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纵目三星泪 » 第五章

第五章

    时间很快到了三千五百年后。硕大的小蚂蚁仍然在草丛中穿行。单姗是个刚上高中的小姑娘,一张脸蛋圆圆的,红红的,像只大苹果。她额头上留着一抹留海儿,脑后随便扎着一个宽松的马尾辫,就像是一个公鸡尾巴。走起路来,一跳一跳的。别以为她是个女孩子就会恬静文雅。其实要说淘气劲儿,许多男孩子都不一定能比得过她。这天恰逢周末,她逼着妈妈,和自己一起去“三星堆博物馆”长长见识。

    一路上,单珊不走大路,专在树丛中的崎岖小道上窜来窜去。原来她是想利用这次远行的机会,完成自然课老师安排的采集昆虫标本的任务。所以她身上背着标本箱,手里攥着一把捕捉标本的抄网。

    几只蝴蝶飞过来了。它们美丽的花瓣般柔软的翅膀轻轻颤动,优雅轻盈地在花丛间舞蹈着。单姗驻足欣赏着蝴蝶们优美的身姿,想不到竟有一只蝴蝶大胆地向她飞了过来,停在了她的肩膀上。单姗小心地呵护着那只美丽的小精灵。当她伸手想去抓它时,蝴蝶却轻盈而起,抖动着翅膀飞远了。

    妈妈说道:“单姗快去追呀,多美丽的蝴蝶,做成标配后一定十分漂亮。”

    单姗追了几步,似乎想起了什么,又毫无兴致地停下了脚步。

    妈妈说道:“姑娘怎么不去追啦?”

    单姗说道:“咱们放过它吧,多么美丽的小精灵。‘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

    妈妈说道:“姑娘又动什么心思呢?”

    单姗说道:“我想到妈妈曾让我背过的那首辛弃疾的《满江红·点火樱桃》。‘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妈妈接口道:“‘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想不到800年前的辛弃疾,竟然能在今天,救下了一只小蝴蝶的命。就你这心肠,还想作什么生物学工程师?”

    单姗说道:“妈妈又嘲笑我了。我的心肠一定会硬起来的。”

    又有几只蜻蜓飞过来了。单姗欢快地叫着追了上去。她很快她网住了一只,小心翼翼地将蜻蜓放进标本箱里。

    不想妈妈却在一边调皮地向她吟道:“度水红蜻蜓,傍人飞欵欵。但知随船轻,不知船去远。”

    单姗道:“妈妈好坏。我知道妈妈吟的这首诗,是宋代梅尧臣的《杂诗绝句十七首•度水红蜻蜓》。但妈妈不要想着我会放了这只小蜻蜓的。”

    妈妈笑一笑,又吟道:“‘红藕香残早。独飘然、飞来亭馆,无人秋悄。纤雨垂垂痴呆久,向立荒蒲池沼。似也有、幽怀愁抱。断岸暝烟刚做冷,恋斜阳、无奈停枯蓼’。”

    单姗接口吟道:“‘红影挂,水心小。回思炎夏天初晓。喜湖边、晴波空阔,一竿袅袅。乱织几番闲庭院,闹雨前头先到。又各处、远萦低绕。怪底著惊惊不定,触帘旌、响惹阶前草。疑堕叶,被风扫’。清朝庄盘珠的这首《金缕曲•蜻蜓》让我怎么能再忍心将这么美丽的生灵囚于笼中?”说完,单姗便让手中的小蜻蜓随风飞去。

    妈妈说道:“姑娘怎么又放了。你今天出来是干什么来了?”

    单姗道:“妈妈坏。让我好不容易坚定下来的决心,全让你给破坏了。”

    忽然,单姗看到草丛里有一只硕大的蚂蚁在穿行,其扁扁的头上长着一对灵敏的触角,还不时晃悠两下,前腿就像两条有力的探测器。由千万个复眼组成的小眼睛又黑又亮。遇到草茎阻路,立刻用呈三角形的巨齿将其碎。

    单姗见了,立刻回头向妈妈大叫起来。说道:“妈妈快来看呀,这只蚂蚁好大哟。”

    妈妈看了也很诧异,说道:“真的好大。我这一辈子,还从没见过有这么大的蚂蚁呢。”

    单珊说道:“但它看上去好像已经很老了。你看它背上的那些纹路,都跟出土文物差不多了。”

    妈妈说道:“老它也老不到哪儿去。普通工蚁能活一个月就不错了,只有蚁后的寿命长点。那也只能活个七八年。”

    单珊说道:“我要把它做成标本,这是大自然的一个奇迹。”

    不想那只蚂蚁好像听懂了她的话,立刻纵身一跃,竟然跳进了路边的一个大水塘。就见大蚂蚁用它那灵活的六条腿,在水面上飞快地滑行。单姗忙奔过去,用抄网把它往水深的地方一按。大蚂蚁在网里挣扎着,极力地蹬着六条腿,单姗觉得那抄网都要被它蹬碎了。经过一番挣扎后,大蚂蚁终于不动了。单珊小心翼翼地将大蚂蚁收进标本箱,盖上了透明的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