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你走出千万人去独行 » 39章、越王决定出兵,秦王斗群臣

39章、越王决定出兵,秦王斗群臣

    越国国都诸暨,越宫别院,越王一身的戎装,盘坐着拭剑,锐利的剑,锐利的眼,眼神中充满仇怨。

    老相国黄忠农,正在对着越王喋喋不休。

    “前些日子,巨蛇入海,化蛟,引得滔天巨浪,海水倒灌,海边之田地,原本今年的水稻,长势极好,却在灌浆期,咸水灌入农田,水稻不适应咸水,枯萎发黄,约有七八成,仅存的水稻,亦是产量减半,有些还带着苦味,不能食也。”

    越王不语,依旧偏着头颅,擦拭剑刃。阳光撒进来,照在他皎洁的脸上,似乎有些发红,八字胡修得干练,抿着嘴,擦拭剑刃的力道越来越重。

    “近日,天并无降雨,金沙江的河水却突然猛涨,非汛期,百姓并无防备,导致金沙江两岸之田,未来得及采收,多数又被淹了。今年粮食减产,已成定局。”

    老相国黄忠农叹息着。

    “如此粮食歉收的年份,百姓食不果腹,大王却要与秦国开战?实属不智呀!”

    嘭,越王将剑砸在案上,并未言语。棱角分明的脸上,显露出了怒意。

    “秦人如此豺狼,我越国又多是手持犁锄之民,不是手持斧钺钩叉的暴徒,又恰逢饥年,如何能够斗得过豺狼?大王三思呀。”

    “相国!孤之先祖,亦曾是天下的霸主,我越国不全是犁锄之民,也有忠勇报国,英勇杀敌之勇士!”越王吴岳怒道。

    “先祖之所以能成为一霸,靠得正是这犁锄的子民呀!正是这勤劳的人民,开荒拓田,才使得我越国田多粮增,得以养育更多的人丁。兵多将广,粮草充沛,才使得先祖称霸天下。这些可都全靠犁锄之人呀。农业,才是我越国能称雄的根本,大王切不可不知其中的缘由。”

    老相国声泪俱下,又接着说道。

    “如此灾年,应当开仓赈济灾民,与民修养,保民方为上策!”

    “老相国,你可知,先祖开荒拓田,如今是谁在耕种呀?”越王语气稍缓,突然拔高了音量,“是秦人!”

    “孤之先祖,越国子民,历三十年,修河堤,整理田地,修渠引水,终于得到金源东郊的数百万亩良田,那金源的堤坝,还是我越国人民修的!秦人耕我越国之田,又用我越国修的堤坝,蓄水,开闸放水淹我农田,致使我越国粮食歉收!新仇旧恨,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王,此次非汛期的大水,实属天之异象!而非人为呀!”

    “异象,那被淹的,可是我越国的田地,他秦国的土地,相国可听说有一块被淹了?”

    越王反将一军!

    “这......”老相国一时语塞。

    “孤意已决,势要发兵金源,夺回先祖开拓之地!”越王见状,语气也变得缓和了一些。

    “大王,今年粮食歉收,库中的存粮可是我们度过灾年,如用于战事,我越国的百姓,将如何度过这灾年?难道要他们吃种粮吗?”老相国竭力劝阻道。

    “天子使臣,近日抵达诸暨,面见孤时,已经承诺,只要我们发兵金源,天子会陈兵南阳,给秦国压力,使其不能像金源增加兵力。金源王仪,已亲率领二十万大军,围了金川。金源守军,兵力正是空虚之时,正是夺回故土的良机。就算王仪他班师回救,金川的蜀王詹武,亦会挥师东出,秦国已是腹背受敌,纵使他有百万之师,也不足以扑灭多处同时起火!只要我们拿下金源,就不会缺粮,更不会少田!”

    老相国摇了摇头,喃喃自语道,“金源无险可守,怎么会攥在只有十万之师的手中呢?以十万对抗百万,犹如以卵击石。”

    越王专心地擦拭着他的剑,已经过滤掉了对他来说,不和谐的声音了。

    别院门外,传来了铁甲与铁器的摩擦碰撞声、铁鞋踏板声,一队将军,步伐统一,进了别院,越王站立起身,迎接他的战将。

    老相国呆立在一旁,此刻,他成了那个多余的人。如泄了气的皮球般,耸着肩,耷拉着手,缓步地挪出别院偏殿,老态的体态,与正值壮年的将军们,擦肩而过。老迈的相国想要拖住帝国,避免其滑入深渊,延续命脉。而年轻人,则一步一步,将它推入深渊。

    有些东西,确实是年轻人去创造的。而有些东西,却也是老古董极力挽留,才能保得住的。

    秦国,秦宫内,大殿上。

    “禀告大王,臣今晨接到情报,说是,天子使臣,右相韩千雪,前几日面见了越王。”负责情报的赵兴,向秦王呈报。

    “哦,这个韩千雪,游南游东。想要干什么?”

