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8号续曲 » 第四十七章 关系过密

第四十七章 关系过密

    青春的尾巴或许就是在孩子们低声希冀中慢慢转变成回忆的,六月的烈日中似乎还能看到清风吹过的痕迹,带着青草的涩,侵入那群尚且不知愁滋味的少年少女们的周身。

    午后的校园里还有零星几个学生在走动,不过大多都是青涩脸庞,还留着刚入校的稚气。

    姜莹并不是纯粹的悲观主义者,相反在很多事情上都会刻意的给自己营造乐观洒脱的思想建设。不过正是这样的心理,也恰说明了她骨子里的悲观,许是童年经历和家庭的氛围潜移默化下的影响。

    她关于童年回忆的片段,大概就只有床头那个一人高的玩具抱熊,和总是紧闭着的漆黑防盗门。父亲因为工作的关系几乎很少回家,即使姜莹每个星期都会有让身边小伙伴极为羡慕的零花钱,数额堪称恐怖,那时候还未发展出像现今这般便捷的数字支付方式,那成打的绿色老人头拿出来,着实眨眼非凡。

    姜莹对那种近乎疯狂的羡慕眼神,其实是不喜的,让她觉得自己是个异类,一个难以和普通孩子融洽相处的异类。

    在当时还是幼童的姜莹看来,她宁愿不要那些没有温度的绿色纸张,只求能换来几次和父亲共进晚餐的机会,再不济只要能抱抱就好,即使几度要忘记那个男人的长相。

    当然这个小小的愿望,最后也只是愿望而已,好几次姜永昌回到家后,没多久又会匆匆出门,留下当时眼神惘然若失的姜莹呆呆的伫立在墙角。

    临近高考,姜莹也同样没有得到姜永昌格外的重视和关心。

    也许这就是父爱如上吧。

    山不向走来,我便向山走去。

    所以昨天她已经打电话告知父亲姜永昌,希望高考结束父亲能来学校接她回家。姜永昌自然是满口答应,连声给女儿加油打气,预祝宝贝女儿高考顺利。

    不过姜莹知道,这是父亲的惯用套路,希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

    她对父亲的幻想,至多停留在萌芽状态。

    姜莹的成绩只能算是中游水准,对于学习她并不会多苛求自己,以姜永昌的能量,毕业之后给她安排一所过得去的大学并非难事。姜莹知道即使在自己面前唯唯诺诺的父亲,其实有着让很多人难以企及的社会地位,至于具体能到何种高度,姜莹没有兴趣去了解,也不想了解。

    何况她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并不在学业一途,或者说应试教育实在无法束缚出生就已经在象牙塔顶端的姜莹,在她看来堆成山的学术理论根本无法阻挡她探寻诗和远方的脚步。姜莹在若干年后也顺利拿到m国斯泰福大学的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双学位,自此开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光辉人生。这在还只有十八岁的姜莹看来是无法想象的。

    那时候网红经济还未像十几年后那般如火如荼,不然以姜莹这种配置条件,出生名门,身材样貌绝佳,高学历的文艺女青年人设加持,干个自媒体旅游博主,分分钟吊打现在那些整天就知道晒酒店晒豪车的假名媛。

    今天是高考,她早早的就起床收拾妆容。说是妆容,其实就是擦了隔离防晒。天生丽质加上极为优渥的生活条件,让她的肌肤有着少见的冷白亮光,只要稍施粉黛就能压延群芳。她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自己的外貌优势,长相是父母给的,并没有拿来争相攀比的必要。

    姜莹对着准考证来到指定的考场教室,按照监考老师的指示把背包放在教室外面的课桌上面后,就拿了一个粉色的笔袋进入考场。

    从教室前面走向自己的位置,不免引来很多其他同学的唏嘘,对于这样的场景她已经完全免疫了。姜莹是属于那种从小美到大的类型,像今天这样的灼热目光和低声议论已然是小场面。

    她来到位置坐定,开始漫无目的的张望起来。

    突然一个特别的身影引起了她的注意。那个男生留着半长的碎发,也是穿着和姜莹一样的十三中的蓝白校服,尺码很宽大,即使眼前的男生身材在同龄人中已经算是难得的出类拔萃,尤其是宽广的肩围,莫名给人十足的安全感。

    男生的侧脸只能看到三分之一,加上距离的原因,姜莹看的并不真切,只是觉得他的颧骨棱角很清晰,给人一种并不容易接近的感觉。要不是六月的朝阳正好透过他的刘海,营造出一种只能在童话中出现的不真实感,姜莹的视线是断断不会在一个陌生男生的身上停留超过1秒钟时间的。

    越看越觉得这个背影很熟悉,就是一下子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各位考生,接下来我们开始语文科目的考试,请大家收起与考试无关的东西,一经发现视同作弊处理···”

    监考老师的严肃话语打断的姜莹的思绪。

    姜莹轻轻的拍了下自己的粉扑两颊:姜莹啊姜莹,别犯花痴了,这是在高考现场呀大姐。

    十三中并非是有官方的女生颜值排名,或者是受欢迎程度的榜单。毕竟只是一个县级市的公办高中,并不像大学那般有丰富的业余生活内容。不过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之间总是少不了这样的话题,而姜莹就是那几个经常在男生茶余饭后被谈及的名字。相比其他名字而言,她的名字更加会给人一种遥远的疏离感,大多时候都是伴随着一种类似仰望的表情被说出来。

