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仙秦:君临万界 » 第二二章:百年生计,赵王驾崩

第二二章:百年生计,赵王驾崩

    嬴政登基之后的首战大获全胜。

    凭借武器上的优势,赵国的骑兵和铠甲形同虚设,这无疑是给山东六国上了一堂生动战争课——你们的武器,已经落后太多了。

    咸阳宫

    此时的嬴政,正带着两位国师在成阳后花园中散步。

    一位是献上豫州鼎的公输仇。

    另一位则是提出“十字预言”的阴阳家东君——虽然整件事从头至尾都是嬴政自己谋划的。

    但在秦国人眼里,在天下人眼里,阴阳家此次可谓是大出风头。

    不仅帮助秦王获得传国玉玺,更是预言秦将灭六国。秦王最宠爱的焱王妃还是阴阳家弟子。

    当真前途无量。

    “公输国师,寡人打算再建立一支全新的军队,并让他们装备上公输家的霸道机关,你看如何?”

    公输仇眼睛一亮,点点头,“自然是可以的。”

    “好,只要国师助寡人灭掉六国,寡人必在我大秦文庙中,为鲁班大师立位塑像,让其享受后人供奉。而国师,也将有一席之地。”嬴政说道。

    原著中,秦国也确实有一支重甲兵,名曰——百战穿甲兵。

    由王翦家族的子嗣带领。军队士兵带的面具似虎,人人备有精弓强弩。与蒙恬的“黄金火骑兵”齐名,后随王翦伐楚,立下了无数战功,素有“百战穿甲,无往不利”的美誉。

    公输仇浑身一震,赶忙躬身行礼,“臣,将率领公输家所有弟子,为王上的霸业,添砖加瓦!”

    这几个月,公输仇一直住在咸阳国师府。自然听过大秦武庙的事情。

    对于公输家来说,给再多的金钱和权力,远不如让他们的祖先进文庙来的实在。

    凡是进去文庙祭拜的人,都将拜祭他们的先祖。想到这里,公输仇脸上露出了浓浓的笑容。

    至于墨家,嬴政到不是很在意。

    墨家与儒家并称当世两大显学,墨家弟子中精于武艺者称为“墨侠”,奉守“兼爱,非攻”的要旨。墨家也擅长机关构造之术,门下弟子行侠仗义,常以墨门绝学非攻机关术助他国守城为世人称道。

    历代巨子携弟子于绝岭雄峰间,历时三百余年筑起墨家机关城,成为最后的“人间乐土”。

    燕王喜二十六年,秦国即将攻打燕国,当时的燕国太子燕丹和农家侠魁田光策划了派出使臣将秦国叛将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地图献给秦王嬴政,并趁机刺杀嬴政的计划。

    燕丹将计划告诉了当时的墨家巨子六指黑侠,却遭到了六指黑侠的拒绝。焱妃为了帮助他实现心愿,私下用“六魂恐咒”杀死六指黑侠,并嫁祸给流沙。此后燕丹继任墨家巨子,加入了反秦势力……

    可如今,焱妃是自己的女人,以燕丹的能力,肯定当不上巨子,所以将来的墨家,大概率会避世不出。

    然,嬴政要的是整个天下,不会允许天底下有一块大秦律法管不到的地方。

    除非墨家愿意主动臣服于秦国。否则,就直接送他们上西天!

    “东君,这次辛苦你们了,回头寡人会赏你们百滴天露之水。”嬴政目光望向东君。

    “多谢秦王。”东君微微倾身。

    虽然这个世界的灵气极为稀薄,但有了天露的帮助,她修行的速度会提升上百倍,更关键的是,这东西可以无限服用。

    有了这些资源,也能为阴阳家培养出更多的精英弟子。

    “对了,今后筛选长老,自相残杀这条门规就废掉算了。毕竟到头来,损失的都是我们自己的力量。”

    “弟子遵王命。”东君点点头。

    东皇令如今就在嬴政手上,再加上焱妃这层关系,她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正在此时,赵高迎面走来,恭敬地道:“王上,韩国使臣张直,郑国来了。”

    嬴政眼里掠过一抹亮色,说道:“召集文武大臣来咸阳宫议事!”

