景琛演技的神奇之处。

    但刘文奇依旧认为,眼前的这位景琛依旧没办法实现他心目中那个立意恢弘的“无间地狱”。

    还是不行吗?

    看着刘文奇的反应,景琛也有点暗叹了起来。

    毕竟空口白话,就想让一个还带着些许“理想主义”的文学工作者折服,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

    要知道,如果仅仅是一部《无间道》,景琛倒不至于这么下功夫。

    他脑海中,不是没有与之媲美的故事。

    但他知道,这个尚且还无人问津的“瑰宝”,是他撬动如今这个资源固化的圈子的第一枚重要的棋子,也是最合适的棋子。

    他势在必得。

    “但如果,我能够拉起陈家派系的资源,来拍摄这部戏呢?”

    景琛开始画下了大饼。

    而听到这句话的刘文奇坐直了身子,眼睛里绽放出了强烈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