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圣牧纪元 » 53、大展宏图(求投资)

53、大展宏图(求投资)

    “萧淑娴同志,你真是给我们市政府出了一个大难题啊!好吧,你们等我消息,最迟明天下午跟你们准话!”

    萧楚,萧淑娴姐弟,离开市政府,正要回去,萧楚忽然想起一件事。

    “姐,咱们的条件,可以申请买轿车吗?”

    “咱们是合资企业,买车不受限制,只要有钱!”

    萧淑娴边走边说:“车的事情,你不用管了,爷爷已经买好了,过几天就到港口。”

    “是什么车?”萧楚一听车很快就到了了,开心的不得了。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萧淑娴不理会萧楚,离开市政府,直奔市食品厂。

    两个人到了市食品厂,被眼前的凄凉景象惊呆了,以至于他们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地方了。

    “姐,市食品厂提前倒闭了吗?”

    萧淑娴透过市食品厂,紧闭的铁栅栏门,看到整个厂区毫无生气。

    门房里,空无一人,萧楚想了想,从铁门上翻进去,从里面将一扇小门打开。

    两个人走进食品厂的厂区,真是的冷冷清清,院子里到处是枯枝败叶,路边长满了野草,枯草和新长出的野草,混在一起。

    “大伯,过年时,还给了食品厂一笔福利,怎么才过完年,就一个人都没有了!”

    “我哪知道!”

    两个人正走着,突然从另一边传来了一声质问:

    “你们是谁,谁让你们进来的,你们怎么进来的?”

    萧楚,萧淑娴循声看过去,只见一名老大爷,正拿着打扫把,在那里扫地。

    一堆一堆的树叶子,就是老大爷的战果。

    “老大爷,您好,我是东方明珠食品厂的,请问厂里现在彻底不开工了吗?”

    老大爷一听萧楚是东方明珠食品厂的,立即扔下打扫把,兴冲冲的走过来。

    “厂子里放假了,说是为了节省开支,等厂子评估完成,就正式成为合资企业。”

    老大爷满面红光,打开了话匣子:“欢迎两位到来,不知道您二位有何吩咐?”

    “咱厂虽然老了,可只要管理跟得上,生产肯定没问题!”

    “我听说,你们不会裁人,是真的吗?”

    这段日子,市食品厂的职工,最担心的就是裁人。

    因为,岛城目前是开发地区,很多事情,尤其是改革措施和非开放地方不太一样。

    其他地区,是不允许下岗的,而岛城根据国家政策,是可以关停企业,让职工待岗,甚至裁减人员的。

    “老大爷,怎么可以通知到所有职工?”

    “很容易,厂里宣传科还在上班,只要让宣传科通过大喇叭喊话,用不了半个小时,所有职工都能到!”

    “多谢,老大爷!”

    萧楚,萧淑娴来到宣传科,说明来意,宣传科的工作人员,立即通过大喇叭喊话:

    “各位职工同志们,根据市里最新要求,每位职工尽快来厂里报道!”

    随着市食品厂厂区,广播播出厂里的要求,不到半小时,市食品厂三千多在职职工全部来到了厂里。

    所有人,聚集于厂区内的篮球场附近。

    “各位工人师傅,我是东方明珠食品厂的董事长萧楚,此次前来,是应市政府的要求,提前进入食品厂,目的是为了让食品厂尽快恢复运转。”

    “今天,看到大家如此关心食品厂,广播播出后,很快大家都赶到厂里,这说明工人师傅们都是最关心食品厂的生死存亡的!”

    “现在,我说一下最近的工作安排,今天所有人参加大扫除,包括所有车间在内的厂区!”

    “明天,食品厂正式恢复生产,作为食品厂新的最高领导,我发布以下工作安排!”

    “第一,每位职工基本工资上涨三十元,奖金另计!”

    “每个月全勤五十元,季度全勤一百元,半年全勤二百元,年度全勤五百元。”

    “生产中,实现全部优质品的,每月奖励五十元。”

    萧楚按照姐姐的设计,凡是对待一线工人,以奖励手段刺激劳动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

    这种采取重奖轻罚的手段,极大提高了工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生产的热情。

    “我厂今后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生产激励制度。”

    “任何人,不得无故旷工,累计三次,视情节严重,停岗一个月到半年!严重违法厂劳动纪律的,上报市政府予以除名。”

    工人们听到这些,倒也没有意见。薛强在时,搅乱后勤考核,导致人浮于事,干和不干一个样,使得产品质量大滑坡,而且生产效率严重下滑。

    “早就该这样,都是薛强那家伙,不办人事,弄得咱们厂亏损!”

    “这合资了,咱们的工资上涨了一大截,不知道福利怎么样?”

    “老胡师傅,您德高望重,代表大家伙问问,还有三产如何处理!”

    “行,我问问!”

    一名头发灰白的老师傅,找到萧楚:“萧董事长,我代表大家伙,问一下,除了工资,我们过去的福利待遇,还算不算数,另外三产如何处理?”

