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能听见古钱的声音 » 第五十九章 有钱人的想法都这么刁钻的吗

第五十九章 有钱人的想法都这么刁钻的吗

    张易虽然不知道白景要他看啥,但还是静静看着场上的拍卖。

    当拍卖师宣布开始竞拍时,会场的气氛瞬间变得热烈起来。

    可随着一件件藏品被拍下,张易也没看出有任何值得关注的地方。

    白景也没说话,一直等到后台的工作人员,搬一只紫檀龙纹椅,才眯了眯眼,问道。

    “是真东西吗?”

    张易只瞥了一眼,八卦钱就已经告诉了他答案。

    “叉帮车的玩意。”

    就是东西都是真东西,但是从多件老家具,拼凑成的古董家具。

    “哦?”白景显得有些意外,因为椅子还没搬到台上,而且张易也没翻过拍卖手册。

    就连他也是事先让了三波人过来鉴定,才确定真伪。

    没想到张易就看了一眼,便道了出关键。

    “讲讲。”

    张易这才知道,白景是在趁机考验他。

    “包浆…呃,那个皮壳,”张易把术语换成老一派的说法,“连接的地方都没有皮壳。”

    白景不由得点点头,赞赏道:“看得真准。”

    说罢,也没再问了,似乎已经认可张易了。

    张易倒也乐得清静,就坐在一旁发起呆。

    反正自己现在是钟点工,一天八十万。

    折算下来,一分钟就能净入五百五十块。

    还包括睡后收入。

    按照他一天七小时的睡觉时间算,他今晚这一躺就是二十三万。

    这笔收入,八十大寿那年还能跟孙子吹吹牛逼。

    小样儿,你爷爷当年躺着就把钱给赚了!

    而就在张易浮想联翩的时候,拍卖会场突然喧哗一片。

    众人齐齐的惊呼声,让张易瞬间回过神来,下意识抬眼看向拍卖师。

    只见她一边拿着锤子,一手摆着请的姿势,看着台下。

    “51号,一千万,有没有人加价?”

    “一千万一次、一千万二次…”

    “二千万!”

    “43号,二千万,有……”

    拍卖师话还没说完,那名51号的客人已经再次举起牌子。

    “51号,三千万!”

    听到三千万的价格,会场里再次一阵轰动。

    张易也懵圈了。

    一个小型拍卖会,拍出三千万级别的古董。

    他连忙朝着台上看去。

    只见展示台上,放着一块青玉雕双联玉璧。

    玉璧青色,形制规整,周身有些突棱,有些地方明显有着深褐色斑块,璧芯内镂雕刻着玉环。

    看工艺是西周的东西。

    但实际年份却是上周的玩意。

    这就离谱了。

    张易还以为自己看走眼了。

    可没想,心里一问,八卦钱也是认定这青玉雕双联玉璧是伪品。

    也不知道提醒那名51号的客户,他会不会甩个百八十万叩谢自己。

    “宋叔,那玉璧……”

    张易忍不住搭在老宋旁边问道。

    老宋却是习以为常的笑道:“这就觉得奇怪了,有些东西啊,鉴定师是看不出价的。”

    张易恍然:“假拍?”

    “嗯,假买假拍。”老宋点头。

    “有必要吗?”张易实在搞不懂,“即便把税做成私下成交,算上给拍卖行的红包,怎么也得花个一百二十多万吧,就为给件假货镀金?”

    老宋笑了笑:“如果你反过来想,花120万买一件3000万的东西,是不是赚麻了?”

    张易一愣。

    我的天呐,有钱人的想法都这么刁钻的吗?

    白景摇了摇头,在一旁没好气的解释道:“想想,把这玩意送给达官贵人,一个需要3000万拿下的项目,是不是花120万就能拿下了?”

    虽然例子夸张,但胜在简单明了。

    张易恍然大悟。

    最终,这块青玉雕双联玉璧,以4500万敲锤成交,引发全场一阵轰动。

    张易三人也跟着捧场的拍着手。

    青玉雕双联玉璧拍完,就轮到了老宋的龙形玉佩。

    “接下来,拍卖的物品是一件片状的龙形玉佩,春秋末,战国初时代的工艺,虽然是明清时代的仿品,但胜在造型仿得逼真,价格也便宜,起拍价只要一万!”

    拍卖师说完,全场一片静寂。

    这能不静么,一听“仿”字,人都就吓死了。

    况且这里十个人里九个是蹭热闹,装上流的,哪里看得懂上面就摆着个漏。

    张易还以为老宋两人,也想来个假买假拍,但他们却始终没有说话。

    “一万,有人要吗?”

    ……

    “最后一次,一万,有人要吗?”

    眼看东西就要流拍,静寂的会场里,总算有人举起了牌子。

    “43号,一万,成交!”

    这种快要流拍的东西,当然也不会再喊什么一次两次了。

    张易看着十几万的东西,就这样被拍走。

    扭头看向老宋二人,却见他们面不改色,还装作一副发财啦的样子。

    心里更懵圈了。

    “白叔,你就要我看这个?”张易问道。

    “没错。”白景微微颔首,“看出那43号的客人,是拍卖行的托了吧?”

    张易点点头,从他刚才帮着那个假拍的抬价就知道了。

    白景:“那你肯定看不出,这是一家海外公司,还有刚才帮我们鉴定的人,是这一带最有名的鉴定师。”

    “嗯,然后呢?”张易说道,“你是想说,这块玉佩明天就会流到海外,等它在全球转一圈后,到时我们要拍回来,就得多花上百倍的金额?”

    古董海外镀金,早已不是行业秘密了。

    就像出国留学生一样,出去混个文凭回来,回国后就身价暴涨了。

    “你只看到了表象。”白景摇了摇头,“诸如这些年热门的鉴宝节目,其实都跟我们刚才看到的一样,伪专家故意低估文物的价值,为拍卖公司提供‘权威’的评估报告,以获取更高的收益。”

    张易点点头:“这些读书的时候,就有听说过了。”

    无非就是些三流专家,利用节目包装自己,让观众以为他是真正了解文物价值的专家。

    然后大力培养藏友成为自己的信徒,把一些拥有真实、珍贵和新颖藏品的收藏家,诋毁为国宝帮。

    再以铲地皮的方式,收购这些“假货”,再以工艺品的名义转出海外。

    然后再把国宝帮的事儿一炒,造成国内民间没有宝物的假象,最后鼓吹爱国言论,把古董卖回国内,赚得盆满钵满。

    “你倒学得挺多。”白景呵呵一笑,“那你知道,这些节目都是海外公司投资的吗?甚至大部分专家都是拿着他们的工资吗?”

    “这就不知道了。”张易摇了摇头。

    “其实他们的目的,不止赚钱这么简单…”

    说到这里,白景突然止住口,转而说道,“现在也没必要跟你说这些,我和老宋呢,其实一直想改变这种现状,目前也有大致的想法,想拜托你合作一下。”

    张易直接懵圈了。

    突然有个人找你改变世界,你懵不懵?

    我就是出来谈谈生意,你突然把话题提升到这个高度了,我一下子适应不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