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仙秦:君临万界 » 第十二章: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第十二章: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咸阳的冬天似乎比去年来得早,天气格外寒冷。

    今日已经有雪花飘落。

    普通人的冬天在想用什么御寒,而富贵人家也在想用什么御寒。

    秦朝时期,贵族和皇宫中使用了多种方式进行取暖。其中,壁炉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设备。壁炉的设计使得热量能够在墙体内循环,通常是由土坯或砖建造,具有能够有效排除烟气的结构。

    在壁炉中使用的主要燃料是木炭,这样可以在寒冷的环境中提供温暖。为了防止木炭中毒,烟囱通常会设计得比较高,以便烟气可以直接从室内排出,而不必担心有毒气体积聚……

    而像嬴政这种修炼者,自有真气护体,可以完全无视外界环境。

    这时,焱妃拿着一件大衣披在嬴政身上。

    “别着凉了。”

    嬴政看着她的眼睛。这段时间,两人的关系越走越近,毕竟两人每天一起吃饭,一起练功,练完了还能坐在房顶上聊天。

    就算没有感情,也比刚开始的时候好多了。

    “给你的秘籍练的怎么样了?”嬴政问道。

    “纳海圣心咒和纵意登仙步都练成了,可以我功力尚浅,所以威力还很弱。”焱妃有些惋惜。

    “不到两个月就能有如此程度,可以了。”

    嬴政无意识地把手环绕在她的腰上。

    焱妃并没有挣扎,而是主动依偎在他的身上,尽管嬴政比她小上几岁,但身高却是要比她高出一个头。

    “嬴政,你的浑天宝鉴练到几层了?”她问。

    “第四层吧。”嬴政说道。

    浑天宝鉴

    一层:白云烟——蒸烟灼热沸腾,弥漫如瘴,蔽人眼目,扰乱敌人。

    二层:玫霞荡——霞气围卷旋转,绕荡卸力,四两拨千斤,挪移来攻击力。

    三层:土昆仑——裂土碎石,开山劈地,驱使沙泥岩尘、矿物精铁纷起爆射,杀伤力惊人。

    四层:碧雪冰——冰云寒气无孔不入,侵肤入骨,冻彻心肺,气血经脉皆能霜化凝结。

    从这一层开始,每一层都附带了威力强大的招式。

    “其实我最近还修炼了一种绝技。”

    说着,嬴政退后两步,与焱妃拉开一段距离。

    接着,他的双手变得晶莹如玉,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堪称完美到极点,细腻柔滑,雪白匀称,瑰美到极致。

    魔玉手——出自于《神墓》小说,由太古第一禁忌大神独孤败天所创造,施展时手掌晶莹如玉,修长而光洁,是天下最美丽的手掌,不过在美丽的背后暗藏着致命的杀机。

    其实当年,嬴政在看小说的时候,对这门奇学就充满向往。如今凭借系统给予的“满级悟性”,仅用三天时间,就将其练至大成。

    “好……好漂亮。”

    焱妃那双亮晶晶的眸子里散发着希冀的光芒,“快教我。”

    “你悟性虽然可以,但功力尚浅,等为你换了凤凰血脉,我就把这招交给你。”

    焱妃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疑惑地问道:“你年纪比我小上几岁,为什么功力如此超绝,似乎就连修炼都没什么瓶颈,这是为什么?难道……你师父将全身的功力都给了你?”

    “当然不是,如果我师父将修为都传给我,恐怕我早就白日飞升,前往仙界了。”嬴政摇了摇头,否定了她的想法。

    “所以说,你师父是神仙?”焱妃满脸震惊。

    “可以这么说吧。浑天宝鉴,乃太古洪荒时期,人类始祖女娲所创造,十块晶石,便是她遗留下来的补天神石。”

    “你……”焱妃愣在原地,用一种极其怪异的目光看着他。

    这个世界虽然已经不存在神仙,但女娲的神话传说,她显然还是听说过的。

    “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会告诉你的。”嬴政拍拍她的肩膀,说道:“今天想吃什么,我来做。”

    “臊子面?”

    “没问题!”嬴政点点头,转身朝着厨房走去。

    “我来帮你烧火。”

    远处,离舞愣愣地的看着这一切。

    自从她来到太子府,每天也就是端茶递水,她所擅长的音律和舞蹈,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白起,秦国上将,受封武安,故称武安君。多次领兵攻伐六国,杀人百万,与六国结仇颇深,因此人称“百万人屠”。

    昔日,昭襄王兵伐邯郸,武安君苦谏三次,昭王不听而致大败,结果武安君反被赐死,服毒身亡……

    农家为了在诸子百家中扬名,故而对外宣称:白起是被农家六大堂主使用“地泽二十四阵法”合力猎杀。

    或许是因为昭襄王心中有愧疚,并未对此事做出正面回应。毕竟,武安君已经死,过程不重要了。

    事实也证明,昭襄王的决定的确是个错误。如果当时秦国继续进军,赵国绝对扛不住!

