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少年江湖录 » 第二百五十二章 摇鞭驰马

第二百五十二章 摇鞭驰马

    楚月和尚中原正斗得紧,却忽然有两人半路杀出,就在这二人刚踏上车辕时,尚中原已绕到了前头。先头一人见了手中鬼爪镰抡起直扣他双肩,可尚五爷瞧都没瞧这来势一眼,不等足下立稳,手中折扇已点上一只鬼爪,只往横里一引一拨,就让他左右两只格在一起,更带得其人脚下不固,身子向一侧歪去,两件兵器跟着一偏将另外一人的也给挡了出去,还引得两人下盘不稳险些从车辕下歪下去。

    也就是这眨眼的工夫,姑娘早从车顶上绕过来了,见状娇叱一声,又是两口飞刀出手。让这两人一耽搁,尚中原再想躲闪暗器已来不及,只让这两刀一中肩头,一中右臂,痛哼一声从车辕上滚了下去。

    等马车驰过去了,姑娘在厢顶见他在地上打了个滚又站了起来,恨恨的瞪了几人一眼,不甘心得捂着胳膊转身向道旁林中去了。到此时楚月才算松下一口气来,收了剑回身见礼道:“多谢两位前辈援手。”

    “好了,好了。又不是外人,哪来的这些礼道。”来人挥挥手道。这次来的可真是熟人,正是“吴越二猿”袁顺、袁明兄弟。

    袁明此时带住了车驾,前后打量打量道:“月丫头,怎么只有你一人?宁小子这马也在,人呢?”

    “宁哥哥在车里。”楚月也从车顶跃了下,看看车厢道。

    “嗯?”两人一皱眉头,都听出这话音中有异,袁顺向后看了一眼道:“怎么个情况?”

    “宁哥哥他受伤了,还伤的不轻。”姑娘轻声道,接着把从武林大会之后侯常发送来消息,到自己所知道的洞庭湖中发生的种种尽述了一遍,直说到官道上蔡帮主出手相救,指点二人到天医门为止。

    “咝——”袁家兄弟听了倒吸一口冷气,袁顺惊道:“萧兄弟这次竟然受伤如此之重!”

    袁明更是直接,连问都没问一把就将帘子掀开了,才见少侠倚在枕头上,双目紧闭,面色煞白,连一点血色也见不得。再转过头来看看姑娘,袁二爷哆哆嗦嗦得道:“这……这还有救吗?”

    袁顺瞪了他一眼,急声道:“既然事情如此紧急,也是耽误不得,二弟赶车,咱们路上边走边说。”

    两人俱是点头,姑娘一躬身入得车厢之内,袁顺帮自兄弟拴了坐骑也上马在旁边护着,袁明这才在车辕上坐定了一抖缰绳,驾着马车再次上路。

    路上姑娘问到二袁为何到此,二人笑道只因当日王宗亮暗遣两人去东京求援,也是费了好些劲才在天波府中见到老太君,递上了手书。老太君对此也甚是重视,第二日便面圣请旨,使浑天侯巡视西北,不几日就点兵起了程,如此二人也就跟着队伍回来了。等回到太原,王门主早已带人奔赴华山,还好金枪门中之人大多本是出自天波府中,尽是熟识,人马之间也好调度。到此两兄弟也算没什么事了,一时间亦不愿意在西北之地久呆,这才又来中原游历,今日恰巧从前边经过,听到打斗之声就寻了过来。

    姑娘听了略一迟疑,在车厢中问道:“二位前辈回去时可曾见到我父亲?”

    “见到了,见到了。”袁明赶着车哈哈笑道,“王门主走后幸亏有王大侠坐镇西北,听说徐永年退的并不死心,几次派人前来试探,更是细作不断多方打听,却愣是让王大侠给一一化解了过去,未让对方寻出一丝破绽。等浑天侯到后,也对令尊甚是佩服,常在堂上与之纵论边疆之事,相谈甚欢,所以力邀令尊暂留西北以为辅佐,我看王大侠就是无意仕途,要不早就被这军中收为幕僚了,倒是我们二人无大用处,来去反是自由些。”

    “那如今这西北之局还紧张否?”楚月没管他这些调侃的话,只再问道,“我父亲那边无事吧?”

    “哈哈哈哈。”袁明也是笑了,说道,“看样丫头你去了趟西北也是吓着了。刚回去那会儿的确有几分剑拔弩张的感觉,可自从‘穆’字大旗一到,一天的云彩尽皆散去,现在的西北,恐怕比中原还要安定些。”

    楚月在车中也是不好意思的一笑,伸手给萧宁掖了掖被角,就听外面袁顺又问道:“王姑娘,刚才与尚中原交上手又为何事?”

    “唉……”姑娘叹了口气,再将吴亮一路相送到为自己二人拦下司庆,寇家兄弟拼死阻住耶律雄,说到最后尚中原跟了上来与自己大战一场,其中悲切之意溢于言表。一番话下来袁氏兄弟二人尽皆震撼,良久之后才听袁顺叹了口气道:“壮哉!江湖中的确多慷慨之士,像这寇家四位,吴副帮主之流,在武林中本无赫赫之名。可到危难之时却不贪生畏死,为托付全忠,为朋友全义,才是真正的豪杰啊!”

    袁明在旁边听的点点头,反过来劝姑娘道:“不错,别看这江湖中魑魅魍魉的,要说忠义之士还真不少。月丫头你也不必难过,大丈夫理当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他们几位求仁得仁,去的更无遗憾,你和宁小子既然留得这有用之身,只管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就是。我辈江湖中人,岂如那阁中妇人般哭哭啼啼。”

    姑娘这才心中略好了些,在帘后轻轻应了一声。到这时袁明好像想起什么事来,在车辕上忽然“噫”了一声,猛得把马头带住道:“不对!寇家四人绝对挡不住耶律雄,吴亮也难和司庆纠缠多长一会儿!照我们这般走法,也许用不多久这些人就能赶上来了,到时就以你我三人,焉能抵得住啊?就算不说耶律雄,丫头你说曾听其言道这消息是血魁泄与他的,那至今这罪魁祸首还没露面,谁知道前面还有什么样的埋伏!”

