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通关手册 » 第1章 从血压最高的北宋末年开始

第1章 从血压最高的北宋末年开始

    汴京,宋朝的皇城。

    病入膏肓的宋哲宗在床前哭泣,

    “我的两个孩子,一个死了,一个找不到了!”

    “这都是你们干的好事!”

    大殿当中静悄悄的,空无一人。

    只有一代帝王在死前的悲愤在回荡,

    过了很久,那里再无一丝声音,才陆陆续续地走出了几个人,

    “皇上驾崩了。”

    随后,宋徽宗登基。

    北宋从此进入末年。

    宣和四年。

    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由外族入侵而完全消亡的汉人王朝,

    距离它的灭亡。

    还剩五年。

    ……

    汴京城。

    身为大宋的皇城,此时空前繁华,街道上车水马龙,一副蒸蒸日上的样子。

    赵君将手中的书本盖在脸上。

    遮住了明媚的阳光。

    “他妈的,古代果然不适合我这种躺平的废物。”

    这句话是他由衷的感叹。

    距离他穿越过来,已经有半个月的时光了。

    这具身体的主人本应该是烟雨江南中一名富家子弟,可是还没等到赵君出生享受,就家道中落了。

    只剩下自己和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

    记忆中依稀记得母亲的样子,记得在她病逝之前,要求自己一定要出人头地,读圣贤书,做人上人。

    记得好像这个身子原本的主人就是按照她母亲的安排来做的。

    可是却染上了风寒,被自己穿越了。

    “真是倒了血霉了,哎,想念我的电脑,想念我的游戏……”

    赵君此时还在怀念,古代人的日子实在是太无聊了。

    “而且,这科举也太难了吧。”

    他本以为自己堂堂一个现代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回到古代还不是纵横八荒?

    区区科举难道还能比高考更难?

    只可惜自己想错了。

    他深刻地认识到了。

    身为一个现代人,他只会两件事。

    就是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科举当日,他看着那些迥然不同的题目。

    懵了!

    人都麻了……

    这都是什么玩意?

    更惨的是,自己还得知了一个消息。

    现在是宣和四年!

    这是什么概念!

    马上就到了金国女真族挥兵南下的日子啊!

    也就是说,在过几年之后,北宋可就灭亡了。

    自己真是欲哭无泪。

    别人穿越,要么是万朝来拜的贞观大唐,要么是风骨无双的铁血大明。

    可是偏偏自己居然穿越到了最软弱,最可耻的大宋。

    在记忆中,自己对大宋的印象是最少的。

    只记得靖康之耻,最后元朝灭掉了苟延残喘的南宋,成就了古往今来第一个被异族消灭的中原王权。

    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尤记得精忠报国的岳飞。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在这个重文抑武的大宋,一代华夏人的尚武节气被生生磨灭,最后倒在了蒙元的铁蹄之下。

    “哎……”

    就在赵君叹气的时候,他感觉到脸上的书被人拿走了。

    “岂可这样对待圣贤书?”

    身边忽然有人说话,并不严厉,没有责怪的意思。

    阳光刺在脸上,热浪扑面而来。

    赵君睁开眼睛,看到了身边的人,

    大概四五十岁的样子。

    穿着一身简单朴实的衣服,中年人仔细地将书上的褶皱磨平,然后将它合上了。

    “书,可是很珍贵的东西。”

    中年人自说自话,看见赵君的样子,好像回想起了自己小时候。

    然后他将书放好,放在了赵君的身边。

    “少年可是陷入了疑惑,若书中有什么不解之事,或许可以说出来。”

    赵君抬头看了一眼,并没有说话,

    书不书的无所谓,科举什么的也不重要。

    眼看着大宋都要亡朝了,就算考了个功名,又有什么用呢?

    还不如想想怎么保命来得实在。

    见他不说话。

    中年人也不以为意,只是站在这湖边,静静地欣赏这美景。

    他叫李纲,今朝回京上奏,是为当今时局担忧。

    一直以来,契丹大辽犹如一座大山般压在大宋头上,牢牢占据着大宋的命运关喉——燕云十六州。

    而今,终于是有些衰败的景象了。

    只是当今皇帝……

    “哎。”

    李纲不愿多说,只是心中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尤其是今天早朝之后,他看见了那些人的态度。

    更是令他心烦意乱。

    朝廷中,不少人面对辽金的态度模棱两可,得益于郭药师的投降,此时满朝欢舞至极,认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已经是近在眼前的目标了。

    皇帝更是龙颜大悦,朝令夕改,完全是被郭药师投诚的喜悦冲昏了头脑,只待山河一统,完成历代前任皇帝的遗愿了。

    朝野外,到处都是歌功颂德的声音。

    宋徽宗甚至亲自提笔,将燕京改名为燕山府。

    百官骗皇上。

    皇上骗世人。

    “这世道……难了。”

    “是啊,太难了。”

    忽然听到那个少年也在叹息。

    李纲烦乱的心绪被打断,回头望向了赵君。

    只见这个少年也满心的琐事,迎着那两条紧皱的眉头,便能看出一二。

    “少年人何故感叹,可是科举落榜?”

    李纲笑了笑,相遇既是缘分,他在朝堂上面是威严四方的大臣,可是下了朝却平常的和普通人一般。

    没有一点官威。

    此时看着赵君那副样子,自然能猜出他是因为什么才犯愁的。

    无非是科举落榜,这样的学子他见的多了,

    大宋虽然崇尚读书,但是每年如海潮一般涌来的读书学子中,往往也只能有几人登上金榜罢了。

    每到了这个时节,便是几家欢喜几家忧。

    “男子汉大丈夫,失败一次不过是重头再来,不能失去了斗志。”

    “没什么,就是在为了钱发愁。”

    “钱?”

    这个时代,他们这些读书人以两袖清风为荣。

    君子之间从不谈钱这种东西。

    此时突然从这个书生模样的人口中听到钱这个字眼。

    一时半会之间还让李纲有些不适应。

    “自然就是钱了,不然怎么走?”

    赵君看这个这个中年人,自然能从这个身上感觉到有一种不同于普通人家的气质。

    “你是当官的吗,能不能帮我个忙?”

    赵君拱手。

    他来到这里,身上的盘缠已经不多了,而且,自己要去南方躲避灾祸,一点小钱根本不够。

    “我……额,在下有一家传至宝,想寻个当铺,换些钱财来用。”

    说罢,便从口袋中拿出一块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