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三国,情报系统每日更新 » 第20章 我有上将陈叔至

第20章 我有上将陈叔至

    【每日情报系统】

    【1.你到达丹阳官邸,获得相关情报:刘繇因与吴景共同爱慕丹阳一女子,因此派张英樊能二人把守军事要冲,同时逐斥原丹阳太守吴景与孙贲二人离开丹阳,期望独得女子爱慕,却不料女子打扮作流民,随吴景一同离去。】

    【2.你到达丹阳校场,获得相关情报:你派出的丹阳士卒混入到百姓之中,为曹豹手下的乡党战友们携带家人与亲友的寄语与家书中。】

    【3.你与刘繇见面,获得相关情报:刘繇认为自己取用太史慈会招到许劭嘲笑,因此打算将太史慈与陈到的职责暂时对调,要想办法将陈到招揽到麾下,以增强自身实力。如若能得到丹阳部曲报效,刘繇便要将你也逐回徐州。】

    “孙策,孙伯符?袁术如今四面受敌,身后是刘景升,头上便是曹孟德,怎的还敢发兵向扬州,正礼公到底是如何得罪袁术了?”

    陈应一边看着信息量巨大的情报,脑子一边处于宕机状态,他还没反应过来便带着几分开玩笑的意味,如此问道。

    太史慈则是先在旁边点了点头,然后先捡着他感兴趣的问题回答道:

    “陈令君也知道他?此人虽然年龄尚小,但是袁术麾下大将孙坚之子,作战起来也是骁勇无比!”

    太史慈的声调中并无惶恐,而是有些振奋。

    他只想与天下英杰都过过手,颇有些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心气儿。

    “一个小辈而已,太史子义怎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刘繇脸上明显带着些不悦,轻声驳斥了一下太史慈,让他少说两句话。

    刘繇倒也不是因为太史慈说出孙策强悍之事而让他闭嘴。

    毕竟虽然孙策现在还没有什么功绩,但是他骁勇善战之事早就人尽知晓了。

    他只是担心太史慈这个大嗓门说完自己想说的事情之后,便要和陈应说一些不该说的话了。

    刘繇此人实际上声名并不好。

    孙贲与吴景本就是他的好友,在看到他进退维谷的局面时,不忍心埋没掉他的才华,也不忍看他落个不忍言的下场,便亲自前去将刘繇接到了扬州。

    吴景本身是丹阳太守,也算是礼贤下士、善待亲朋,将大半公务都放心交由刘繇来做。

    结果刘繇一来是为了丹阳这块可以立足的地方,一方面则确实是对吴景的未婚妻黄氏产生了一些想法。

    因此他便将吴景下属慢慢分化,将原来的部曲不动声色分开整合到张英和樊能的手下,派遣他们二人占据了军事要冲。

    吴景本还以为能把黄氏娶回家,过几天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却不料转头就迎来了刘繇的清算。

    他是千算万算没有想到,这个刘姓的人居然能如此面厚心黑、恩将仇报。

    还说什么大丈夫久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这类的话!

    他怎么不去姓吕呢?

    而现在,马上迎来清算的就要是陈应了。

    只不过刘繇觉得陈应比起吴景来说更加稚嫩也更好拿捏,想把陈应吃干抹净之后再将他驱逐回去,或是找个地方就近埋了。

    若不是陈应有着情报系统提供的信息,恐怕还真要被刘繇算计到死了。

    “正礼公说的在理。子义无妨!那孙伯符再如何也比不过叔至!我便令叔至为上将,三刀之内必斩孙策于马下!”

    陈应看破刘繇的想法,却也不说破,只是顺着刘繇的话继续说了下去。

    一手悄悄按住了有些急着想要说话的陈到,陈应悄悄使了个眼色,才让陈到颇为疑惑地安静了下来。

    “有叔至和元顺贤侄,我可谓是高枕无忧了呀,哈哈哈......”

    刘繇眼见自己的形象还未被点破,赶忙对陈应和陈到吹嘘道。

    一个方伯的吹嘘,自然足以让两个还年轻的地位不高的人晕头转向了。

    好在陈应素来习惯别人的吹捧,面上则是不显道:

    “正礼公却是折煞我二人了,素闻张英、樊能两将军武力卓绝,谋略深种,更是带领重兵把守着两条军事要冲,倒是我与我的部曲才是待在军中无所事事罢。”

    刘繇本来是想客气一下,没想到陈应还真就顺坡下驴,给自己摘出去了。

    只是看着陈应老实本分的样子,刘繇还只当他实诚,也不好发火,坏了两人关系,只好自己一个人生闷气。

    若不是为了让陈应出兵,然后按照之前的做法再来打散陈应手下丹阳部曲的编制,再将他们安插在万人余的张英、樊能的部曲之中,刘繇压根就不会让人进入到扬州。

    虽然确实急需一个手握兵权之人帮忙解决困境,但刘繇觉得自己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比如一条绶带和一方小小的印信。

    因此在绶带和印信摆放在陈应面前的那时刻起,刘繇就压根没打算让陈应好好回去。

    一想到自己的计划,刘繇先随便找了个理由让太史慈和陈到回去练兵,赶忙换了一副面孔道:

    “贤侄啊,我就是因为手中兵员不足才需要贤侄的帮助啊!若是没有陈叔至将军和你的精锐部曲,以丹阳的防御工事而言,恐怕抵挡不住袁术军太多的时间啊!”

