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世琴虎 » 第六十六章 手足自相残

第六十六章 手足自相残

    可悲的是,想致萧绎于死地之人,还不止襄阳城的萧詧这个亲侄子。自从他称帝以来,亲弟弟萧纪就蓄势待发,心里面时时刻刻都在想着,要尽快彻底消灭自己的七哥萧绎。

    萧纪与萧绎的矛盾根源,就在于这俩人都想要当梁国皇帝,自然而然就把兄弟亲情全部抛在了脑后。想当初,萧纪在益州称帝,萧绎随后在江陵称帝,这兄弟俩都把对方当成逆贼。

    开始时,萧纪实力较为强大,萧绎力量相对比较弱小,在兄弟相争中完全处于明显劣势。为了暗中积蓄实力,萧绎于是就打起了感情牌,主动向八弟萧纪提出了求和请求。

    可是,萧纪不念亲情,心里面还是想要打垮他。在率军出征前,萧纪认真地进行充分准备,不仅进行了平定贼乱的广泛宣传,还把自己积攒多年的金银财宝都拿出来。

    很显然,萧纪已经下定决心,不仅要趁机消灭亲哥哥萧绎,还要逐个消灭其他内部反对势力。在大军出发时,萧纪携带上了所有家资财产,心里面自然也没有打算再退回西蜀。

    为了激励广大将士们,萧纪命人铸造了一万个金饼,还同时特意铸造了五万个银饼。萧纪公开进行了承诺,凡是勇敢作战的那些将士们,都会根据现场立功情况进行对等奖励。

    誓师大会上,萧纪显得正义凛然,还慷慨激昂地大声鼓吹道:“兄弟们,人这一辈子,莫过于荣华富贵呀!现在机会就在眼前,我们需要平定乱贼,当然需要奋勇作战之人。无论是谁,只要立下战功,不仅能衣锦还乡,还可以光宗耀祖。希望全体将士们抓住机会,一定要发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用军功来赢得属于自己的奖励和荣耀!”

    此时此刻,金饼、银饼像一面面奖牌,公开悬挂在誓师大会现场上,全部都闪烁着十分诱人的耀眼光芒。将士们深受刺激,刹那间都变得热血沸腾,当即群情激昂地要求马上出发。

    眼见目的已经达到,萧纪顿时变得意气风发,心里面也更是暗自窃喜。于是,他趁热打铁,挥动着手中宝剑,指挥将士们立即千帆竞发,浩浩荡荡地启程去征讨自己亲兄弟。

    一路上,萧纪大军是顺江东下,而且又提前做足了充分准备,这次征讨行动自然显得十分顺利。刚开始时,萧纪士气高涨,将士们作战勇猛,接连突破了萧绎的多处防线。

    形势十分危急,消息很快就传到江陵城,萧绎刹那间就吓得胆颤心惊了。于是,他立即召集百官们,紧急商量临时应对之策。会议上,官员们众说纷纭,显然都已变得惊慌失措了。

    万般无奈之余,萧绎立即主动写信给萧纪,言辞恳切地希望与这位亲兄弟讲和。谁知道,萧绎也心狠手辣,表面上是情真意切地向萧纪求和,暗地里却始终对这个亲兄弟包藏祸心。

    在送出求和信时,他又立即派出了得力心腹,将萧纪后方空虚的军事机密报告给宇文泰。在密信中,萧绎竟然请求西魏出兵,帮助自己去直捣亲兄弟萧纪的老巢之地。

    宇文泰志向远大,本来就一直在不断南侵,恨不得把整个梁国都收归己有。有了这种天赐良机,就算是萧绎不主动提出请求,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立即下令出兵。

    西魏大军突然南下,仿佛进入无人之地,一路上基本上都是势如破竹。如此一来,萧纪猝不及防,老巢很快就遭受到了重创。收到不好消息时,萧纪刹那间就心慌意乱了。

    即便是后方失利,将士们打仗依然很卖力,也在向东攻击萧绎时取得了不少胜仗。每次得胜回营时,将士们自然希望能够获奖,大家都盼望着把金饼挂在自己身上。

    将士们满怀希望,都在等待着皇上颁发奖励。遗憾的是,萧纪却一直没有动静,迟迟不愿意兑现奖励承诺。原来,想着要发放沉甸甸的金饼,萧纪心里面实在是有点舍不得!