    “这……”姑娘一愣,猛然间也是反应了过来,一把掀开帘子急急道,“那可怎么办!”

    袁顺在旁边也勒住了缰绳,闻言紧锁眉头良久无语。

    袁明再打量四下的道路,“嗯”了一声,略显犹豫得道:“大哥,这上沂州的路许多年前咱们也走过,你可否记得往前不远曾有一条小道……”

    袁顺闻言点点头,可又紧皱双眉迟疑道:“可这小路……也……就真能……”

    袁明一愣,稍一思忖也明白了大哥的意思,叹了口气道:“事到如今也只有赌一把了。这条道本是乡民踩出来的,连穿几个村子,能绕过数百里去。若是平日里这路上的确过不得车马,可如今这隆冬天气,地面皆已冻实,就算道路稍窄借旁边田拢而过也不至于阻车陷马,只是颠簸得些罢了。”

    只听着颠簸些,姑娘已是皱下眉去,袁顺明白她的心思,叹了口气道:“以萧兄弟如今的情况,又怎能受得起那颠簸。”

    “那……”袁明看看车里的人,一时心里也是没了底。

    袁顺再叹口气,抖抖缰绳看看天色道:“先别说了,紧走几步吧,既知这后有追兵,此时更耽误不得了。这马车目标太大,等下寻个偏僻些的村镇,咱们歇下来再作细谈。”袁明和姑娘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应了一声打马跟上。

    冬日里天黑得早,一行再走下十余二十里去,西边已没有了太阳的影子,只剩余辉尚使人稍辨前路。袁顺打马在前,一连数里都没见着个合适的投宿之地,就在这时,前面忽然有水声传了过来。听见这声音,袁明在车上打了个响鞭道:“再往前走上里许有条河,水势甚深,平日里是既阔且急,没想到这般节气了竟是还未封冻,仍有水声能传到这边。”

    姑娘闻言也探出头来,向前看看道:“前辈,这河易过吗?”

    “没问题。”袁明再加了一鞭,笑道,“沿着官道走正有座石桥架在那河上,听说是官府修的,甚是结实……”

    话说着车马可就到河边了,但眼前这情形让袁明的话怎么也接不下去了。楚月尚且挑着帘子也看得清楚,前面是条河不假,只河面就有六七丈宽,冬季枯水,然此处仍见不得河底,水流甚是湍急。只是河上哪来得石桥,只一座窄窄的木桥立于其上,勉强能容马车通过,桥下立着的几根木柱在这寒风中瑟瑟得发着抖,更让桥面上铺的这几块薄木板累如危卵一般。见此袁顺先是打马上前,皱着眉头向桥下看了一眼,叹口气扭头道:“看样是夏季大水已将石桥冲毁,这木桥你能把马车驾过去吗?”

    袁明也下了车,上前仔细瞧瞧,再抬脚跺跺桥面,点头道:“倒还结实,缓些应该没有大问题。”

    袁顺点点头,去车后解下兄弟的坐骑,将两匹马的缰绳都挽在手中道:“马我先牵过去,你稳着些。”

    看着兄长到对面了,袁明这才坐上车辕,招呼姑娘一声赶车向桥上走去。就在这时,身后面又是呼啸声起,借着落日的最后一点光芒就见三条人影急驰而,不大时候面容已是可辨。袁顺立在桥头望见大惊失色,急声道:“快走!耶律雄赶上来了!”

    一句话惊得楚月赶紧打开后窗去看,却也是面色苍白,更吓得袁明抖了一抖险些将车赶到了桥下去。到这时袁二爷连看都不敢往后看一眼了,只一扬鞭子道:“丫头,坐稳些,咱们今日只能拼了!”说着一鞭下去两马奔驰而起,几经颠簸间竟然奇迹般过得桥来。

    刚过桥头袁顺已是抢上前来,袁明也是飞身跳下车辕,呼喊道:“丫头,快下车拆桥!此去上下三四十里,只有这一座桥!”话说着两人掌风连拍,已将数块桥板打烂。

    楚月闻言也是飞身而出,说了句:“前辈闪开!”抬手间三颗白丸打了出去,一时间桥上大火弥漫,已不可近人。

    到此时耶律雄三人也不过刚到桥边,尚中原看看大师兄,打开扇子扇扇道:“是‘鬼火弹’!”

    就这会儿,马上车忽然传出几声轻咳,姑娘闻声抢上前去,只见少侠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醒来,努力望向外面道:“这是哪里?外面如何了?”

    楚月上前轻轻得扶他起来,将此来种种讲于其听。萧宁只在车中紧紧得闭了闭双目,忽然睁开眼道:“扶我出去!”

    “这……”姑娘只是一愣,见少侠已是挣扎着想要起身,只得赶紧将他搀了起来。等来到车外,萧少侠双目如剑般刺向对面。

    那边耶律雄隔着火光也与他对视良久,忽然一甩袖子道:“我们走!”当先转身带着二人离去。

    到此时萧宁的眼泪才流了下来,喃喃得说道:“几位前辈英灵不远,他日我必报此仇!”话落又是一阵急咳,人都立不稳倒在了姑娘怀里。

    等楚月把他搀扶上车,就听厢中传出一句:“走小路,我撑得住!”这正是;

    朔风催马尘沙卷,孤驾残蓑向远途。

    千里冰寒三尺剑,梅开雪落是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