    说完这么长一大段话,刘繇只是叹了口气便又接着说道:

    “贤侄啊,其实我本意是想让你试着招揽一下丹阳本地的百姓从军,从而扩充军备啊,等你有了守好丹阳的实力,我也才好放心把丹阳全权交给你不是?”

    听着刘繇的话,陈应差点怀疑刘繇是不是也是未来的某个黑心资本家穿越而来的。

    他是怎么也没想到,在东汉末年便有了这样的话术,能让一个人自愿背负骂名、自己承担部曲维护的开销去为了一个虚幻的目标去做事。

    虽然觉得面前这张伪善的老脸无比恶心,但陈应现在也毫无办法。

    樊能张英把持两条军事要冲,各自带有杂兵部曲两万余人。

    敌人攻不进来不说。

    若是对刘繇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他们这一支进到丹阳的部曲便也会如同大瓮中的田鸡一般,插了翅膀都难飞出去。

    即使能打赢也会损失惨重,让陈应彻底失去在三国称霸的基本盘。

    刘繇这老狐狸还真不好对付!

    心中恨恨彼刘繇娘之,陈应面上却是镇定自若道:

    “应谢过正礼公厚爱,只是这丹阳百姓对征兵颇为抗拒,在下也有些......”

    刘繇就是等着陈应说这句话,赶忙说道:

    “你与陈叔至都是外地士子,丹阳人本就排外,你们二人又是初来乍到,受到排挤也很正常。不若便这般?我先将太史子义借于你,他来了许久,如今不会受到本地百姓的排斥!”

    陈应转头看了一眼毫不知情还在训练士兵的太史慈,还有那个一直只专注于单独指导离校场大门最近的一排士兵,但明显在偷听谈话的陈到。

    陈应这才放心下来,继续装傻:

    “那......应定不会辜负正礼公之嘱托,必当竭力完成征兵计划!”

    刘繇看着陈应激动的样子哈哈大笑,拍了拍陈应的肩膀道:

    “但贤侄都以丹阳百姓为后备军役扩军了,我只需陈叔至带三千兵马与我一同至前线抵御袁术,如何?”

    刘繇还在问询,实则心里急不可耐地期待着陈应的同意。

    他现在最大的危难便是来源于袁术的军队,只要能扛过这次战争,那他在扬州的基本盘便能立下,从而为了日后的发展徐徐图之。

    陈应看着点头的陈到,也就笑着点点头。

    虽然他刘繇为人处世无比恶心,甚至此时此刻都还在算计着分化陈应与陈到、陈应与丹阳部曲。

    但陈应这次前来便是为了帮助刘繇守住丹阳的。

    所以即使是陈到,也得去守一守丹阳的大门。

    只要袁术一战已败,便再不可能敢抽人到丹阳讨伐刘繇了。

    而只要丹阳只要被刘繇占据着,那至少在袁术花费半年时间把周边关系全部处理完毕的这段日子内,丹阳对于陈应而言便是掌中之物。

    刘繇是以为陈应只有这五千兵马,压根没把他放在心里,因此也在能委托他去行事。

    基本达成了战略,看着陈应整备军马,刘繇刚高兴地刚想欢送一番,希望陈应在前线被同样人精的两个将领忽悠一通,即便是不能把他骗过来,也能想办法把那群丹阳部曲整合一些到自己队伍里。

    陈应却是丝毫不慌。

    毕竟陈到的精明可远在那群名声不显的人们之上,陈应也不害怕他会被人忽悠。

    他现在要做的就就是尽可能带一些丹阳人,准备回到徐州下邳去。

    那些人有没有战力另说,反正刘备和陈登也会想办法容纳他们,主要是为了做后面之事情的时候雷霆迅速一些。

    不过陈应还没来得及告辞招兵,便又有一人跑来禀告陈应,说是有一人自称许汜,特意来在找他共商大事的。

    看着身旁刘繇有些渴望的眼神,陈应笑道:

    “不如正礼兄与我一同去见见那许汜?我觉得你二人倒也有些共同之处,说不定也会一见如故?”

    许汜这次没跑去徐州问刘备,反而是直接来找陈应,所以现在的名声还是很不错的。

    听了陈应的话,刘繇心下一喜,也动了挖墙脚的念头,干脆点了点头道: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