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纵目三星泪 »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纵目人说道:“单姗姐能这样理解哲学,实是把握住了哲学的真正价值。哲学家罗素,曾对此做过很好的概括,他认为哲学是介于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学问,它敢思科学所不思,敢疑宗教所不疑。换一种说法。在哲学之前的思维中,包含着一种实证的信念。每一个存在,都是关于某一类事物的存在。有一个共同特征,决定了该事物是该事物而不是其它的事物,这个特征就是该事物的本质。人们认识了这一特征,也就相应认识了一种事物,相应实现了逻辑思维目的。”

    单姗说道:“我查到了。罗素在描述了逻辑思维的特征后,认为在哲学思维中,则包含着一种反思的信念,每一个存在,都不再是关于其自身的存在,而是关于宇宙本质的存在,这是由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一个叫做‘宇宙共性’的本质所决定着的。所有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这一本质既是事物自身属性的展现,也是所有事物共同本质的展现。显然,依照罗素的描述,哲学的思维,目的便不在认识事物的存在,而在认识事物存在之前有什么存在。但这种思维有什么意义呢?也许世界根本就不存在一个什么事物存在之前的存在。世界的本来面目,或许就是我们眼前的这个样子,就是由一个个具体存在组成的,各自有各自的本源。思维充其量,也不过是能将事物,按照其自身的共同性,归纳成一种种类性存在。我的意思是说,有逻辑思维所形成的科学思维,就完全够用了。哪里需要什么哲学思维?”

    纵目人说道:“单姗姐说得不错。然而如果这样,人类所面对的这个世界本身,反而成为不可认识的对象了。难道只认识了单姗姐家的单个成员,就能等于认识单姗姐家的整体情况了?这当然是人类的思维追求所不能接受的因此。‘一切即一’式的思维,目的便不是要真正认识到什么,而是要通过这种思维,使人类看到自己都能想到些什么。所以巴门尼德才在他的学理诗中,将进入哲学思考,描述为人类为自己选择了一条道路。而笛卡尔则将意识的内在性,与存在的外在性,解释为二元构成。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将感觉、想象、书本知识、科学教条,世界上的一切,都看作是不真实的、可以怀疑的。只有‘我’是一个正在思维的存在,即理性的存在,是无可怀疑的,真实的。可以说他们都真正认识和把握到了,哲学思维对于人类而言的某些思维提升价值。”

    单姗说道:“但似乎也不难看出,哲学家们从一开始,便没有确立起自己能够掌握世界的自信。”

    纵目人说道:“但也不可否认,人们之所以选择哲学之路,是因为人需要证明,自己是具有通过本源分析,是能够形成认识一切存在最终之因的思维能力的。”

    单姗说道:“但如此一来,个人的认识,‘我’的精神,往往便会成为哲人们所确定的宇宙之‘一’。哲学思维也往往会以极为偏颇的方式,显现自身的这一特征,以致于由此而产生各种相左的意见。如果每一个哲学家都敢声言,惟有他所把握到的‘一’,才是符合于宇宙本身本源存在特征的存在,并认为其主观认定的内容,就是宇宙的本质。那么无休止的哲学争论,便会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无休止地存在下去了。”

    纵目人说道:“单姗姐的思路,也是人类许多思想家,特别是科学家们,最想否定哲学价值的思路。当然,哲学家们如果就执着于上述道路,哲学思维是不可能存在活到今天的。”

    单姗说道:“你是说,哲学家们又为自己的思想,找到了另一种存在的价值?”

    纵目人说道:“是的,哲学可能解决不了它最初为自己所确立的思维目的,即令人信服地解释世界。但它却为自己确立了另一个极为重要的价值,就是通过本体论证的过程,以为人类创造性地提供一种构建理论体系的思维能力。”

    单姗说道:“构建理论体系?我查到了。构建理论体系是为说明一个思想,而将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推论,组成一个严密论证的过程。其特征表现为层次性、结构性和整体性。层次性是根据论证需要将不同层次的子系统,组织成先后相继的论证秩序。结构性则是根据论证需要,将诸层推论按一定方式组织成结构合理的整体。整体性则是各层推论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能产生出新思想的思维功能。”

    纵目人说道:“网上的这个解释还真是不错。哲学史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儿、康德、黑格尔等人,之所以无何止地进行哲学思辨努力,目的就是通过建立某种体系,而赋予自己思想以某种体系形式。他们以极其敏锐的洞察力、理性常识,把哲学的追问、反思、论证功能发挥到极致。使人类的理智不再满足于以往对具体存在的反映抽象,而是促使其不断向新的思维高度冲击。”

    单姗说道:“我看网上说,哲学家们为了建立体系,会有意无意地扭曲、淡化、甚至牺牲人类一些有价值的思想成果的。”