    兄弟们一起出生入死,已经立下了无数辉煌战功,可是始终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金饼”奖励。渐渐地,大家都心生怀疑,有些将士们比较大胆,甚至纷纷要求面见皇上请赏。

    这种关键时候,萧纪居然表现得很愚蠢,完全变成了“舍命不舍财”的糊涂皇帝。他听说情况后,刹那间就变得心虚起来,只好托病不见那些请求奖励的将士们。

    如此一来,将士们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所有人都不愿意再继续奋勇作战。就这样,萧纪部队迅速谣言四起,部队战斗意志也随之锐减,将士们都在开始考虑着要返回自己家乡。

    将士们本来是斗志昂扬,已经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无数战功。一夜之间,萧纪部队突然变得军心涣散。这时候,他也知道自己凶多吉少了,随即就想着也要尽快派人向萧绎议和。

    可笑的是,萧纪接连出现低级错误。他不仅是“舍命不舍财”,而且还变得“有眼无珠”了。关键时刻,他竟然不派亲信,却派出度支尚书乐奉业,安排他赶往江陵城向萧绎求和。

    生死存亡之际,萧纪实在是没料到,乐奉业这个人根本就瞧不起他。在乐奉业看来,萧纪就是一个鼠目寸光的愚蠢之人,自己心里面早已经想要离开这个“蠢蛋”了。

    到了江陵后,乐奉业立即投靠了萧绎,并把萧纪那边实际情况全部和盘托出。汇报完后,他还特意说道:“皇上,萧纪军心涣散,将士们都毫无斗志,他那些军队一触即溃。”

    听了这么多机密情况后,萧绎刹那间变得大喜过望,于是就对乐奉业进行一番大力赞赏。这时候,萧绎知道要拉拢人心,还当众说要对乐奉业加以重用。

    眼见得到萧绎如此重视,乐奉业心里面变得欣喜不已,他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英明君主。他想了想,还兴奋地提醒道:“皇上,萧纪现在大势已去,您根本没必要与他讲和呀!”

    听了这个意见后,萧绎笑容满面地连连点头,当即就表示十分赞赏乐奉业这个建议。

    既然知道了萧纪底细,萧绎刹那间就翻脸不认人,再也没有了什么亲兄弟之情了。他立即命令部队展开反攻,还迅速派出得力心腹现场督战,很快就一举夺取了萧纪的三个城堡。

    此时,萧纪兵败如山倒,将士们再也不管他死活,趁机就自发组织了集体大逃亡。有的将士们在最前线,于是就干脆直接投降了敌军。就这样,萧纪军队刹那间就分崩离析了。

    没多久,萧绎军队集结完毕,已经形成了对萧纪的全面包围。这时候,他知道自己胜利在望,就大模大样地回信拒绝了萧纪。他还得意洋洋地说道:“兄弟之情只能到此为止了!”

    此时此刻,游击将军樊猛截断了萧纪退路,并把萧纪所乘坐的那艘龙船团团围困起来。

    听到前线战报后,萧绎刹那间欣喜若狂。此时,他已经变得六亲不认了。高兴之余,他专门派亲信传话,很明确地告诉樊猛道:“如果让萧纪活着,你这场战斗就是没有取得成功!”

    樊猛心领神会,知道萧绎此时已经动了杀心,根本就不会在乎什么兄弟手足之情了。

    于是,樊猛立即率众登上龙船,毫不犹豫地直接闯进萧纪的专用卧室。见到萧纪时,樊猛也不和他讲什么废话,当即就气势汹汹地直接挺枪杀奔而去。

    这种生死关头,萧纪自然吓得胆颤心惊。他立即绕着床边躲避,同时扔了一大袋金饼给樊猛。他面如死灰,满目凄凉地请求道:“这金饼赠送给将军,只请求你押送我去见见七哥!”

    樊猛已经收到必杀令,这时候怎么可能会留他性命呢。他神色傲慢,当即就冷笑道:“你是谁呀?天子是你想见就见的吗?现在只要把你杀掉了,这些金饼就全部都是我的!”