    “诺。”

    秦王嬴政和赵姬并肩端坐在王位之上。

    昌平君躬身道:“启禀王上、太后,韩国使臣求见。”

    “宣。”嬴政吐出一个字。

    “诺。”

    昌平君应了一声,对守门寺人打了一个眼色,后者高唱道:“秦王传见韩国使臣。”

    不久,两名穿着韩国官服中年男子走进大殿,随即躬身行礼。

    “外臣张直、郑国拜见秦王。”

    “平身。”嬴政略微点头。

    “谢秦王。”两人起身。

    “两位来使何事?”面对这两人,嬴政其实早就知晓对方要做什么,但表面还是不露声色。

    “回秦王,我王听闻贵国遭逢大旱,特派外臣前来献策解厄,以表我王至诚修好之意。”张直说道。

    嬴政点点头,问道:“你们有何良策?”

    郑国上前一步,开言道:“副使郑国有图献上,可保关中沃野万里,永不再受干旱之忧,以此表现我韩国对秦国的友好之意。”

    “快呈上来。”

    随后,四个内侍将一份巨大的图轴抬了进来,郑国俯下身子,亲自打开。

    正是后世那赫赫有名的“郑国渠”。

    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但以天下局势而言,郑国渠工程宏伟,规模浩大,称得上是两千多年前之壮举!

    虽说郑国是韩人,但却有“工匠精神”,哪怕后期在真实目的败露后,仍旧不忘修渠。

    他曾对秦王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嬴政从台阶上走了下来,站在图轴之上,就像是脚踏着整个天下。

    “我王特命外臣禀明秦王,郑国可以留在贵国作为客卿,造福大秦。”张直急忙补充。

    “好,韩王的礼物,寡人收下了!”

    “王上,臣有疑问。”吕不韦站了出来。

    “相国请讲。”嬴政也不抢他的风头,转身回到了王座之上。

    “请问贵使,修建此渠需要多少人力?需要多少年?”吕不韦直奔主题。

    “每年约三十万众,最快需要十年。”郑国说道。

    “耗费这么长的时间,投入这么多,根本无法解决当前的旱情,请王上三思。”芈启也站了出来。

    天粮虽然解决了秦国的粮食问题,但没有足够的水源,再好的庄家,它也是长不出来的。

    “此渠事关秦国百年大计,寡人认为可行,郑国听封:寡人封你为大秦督造官,总领修渠之事。命,地方所有官员,全力配合,违令者,严惩不贷!”

    既然要修渠,之后势必会侵害到某些氏族豪绅的利益,这种时候,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心软!甚至必要的时候,他不介意动用一些强硬手段!

    “郑国领命。”

    “贵使远道而来,寡人已经为你们备下酒宴,稍后有两位相国亲自相陪。”

    “谢秦王。”两人躬身谢过,慢慢退大殿。

    接待完使臣,嬴政将左右丞相,以及数位心腹大臣召到书房。

    “诸位,对于这条水渠,你们有何看法?”嬴政问道。

    吕不韦道:“王上,我们既然要接受六国流民,就需要足够肥沃的土地,而水渠,自然是重中之重,有了水源,我们的粮食只会更多?东出函谷,也再将无后顾之忧”

    “可投入的人力,未免有点太大了。”王绾道。

    “这是韩王然的疲秦、劳秦之计。”嬴政道。

    闻言,众人的目光忘了过来。

    “我大秦要东出,第一个灭的,必然是韩国。韩国出于畏惧,借献图的名义,实则是想让我们将注意力,转移到水渠之上。如此,我们必然没有精力再东出。他们,也能过几年清闲的日子。”

    “原来如此,王上果然慧眼如炬!”芈启恭维道。

    “哼。”蒙骜冷哼一声,直接道:“王上,老臣请命,率领大军平了韩国!居然敢如此戏耍我等!”

    嬴政摆摆手道:“上将军稍安勿躁,几年时光,我们等得起的。寡人听说,韩王然近来身体抱恙,估计没几年的活头了。而韩太子又是个毫无建树的草包,不如就让他们自己内部先乱起来,我们也好一举拿下韩国!”