    “无非是想着给我秦国添点堵罢了。”阎国公说到。

    “比如说?”秦王问道。

    “启禀大王,天子欲搅得天下大乱,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此次金川詹武谋反自立,天子发布天子书,承认金川为蜀地,封詹武为蜀王,使我秦国失去一块美玉,就是很明显的案例。金源本是越国故土,想必,天子右相此行的目的,可能会是鼓动越王,进犯我金源。”

    “如此,公当以为如何应对?”

    “臣以为,应令王仪率军回防金源,断了越王进犯金源的念头!”阎公答道。

    “臣附议!”赵兴言道。

    “臣也附议!”众人齐声附和道。

    “那金川的詹武,谁来应对?难道要承认他的地位?”秦王不悦,质问道。

    众人哑口,世子入金川,不知所踪。詹武反贼,用秦国之力,为自己建立家业,是可忍孰不可忍。当下的局面,秦国上下,谁要敢向秦王提,让秦王承认詹武的地位,秦王可视之与詹武同谋。

    “眼下,詹武虽称王,但也被困在金川城内。只要围之,使其不能东出即可,如此,用不了二十万大军。可使王仪领围困金川之兵力,一半撤回金源驻守!如此,金川可围,金源亦可受!”老狐狸给了一个折中的建议。

    “吴岳那个黄口小儿,不足为惧,金源他是来得,去不得!金川东郊的兵力,不动!吴岳胆敢来犯,必叫他有来无回!”秦王面露怒色,言道。

    “金源东郊的百万亩良田,正值收割期,若此时越王来犯,损失巨大!大王三思!王仪作为东南一柱,不可长期缺位,金源不可无王仪呀。”赵兴再次冒犯王颜。

    秦王心想,你们的封地,田肥地沃,每年到了纳贡,总是推三阻四,有千万种理由少纳贡粮。每每都称,土地地力不足,收成欠,这会儿怎么说是良田了?

    “王仪是你的门生?”秦王突然问道。

    赵兴疑惑,但很快就了然了。答道:

    “王仪是臣举荐的,要说是门生,那也是大王的门生,秦国上下,均是大王的门生。”

    “既然是本王的门生,那他应该去面对勇猛之敌,而不是把精力放在东面那群黄口小儿身上!东南一柱,他应该想着怎样维护王室的尊严,国家的利益,而不是做一名家臣,维护主家的利益!”

    秦王怒道!

    赵兴瞬间面红耳赤,低头不语。是的,金源东郊有他的大片封地,一旦越国进犯,他将遭受到巨大的损失,所以才不惜触了秦王的逆鳞。话已至此,他已经不能再说什么了。其他人,见秦王如此不看赵国公的颜面,将原本心照不宣的事情摆在明面上,可知道,任何事情,在秦王的眼中,都没有扒了詹武的皮重要!

    “朝会到此为止!”不等众卿行礼,秦王转身离去,众卿只能悻悻地走出大殿。

    密室内,夫子雄处理崇信道人的后事归来,正在等待着秦王。

    秦王推开密室门,问道,夫子,可有煜儿的消息?

    “世子已经和众师侄逃往了小太华山,暂无生命之虞!如知世子的踪迹,可使仙鹤接其回晏阳!”

    “那就好。”秦王悬着的心终于可以稍稍放下。

    “大王请看。”说着,夫子雄将手上的情报递给秦王,秦王接过,走至烛火下,赫然见上面写着:

    天子陈兵二十万于南阳,蠢蠢欲动。

    秦王若有所思,说到。“这就是天子的配合吗?”

    说着说着,便哈哈大笑起来!

    “王何故发笑?”夫子雄不解地问道。

    “前几日,天子使臣,宇朝右相,刚面见孤,提出让孤承认詹武的地位,交换煜儿!灰溜溜地走了,没想到,又跑去了越国诸暨,面见了越王吴岳。”

    “游说越王攻秦?”得到秦王的回应。夫子雄接着说到,“那这二十万军队,就是怂恿越王来送人头的勇气。西出,收回金源故土?想必,韩千雪还和越王说了,詹武亦会适时东出,到时,我们将腹背受敌?”

    秦王点了点头,“戏台子搭好了,可是天子意欲何为?就为了赶着一个小儿来送人头?”

    “或许,天子也要扩张势力!”

    “夫子的意思是,天子也要参与诸侯之间的战争?”

    “天子本意是要阻止秦国日渐强大,从封铁焱为王,到封詹武为王,都是要阻止秦国更加强大。但现在,他们觉得,大船一旦启动,就很难停下来了。”

    “所以,他们也要像我们一样,吞食别国的领土。”秦王恍然大悟!

    打不过,那就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