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通关手册 » 第44章 出使,第二次收复燕云十六州

第44章 出使,第二次收复燕云十六州

    “喂!”

    “喂!”

    “小子,你怎么又进来了?!”

    睡梦中,赵君朦朦胧胧地听见了有人在呼唤着自己,睁开眼睛,赫然发现对面竟然自己上次的狱友,中年道士。

    赵君翻了个身,没去管他,这牢狱睡得不舒服,他根本就没睡醒,再加上太阳出来了,正是暖和的时候,他此时睡意极浓。

    这一觉,赵君也不知道睡到了什么时候,再次睁眼的时候,太阳已经升的老高,牢狱中各种声音都活络了起来。

    与他一同苏醒的,还有各种令人作呕的气味。

    站起身来,而后伸了个懒腰。

    这一晚上总算是熬过去了,京城巡检说过,自己只需要在这里呆上一两天就好,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被放出去。

    “该不会要在这里过中秋了吧?”

    赵君想了想,难免露出几分担忧,如今距离中秋没剩下几天了,若是弄不好,真有可能被一直关下去。

    过个节倒是无所谓,但他的心思都在朱三身上,万一自己的浮漂让他给扔了,那就不好办了。

    “小子,你上次骗得道爷我好惨啊。”看见赵君一醒,道士马上凑了过来,盯着赵君。

    “你还说你在京城里没有人脉,可道爷我都看见了,那天有两拨人来救你呢!”

    “你这小子,该不会是京城里哪个大家族的公子吧?”道士狐疑地问道。

    “你不是道士吗,你自己算算。”

    看着中年道士,赵君笑了笑,指了指自己的脸。

    闻言,道士愁眉苦脸道:“道士我会算个屁啊,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要么说点别人爱听的,要么说点别人害怕的,哪会真算啊。”

    “我要是真会算,还至于被关在这大牢里吗?”

    “不过。”他看着赵君,小声道:“小子,我可知道前朝皇陵,你若是带我出去,我可以把位置告诉你,让你发一把大财。”

    道士挤眉弄眼,想用这一则消息贿赂赵君,当成自己出去的赎金。

    赵君白了个眼,道:“信你还不如信我是秦始皇。”

    说完,赵君就再也不去理会旁边的道士,安静地往墙上一靠,便开始等待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稍晚的时候,狱卒开门,送了牢饭进来,是一些米汤,其中的稻子连壳都没能剥的干净,喝下去的时候像是小石子一般,难以下咽。

    赵君也没什么胃口,只是将其中的汤当成水喝了下去。

    放下碗筷的时候,赵君却看见中年道士一口都没吃,他盘坐在地上,神神叨叨地念叨着什么。

    随后他一拍大腿,眼睛一下子就睁了起来,盯着赵君喊道:“妈了个巴子的,真的,真的是始皇帝命格!”

    “疯子。”赵君白了他一眼,根本不想理会,这老家伙估计是见谁都这么说,这才导致他被人抓起来丢到这大牢中了。

    “妈了个巴子的,道爷我会骗你?”道士极为激动,隔着栏杆就抓起了赵君的手,将它翻了过来,仔细地看了看其中的掌纹。

    “草,你这个命格,比圣公方腊的还要硬!”道士像是看见了某些惊人的东西,两条眉毛紧皱在一起,道:“你这命格与始皇帝的命格如出一辙啊!”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你这小子,到底是什么来头?!”

    赵君把手抽了回来,看着神神叨叨地道士,赶紧离他远了点。

    “你这是癫症?”赵君此时再看向这个道士,充满了一种怜悯。

    也许是漫长的牢狱生涯已经让他产生了幻觉,让他一个人在牢狱中疯了,不然谁正常人能相信我是秦始皇这种鬼话?

    所以,赵君反而是安慰起了道士,“你……诶,也许过两年就能让你出去了,不过,在这里也挺好的,外面危险。”

    “妈了个巴子的,你以为道爷我疯了?”

    那边,道士还在骂骂咧咧地喊着。

    可是赵君却不再理他了,他换到了另一面墙,靠在上面,偶尔才会回应道士两句。

    ……

    如今,宋国的盟友,金国皇帝已经在遥远的北方攻略下了西京,大金国的女真族人马正在遥望南方。

    燕云十六中州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囊中之物,只待兵马出发,便可夺下!

    只是碍于海上盟约,他们此时才按耐着不动,等待宋军的到来。

    现在,原本属于辽国的大半部分土地都已经落入了阿骨打这位君主的囊中,他一路南下,此时兵强马壮,大有席卷天下的意思,他们若是出手了,燕云十六州根本坚守不住半个月,但如此一来,便得不到宋朝的岁币与金帛。

    对于这位皇帝来说,一块燕云十六州远没有宋国的岁币重要。

    金军派到宋朝的使者是从六月份出发的,到了汴京,已经是九月的深秋,如果不出意外,赶在十月底回来,应该是可以的。

    而今夜,大内皇宫里热闹非凡。

    在几经交涉之后,大宋与金国的交易终于达成,如今,大宋得到了郭药师的投诚,更是大有一副兴盛的样子,所以,今夜的徽宗皇帝显得格外的兴奋。

    这场宴会,说是给几位大宋使者送行,但却偏偏邀请了同在汴京的金人使者,这没几分炫耀的意思,都是不可能的。

    这里面,赵良嗣与马扩分别担任此次出行的正负使者,享受皇帝的送行。

    这本该是荣耀无比的时刻,只是身在此中,明白事理的众多大臣,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谁都明白,这次出使,是一个苦差事。

    谈判,是要根据实力的!

    而大宋军的战力,在上一次的收复之战中已经显露无疑,根本半点战斗力都没有,这一点不光是辽国知道,就连金国也知道了。

    发兵燕京,消灭残辽。

    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难。

    赵良嗣坐在烛火下,一口一口地喝着桌上的清酒,这个时候的酒并不好喝,有股酸涩的味道,但赵良嗣全然没有感觉,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要出使燕京了,一想到那位雄才大略的金国皇帝,他便愁从心起。

    “收复,难啊,难!”

    他叹了口气,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当着皇帝的面前,他不敢表现的太明显,但眼角的皱纹是掩不住的。

    直到他看见对面的金国使者。

    一下子睁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