    樊猛说完后,再也不理会萧纪的苦苦哀求,直接一枪就把他刺死在龙船的舱板上。

    这时候,身边都是自己亲信之人,樊猛根本就没有任何顾忌。他既不讲什么客气,也毫不在意萧纪死不瞑目,立即就组织兄弟们搬走了现场所有金饼。

    樊猛这个人粗中有细,等亲信们处理完现场后,自己还细致认真地地检查了一遍。他确认没有什么明显漏洞,然后不慌不忙地派人送出通知,邀请萧绎亲信前来现场查验萧纪尸体。

    就这样,萧纪是被歼灭了,但也无疑是给了西魏可乘之机。弹指挥手间,萧绎接连收到消息,西魏大军正在捷报频传,大量梁国沃土很快又相继沦落于西魏之手。

    可是,萧绎并没有就此罢手,还将萧纪父子除宗改籍,并将萧纪儿子萧圆照、萧圆正活活饿死。这兄弟俩可是他亲侄子,萧绎并没有顾念任何亲情,这手段也实在是太过于残忍了。

    其实,萧纪本来也是个人才,并不应该落得如此悲惨下场。他从小就勤奋好学,写文章也曾经很有文采,全然没有王孙公子的纨绔习气,为人处事也曾经很有主见和远大抱负。

    想当初,任职蜀郡刺史后,萧纪一直励精图治,对内极力鼓励农耕生产,对外则广泛发展贸易合作。在萧纪有力经营下,蜀郡地区曾经兵精粮足,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天府之国。

    可惜的是,萧纪过于贪财,不愿意兑现奖励,从而失信于广大将士们。如此因小失大,最后还导致自己身败名裂,这只能说萧纪这个人实在是太可悲了!

    萧绎虽然战胜了萧纪,也暂时巩固了自己这个“帝位”,但是依然没有什么太多安全感。

    此时此刻,梁国皇室早已分崩离析。萧绎过于冷酷无情,随时面临着其他亲人们的打击和报复。梁国各地方军阀也蠢蠢欲动,一直都在暗暗观察中寻找着起事机会。

    更要命的是,西魏已经侵占了梁国无数沃土,北齐也在不断蚕食鲸吞着北部边境。这两大强敌并未满足,还在时时刻刻地虎视眈眈。萧绎当然知道,自己依旧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这时候,西魏国力发展迅猛,已经大有超越北齐之势。因为心里面惧怕西魏,梁元帝萧绎行坐不安,很想打探清楚西魏朝廷情况。他仔细思考后,最终决定派遣侍中王琛出使西魏。

    萧绎很清楚,王琛多才多艺,不仅擅长书法,而且精通《老子》之学,对医学也有很深研究和造诣。在他眼里,王琛具有满腹才华,很适合担任出使西魏这个重任。

    宇文泰见多识广,早已听说过王琛之名,知道他是南朝有名的书法家和医学家。这位名士前来西魏访问,他心里面自然感到非常高兴,立即抽时间对他进行了专门接见和热情款待。

    眼见宇文泰如此热情,王琛顿时有点受宠若惊,他的心里面更是感到非常欣喜。这个书呆子很可爱,觉得宇文泰对使者如此重情重义,应该不可能对江陵和萧绎有什么不良恶意。

    没多久,王琛回到江陵城后,立即兴冲冲地去找梁元帝,向他汇报在西魏出使时的所见所闻。在萧绎面前,他居然大肆赞美宇文泰,并说西魏朝廷根本就无意侵犯江陵。

    听了王琛这番汇报后,萧绎心里面感到高兴不已,居然还当众对他进行了表扬和奖励。

    毫无疑问,这一次真是书生误国呀!王琛沉迷于书法和黄老之学,根本就没有了解清楚宇文泰和西魏情况。如此一来,他完全做出了错误判断,最后还误导萧绎也失去了警惕之心。

    “人生得意须尽欢”,萧绎就是这个样子,一个不太正常的可笑之人。心腹大患萧纪已被自己灭掉,国力强盛的西魏朝廷也无来犯之意,他顿时感到这人生似乎变得无限美好起来。

    萧绎是个文人,也十分爱好古典文学,对老子的《道德经》更是推崇备至。现在既已心中安宁,他就经常组织朝廷百官们聚会,大家一起津津有味地探讨着《道德经》和老子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