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光河之盗 » 第21章 林艺博物馆

第21章 林艺博物馆

    三人参观完博物馆,李宏和汤成武就回去了,张平开始了他的工作。

    他的工作很简单,专业性不强,他觉得换个人也能干,只要负责就行。因为这些古物都经过专业人士的标记,他只需根据上面的标识进行整理。

    当然,董国常让他来学习,自然不是让他来学习怎么负责。张平自己也有好奇心,古物年限不同,新旧程度就不一样。但新的,不一定年份浅,还跟它们的储存方式有关。

    类似的疑问,可以先通过上面的标识进行确认,然后再观察古物上面的细微之处找不同,以此总结。

    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用在学习上是成立的。当然其它地方上也是,例如天道酬勤,只是人的追求跟得到的东西不一样而已。

    张平没有把苦作舟,一方面他还有活干,管理陈列室的张经理给他定了工作内容,要他在规定时间内整理完一定数量的古物;另一方面,他目前对这些东西只有好奇,没有探索之心。

    张平忙了一会,看到了一些破损的古物,他撒眼一看,周围还有很多。这一看就是盗墓者干的,看了看标识,果然如此。

    他见识过盗墓者的猖獗,所以看到这些破损,心里感触泛泛,毕竟这不是人命。但是看的久了,心里还是渐渐不忿:多少古物被毁了?

    他想起了四方天墓,盗墓者赶在考古队发现前,强行破开了四方大殿,使其冰消瓦解。他能理解穷这个定义和穷的延伸,但不能理解富里穷行。

    显然,他遇到的那股盗墓者不是穷人,光那些装备,就足够普通人吃一辈子了。

    带着不理解,张平把需要修复的物件摆到一边。两个小时的默不作声,张平把张经理留下的活干了一半,发现这活还挺轻松的,下午再干两个小时就可以做完。

    闲来无事,他在陈列室里胡乱的转悠,看到了墙上的介绍,知道了园艺博物馆名字的由来。原来这家博物馆以前只收集古木,大到船骨房梁,小到草花叶根都有收集,后来才跟着形势拓展了业务,有了今天的规模。

    正转悠着,董芮上来找他,说卫专家要他过去一趟。张平一咬下唇,心想坏了。昨天下午董国常安顿过,要他今早拜访一下卫专家!

    董国常不安顿还好,张平平日里也不注意这些。董国常一安顿,他就明白啥意思,还放在了心上。

    可竟然忘了,让卫专家亲自叫?

    张平硬着头皮跟在董芮后面,不过很快那股劲儿就过了,开始想卫专家叫他做什么?

    似乎卫专家也不在乎这个,见张平进来,就招呼他坐下了。

    “来这适应吧?”

    “适应。”

    “嘿,适应就好,你老师刚才打电话还问你工作的怎么样。有啥事就给我说,别受了委屈硬憋着。”

    “……知道了。”

    两人又聊了几句家里长短,张平就出来了。没多久,开饭了。

    博物馆还管饭,搭配还挺全的,张平见了又是一喜,打消了下午干完活就回学校的念头。

    董芮端着盘子过来坐他边上,亭亭玉立的姑娘,有董国常的关系,张平对她自然有一分亲近感。

    闲聊中,张平才知道了卫专家的名字叫卫苟,是博物馆研究组长。

    卫苟喂狗?怪不得他从来没听过别人叫卫专家的名字。董芮解释说卫专家的家乡有一种草叫苟草,易活易长,他的家人就给他起了这个名字。

    这名字起的,不知道是好是坏。说不好吧,周围的人连来历都清楚,有人还会感叹他父母的良苦。

    听到张平的活快干完了,董芮就请他帮忙,说是人手不够,张平自然答应了。

    下午,张平干完自己的活,来到一楼展厅。董芮招呼他过去,让他干的都是体力活,张平心里一松。就怕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体力?他从小就干活。

    展览会,关乎着博物馆收入,张平干着干着就有了代入感,满头大汗也不喊累,董芮过来递毛巾也不要,拿手把汗一擦接着干。

    当然,他这样卖力,最主要的原因是董国常。他总想为老师做点什么,可是没机会。

    展览负责人是一个叫王威的人,剑眉星目,很帅气。他让人抱来了几箱子水,张平跟着别人上去拿了一瓶,咕咚咕咚下肚,连口气都没吸。

    时间慢慢过去,水亮的灯光中一切变得有序起来,连玻璃柜里的展物都一排一列的对齐着。

    想不到上班第一次就加班,不,应该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古武系做清洁工。不过张平不在乎,等他回到寝室的时候天刚刚黑。

