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白天救人,晚上造神 » 第一百二十二章 随手刷个新病例

第一百二十二章 随手刷个新病例

    “林医生早!”

    来来往往的医生护士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见到林闲之后还是热情地打着招呼。

    “怎么了?为啥我感觉大家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林闲一把拽过正好同时过来上班的秦商问道。

    “那边那个机器看到没?”秦商指了指医生办公室角落里的小巧电子产品模样的设备,这东西外观精美,乍一看还以为是什么装饰品。

    稍微摸索了一下,林闲发现它上面可以实时显示时间、温度湿度,总之就是个好看的时钟?

    “不止呢,你看!”

    秦商按下按钮,一只黑色水笔从机器下方开口滚落下来。

    “林姚集团给咱们医院送了一百台这种设备,还终生负责补充水笔,这下咱们就彻底水笔自由了,再也不用到处偷水笔啦!”

    秦商笑得像是个很没见识的孩子,林闲拿起那支笔看了看,至于么,不就是两三百块钱的大路货么,有必要这么开心吗?

    看来医生真是个很需要关爱的特殊群体。

    秦商手脚麻利地归拢病例,就准备投入工作,林闲见其他三人也不在,好奇问道:“其他人呢?你们怎么都好像很忙的样子?”

    “林医生你休息的这段时间里,不知为何全市意外受伤的患者数量暴增,我们这里是郊区还好,据说市中心几家医院都要瘫痪了!”

    “哦,原来如此。”林闲猜测应该还是韩天南事件的后遗症,然后翻开之前那名心律不齐患者的检查报告。

    慢性疾病患者就是好,可以等忙完了慢慢研究。

    在大街上随便拖一个健康人做一套全身检查,也能查出七八种不同问题,这患者求医问药好几年,把所有能做的检查重新做了一遍后,各种小问题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主要还是看他的二十四小时心电图,果然不正常,夜间还好,心率平稳地保持在60左右,到了白天就开始逐渐增高,在晚上睡觉前达到巅峰。

    “IST?”秦商见他对着这份报告沉吟,便将自己几人的想法说了出来。

    IST,即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被定义为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持续性或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主要症状是静息时心率超过100次每分,一般发生于年轻患者,其中绝大多数是女性。

    “我不喜欢IST这个病,它很没有诊断学的美感,更像是一种‘口袋病’,找不到确实病因的心动过速都可以往里面装。”

    林闲没有否定这个结论,但导致IST的因素太多,而且大多数无法确实检测出来,就单说各种类型的自主神经紊乱,想要检查出具体的问题就是难如登天。

    还是有一些问题,比如二十四小时心电图所指出的患者心率起伏与他的工作时间并不一致,如果是IST,最有可能是在工作时间段心率达到最高峰,下班和结束应酬回家之后,心率应该是降低才是。

    不会像现在这样直到睡前才陡然降低。

    普遍的治疗IST的方法是对症使用β受体阻滞剂,患者也尝试过使用这种药物,效果还不错。

    但……就像是给肿瘤患者吃止痛药一样,症状消失了,病根子说不定会越来越严重。

    “算了,我再想想。”

    林闲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该做的检查都做了,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时候只有等患者的病情自然发展,显露出更多症状后才能为诊断提供新的线索。

    这时,唐主任推门走了进来。

    林闲见他面容憔悴,仿佛苍老了十岁的模样,顿时于心不忍地给他倒了杯咖啡。

    “上次的事情还没解决吗?我这就去催姚瑶。”

    “不用不用。”唐主任摆摆手:“她已经跟我说了,耐心熬一段时间就好。”

    唐主任一直以来对自己帮助很大,林闲有些自责,毕竟这么久没认真关注他那件事的进展,只知道当时他被个不讲理的患者打了,院方为了息事宁人压着他选择和解,这件事对无私奉献了半辈子的唐主任打击很大。

    快速的刷了下手机,林闲发现目前的舆论指向很奇怪,清一色地都在指责唐主任乱开检查、黑心贪财、徒增患者负担,还有患者亲戚声泪俱下讲述自己如何被坑的经历。

    姚瑶怎么搞得,别说给唐主任洗清冤屈了,怎么眼看着就要把他批黑批臭呢?

    现在连吃瓜群众都一边倒了,还出现了很多别有用心的评论。

    比如什么“虽然他多开了检查,但毕竟也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医生。”

    “别光指责他了,现在哪家医院不是这样?大家理解一下,医院也得赚钱啊。”

    “算了算了,大家都不容易,互相体谅嘛,他不就是图点小钱,别的地方还有谋财又害命的呢!”

    “医生是有问题,患者难道就都对吗?为什么不去更好的医院?”

    这些评论看起来是给唐主任开脱,实则用心险恶,像是坐实了他已确实为了绩效过度检查一样。

    这样下去谁还会在乎他吃了几碗粉?

    也难怪唐主任一副压力山大的模样。

    “不休息几天么?”林闲很贴心地关怀道。

    “有个病人,正好你来了一起看一下。”

    唐主任在电脑上登录自己的账号,调出来一份病历。

    “26岁女性,因为严重的腰椎压缩性骨折入院,却出现了蛋白尿和血尿?”

    林闲疑惑地望向唐主任:“这不是泌尿科和骨科的活么?跟你神经内科有什么关系?”

    “患者是在玩滑板时受伤的,她坚称自己当时忽然感觉一阵晕眩,然后感到恶心,接着才失控摔倒在地。”

    林闲挠挠头道:“你意思是有可能患者在摔倒之前就出现了症状,尿血可能是外伤损伤了肾脏?”

    “没错。”

    “肾脏的影像学检查呢?”

    “一切正常。所以他们请我来会诊,排除神经系统问题。”

    “都很合理啊。”林闲将病历重新翻了一遍,讲道理,大华联邦的医疗资源虽然不太充足,但医生的水平并不弱,哪怕是京医五院这种小医院,能独当一面的医生也几乎不可能是不学无术之辈。

    所以其实唐主任他们的前置诊断工作已经做得很完善了。

    不过林闲有额外的软实力支撑。

    问明了患者摔倒的地点,林闲随手发了个信息出去,不久后,他拿出平板,打开了一段视频。

    “这是什么?……监控录像?”

    唐主任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