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世琴虎 » 第八十一章 突接丞相帖

第八十一章 突接丞相帖

    “青山巍巍入天际,碧波荡漾随风起。鲜花娇艳满庄院,芳香四溢绕湖堤。

    阳光少年往来处,朗朗书声伴鸟啼。流金岁月无限好,遍地绿茵焕生机。”

    晴空万里,清风徐徐。南山书院前坪上,一大帮孩子们兴致勃勃,正在齐声吟诵着这首《庄院风光》。这是一首刚刚完成的新作品,属于独孤琴和韩擒虎夫妻俩共同创作。

    当时,独孤琴和韩擒虎刚吃完早餐,笑意吟吟地携手在大水库边缓缓散步。这夫妻俩最近精进若思,武功修为都已经炉火纯青。俩人感情恩爱如初,无论去哪里都喜欢相伴同行。

    面对着眼前如此美景,这夫妻俩突然间诗兴大发,当即就相约一起现场创作诗歌。于是,独孤琴先吟诵上一句,韩擒虎跟着补充下一句,俩人不知不觉中就出口成章了。

    这时候,独孤青和韩春芳也在旁边,跟着他们一起欣赏着这些迷人风景。韩擒虎和独孤琴很投入,夫妻俩都沉浸在快乐创作中。这姐妹俩都笑意吟吟,静静地聆听着俩人即兴创作。

    听完后,姐妹俩觉得这首诗很美,完全把韩家庄院的如画风景写活了。于是,她们迅速回到书院,当即就把这首新诗抄录出来,让南山书院所有孩子们一起吟诵和学习。

    诗句内容朗朗上口,听说是大师姐和大师兄共同创作,孩子们刹那间就都津津有味地齐声吟诵起来。很快,萧源通和孙清怡也听到了,这夫妻俩居然对这首新作品很感兴趣。

    当知道是韩擒虎夫妻俩刚才游戏之作时,这对博学多才的模范伉俪更是感到欣喜不已。他们都觉得,韩擒虎和独孤琴天资聪慧,将来成就必定能够远胜父辈这代人。

    眼见两位师傅笑容满面,似乎都在高兴地点头赞许,孩子们吟诵之声也随之变得更加高亢。一时间,声音嘹亮,整整齐齐,激情四射,欢快地回荡在书院上空。

    正如诗中所述,韩家庄院内外,水库岸堤四周,总是那么美不胜收,处处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无限风光。环境如此优美,宛然就是人间仙境,确实会让人忍不住心驰神往。

    桃树林和李树林鲜花刚落,葡萄园和苹果林又相继花开,石榴树也已经开始含苞待放。风景如画的生活环境,心旷神怡的学习氛围,滋润着庄院众多孩子们健康成长。

    无论是庄院自家孩子们,还是唐家湾几十名亲戚子弟,或者是韩家陆续收养的众多孤儿们,大家都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幸福家园。孩子们朝夕相处,一起快乐地学习,一起认真地练武,一起幸福地生活,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彼此间都把对方当成了亲密家人。

    此时,西魏国力正日益壮大,国家形势更是一片大好,就像这生机勃勃的韩家庄院一样。

    在西魏东面,北齐实力比较浓厚,也经常与西魏争斗不休。但是,西魏能人辈出,现在已经越战越勇。彼此争斗中,双方虽然各有输赢,但总体上已经是西魏方面占据优势。

    在西魏北面,突厥刚刚兴起,柔然却濒临灭亡。在突厥与柔然纷争中,西魏不仅没有任何损失,反而经常会得到意外收获。柔然分崩离析,百姓们流离失所,还纷纷投靠西魏谋生。

    西魏西面,在宇文泰安排下,去年特意西巡陇山,还陈兵河西进行展示,已经完全震慑土谷浑。双方关系目前相对稳定,土谷浑可汗夸吕还派遣使者,主动送来金银财宝以示友好。

    在西魏南面,就更加无需多说了。梁国一直内乱不休,国力已日益衰弱不堪,广大老百姓流离失所。西魏当前节节胜利,已经占领了梁国千里沃土,目前还在继续奋力向南推进当中。如此一来,梁国更是雪上加霜,很快就变得举步维艰,朝廷统治基础已经摇摇欲坠。