    “王上,韩国太子虽然没什么能力,但韩相张开地,还是不容轻视的。”芈启补充道。

    “他也不足为惧。”嬴政摇了摇头,目光看向蒙骜,问道:“上将军可晓得姬无夜此人?”

    “姬无夜?”蒙骜思忖片刻,点了点头,“那个号称韩国百年以来最强将。记得当年,被老夫打的抱头鼠窜,什么最强将?纯粹是其他韩国将领太弱而已。”

    蒙骜的神情极为不屑。

    “将军所言极是。此人虽无谋略,但野心极大,又和张开地政见不合。如果他能站在韩太子那边,韩安登基后,自然会更信任他。姬无夜必然不会放过掌控军权的机会。有此二人在,韩国朝堂还有太平时光么?”嬴政笑道。

    听了这番分析,众人纷纷点头。

    自王上登基,一直待在咸阳,却依旧能够掌握天下局势,可见他背后的势力不容小觑。

    ……

    和秦国不同,赵国朝堂近几日可谓是一片愁云惨淡。

    被秦国狠狠揍了一顿之后,赵孝成王一病不起。

    他并不是心疼那三座城池,而是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个十三岁的小娃娃摁在地上锤。

    当年,秦、赵两国在长平展开决战,赵孝成王错误选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导致赵军四十多万全军覆没。

    这几乎成为他的梦魇,时隔多年,他仍然从梦中惊醒,梦到四十万赵国将士英魂责备他的昏庸无道。

    好不容易熬死了昭襄王,之后嬴柱,嬴子楚相继离世。本以为可以趁此机会一雪前耻,痛击秦国!结果又蹦出来个少年君王嬴政,其吞并天下的野心丝毫不减。

    短短四年时光,嬴政凭借自己手段,使得秦国上下君臣一体,战力倍增。

    十三岁登基亲政,又得上天所赐传国玉玺,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此次战役,赵军折损了近三万的士卒,而秦国,仅仅损失了一千多人。

    按照以往,攻城一方的伤亡人数,绝对远高于守城一方。但秦国的新式兵种勇猛过人,他们各个能够离地腾空,直接跃上城头,手中所持长刀,如同砍瓜切菜一般,肆意的杀戮赵国士兵。

    可以说,三座城池,秦国几乎没受到什么阻碍便拿下了。

    龙台宫中,赵王虎目含泪,无力的躺在病榻上,身旁是赵堰在侍疾。

    “为什么,为什么,难道秦贼真是寡人克星不成?寡人不甘心,寡人不甘心啊,为什么好事都轮不到我赵国……咳咳……”赵王咆哮道。

    “哇”地一声,他一口老血喷出,面色变得更加苍白。

    “父王!”赵堰赶忙握住赵王的手,焦急的道:“父王您可要保重身体啊!”

    “太子,寡人悔不当初啊,后悔当初没能直接杀了嬴政,如果当初杀了他,岂会有今日之祸?现在,连老天爷都在帮助他,叫寡人如何甘心?”

    随即,他目光看向赵堰,虚弱地道:“太子,寡人的时间……恐怕不多了,他日我若是驾崩,你便是新的赵王……”

    “不……父王不会死的?”赵堰急忙道。

    但他心里,却隐隐有些激动。

    嬴政十三岁当了秦王,将整个秦国打造的兵强马壮。

    说起来,自己还年长他几岁呢,未必就会输给这个小子。当年如果不是丞相赵胜阻拦,嬴政的坟头草恐怕都几丈高了。

    “唉,寡人又何尝想死呢,只是不放心你啊。”赵王一声叹息,语气尽是无奈……

    三天后,赵王丹驾崩,谥号孝成。

    其在位的二十一年间,始终面对秦国东出的压力。经历了长平之战的惨败,也取得了邯郸之战的胜利,但最终大片领土被秦国蚕食,造成赵国国土面积急剧缩小。

    赵武灵王时代,开疆拓土的局面,不再出现,并从此埋下被秦国吞并的隐患……

    咸阳城

    听闻赵堰登基为赵王的消息,嬴政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缓缓地道:

    秦袭邯郸岁月深,何人沾赠郭开金。

    廉颇还国李牧在,安得赵王为尔擒。

    “朕的大秦战神,今后就看你的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