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超神级学霸 » 第361章 画大饼都是专业的

第361章 画大饼都是专业的

    德国,波恩大学。

    如果说西方世界哪所高校对于乔泽这个名字感情最为复杂,波恩大学绝对排行第一。

    主要还是因为乔泽的学术成名之战就是踩着波恩大学上去的。

    当年阿克曼·科内特跟乔泽之间孰是孰非,先不做判断。但前者败的很惨是真的。

    正是因为藏在论文里的暗码,不但让学校失去了一位大教授,更是让学校的学术声誉遭受沉重的打击。

    虽然很多时候,学术声誉这种东西对于大学跟研究所这样的研究机构,属于虚无缥缈的东西。但必须得承认这些又是真实存在的。

    比如学术会议上探讨上,偶尔被对方提起那些糟心的往事,往往会让人感觉愤怒。

    就这样更多的焦虑还是转移到了师生身上。

    比如课题立项更难了,学术道德委员会的要求堪称变态。学生的毕业论文要求也相应变得更为严格,让人叫苦不迭。

    上上下下都是憋着一口气的。刚出事的时候,许多人甚至还想着有机会一定要找回场子。

    但乔泽明显并没有给这些人太多机会,因为乔泽是真不热衷于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跟同行进行探讨。所以最初的时候哪怕许多人想找乔泽的麻烦,也根本没有机会。

    再之后,想找乔泽麻烦的人越来越少了,直至完全消失。

    原因自然还是乔泽在学术界崛起的太快了。

    从群智项目,到豆豆的横空出世,再到连续两篇重量级论文在《数学年刊》上发表,美国人甚至连续两次将乔泽的论文选为封面论文。

    就在许多人还不以为然的时候,乔泽在发布会上直接算出了杨-米尔斯方程的通解,且当天就被世界各大超算直接验证。

    这个消息传到波恩大学的时候,一直在家里养病的阿克曼·科内特开始遭受持续性的二次伤害。

    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愿意来探望他的人越来越少了。

    那些曾经还帮他说话的人,都已经开始埋怨他怎么招惹到这种数学天才。

    到了现在,在校园里讨论乔泽已经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绝大多数人只会在课题被卡,或者论文因为要求更为严格后被打回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出那张年轻的脸庞,然后抱怨几句。但最受伤的依然是阿克曼·科内特。

    因为对乔泽最多只能是抱怨,但骂起这位曾经的大佬教授,可是真的不遗余力。

    就那么一点点内容,你特么不引用就硬抄?搞得大家都不好过你开心不?

    行动力极强的年轻人甚至专门跑去砸过阿克曼·科内特公寓的玻璃。虽然报警后并没有抓到人,但这位勇者直接在推特上被封为了波恩的无名英雄。

    情况大概就是这样。

    乔泽很远,但阿克曼·科内特很近。

    当然,如果具体到個人,情况又有不同。

    比如对于彼得·舒尔茨来说,几乎就没有受到这桩丑闻的影响。

    只能说天才在哪里都是有特权的。这位被寄予厚望的天才不会缺课题,有了更多权限的学术道德委员会也肯定不敢卡他的课题跟论文。毕竟他在24岁时就已经是w3级教授……

    而且真要说起来,当年阿克曼·科内特出事的时候,彼得·舒尔茨正在克雷研究所做交流,远远的避开了这件烂事。

    ……

    “嗨,彼得,知道吗?我昨天在酒吧听到一个笑话,简直太好笑了。”

    来办公室的路上,彼得·舒尔茨正好碰上一位数学院的同事。

    “哦?什么笑话?”彼得·舒尔茨耸了耸肩,配合着问了句。

    不过跟乔泽一样,其实这位脑子里依然在思考着洛特·杜根跟他发来的那些东西。

    数学的互动性跟交织性,的确很有意思,不得不说乔泽直接把数学玩出了一朵花来。

    “哈哈,故事是这样的。有好几位数学家一起去喝酒,来到酒吧里,第一位数学家跟酒保说:嗨,伙计,我们都很能喝,所以给我们来一扎啤酒!

    第二位数学家说:没错,我们都很能喝,所以还要加半扎!

