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温婿 » 50 闺房筹谋

50 闺房筹谋

    樵采过后,华佗便离开颍川郡,带走了黄忠的独子黄叙。

    黄忠一家如何舍得这个病怏怏的儿子?可除了华佗,黄叙的病情还能再去找谁呢?黄忠驰骋疆场,拿得起放得下,但张氏和黄舞蝶却不放心,既怕黄叙受不了吃苦,又怕黄叙没人照顾。

    华佗带着黄叙离开的前一晚,黄舞蝶主动找到周仓。

    周仓见到黄舞蝶觉得有些诧异,问:“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此时的黄舞蝶也觉不好意思,扭捏地说:“我担心黄叙。他还是个小孩,又没干过重活。以前都是我带他,你能不能帮我跟神医说说,让我也跟着去?”

    周仓大大咧咧地说:“哈哈~这有啥?谁不是从不会到会的?只要活着身体好,吃点苦怕什么?”

    黄舞蝶听了暗恼,怼周仓说:“又不是你带大的,你当然不心疼。”

    “你这话说的!”周仓被黄舞蝶怼的无话可说。

    “你就说帮不帮吧!”

    周仓想了想,解释说:“不是我不帮你。一来黄叙需要独立成长,怎么能天天被人照顾呢?二来你一个女孩子家,也老大不小了,跟着算什么事!哎,哎~你别走啊!”

    见黄舞蝶掉头就走,周仓忙追上去,伸手拉黄舞蝶的胳膊。谁知异变陡生。

    黄舞蝶猛地转身,一个推掌击向周仓胸膛。周仓猝不及防,硬生生吃了黄舞蝶一掌,连退三步。

    “我哥还夸你有本事,原来是草包一个。”黄舞蝶双手掐腰,冷笑道。

    周仓无语了:“你干嘛偷袭?”

    “胜者为王败者寇!什么偷袭不偷袭!”黄舞蝶得意地说:“你不是说要多吃苦吗?我看你吃了那么多苦,也没什么本事。”

    周仓懒得跟她计较,言归正传说:“我倒有个想法,你不必跟着黄叙,逢年过节去看看他,不是更好?”

    “你说的轻巧。南阳离谯郡千里之遥,哪能说去就去?”

    “所以说嘛!你听我讲完,不要那么牙尖嘴利爱对人。”

    “谁爱怼人了!”

    “你看,又扯偏了。”

    黄舞蝶赌气地说:“我不说了,你说。”

    “这还差不多!”周仓把心里的想法说了一遍。

    黄舞蝶听完,思索了一会,丢下一句:“我回去跟我哥商量商量。”便一溜烟消失在夜色中,跑走了!

    次日,众人一起将华佗等人送到郊外,目送华佗带着黄叙和另一名童子乘着马车向东而去。

    回到城中,黄忠没有返回青云巷,而是跟着周仓回到了天香楼。

    孟玉楼下车,看到黄忠,愣了一下,对周仓说:“请大哥到进屋里坐。”

    黄忠也不推辞,进了正厅,向孟玉楼拱手说道:“多谢救命之恩。”

    “大哥忒客气了,都是自家人。再说了,要谢也该谢华神医才是。”孟玉楼连忙侧身,不敢受礼。

    黄忠呵呵笑了两声,说:“弟妹慷慨仁义,别的话我就不多说了。这次还有一件事......”

    千难万难,求人最难。尤其是黄忠这样的老实人,平时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愿麻烦别人,更遑论求人。但为了孩子,为了家庭,黄忠也不得不逼自己一把。

    孟玉楼本来被黄忠一句“弟妹”叫的脸上滚烫。见他欲言又止,神情有异,孟玉楼是什么人?顿时就明白黄忠有事相求,但耻于开口。

    “大哥但说无妨,只要是我能办到的,绝不推辞。”孟玉楼说着,对周仓使了个眼色。

    周仓会意,插话缓解眼前的尴尬:“都是一家人,你尽管说就是。”

    “那我就不绕弯子了。”黄忠的目光飘向外面,接着说:“叙儿跟了神医,不要我操心了。眼下大战在即,我准备明日回营。”

    “你不回南阳老家了?”

    “父母亡故多年,家里也没什么牵挂。只是,只是还有孩子他娘和他姑,没有叙儿照顾,一下子都变得空落落的。所以,想请弟妹给她们找个差事,最好能跟在弟妹身边,有个照应。”

    孟玉楼一听,脸上的神色顿时轻松了,笑道:“不瞒大哥您说,这天香楼的生意越做越大,我还愁人手不够。不知底细的,我又信不过。听周仓说,嫂子和舞蝶妹子都有功夫在身,有她们相助,我正求之不得呢!”

    黄忠听着,脸上露出了笑意,向孟玉楼和周仓拱手说:“多谢,多谢。”

    “你准备什么时候走?”

    “赶早不赶晚,我打算明天就走。”

    “那我跟你一起。前段时间,各营都有调整,不是原来的规制了。陷阵营就划到了李肃麾下,据说先锋营划到了徐荣麾下。不如你我同行,先去汜水关陷阵营,问清楚了再去先锋营。哎唷~”周仓说着说着,腰间一痛,不禁叫出了声。

    孟玉楼越听越生气,悄悄伸手,在周仓腰间拧了一把,没想到周仓这么大反应,连忙抽回手去。

    黄忠见状,呵呵笑道:“兄弟你无需担心,哥哥我一个人能行。等你见了高顺,跟他说一声,转到先锋营去,你我兄弟并肩作战。”

    周仓看了看孟玉楼,应了一声:“如此也好!”