    得知这个消息,朝堂上的武将无不震动。

    对于太子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对于此事,嬴子楚也是乐意看到的,太子现在越是贤能,将来的王位做的越稳。

    如果不是快入冬了,他恨不得举兵东出,拿下几座城池再说。

    因此,对于为武安君立碑塑像之事朝中上下无人反对,甚至有不少老将拿出自己的俸禄来支持“忠武神庙”的修建。

    兵圣孙武所著作《孙子兵法》,可谓是兵家必读的典籍,自是有资格入神庙接受后人供奉。

    “忠武神庙”建造得非常隆重。

    如此才能体现对武人的敬重,才能让他们树立信仰。

    转眼二十天过去。

    士兵们的训练逐渐已经步入正轨,嬴政的要求也在不断贯彻着。

    和太子来之前相比,士兵们的训练越来越拼了。他们都想升高爵位。

    大家心中明白,只要更强更猛就会得到更多的奖励。

    受此影响,那些没有被选上的士兵也开始拼命训练,想要在将来的军队大改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即便是冬日来临,处处都弥漫着寒意,到处都是被霜打坏的枯叶,不过这浓浓寒意却被士兵们的热情所消弭。

    因为今日,秦王带着十多个文武大臣来了蓝田大营观摩。

    嬴子楚也换上一套铠甲,站在高台之上。虽然他并不是习武之人,可也有一颗上阵杀敌的心!

    嬴政站在他的旁边,看着下方四百余名士兵,这些人,无一不是军中强者,而他们也都换上了崭新的陌刀。

    他上前两步,高升道: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预备,唱!”

    一瞬间,四百多人齐声唱了起来。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百年国恨,沧桑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曾几何时,一群老秦人,共同为自己的国家共同努力着。秦国自从秦穆公的霸业之后,在此后的上百年时间里,一直处于不断的内乱之中。

    国家凋敝,国土虽大耕地虽多,但是没有发达的经济,老秦人民风彪悍,却不能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

    曾经一场最惨烈的河西之战,秦献公掏空了家底拼凑出了50万精锐大军,结果却被5万魏武卒击败。

    如此凄凉的国家,一直到商鞅入秦之后才有所转变……

    听着这首慷慨激昂的歌曲,嬴子楚热泪盈眶,左手死死握住剑柄。仿佛能够清晰的感觉到存在于他身上的意志——那是历代君王的东出意志!

    歌曲唱罢。

    嬴政高声问道:“军人的天职。”

    “服从命令!”

    “你们的誓言!”

    “忠心卫国,勇武保家,忠烈死节,恪尽天职!”

    “你们怕前方的敌人吗?”

    “军人之志,当视死如归,不惧一切,杀!杀!杀!”

    “很好,演练开始!”

    伴随的嬴政的军令,四百多人拔出了背上的陌刀。

    “上劈!”

    “杀——”

    “横劈!”

    “杀——”

    跟随着嬴政的喊声,士兵们一令一动,动作整齐划一。

    蒙骜两眼冒光,士兵们刚毅的脸庞和奋力拼搏的精、气、神,无不让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动容。

    四百人就有此气势,要是所有军队都这么训练的话,战斗力绝对提上好几倍。

    看完士兵们的演练,嬴子楚走进中军大帐,手中拿着一卷竹简——那是嬴政所撰写的《忠武总纲》。

    看完一卷,嬴子楚目光看向大帐中的诸位将领,说道:“诸位,寡人觉得太子所著的《忠武总纲》,可以推广全军。”

    “王上所言甚是。”蒙骜站了出来,说道:“不过,大秦之前连丧两王,山东六国蠢蠢欲动,此时实在不宜改制军队。”

    “老将军说的不错,儿臣觉得应该先由陌刀营尝试一下,如果真的可行,再正式推广。如同对付六国,应该循序渐进。”

    “嗯。”嬴子楚满意的点点头,“不骄不躁,很好。”

    “父王获奖了。”嬴政躬身道。

    冬去春来

    太阳堪堪爬上东方远山,瘦硬的凉风荡起了轻尘,渭水两岸橘红的土雾弥天而起,苍苍茫茫笼罩了山水城池田畴林木行人车马。

    咸阳的四门箭楼巍巍拔起,拱卫着中央王城的殿宇楼阁,在红光紫雾中直是天上街市。连绵屋脊上高耸的龟麟雀蛇神兽仙禽,高高俯望着碌碌尘寰,在漫天漂浮的红尘中若隐若现。河山红颜,天地眩晕,怪异得教人心跳。