    想当初,梁国也曾经国力很强大,广大百姓们生活得非常幸福。没想到的是,自侯景之乱后,梁国就烽火连天,平乱战事连续不休,已经搞得处处民不聊生。侯景被剿灭后,皇族内部又争权夺利,皇室宗亲们纷纷相互攻伐,部分有实力的大将也暗地里蠢蠢欲动。

    更严重的是,北面的北齐和西魏都虎视眈眈,接二连三地不断蚕食梁国的广袤土地。内忧加外患,真正是祸不单行,梁国政权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因为急需寻求外援及出路,梁元帝萧绎才特意派遣右卫将军庾信,自梁国陪都江陵城出使西魏都城长安。

    庾信此行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是继续打探西魏朝廷的虚实情况,二是想要找机会说服宇文泰帮助梁元帝萧绎。无奈,宇文泰心里面早有打算,庾信此行自然无法完成出使任务。

    当时,西魏大军势如破竹,已经一举攻陷了白帝城。宇文泰极为高兴,任命李迁哲为信州刺史,安排他负责镇守白帝城。局势良好,宇文泰却并未满足,还在积极调派朝廷重臣。

    宇文泰运筹帷幄,已经明确了南征方案,也准备好了精锐雄师和粮草辎重。负责南侵的核心将帅有三人,分别是八柱国之一的于谨、十二大将军之一的杨忠及宇文泰亲侄子宇文护。

    这三人都是西魏重臣,每个人手里面都掌握重兵,也是宇文泰十分信任的依靠力量。他们也各有特色,于谨是经验丰富的沙场老将,杨忠是武艺高强的中年将帅,宇文护则是年轻有为的后起之秀。于谨年龄最大,在朝廷资历也最老,被宇文泰安排为南征部队的最高统帅。

    这三人平时交往颇多,彼此间关系也似乎不错。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曾经多次成功合作过。正是考虑各方面因素,宇文泰才最后下定决心,组成这个老、中、青结合型的“铁三角”。

    韩雄素来骁勇善战,又非常熟悉江陵城防情况,也被宇文泰安排为攻坚克难的先锋大将。宇文泰还明确说过,让韩雄参与统帅部调兵遣将,协助于谨做好率军南下攻梁准备。

    庾信确实有满腹才华,不仅被梁元帝萧绎任命为右卫将军,而且还是南朝当代极有影响力的大文学家。他早已闻名遐迩,宇文泰自然也曾经听说过,他心里也很敬重庾信这种文采和名望。庾信在长安期间,宇文泰一直很关照他,西魏朝廷也对他十分礼遇。

    没多久,庾信听闻了白帝城已经被西魏占领,而且西魏朝廷还在派遣军队准备继续攻梁。他觉得自己留在长安已没有什么意义,就准备要抓紧时间尽快启程返回江陵去。没想到,宇文泰很看重他才华名望,西魏朝廷就以种种理由为借口,不允许他再返回自己的梁国故土了。

    庾信虽然多次努力争取,却始终得不到任何南下机会。无奈之余,他只好被迫长期留在了西魏。异国他乡的陌生环境,孤独无依的空虚日子,他觉得自己有如漂泊不定的一叶浮萍。

    不知不觉中,本来意气风发的风流名士,也逐渐变得意志消沉起来,违心地过上了随波逐流的无聊生活。奇怪的是,西魏朝廷还对他加以重用,先后任命他为使持节、抚军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后来又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当然,这些也都是后话了。

    宇文泰很欣赏庾信才华,不仅有意提拔和重用他,还经常主动邀请庾信去自己家中做客。不知不觉中,庾信和宇文泰关系也密切起来,还慢慢地认识了宇文泰的诸多孩子们。宇文毓、宇文觉、宇文邕都特别爱好文学,这三兄弟也很喜欢学习庾信创作的诸多诗词文章。

    宇文毓三兄弟很好学,经常向庾信请教文学知识。庾信也给予悉心指点,彼此之间感情日益深厚起来。庾信与萧源通一样,有着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很善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庾信正确引导下,宇文毓这三兄弟都干劲十足,他们的学业水平也渐渐在明显提升。

    宇文泰看在眼里,自然也常常喜在心里,他已经把庾信当成了自己儿子们的授业恩师。他这个人雄心勃勃,有着建立盛世皇朝的远大理想,也一直想把儿子们都培养成精英人才。

    上次韩擒虎来教自己儿子们练功,宇文泰后来也听说了这件事情,他心里面也感到特别高兴。听家眷说儿子们都极为认真,都把练功当成了十分快乐之事,宇文泰也一直盼望着韩擒虎多来。可是,韩擒虎已较长时间没来了,宇文泰的儿子们似乎也都没有干劲练武。

