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穿越隋末当原神 » 第13章 往事如星辰

第13章 往事如星辰

    风移树影,明月高悬,莫还生站在高处树杈之上,背倚苍松,留意着山下隋军,心中却不由自主地想起月余前的往事。

    追随卢公之前,莫还生作为北海郡第一大帮龙云帮的帮主,“催命刀”之名,能止小儿夜啼。

    时为沂山派掌门,尚未自称“卢公”的“剑海无情”郭方预,武功虽远高于自己,但派中只有百余名弟子,又常常闭关,在北海郡虽然威望甚高,但平时呼风唤雨之能,也远远及不上莫还生。

    就在一个月前,天下反隋第一人,“鞭王”王薄联合渤海郡孙宣雅、石秪阇、平原郡郝孝德等叛军十余万人攻打章邱。

    天下震动,皆欲从这一战之中,窥测隋室未来命运。

    章邱乃是齐郡(原济南郡)郡治所在,一旦王薄义军胜利,将获得一个稳固的根据地,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再难被隋军扼住咽喉,反而能四通八达,辐射至北海、平原等诸郡,控制住山东大半。

    无论朝野,皆在观望王薄这一战。只要他能够攻下章邱,朝廷将陷入极大的被动,征伐高丽的计划必然要受到影响。

    征辽东的百万大军若不班师回朝,便须面临粮草难以从山东输运,后继无力的后果。同时,山东周边诸郡县无大军驰援,早晚落入王薄之手,假以时日,发展起来,便是心腹之患。

    其他早已对朝廷不满、虎视眈眈的势力,更有可能在王薄的游说及示范下,在各处起兵。届时,便是征辽东的百万大军回师,也无法平复天下四起的反叛势力。

    在这个时机,与莫还生并无太多交情的“剑海无情”郭方预却忽然前来拜访,称得到王薄之托,起兵响应义军,邀请他率领龙云帮,攻下北海郡城。

    若是天下大乱,莫还生当然愿意浑水摸鱼,借机做一番事业。但眼前,局势尚未明朗,朝廷依然势大,这种当先锋、掉脑袋的事情,莫还生岂能参与,当下便拒绝了郭方预。

    没想到郭方预竟然不惜以武力强迫,展现了令莫还生完全意想不到的强横实力,仅凭一掌一剑,便击败龙云帮四大护法、六堂堂主,更伤了总堂数十名一流好手,几乎挑了整个龙云帮。

    若非郭方预剑下留情,只怕这些人不仅仅是受伤那么简单了。

    莫还生此时才知道,自己与郭方预的差距之大,简直判若云泥。

    往日里,莫还生虽然知道郭方预武功较自己虽高,但高到什么程度,却并不清楚。他一直以为,郭方预再强,最多也不过比之自己强上一两筹罢了。自己虽然不是郭方预的对手,但料想接个几十招,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而在高手如云的总堂,郭方预亦不能拿自己怎样。

    没想到,郭方预竟然只用了片刻功夫,便将总堂高手尽数打伤,莫还生的“阎王刀”还没出鞘,就已被郭方预澎湃而发的剑气断掉一指,更险些割断了咽喉。

    他这才知道,原来郭方预的斩海剑气如斯恐怖,已远远将自己抛在身后,难怪他有此野心,想要响应王薄起义。

    在郭方预的威逼利诱之下,莫还生为保全帮众性命,只有带着龙云帮兄弟起兵反隋,会同沂山派百名弟子,里应外合,攻陷北海郡城,更与邻郡的“灭枪宗”宗主“九死一枪”秦君弘所率领的叛军联合,聚积起乱民三万余人,围攻北海郡治下各县,从侧面对王薄围攻章邱进行支援。

    郭方预自称“卢公”,莫还生被拜为“龙云将军”,位置仅在沂山派大长老“浣剑”齐桓正之下,与“沂山将军”岳无闲并为“卢公”的左右手。

    当时,众人皆志得意满,以为大隋倾覆在即,因功封侯拜相,也必不远。

    没想到的是,王薄等十余万人,竟被齐郡郡丞张须陀率领两万步骑击溃。残部逃到津梁时,又被左武卫将军周法尚率领水军截住。

    在周法尚与张须陀的水陆夹击之下,义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王薄凭借宗师级的高明武功,率领少许义军残部杀出重围,虽说仍在奋战,但声势大不如前。