    黄忠该说的都说了,便起身告辞。

    送走黄忠,周仓问孟玉楼:“你拧我干什么?大哥肯定都看见了。”

    孟玉楼幽怨地瞪了周仓一眼:“谁叫你口没遮拦!”

    “我说的不是正经话吗?”

    “你不是答应我,一生一世陪着我?怎么可以这样?”

    “呃,我是这么说的,没错!可是......”

    “可是什么?你要食言吗?”

    周仓拉着孟玉楼到了卧房,把丫鬟侍女都赶了出去,对孟玉楼说:“覆巢之下无完卵。如今天下将乱,群雄并起,战事频发,正是男儿建功立业之时。若我怀恋于温柔之乡,不思进取,大兵来时,如何保全你呢?要是咱们再有了孩子。”

    孟玉楼幽幽地说:“我懂,我懂你的想法。可是,咱们有用不尽的财富,足够咱们用上一生一世,何苦还要到战场上拼杀?”

    “战乱之时,人命尚且难以保全,何况财富?人心排下而进上,总是好了还想好,你现在不也是想跟袁术军合作吗?如果我让你舍弃当前拥有的一切,迁往江南,可以保三十年平安,你愿意吗?”

    孟玉楼听了,心中有气,怒道:“你这不是无理取闹吗?好端端的,我为什么要舍弃一切?况且我要把产业都迁到江南,杨家宗族的人也不会同意的。”

    周仓呵呵一笑,说道:“呵呵,我就知道。但如果你知道未来天下的走势,就不会这样想了。”

    “什么走势?”

    “反董卓联盟,几个月后解散。袁术和袁绍同时盯上豫州,并为了豫州大打出手。袁术同时看上了刘表的冀州,派头号打手孙坚攻打刘表,可惜孙坚功败垂成,被乱箭射死。袁术失去孙坚,又被董卓刘表两面夹击,不得不舍弃南阳,攻打曹操所在的陈留。又被曹操打的落花流水,一路南逃,一直逃到了寿春,占领扬州,十成实力去了七八成,偏安于一隅。而中原腹地洛阳颍川一带,被董卓军反复扫荡,十室九空。即使初平三年,董卓被杀,这种情况仍然没有改善。颍川一带仍然暴露在西凉和南下胡人的铁骑之下。可能,直到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迁都于许昌,董卓余孽死伤殆尽,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

    孟玉楼听的瞠目结舌,过了许久,才问:“你怎么知道的?”

    周仓被她问住了。对这个温柔的枕边人,周仓倒没有瞒着她的心思,拉着她坐在床榻上说:“这事说起来有些荒诞,不过都是真的,我没有骗你。”

    孟玉楼望着周仓点点头,对周仓十分信任。

    “你也知道。我原是大贤良师黄巾力士的一员,和杨凤她们都是旧识。当年广宗一战,黄巾军死伤惨重,我也身负重伤,昏迷许久。侥幸的是我没有死,而是穿越了。”

    “什么是穿越?”

    “穿越就是穿越了时空,出现在了古代。比如我,原先是个大学生,穿越到了现在,就成了周仓。”

    孟玉楼疑惑地问:“大学生?是洛阳的太学吗?”

    “你可以这样认为。也可以说是庄周梦蝶。我梦到了两千年后的世界,从那时的历史书上,看到了现在的故事和以后的发展。”

    孟玉楼还是不懂:“梦到的事情,怎么能当真呢?”

    “不管它真假,你听我的就好了。我怎么会害你呢?等天下太平了,咱们就可以做一对逍遥夫妻,游山玩水,自由自在。”

    “你就拿好听的话来哄我!”孟玉楼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很吃这一套,头靠在周仓肩上,幽幽地问:“你是不是怕别人说你入赘?”

    “这些都是虚名而已。”

    “其实,我也在乎。我希望我的丈夫是顶天立地的汉子,人人敬仰的英雄。你要去建功立业,我心里其实是愿意的。可是,听说战场上刀剑无眼,多少人死在战场上,我就怕,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我......”

    “嘿嘿。你小瞧夫君我了不是?普天之下,能打得过我的,不超过十个人。其余的,都是砍瓜切菜。”

    “吹牛!”

    周仓抱着孟玉楼,望着烛火,叹道:“大丈夫之志,应如长江,东奔大海。有志者多,得志者少啊!”

    孟玉楼起身,看着周仓说:“韩蒙说,要举荐你和黄忠去冀州牧韩馥手下任职。你去那里吧!多少有个照应。而且,冀州离黑山也近,杨凤那里也有个帮衬。”

    周仓想了想,先不说韩馥啥时候翘辫子,就说眼下他们在酸枣会盟,攻打汜水关,自己若是加入韩馥军,那岂不是要和高顺等人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不过话说回来,孟玉楼的话也是提了个醒,如果能在冀州站稳脚跟,将来遇到机会,联合黑山张燕杨凤,一举拿下冀州,岂不是有机会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