    眼见在庾信教导下,儿子们学习已经渐入佳境,宇文泰又想起了韩擒虎这个优秀少年,希望他能来和自己儿子们交流一下学习成果。因韩雄还在外地出征未归,他就吩咐管家派人带着邀请帖出城,去韩家庄院邀请韩擒虎带人进城,一起参加长安学府特意组织的联谊活动。

    这个长安学府是以朝廷名义所办,实际控制人其实就是宇文泰本人。在他亲自安排下,长安学府办得有声有色,既为西魏朝廷培养年轻人才,更是为这个丞相大人培植亲信势力。

    能够去里面就学之人,基本上都是宇文泰及重要亲信的子弟们,还有一些和宇文泰关系密切的朝廷重臣子弟们。长安学府先生们大多是博学大儒,或者是精通琴棋书画的风流名士。这些年里,从长安学府培养出来的年轻人,已经开始进入了西魏朝廷各大重要部门。

    韩安接到了宇文泰名帖和邀请函后,立即找独孤云、独孤鹤、萧源通一起商量。大家稍微商量后,都觉得不应该拒绝。毕竟丞相大人是诚意邀请,而且这也根本不是什么坏事情。

    萧源通是书院负责人,而且又是一位博学鸿儒,自然而然被众人一致推举。一番讨论后,决定由萧源通作为南山书院带队先生,带着十名学生代表去参加长安学府这场联谊活动。

    为加强联谊活动的安全保障,独孤云以南山书院教学助理身份,亲自陪同萧源通和孩子们一起前往长安城内。至于具体学生代表,由独孤琴负责推荐初步名单,并由韩擒虎和独孤琴组织进行首轮考核,最后请萧源通和独孤云两位先生一起把关和确定。

    接到萧源通先生通知后,独孤琴当晚就和韩擒虎商量具体人选。他们稍微讨论了一番,很快确定了韩海、韩春芳、韩碧莲、独孤青、独孤宇、小德子、小才子、萧淑玲这八人。加上他们夫妻俩,刚好完整凑齐了十名代表。第二天上午,独孤琴把十人名单报给萧源通先生。

    萧源通稍微一看,就微笑着点头同意了。后来,独孤云又和萧源通私下商量。他建议道:“萧先生,让唐金花带上独孤玉,让孙先生带上萧丽玲和萧儒林,多安排几个家眷们也一起进城吧。这样一来,孩子们跟着去见识一下,大人们则顺便去采购一些日用物资。”

    萧源通听了后,一时间觉得颇为犹豫。他想了想,微笑着询问道:“独孤先生,我们多去几个人是没有问题的。比较为难的是,南山书院这边还有一百多名孩子们怎么管理呢?”

    此时,独孤云心里早有准备。他看了看萧源通,不慌不忙地微笑道:“萧先生,这个事情不用担心!还是由我来负责协调好吧,就交给韩安和独孤鹤兄弟俩临时负责管理。”

    萧源通一听,觉得这个安排倒是很不错。于是,他就微笑道:“那好吧,就这么定了!”

    按照宇文泰邀请函中约定日期,萧源通和独孤云等人早早做好了充分准备。毕竟是第一次参加联谊活动,他们就带着大家提前一天进城,住进了距离长安学府较近的一家大客栈。

    想当年,小德子和小才子在长安城流浪了两年多时间,这兄弟俩对城内各处街道情况自然都非常熟悉。吃过晚饭后,众人都想出去外面走走,这兄弟俩就自告奋勇地请求带路。

    于是,小德子和小才子在前面带路,独孤青和韩春芳兴冲冲地并排跟随而行。在她们后面,韩碧莲和萧淑玲姐妹俩并排同行,韩海和独孤宇俩人紧紧陪同在她们身边。

    在这八人身后面,就是独孤琴和韩擒虎。他们夫妻俩后面,就是萧源通、孙清怡、萧丽玲、萧儒林四人。走在队伍最后面的,则是独孤云、唐金花、独孤玉三人。

    独孤琴心思缜密,考虑到大家出门在外,就有意做了这个特殊安排。她夫妻俩居于中间,主要是方便前后照应。这样,众人既可以放心欣赏夜景,同时又能够确保预防意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