    王薄麾下头领“狂龙”裴长才、“风里刀”石子河二人为解王薄之厄,率两万义军偷袭历城郡,却被张须陀亲率五骑追及。

    他们虽知张须陀武功高明,但料想也绝不是两万大军对手,遂想借他人单势孤的机会,围杀张须陀,为死去的义军众兄弟报仇。

    没想到,艺高人胆大的张须陀不但不跑,反而率五骑杀入阵中,纵横来去,虽身披数创,但勇气弥厉。其真气竟然源源不断,生生不息,一直厮杀了两三个时辰,都未见枯竭。

    五骑虽战死,但张须陀靠着个人勇武,硬生生地支撑到援兵赶到,击溃早已被他杀得疲倦不堪、心寒胆丧的义军。

    已达一流高手境界的石子河被张须陀一拳击毙,裴长才也身受重伤,在亲信拼死护卫下才勉力逃脱,从此生死不知。

    经此两役,天下才知张须陀不但将略过人,更已练成先天真气,成就无上宗师境界,更练成了佛门至高武学“大光明拳”,超越王薄等一众老牌宗师,成为天下屈指可数的绝世高手。

    不过,张须陀毕竟是人非神,以六骑对两万,虽真气源源不断,但身体却也支撑不住,受创不轻。

    “卢公”从逃出的义军兄弟中得知情况,本道张须陀至少需要一个月的调养休息,无力来驰援北海诸县。没想到张须陀竟然派出两名勇将,率数百精锐偷袭,义军不备之下,阵脚大乱。

    当日情形,莫还生时至今日仍然清晰记得。

    那数百人皆是骑兵,马蹄包以碎布,行走无声,对掉以轻心的大军发动了奇袭。领头的两人武功卓绝,一用长枪,一用双锏,无人可挡他们一招一式,出手便带走数名义军性命。

    若让他们再这样反复冲阵,便是十三万大军也给他们搅乱了。“卢公”遂令岳无闲和莫还生重整大军,自己则亲率“浣剑”齐桓正及众高手,前往截击二人。

    当时,包括莫还生在内的众人,都觉得有“卢公”出手,定能斩杀二将。没想到“卢公”与那使用双锏的黄脸汉子一交手,竟然被压在下风,用出了斩海剑气也占不到半点便宜。

    而武功还在莫还生之上的“浣剑”齐桓正,在那仅有十三四岁的少年将军手下,只走了三招,便被一枪封喉,取了性命。

    “卢公”分神之下,被那汉子一锏打伤右臂,不得不败逃。士气大衰,无论岳无闲和莫还生如何呼喝,都再难抑制他们心中的恐惧。

    就在这时,张须陀所率的大军趁乱冲阵,数万大军如热锅上的蚂蚁,四散而逃。岳无闲收拢精锐,前往迎击,委托莫还生率部护送师尊突围而去。

    他清楚地记得,那一日,张须陀身披盔甲,纵横军阵,如入无人之地。他臂泛金光,拳若耀阳,所过之处,精铁所铸的刀枪如枯枝败叶一般,盔甲更像是泥塑木雕。

    与张须陀对敌之人,往往一个照面就被他一拳打得兵器断折,盔甲凹陷,生死不知。武功还在自己之上的岳无闲也不过多撑了片刻,便被一拳打穿了胸口。

    那一刻,他才知道武功可以高到如神似魔,可以高到千军辟易。自己练了二十来年的刀法,相比之下,简直连小孩儿的玩具都算不上。

    那一刻,他才知道,为何有“天下第一鞭”美誉,武功盛名尚要远在郭方预之上的“鞭王”王薄,率领十余万大军,为何亦要连战连负,大败亏输。

    和郭方预一样,他也曾动摇怀疑,认为天下无人可胜张须陀,有他在,颠覆大隋永远就是一场不切实际的幻梦。

    所以,自败军以来,他们没有像王薄一样继续坚持在山东一带转战,也没有像孟让一样,率兵转向江淮一带,避过张须陀的锋芒,继续与大隋为敌,而是选择了躲入陉山之中,杀了原本的陉山贼首,伪装成陉山山贼。

    说是修养生息,但其实大家皆心知肚明,“卢公”实际是怕了张须陀,只想逃避。可是,金色流星的出现,不但让郭方预重新恢复了信心,也让莫还生重燃了壮志。

    起事之后,与隋军已是不死不休之局,自己这些领头人物便是投降,也不过是枭首示众的结果。只有彻底颠覆了大隋,搅乱这个世界,他们才能再度堂堂正正的在世间行走。

    张须陀,你再强,能强过天命吗?

    莫还生看着山下训练有素,迅速离开山道的隋军,看着渐渐远去的星星点点的火把,捏紧了催命刀的刀柄。

    又等了一盏茶功夫,直到火把已变成微末的萤火,星月那银色的光辉重新笼罩宁静的山地,莫还生才带着大家翻下山头,向对面山头奔去。

    远处的天空泛起鱼肚白,几颗星星还在闪烁,偶尔有几片浮云,在天空中若隐若现。

    尽管夜色还没有退去,但彤红的日头似乎迫不及待要从地平线下跃出。

    启明星后,闪光的天空红了起来,似乎有一条大鱼正在水下奋力跳动,想要跃出水面,抵达天穹,俯瞰大地山川。

    不知过了多久,太阳终于跃出大地,发出耀眼的光芒,把云朵照耀得金光灿烂。

    而远处,抑或是莫还生的心中,那颗金色的流星,正如金色的希望,正散发着媲美太阳的光芒,等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