    第三位数学家又说:对,再给我加四分之一扎。

    第四位数学家说:我还要再加八分之一扎。

    就这样,后面的数学家们还没来得及说话,酒保就直接摆出了两扎啤酒,然后说道:行了,你们别废话了,我知道你们的极限!哈哈哈哈……”

    彼得·舒尔茨侧头看了眼再次捧腹大笑的同事,礼貌性的扯了扯嘴角。

    只能说笑点低的人太可怕了。

    “嗯,的确很有趣。不过罗伯特,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给你讲这个笑话的人应该是在嘲笑你不但酒量差还爱吹牛吧?所以昨天谁跟伱讲的这个笑话?”

    “哈哈……嗯?该死的老波比。我只顾着好笑去了,竟然没想到这一层。今天晚上我一定要去灌倒他!”

    彼得·舒尔茨礼貌的笑了笑,然后习惯性的耸了耸肩,对此他不予置评。

    很多同事都有下班后去喝一杯的习惯,大学城附近的酒馆氛围还算不错。不过大多数都不会酗酒,一杯酒能喝一晚上,也花不了多少钱。毕竟普通教授的薪水其实并不算高。

    不过彼得·舒尔茨并不喜欢酒馆的氛围。过于嘈杂,而且那股子味道很上头。

    好在几句话的功夫,两人也到了该分别的时候。

    严格来说波恩大学并没有自己的校园,大学拥有三百七十多座建筑物,各个研究所、研讨会议室跟各个学院都分散在城市内。彼得·舒尔茨便在数学与自然科学院任职。

    走进办公室,他便已经把早上的小插曲抛诸脑后,打开电脑准备开始工作。

    系统启动后,首先弹出的是邮箱内的新邮件提示。

    简单扫了一眼邮件的内容后,彼得·舒尔茨的目光便定格在了一个华夏邮箱地址,是乔泽给他回信了。

    没有多想,他第一时间便点开了邮件,仔细看了一遍之后微微有些愕然……

    邀请自己去西林?

    说实话,彼得·舒尔茨对乔泽的印象很复杂。

    正如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那位院长评价的那样,彼得·舒尔茨在数论领域有着极大的贡献,尤其是对于朗兰兹纲领做出的贡献,最高的评价大概就是彼得·舒尔茨掀起了一场针对代数、几何的革命。

    这些成就也让他在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就已经获得了几乎有数学界的大奖,所以许多数学家都认为解决数学大统一的任务很可能在他手上完成。

    唯一遗憾的大概就是跟他那些天才绝艳的前辈比起来,彼得·舒尔茨还没有证明过足够有分量的猜想。

    而乔泽在比他更年轻的年纪,便让质量间隙假设变成了质量间隙定理。

    惊叹于乔泽天赋的同时,潜意识里多少还是有些不服气的。但说实话,他找不到理由不服气。因为那场报告会他也有参加,只能说乔泽的表现堪称完美。

    就在他想奋起直追的时候,乔泽又将哥德巴赫猜想变成了哥德巴赫定理……

    消息传到波恩时,彼得·舒尔茨甚至有种数学未解难题已经不多了的感觉。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他把很多精力都放在了思考黎曼猜想上。

    如果他能解决黎曼猜想的话……

    好吧,暂时还只是如果。

    所以看到乔泽的邀请,彼得·舒尔茨感觉有些异样。

    不过……算了,还是先看附件吧。

    于是鼠标移动到附件的下载按钮,然后打开文档,不到一分钟,彼得·舒尔茨便沉浸了进去。

    对于一位纯粹的数学家来说,这些新的且能逻辑自洽的数学理论一定是最香的。

    ……

    西林,两位能决定重要事情的人物因为一份报告专门在办公室里碰了个面。

    “西林数研所的这份报告,你也看过了吧。有什么想法?”

    “嗯,昨晚研究到了深夜。说起来是真的心潮澎湃啊。如果真能做到报告中描述的那样,不,只要能达到一半,咱们西林就是正儿八经华夏独一份儿的智能城市了。甚至比那个互联网中心城市要更先进。”

    “哈哈,看来你心动了?”

