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箱子里的宋末 » 第43章:买点东西都不顺

第43章:买点东西都不顺

    一团白雾从口中呼出,是湿润的肺气遇到寒冷的空气形成。

    杜友荣长吐一口气,与县衙拔刀相向形成对峙是他所不愿看到的。

    除了来交付之前说好的赎金,他还带有其他任务——采购牲畜、麻线和皮革。

    麻线和皮革是用来制作扎甲的。

    自从沐天尊给工造坊现成可用的钢皮卷后,甲片的制作快上了许多。

    妇人们的纺纱速度跟不上需求不说,棉线不够结实也是个问题。

    军中扎甲用的是牛筋绳或牛皮绳,理论上用它们是最好的。

    然而牛皮买不到,只能用其他皮革做替代,再不济用相对坚固些的麻线。

    麻线不算什么难事,在县里就能采买到。

    麻烦的是牲畜。

    能作为劳力开垦荒地的牲畜,以牛为优,马骡驴次之。

    牛在官府有备案,正常采买就不能与县衙交恶。

    马要简单些,但也绕不开官府。

    杜老八看了眼藏在后头的县令,心想要不把这姓赵的也抓了吧,旋即又被自己这种想法吓一跳。

    与县衙的关系暂时不能恶化,又要完成天尊的任务。

    思来想去,他着实想不出好办法。

    “赵大人,您既然信不过俺,那便把俺关起来。令郎什么时候归来,您就什么时候放了俺。”

    “不过您得放他们离开,沐天尊交代了些采买任务,无人处理可不行。”

    杜老八其实不知,赵大知县其实有点儿慌。

    之前有底气要抓人,是仗着自己的身份和手下人数多。

    七十多把精钢长刀出鞘,唰的一下让他冷静了下来。

    胥吏和乡勇啥德性,就算以前在东京时不了解,来灵石县的这些天他也懂了。

    没半点本事在身,都是些欺软怕硬的货色。

    对自己冲动喊了那么一嗓子后悔极了,生怕真打起来自己被乱刀砍死。

    听闻杜老八示弱,赵大知县心中一喜,心中生出两分胆气。

    可看到对面的气势,又弱了两分。

    最后只能强作镇定道:“这可是你说的,俺儿啥时候回来,你什么时候才能离开。”

    “自然。”杜老八低声跟旁人交代好事情后,大手一招,“刀都收起来,铜料就卸在这。之后你们就去办沐天尊交代的事。”

    只有30名壮士收刀入鞘,三人一组开始卸货,其余的人依旧拿着刀警戒着。

    车厢里的人将铜料推出,站车尾的人转递,站旁边的人接住后顺势抛下。

    一根根胳膊粗、两尺半长的铜料落地,砸出一道道沉闷的落地声。

    十辆马车,每辆抛出十根,卸货便完成了。

    杜老八递出一张收据:“赵大人,每根铜料有百斤上下,共有一百根,您验收后在这上边签个字。”

    赵大知县唤人取来量具,吩咐下去:“一根根称,看他们有没有耍花样。”

    杜老八听了想翻白眼,对壮汉们说:“你们先去办事,晚些派人来县衙取收据即可。”

    壮士拱手应是,驾驶车队离开了后巷。

    几个乡勇队长见卸货的30人的脸色只是微红,喘息也不急促,就以为铜料不重。

    全都屁颠屁颠跑来,想要表现一下。

    两个相对壮实的还好说,抱起铜棒咬牙也搬过去了。

    有个相对瘦小的,就两三丈的路,憋得他脸红脖子粗,放下时还差点控制不住力度砸到人。

    他坐一旁喘粗气,说道:“这玩意有点沉,最好两个人抬……”

    这一幕惹得杜老八发笑。

    灵石县的乡勇一天只有两餐,勉强能吃饱。

    可每餐也就那么一丁点肉沫腥子,根本养不出力气肉。

    这次跟着来的人,全是初阳城的城防军。

    本就是些身体有本钱的人,这段时间天天吃肉吃到饱,哪有可比性。

    另一头,车队离开县衙后巷不久,便分成了四队行动。

    三队去乡下收购牲畜,一队在县城里采买麻线和皮革。

    最先造访的是县里最大的成衣皮袄店,不过对方故意抬高了价格。

    领队听了就来气,这特么是把他们当冤大头宰了啊。

    “一张野兔皮子要价十贯钱,兔子是金子做的还是银子做的?”

    “你嫌贵,俺还嫌贵呢。这年景,有皮子卖给你都不错了,还挑三拣四。”

    “哼,既然皮子精贵,你们留着自己用吧。”

    领队冷哼一声,带着人快步走出店铺,生怕走得慢了,会忍不住给那伙计开个洞。

    店里的伙计瞧见是真不买了,大声讥讽:“沐神教成天与人说自个儿财帛无尽,买皮子却买不起,大话说出来也不怕人笑话。”

    这一嚷嚷,路人的视线都投了过来。

    领队驻足,回过头,用冰冷地眼神过去,问他:“你想挑事?”

    伙计被看得后退了一步,看到围拢过来凑热闹的人,胆子又肥了:“怎滴,说真话也叫挑事。”

    “买不起就别到处嚷嚷你们有钱嘛,把人骗去了结果连做衣服皮子都买不起,大冬天的没衣服穿可是会冻死人的咧。”

    众人闻言喧闹起来,有的是与旁人议论,有的则是大声质问。

    “前两天你们沐神教不还拿了几十万贯去县牢里捞人吗?皮子是贵了点,你们也该买得起吧。”

    “那事啊,俺当时也在。说是帮跑腿就有一贯钱拿,有这钱,给所有人买最好的皮子也都行了吧。难不成是你们演的一出戏?”

    也有人指出这铺子卖的皮袄特别贵,不怪人家不买。

    那伙计反驳道:“那是俺们铺子用的料子好,师傅的手艺更好。”

    人群里,知情的面露不屑,不知情的觉得有道理,话头又转了回来。

    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领队皱眉,大声问:“一张野兔皮再贵能值十贯钱?”

    嘶嘶嘶……

    众人纷纷倒吸凉气,随后是哗的一声数落起成衣店。

    领队以为那伙计会就此作罢,没想到他却理直气壮地对指责他的人说:“十贯钱一张兔皮又不是卖给你们,沐神教自己说钱财花不完,帮他们花点钱怎么了。”

    “既然钱多到用不完,十贯钱一张和十文钱一张又有什么区别,反正也用不完。”

    这伙计生怕别人听不懂,还做了个类比:“你们去汾河,不管你取一瓢水还是取一桶水,河面都不会下降吧。”

    众人一听,对啊!这才叫取之不尽的财富啊!

    领队问众人:“明知他这般讹钱,你们也会买他家的皮子?”

    伙计立马接话:“普通人当然不会啊,可你们沐神教不是有花不完的钱吗,无所谓的吧。”

    主打就是一个不讲理,不少人还跟着附和起来,要他们花大价钱买自己的东西。

    后来直接开口要钱,有说想买东西的,有说想吃一顿大餐的,更有甚者要钱包养风尘女子的。

    眼见所有人都被那伙计带歪,看着这货一脸奸笑的样子,不善言辞争辩的领队气得想砍人。

    于是他将佩刀抽出半截,想要警告一番。

    谁知话都没说呢,那伙计当即扯开嗓子喊:“虾仁啦!虾仁啦!沐神教要在县城里虾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