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通关手册 » 第19章北宋战神,宗泽

第19章北宋战神,宗泽

    宗哲这一生,做过很多次选择。

    只是从未有一次,选择的如此缓慢。

    同意,便是参与进了夺嫡之争。

    不同意,他一颗拳拳报国之心便无处安放。

    看着赵君的样子,宗泽想到很多,心中思绪难宁。

    他本已经对着腐朽不堪的朝堂断绝了念想,只想食禄尽忠,安度晚年,但李纲今天的一番话,却在他早就古井无波的心里,掀起了一阵波澜。

    不知不觉间,他从赵君的身上,看见了宋哲宗的身影。

    脚下。

    终究是动了一步。

    “宗老,请。”李纲看见宗泽终于是挪步了,心中充满了振奋之感,当下便走了过去,与宗泽并肩。

    “别高兴的太早,这事还没定呢,等这小子确定了身份再说吧。”

    宗泽摇了摇头,但脚下的步伐却不再扭捏了,逐渐顺畅了起来。

    “哈哈,明白,明白。”李纲快速说道,接着又说道:“宗老,等这次郊祀之后,我便要离开汴京回地方小县中去,还请您多关照一下他。”

    李纲的眼神看向赵君,道:“他虽读了经书,但今朝的科举未能中榜,想来才华是有些的,但为君之道,帝王之道却是从未有人教过他的,还请宗老多留意两分。”

    宗泽听闻,却摆了摆手,“此事日后再商议,我要看看这小子品行如何,若是那贪生怕死之辈,便是先帝的孩子又如何?老夫看中的是能坚决整顿朝堂,清理奸臣的君主,可不是享受荣华,放浪形骸的废物!”

    “老夫可不管正统不正统的,老夫只要一个好的皇帝!”宗泽看着李纲,直接把自己的态度表明了。

    李纲点了点头,道:“宗老放心,赵君这孩子,我是与他交谈过的,您可知他曾与我说过什么?”

    李纲想了想那日两人交谈时的场景,轻声道:“他说,何人一个民族都向往温暖的地方,而弱势的民族,只能抱守寒冬!”

    “宗老,你说,有这样见地的孩子,难道不值得下注?”

    “当真是这样说的?”

    “千真万确。”李纲点头,“若是宗老不信,也可以亲自询问这少年心中所思,证明我所说的话不是胡编乱造。”

    宗泽看了眼赵君的背影,也没说什么,他有万丈雄志,有千百想法拯救社稷,但现在也不是值得说的时候。

    对他来说,能不能确定赵君的身份都不一定呢。

    在这之前,他是不会有任何表示的。

    他只是跟李纲说道:“此事你知我知,不可张扬出去,不然你我都有掉头的危险。”

    李纲点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他们三个人,赵君走在最前面,而李纲与宗泽在他后面四五步远的地方,他们之间小声地谈话,倒是没被赵君听见。

    只是两人在他的身后嘀嘀咕咕,却总有种背后有人说风凉话的感觉,冷飕飕的。

    赵君一路走着,也不好意思回头看看,直到了煤场的口子,他终于有机会转过身来了。

    “二位先生,我们到了。”

    赵君转过身,发现两人已经不再私语了,倒是好让他的好奇心落了个空。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煤场,前方有一条长长的石板铺路,连接到尽头的青色房屋,那是煤场的账房,从那里走进去,便可以在其中挑选煤炭了。

    现在的日子,虽然只是九月,但天气已经凉下来了,正是城中百姓购买煤炭的时候。

    石板路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多是接活的纤夫,他们蹲在煤炭场的两边,若是有大家族过来购置煤炭,他们便争先恐后的去出卖力气。

    不过,这石板路主要是铺给运输车的,从汴河到这里,还有几公里远,推车走在石板路上,效率能提升几倍,有时车与人抢路,时不时的会爆发出几句争吵,倒也显得热闹。

    运输,购置。

    这是冬季前煤炭厂人最多的时候,真等冬天来了,汴河便会冰封,到时候运输船可就进不来了,就算是有炭,那也卖的极贵,只有大户人家才能享受得起。

    看到这么多人,赵君的小脸苦了起来。

    这只能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了,看这排队的样子,说不定要等上半个时辰。

    倒不是说他等不起这半个时辰,而是此时跟他而来的两位大官里,还有一位老人。

    这里煤灰四散,对老人的身体并不好。

    想到这里,他赶紧走向两人身前,拱手道:“两位先生,此处煤灰太多,若是吸入太多,对身体有害。”

    “两位先生要不还是先回去吧,若是也想购置些煤炭,与我说便好,待我进去之后,帮二位买回来就好。”

    赵君想着,他用手帕遮住脸又没关系,全当是戴口罩了。

    但他们两位恐怕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恐怕抹不开那颜面,那三个人去还不如让他一个人去呢,大不了出来的时候雇上几个伙夫,帮着抬下来就是了。

    “呵呵,你倒是有心了,不过这点煤灰算不得什么,老夫当年治理河水的时候条件比这艰苦多了。”

    宗泽一把年纪了的人了,但却没那么多繁文缛节,说走就走,连一旁的李纲看了也只能摇头。

    “走吧,跟上去吧。”李纲苦笑。

    赵君也跟着点了点头,然后马上跟上了他们的步伐。

    “说起来,曾听闻你家在那江南之地?”路上,李纲不经意地提问。

    “是的,在下家住江南,这次赶来汴京,还是为了殿试,没想到竟落榜了。”赵君无奈道。

    “殿试,我与身边这位大人都是三十而立这个岁数,才中了进士。”

    李纲一边摸着胡须,一边安慰着赵君。

    他平日间,是没有这么多话的,今天拉着赵君说来说去,其实也是为了能将赵君引荐给宗泽。

    他希望两人之间能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

    这样,等他从汴京离开,回到南剑州的时候,这颗心才能放得下。

    换句话说。

    这其实是李纲在为赵君铺路!

    皇子。

    太子。

    嫡长子。

    庶子。

    不管是什么身份的孩子,若是想争夺那大内皇宫内的龙椅,就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支持。

    这宗泽有能力,也有些人脉,不仅仅是一个文官,在兵法上也有极高的造诣,堪称是朝堂上难得的文武双全的良臣了。

    别看宗泽现在只是一个被革了职的老人,但,官场上有起有落是常态。

    更何况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了,徽宗此次郊祀,实行大赦,这份大赦的名单里,就有宗泽的名字!

    此番复起,他必能更进一步!

    赵君若是能赢得他的关注,宗泽便可以教会他一些为君之道,兵法之道,帝王之道。

    甚至,若是宗泽能尽心尽力地调教赵君,李纲相信,他追上如今的皇太子赵恒也不是什么难事。

    “现在机会就在你的眼前了,看你能不能把握得住了。”李纲心里默默地想着,然后开始一句没一句的与赵君聊着,时不时还与宗泽搭上几句话。

    就这样,这一路间,三人之间的气氛倒是极其融洽,而且,这少年,中年和老者的组合,放在不知情的人眼里,同一家老少同游,也没什么差距。

    当然,这其中多亏了李纲,若不是他做中间人,从赵君和宗泽两人之间找共同的话题,他们之间也不会熟路的这么快。

    只是,和带着目的性的李纲不同,此时的赵君还不知道这位两位日后的北宋救星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来接近他这个江南少年。

    他只是觉得,有这两人傍在身旁,排队的速度快多了。

    因为就在刚才,眼尖的煤场煤场老板,带着一群泥腿子,特意从屋子里出来,将他们迎了进去。

    在旁人艳羡的目光中,赵君跟在两人身后,与他们一起进到了煤场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