    这后面的原因究竟是有几分来源于她那个在临平知名度极高的父亲,那就不得而知了。

    姜莹收起不必要的小情绪和心思,开始准备考试。

    语文并非是姜莹所擅长的,全称处于一种眉头紧锁类似例假初临般的纠结表情。她早早的就进入了百无聊赖的阶段,开始神游起来。并非姜莹运气爆棚人品爆发,在这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关键大考有如神来之笔。只是姜莹蒙的速度比较快,在结果已定的事情上,她向来有着普通女生少有的果决,许是得了姜永昌的经商基因,大事面前最忌犹豫不决。

    姜莹有如今这样的性格,当然不全是娘胎里带出来的。如若不然以姜莹这般出类拔萃的身世样貌,自小身边热切殷勤络绎不绝,更有甚者端茶送水鞍前马后,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伺候的狗腿之流,也不在少数,这更是那些碍于面子不敢上前的男生眼里的热门岗位。

    小学时候就曾经有某知名官二代许下用一个月的辣条加给其父亲安排工作的重利诱惑,让姜莹的同桌和他交换座位。就算是这样的滔天威逼利诱,反正是没见那二代得逞,倒不是那个小姑娘内心有多坚如磐石,抱紧好闺蜜的玉肢就不松手。只是在被姜莹得知这场闹剧之后,一个眼神直接秒杀当时还没有自己高的小屁孩,就那一瞬间对方在气势上已然稳稳矮上一头。

    那可是姜莹啊,虽是生了一张出水芙蓉祸国殃民的狐媚脸蛋,但是那眼神的杀伤力,就不是那些小家小户里出来的邻家妮子所能睥睨的。

    以至于那官二代一个踉跄没站稳,险些被小姜莹的气场震慑出去,好在几个手下的小卡拉米眼疾手快,没有酿成更加滑稽的场面。自此之后他每次碰到姜莹就直接绕道,躲得远远的,深怕再次被“眼神警告”。后来没多久他就转学了,听说是因为他父亲工作的关系,去了外地。姜莹和他本来就没有多少交集,也就慢慢淡忘了这些童年趣事。

    相比姜莹的无所事事,杨帆此时却是在奋笔疾书,和时间赛跑。

    杨帆在语文上的天赋本来并不算好,在前世的时候高中常年插科打诨,慢慢演变成吃老本的窘境,这时候语文的天赋才慢慢的凸显出来。他有自己的一套背诵的方法,虽然笨拙,但是针对他来说却十分受用。

    后来杨帆曾经还将这套方法传授给弟弟杨泊,起初那小兔崽并不买账,对于好好读书这件事情,大部分男孩子都是抱有抵触情绪的。

    直到有一次,当时杨帆已经大学,接到母亲的电话,听到儿子久违的声音,秦慧英自然嗓音颤抖,说话语气都比平时要柔和上几分。后来电话转到杨泊手里,这崽子直接就失声痛哭起来,带着哭腔说很想哥哥,还说杨帆教给他的记忆法很好用,即使后来杨泊的读书成绩始终差强人意。不过这大概是杨帆记忆中为数不多的听到弟弟直抒胸臆,内心多少感慨,算命的说他八字福薄,亲人缘浅。杨帆前世年轻时候自然不信这些歪门邪说,只当做无聊时候的笑谈。不过在经历了人生海海浮浮沉沉之后,开始有些相信这些玄乎的逻辑,起码是别落下个子欲养而亲不再的悲剧。

    脑子里神游半晌丝毫不影响杨帆下笔的速度,转眼已经进入最后的作文收尾阶段。初中时候杨帆还会在考试前,通宵死记范文,做好押题的准备。小升初的成绩很好,实验班对尖子生的要求自然不必多说,许是生性自由洒脱,对按部就班的八股文模式很是厌恶,初中时候还能耐下性子去牺牲睡眠时间备考。升到高中之后,杨帆就多是随性发挥,临时抱佛脚的效果自然没有平时点滴积累下来的牢靠。不过语感这东西是有天赋的,写作的老本还是挺经得起他啃的,高中三年的作文愣是没有低于五十分。

    在固有格式的基础上,尽量的扯闲篇,写到动情处就整上两段大义凛然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或是感人至深的心灵鸡汤。意境拟人寓意贯穿全文,最后点明中心,意犹未尽处发散思考社会人类历史空间宇宙。

    格局,瞬间打开!

    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只要平时文采过得去,拿个及格分绰绰有余。作文就是简答题的延伸,分数则是主观臆断,曲高和寡意境深远则容易适得其反,反而是大多平庸趋炎附势之流,在想法思想上往往能得到众人认可,大众审美毕竟只是及格线,惊世骇然之作注定是超越时代超越历史存在的,并不是谁都能领略其中深远意境和某些露骨真相。

    杨帆酣畅一番下来,手指有些发酸,满意的看着写满了的试卷,小有成就。他随意转动脖颈后发现有双眼睛正在楞楞的盯着自己。

    姜莹?

    没想到这妮子成绩也这么差,能和自己分到一个班。看来校花女神也有不为人知的心酸缺陷,并不像外人看来那般完美。

    杨帆一阵恶趣味yy起来。

    “咳咳~考试期间不要东张西望,某些同学不要在这种人生的关键时刻发展平时在学校男女生之间的过密关系,切莫因小失大。”监考的眼睛男靠在教室门口,轻推了下厚重的半框眼睛,故作高深莫测说道。

    啥?男女关系过密?

    这四眼仔怎么也会倪大勇的经典用词,这几个字不可谓严谨却又一|丝|不|挂的道尽青春期男女之间的那些旖旎悸动。

    杨帆不敢再有半点逾矩举动,坐正身子,假装五好青年。

    与此同时,某人已经把脸深埋媃荑之中,耳后绯红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