    “福利待遇,按照相应的规定,只能比现在更好。”

    “首先,每个季度,发放季度考核,凡是达到厂里要求的,每人二百元,半年五百元,全年一千元。”

    “各种节假日,厂子给与实物奖励和假期奖励,劳动标兵,劳动模范,每年额外奖励全年工资!”

    “此外,对于厂里职工的子女,优先安排就业,以及保送大学深造!”

    萧楚的话,大大出乎工人师傅的意料,各种条件实在是太好了。

    “萧董事长,只要厂里能够兑现这些承诺,我们每一个职工保证完成工作任务,并且保质保量的完成,绝对不出次品!”

    胡师傅激动的热泪盈眶,作为五十年代初,进厂的老工人,他们这一代人,见证了食品厂的荣辱兴衰,是最关心食品厂的一批工人师傅。

    “至于大家最为关心的三产,除了幼儿园,澡堂,职工医院这些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全部与食品厂分离。”

    “至于职工,请大家放心,厂里全部解决工作!”

    众人一听,很是不解,要知道三产的工人,可不少,全加起来比食品厂的一线工人少不了多少。

    “我知道,大家心里有疑惑,是这样,我们厂里,为了解决原材料,将会兴建一个大型现代化的养殖基地,养猪,养牛,养鹅,养鸡。”

    “同时,还会成立一个大型现代化农场,种植各种经济作物。”

    “至于食品厂老旧的设备,在未来一年内,将会更新换代,同时要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争取在五年内,产值超过十亿。”

    产值十亿,萧楚并不是吹牛,东方明珠食品厂,仅过年期间,打入京城市场,仅仅二十天,只京城一地,产值就接近上亿,再加上外省出货,去年到今年过年阶段,五个月的时间,东方明珠食品厂产值超过一亿,到达了一亿八千万。

    “另外,我们除了食品,还将建立现代化的,以花生油为主的食用油厂。”

    “大型的肉联厂,肉制品加工厂,葡萄酒厂,羽绒服厂,所以只要愿意跟我一起创业的,就没必要怕没有饭碗。”

    食品厂的全体职工,全都听呆了,产值十亿,产品囊括多种产品,这些事情,过去他们想也不敢想。

    现场会,结束后,全体食品厂工人,开始进入状态,不到半天,厂区焕然一新。

    萧楚,和姐姐参观了厂区,发现厂区范围内,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可以利用。

    “弟弟,今年,我打算按照国际惯例,对两个食品厂,全部实施改造,现如今的生产车间,根本达不到土地最大利用率。”

    “姐,就按你说的办!”

    当天下午,两个人又来到东海食品厂了解情况。

    东海食品厂,自从薛强被抓后,已经陷入停产的状态,因为人心不稳,很多工人都已经离开,自谋出路了。

    “萧楚同志,我听市领导说,你们会接受东海食品厂,是这样吗?”

    “是的,请各位放心,等我们恢复了市食品厂的生产,就来完成并入东海食品厂。”

    东海食品厂,占地面积比东方明珠食品厂还要大,这里本就是市食品厂当年,计划扩建的厂区,现在变成了东海食品厂。

    接下来的几天,萧楚和姐姐,忙前忙后,使得市食品厂恢复运转,产品达到了东方明珠食品厂的要求。

    同时,两家食品厂的产品开始进入岛城各大销售网点。

    更主要的是,沿着铁路线路,很快打开了胶东地区全部市场。在二月底,仅本地区,就实现了产值一千五百万。

    回到学校的萧楚,开始按部就班的学习,经过近半年的学习,他已经基本掌握食品厂的运营和管理,距离具体接手整个食品厂已经不远了。

    这一天,萧卫国来到海洋学院找到了儿子。

    “儿子,你说的冰葡萄酒,爸爸已经酿出来,味道果然不一般。”

    “现在,灌装已经完成,所有冰葡萄酒已经存放在酒窖里,销售任务就交给你了!”

    “另外,咱们家老字号的蜜汁火腿,也已经生产出来,同样需要你打开销路。”

    “爸,辛苦您了,请您放心,用不了多久,您就可以安享晚年了!”

    “你小子,就会满嘴说大话,爸爸还没老,还没有到退休的时候呢!”

    萧楚和父亲,一起吃了顿饭,才送父亲回去。

    三月,对东方明珠食品厂,水泥厂,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月份。

    货运专线全线开通,这两个企业拥有了自己的铁路专线,还有海运专线。产品,随时可以通过铁路,海运,前往全国任何一个城市。

    岛城作为,开放口岸,正在逐步发挥她无法替代的作用,改革的浪潮,正在逐渐改变人们都生活方式。

    过去,家家户户流行的三大件,已经被新的三大件所取代,人们都生活也越来越好。

    东方明珠食品厂,在未来能否成为一家集团化的食品生产巨头,未来会是怎样的场景,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