    “难道您没心动?”

    “是啊,我也心动了。知道在我看来这份报告最难能可贵的是什么吗?”

    “您说。”

    “乔教授想的很周全啊。甚至帮我们考虑到了低端就业者的生存环境。如果真能达到其定下的智能化目标,能够为西林市增加93万个工作岗位。这些岗位经过最多半年的培训就能上岗。不止如此,理论上还能拉高西林的最低工资水平。

    如果真如报告上所说,一类区的最低工资标准能达到3000元以上,哈……真能做到这个程度我们可是把京城跟临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都给比下去了。”

    对于劳动者来说,法定最低工资标准自然是越高越好。甚至对于当地的财务来说,这个数字能高一些当然更好。最低的社保缴纳标准就是跟最低工资标准挂钩的。

    而且劳动者赚钱多了,自然也更乐于消费,经济也就更活跃,纳税自然更多。

    但对于当地来说,这个最低标准还真不是越高越好。过高的劳动力成本会制约企业投资的热情。尤其是可能让一些中小企业难以为继。

    但如果照着这份报告中的规划,这些都不成为问题。智能化的目标能够让中小企业在其他方面减少支出,自然能用更多的钱给人工工资。

    “是啊,如果我们真能成功的话,西林可真就成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智能化样板城市了。而且如果我们真能走在前面,前期的积累能快速形成生产力。

    未来其他兄弟城市想学咱们西林,都需要跟我们吸纳的本土企业打交道。足以让工业税进入良性循环,逐渐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哎,就是这前期投资稍微有些多了……”

    “行了,你的想法我还不知道?刚刚我给省府那边打了电话,省府也是很支持的。而且你以为乔教授这份报告只递交给我们了?我估计京城那边也有人正在探讨这套规划的可行性。

    但我觉得咱们也不能坐在家里等着天上掉馅饼。这样,下午就召开会议,成立智能城市筹备工作组。我担任组长,你担任副组长。全面开始推进智能城市建设计划的筹备工作,联合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各项摸底调研。

    这段时间你辛苦下,花费一周时间,把全市的底子都给摸清楚咯,再跟西林数研所那边联系,做一份更详尽扎实的报告出来,然后你立刻动身去京城一趟,争取早日把这个项目落实下来。”

    “行,保证完成任务。”

    两人还有很多潜台词没说。

    如果这座智慧城市方案真在他们任期内搞成了,光是凭借这份经验,未来的去处也不愁了。

    毕竟西林放在全国范围内,还真不算经济特别发达的城市。

    ……

    对于西林的无数公务人员来说,乔泽来了之后的这两年最大的感觉大概就是加班明显变多了。而且还都不是那种务虚的加班,参加各种会议或者去学习什么东西。

    而是实打实要做事的加班。

    仔细回忆的话,这种改变大概就是从乔泽第一次开国际性的报告会开始的。

    冷知识,公务员不受《劳动法》的保护。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倒也没太多抱怨。因为在许多城市的公务员都开始降薪的时候,西林不止没有降薪,甚至还稍微加了一点。这对于数量最为庞大的基层公务员来说,可是件好事。也多少让大家多了些干劲。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有消息放出来,西林正在筹备智能城市的建设工作。

    甚至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成立一家公司来负责整个城市的智能化运营。如果真能成功的话,不只是基层公务员薪资能涨一截,就是那些社区临聘的人员,都能享受更好的待遇。

    这也让大家的干劲更足了。尤其是较为繁华地带跟各个工业区的社区网格员跟志愿者,每天需要摸底的各项数据可太多了。而且还时间紧任务重……

    如果不是真吃了一张饼的话,可能真坚持不下来。

    毕竟许多人选择干这项工作,就是冲着朝九晚五,还算清闲来的。算下来工资才两、三千块,还没什么其他收入,玩什么命嘛。但谁让领导拍着胸脯说了,这次如果做出成绩,这段时间的辛苦都能反应到额外的加班补助里呢?

    也不能说全是冲着钱看,但这年头工资多少同样代表着对工作的认可嘛。

    总之,极短时间内,西林市的整套系统再次被动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