    桌子上是汤成武买的零食,张平一进来他就扔过来一小包。从汤成武平时来看,家庭条件很一般,零食是他唯一的奢侈品。张平怕自己吃了他不够,但一颗零食下肚,就啥都忘了。

    李宏正躺在床上打游戏,见张平回来,和汤成武问他工作的怎么样。

    张平如实回答,然后递过去一根他刚买的好烟。他现在的工资可不是一周一百一,还要加四顿饭。

    又要换药了,张平不知道按他的伤口,别人需要要修养多少天,反正他基本上好了,就剩腿肚那里有些红印,再到膝盖上已经看不出什么,连缝线都干巴了。

    深夜他躺在床上修炼抱气图,今天他半个小时就运行完了七个循环,而后他隐隐有点疑惑。

    他不知道聚气期的标志是什么,但他刚才行功完毕,余留的真气在他身体内停留了很久才被吸收。一副身体滋养够,真气要聚成的样子。

    聚气期是什么样子?张平回想了一下在古武系教室外偷听的,却发现没有这方面的。

    不过,他很快就打消了疑虑,他不相信自己能聚气。

    据他所知,古武者聚气至少需要三四年的开蒙时间。而且修行古武最具代表性的,那些古武世家的人,二十岁的聚气期,都号称人之天骄!而这还是古武发展至今的结果,换作以前,岁数还要推后。

    张平虽然自命不凡,但贵有自知之明。

    “自己是太过于求成了。”张平想到,之后就睡去了。

    第二天,张平正在整理古物,楼下突然热闹起来,应该是展览会开始了。

    一天半的时间,他整理出了一小块地方,在墙角他发现了一根落满灰尘的黑木。这种黑木,存活于万年前的元星上,一般被用来承重,被当代人从古迹中挖出。

    断层文明很多东西都比较特殊,例如这种黑木,坚硬无比,普通的机械设备很难切割。类似的还有毒气、张平昨天看到的飞行器隐形能力等等,这些东西仿佛都蒙上了一层面纱,现代科技无法解释,也不能全部掌握。

    张平本要走过,但看到黑木的标识就停了下来,擦擦标识上面的灰,上面记载了出土时间和地点,以及黑木的特性。本来没什么,但张平看到最后一栏的备注时,眼窝突地一紧。

    备注中写着,黑木出土时本是青色的,一个月后才变成了黑色。研究发现这种变化不属于任何一种氧化,因为二者的内部结构是一致的。

    而黑木处于青色时更加坚硬,切割难度之间如隔了一段科技文明力量!

    这样的知识很少有人关注,或许书上也有记载,但张平没有读到过。而这个微不足道的知识,此时却在他的脑海里划起了闪电。

    张平摸了摸黑木,想起了四方天墓内,绿袍道人主墓室里的青木柱!激光枪连续的射击也打不穿它。显然,那里的青木柱就是标识内说的青木!

    变色前后相差那么大,而没有任何物理化学反应!科学无法解释清楚!渐渐的,他想起了更多的东西,同样是在绿袍道人古墓室。

    想起了当初主墓室外,他看到的室内场景,绿袍道人由远至近,由近至远的飘渺,气势逼人却又让人无法挪开眼光的奇异;前一刻柔软,下一刻变得坚硬的石质地板;切割机废了好大劲才切开,却突然变得易碎的墨玉大门……

    一幕幕划过,促使张平如水到渠成一般,想到了温软凉意……

    这一切,似乎都跟流失的温软凉意有关!

    从董国常抽出墨玉墩,那股温软凉意就开始从大殿内涌出,当时众人穿着防护服,都感受了它。

    防护服除非在极境处,或者工作环境超出了它的设定范围,否则它就可以隔绝元星上的任何物质。而绿袍道人墓不是那种特殊之地,要不然防护服也毁了,却隔绝不了温软凉意!

    这说明,温软凉意不是人类已知的物质。

    不是已知的东西,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研究它,也不能弄明白黑木颜色的变化之谜。

    张平觉得他是对的,那是不是大殿的一切都是因为温软凉意在维系,失去了温软凉意,就变成了原本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