    纵目人说道:“但哲学家并不是一群只知狡辩的狂人,实际上他们更讲理性,更讲论证性。只不过这种理性超越了一般认识中的逻辑理性,是在一个更严格的范围内通过谨慎的、深思熟虑的追问进行的辩证理性论证。我们已经探讨过,逻辑的论证目的,在于推断和说明,推断是根据一般性原理推出某个未知事件的必然结果,说明是根据一般性原理去解释某个事件为何会如此。哲学的论证目的,则在说服和认同。说服是用论证把一些理由组织起来,以使对方和公众接受自己的观点。认同是在说服的基础上引导人们的思维走向,能去想什么和不去想什么。”

    单姗说道:“你是想说,逻辑的论证虽然必要,但没有论证也无关大局。事实最后也会给人们一个经验的结论的。但哲学如果没有论证,哲学家所说的一切便会变得毫无价值。”

    纵目人说道:“的确如此。哲学史上,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笛卡儿关于‘我思故我在’的论证,休谟关于归纳不能得必然性结论的论证,康德关于二律背反的论证等等,都做到了把一个看似荒谬的哲学观点,论证成能为多数人所乐于接受并信奉的世界观体系。所以哲学家都特别强调论证的重要性,甚至认为论证的过程比论证的结论更重要。因为正是论证,才使思维走向周严和缜密。”

    单姗说道:“也就是说,从这种意义上说,哲学的价值或许并不在其提出了什么关于世界本质的看法,也不在其最终形成了何种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其价值,正在其为产生这些结果所进行的系统思维生成训练,并且这种思维如果不借助于哲学便不会成为可能。”

    纵目人说道:“单姗姐的这一认识,已经具备了成为生物哲学家的很好基础。”

    单姗说道:“我这就能成为生物哲学家了?这么简单?你还得费心再给我开导开导。”

    纵目人说道:“思维的哲学生成,其结果就是能形成辩证理性自觉。科学思维不会辩证地看待和分析事物,只会从事物种类上的一般性上对其进行抽象分析和综合概括。辩证理性则会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中,看到其中还包含着事物的否定因素。即对现存事物运动发展的特征进行理解,并着眼宇宙的永恒存在与具体事物短暂存在之间的联系,采用解剖分析和综合辩证方式认识事物的深刻本质。”

    单姗说道:“不知道这种认识,对于我成为生物哲学家有什么作用?”

    纵目人说道:“作用可就大了。在科学思维面前,对生物种类的属性进行客观抽象,需要相对丰富的数量样本。但这对于许多已经十分稀有的物种而言,这已经是不大可能了。比如你曾经拥有过的大蚂蚁和大马头蜻蜓。它们对你而言都是不可能再得的单一个体,如此才能依据这单一个体,就能得出的普遍性的科学结论呢?”

    单姗说道:“你是说,在辩证理性的思维面前,这种单独存在的生物个体,便能化身为普遍存在了?这让人十分难以理解。”

    纵目人说道:“个别事物作为具体存在,虽是孤独的,却是你可以直接感知的对象。而普遍性作为它的本质,正存在于这种可以感知的属性之中。但必须上升到辩证理性认识的高度,才能将它把握住。可以将这种方法比喻为解剖兔子,你完全没有必要把天下所有的兔子都解剖了,然后才能得出兔子这种物种是有肝有胆的一种存在。因为只能辩证地把事物之间的本质关系把握住了,只需要把一个,最多也就是几个搞清楚了,就可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具有普遍性的了。”

    单姗说道:“明白了。辩证理性与逻辑思维所追求的量的概括不同,在看待个别与普遍的关系时,看到的是它们之间的质的关系。”

    纵目人说道:“是的,辩证理性认为量只是事物外在差别,而质才是事物的内在差别,质不因“量的变化”,而影响其对事物的内在决定性。因为个别与一般在本质上是同一的。逻辑理性之所以将人的思维引入迷途,就是其将普遍性和个别性的关系,放在量的比率之中,得出了普遍应该比个别更真实,而个别则只具有自身特殊性的结论。”

    单姗说道:“我在网上查到了这样一种认识:辩证理性是否就能解决哲学认识宇宙本质的要求,恐怕将是永远无法得到确认的问题。但它却使我们获得了一种不同于逻辑分析的思维能力。辩证理性通过具体分析,找到了事物普遍存在的矛盾性;普遍存在的矛盾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特征;普遍存在的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既斗争又同一、并由此推动事物前进的运动规律。一旦我们把握住矛盾的变化规律,就会把握住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纵目人说道:“是的。辩证理性要求我们分析任何事物时,都不能只看其一面,而要坚持两分法,坚持全面性。这是与逻辑理性完全不同的。逻辑理性为抽象一般而把事物的某个方面绝对化,而辩证理性则坚持全面性,要求人们学会在对立统一中去考虑问题。认为简单化、绝对化是不可取的。”

    单姗说道:“这就是你要求我成为生物哲学家的意义吧?掌握了辩证理性的分析方法,我的分析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不仅能够分析日常学习和研究中出现的矛盾,而且还能够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后一点对于我以后能否从事理论及学术研究尤其重要。”

    纵目人说道:“单姗姐水平提高得很快呀!单姗姐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