    然则,无论上天如何作色,曙光一显,咸阳还是立即苏醒了过来。最后一阵鸡鸣尚未消散,城内大道已是车马辚辚市人匆匆。

    官吏们乘车走马,匆匆赶赴官署。日出而作的农夫百工们荷工出户,奔向了作坊,奔向了市中,奔向了城外郊野的农田。

    长街两侧的官署会社作坊商铺酒肆民宅,也业已早早打开了大门,各色人等无分主仆,都在洒扫庭除奔走铺排,操持着种种活计,开始了新的一日。

    城墙下立起了一道两丈余高的木板墙,从城门延伸到车马场以东,足足数十丈。

    而木板墙上悬挂着一幅幅绢布,从两丈多高的大板顶端直至离地三尺处,匹练垂空,壮观之至。

    最东边第一幅绢布上,钉着四个斗大的铜字——吕氏春秋。

    铜字下立着一方本色大木板,上面写着一段文字:

    《吕氏春秋》求天下改正,能改一字者赏千金!

    一幅幅绢布向西依次排列,上面写满了工整清晰的小篆。茫茫白墙下,每隔三丈余摆有一张特大书案,案上整齐排列着大砚、大笔、大羊皮纸。

    每张大案前站定两名衣饰华贵的士子,不断高声地宣示着:“我等乃文信侯门客,专一督察改正之功!大著求错,如商君徙木立信。无论何人,但能改得一字,立赏千金!”

    如此旷世奇观,潮水般聚拢的人群瞬间躁动起来。

    不到半个时辰,城墙下人山人海。护城河两岸的一颗大树上,站满了顽皮的少年。

    车马场停留的车马,被纷纭人众全部挤了出去。识字的士子们纷纷站上了石礅,站上了土丘,高声念诵着白布墙上的文章。

    人群中时不时一片哄然惊叹,一片哗然议论,直比秦国当年的露天大市还热闹了许多。

    同一时间,旁边的一座酒肆中。

    一男一女透过窗户看着下方。

    一个英姿勃发的少年,剑眉虎目,鼻直口方,尤其是一双眼睛如同黑夜的寒星一般明亮。比常人高出半头的魁伟身躯,很难让人想象这是一个十岁的少年。

    他的对面,是一个十三岁左右的俏丽女子。高挑的身材亭亭玉立,唇红齿白,眉目如画,尤其是一双眼睛,如迷雾般,格外动人。

    正是嬴政和焱妃。

    三个多月前,嬴政以遇到武学瓶颈为由,跟嬴子楚请诏,外出游历。

    好说歹说,嬴子楚总算是同意了,实则却是跟焱妃去了阴阳家总坛。

    毕竟,阴阳家现在是他手下的势力,自己这个幕后老板,也该去露露脸,同时给了他们不少极品丹药。

    因为害怕父王记挂,他并未再外面待了三个月,便回到了咸阳。

    “妃儿,你先回家吧,我进宫给父王报个平安。”嬴政道。

    “能不能……带我一起去?”

    “那……好吧。”嬴政点点头。

    将近一年,焱妃一直住在太子府中,秦王和华阳太后是知道的。带她见见长辈也没什么。

    咸阳宫,大朝会刚刚结束,嬴子楚坐在桌安前,看着一卷商君书。

    就在这时,一名寺人(太监)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激动地道:“王上,太子回宫了!”

    嬴子楚浑身一震,急忙道:“让他进来!”

    “诺。”

    不多时,换好衣服的嬴政走了进来,躬身行礼:“儿臣拜见父王!”

    “嘭!”嬴子楚猛地拍在桌案上,怒道:“你还知道回来!”

    “有劳父王挂念,儿臣无事,武学境界也突破了。”

    “境界,什么境界?你是未来的秦王,不是江湖中人,你要做的,是帮着我处理国家大事,而不是出去游玩!”

    “父王此言差矣,儿臣将来要做的,不只是灭六国,更是要整合诸子百家!而对于那些传承百年的大派,如果不服大秦的管制,武力镇压是必要的,此乃以毒攻毒。”嬴政道。

    “哦?”嬴子楚目光有些好奇。

    “例如道家,如果将来我大秦一统天下,这些门派只站着地方而不缴纳赋税,那就不代表统一,儿臣心中的统一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每一寸土地,都是秦土,每一个百姓,都是大秦子民,无关他是什么门派,什么身份,不服秦法,就打到他服!”

    “说的好!”嬴子楚一拍桌子。

    嬴政继续道:“而对付这些江湖门派,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扶持另一个忠于大秦的门派,用他们的手,去整合诸子百家!”

    “你……真的是让寡人惊讶,如今六国未灭,你就在想以后的事情了。我在想,等你加冠后,要不把王位传给你?”

    “父王不可!”嬴政赶忙拒绝。

    尽管他知道,嬴子楚已经没有几年好活头了,但这种事可不能说出来。

    “罢了,你先下去吧,去见见你的母后。这几个月来,她可是一直念叨你呢。还有,别忘了去探望你两位祖母。”(夏太后,华阳太后)

    “诺儿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