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颂 » 第七章 何为盛世?

第七章 何为盛世?

    甘露殿,李承乾跪在地上,正在思索如何应对之策,没想到迎头传来怒吼声。

    “父皇中年之身,正是身强力壮之时,不对......一直都很强壮”,李承乾给突如其来的怒吼声吓到了,说话都不利索了。

    这时门外有个小宦官探头探脑的,王德见状立马走了出去,把他拉到一边骂道:“你这不长眼的狗东西,陛下跟太子的家事,你在外面探头探脑的,嫌你脑袋长腻了是吗”。

    王德身为陛下身边的大宦官,人称王公公,宫里的宦官有部分可都是归他负责管教的,其他的一部分归东厂负责。

    这宦官立马带着哭腔说道:“干爹,皇后娘娘听闻太子回宫之后被叫来甘露殿,现在正往甘露殿赶来”。

    古代的宦官群体为了生存,就不得不巴结上头,认祖宗......认干爹......认啥都有,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知道了,以后放精明点,小心你脖子上的脑袋,滚吧”,王德朝小宦官挥了挥手,小宦官立马退下了。

    没一会,皇后娘娘就带着一群宫女宦官到了甘露殿门口,王德事先已经告知了李世民,李承乾也听到了,心里暖暖的,自己真是作死,惹下的祸要母后来擦屁股,咳咳。

    “臣妾见过陛下”,长孙皇后已经进了甘露殿,见到了太子跪在地上,李世民黑着一张脸,咬牙切齿,连忙对李世民开口,想转移话题。

    “皇后来了,你身为后宫之主,不知道后宫不能干政吗?来到甘露殿所谓何事”,李世民看到皇后来了,也没给什么好脸色,认为她慈母多败儿。

    长孙皇后知道陛下目前正气头上了,也没多想,权当陛下胡言乱语。

    长孙皇后说道:“有公公通报说高明这孩子回宫了,本宫担心他在宫外出了什么事,所以来看看,幸好没出事,不然本宫又得寝食难安了”。

    李世民心中还是有气,黑着脸开口道:“哼,高明胆大妄为,私自出宫,朕刚才已经说了,这太子位坐腻了,可以跟朕说,朕的儿子可不止这一个”。

    听得这话,长孙皇后大惊失色,忙道:“陛下息怒,高明这次犯错了,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吧,他还只是个孩子啊”,说完连忙对李承乾使眼色,暗示赶快认错。

    李承乾接收到信号,立刻说道:“请父皇息怒,儿臣知错,以后保证不会再犯”。

    李世民见状,也许心里的气也出得差不多了,淡淡的说道:“说吧,今天出宫,有何见闻,说与朕听听”。

    李承乾心里想着:“你倒是让我先起来啊,我这里跪着说话很累的好吧”,这时候还能发牢骚,可见作死能力越来越强大了,最后还是长孙皇后心疼儿子,对李承乾说道:“高明......你先起来吧,坐下慢慢说,你身体刚康复不久,不要跪着了”。

    长孙皇后一边心疼儿子,一边也是在跟陛下暗示,像是在说,儿子身体刚好,脑疾还没完全恢复呢,跪坏了怎么办。

    李世民怎么会听不懂话中的言外之意,哼了一声......才开口道:“起来吧。”

    “谢父皇,谢母后”,李承乾边说边站起身,然后走到长孙皇后身边坐了下来。

    李承乾抿了抿嘴,总结一下话语,开口道:“父皇,儿臣今日出宫,一路确有些许见闻,可是儿臣心里确有一个疑问,始终不得其解。

    “哦,是何疑问?”李世民听到太子的话,有些好奇的问道,旁边的长孙皇后也侧目看向太子。

    李承乾看向李世民跟长孙皇后,一字一句道:“何......为......盛......世”。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他没有说话,确实被这个问题问到了心里深处。

    长孙皇后也被这个问题震惊到,目中神采奕奕的看着太子,后宫不得干政,这是律法,所以长孙皇后也只能沉默看着。

    过了一会,李世民才开口说道:“依你之见,怎么才算是盛世呢?”,李世民没有回答,而是先把问题抛回给了李承乾,踢皮球打太极这种活,只要是玩政治的,那可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李承乾摇了摇头道:“儿臣也不知,今日儿臣在长安城看到了百姓,虽然穿衣得体,却多是粗糙布衣,而且面色蜡黄,应当是营养不良,儿臣下车走路,可是道路多是碎石,沙尘滚滚,儿臣也曾进入酒楼用膳,可是所食之物材料善可......味却不足,总而言之,儿臣心中迷茫,得此疑问,父皇可有答案,解儿臣心中之惑”。

    李世民手指轻轻的敲着案台,沉思了一会,开口道:“从隋朝到朕开创贞观期间,百姓多受天灾所迫,皇权所害,战争之苦,妻离子散,白发人送黑发人,百姓日夜哀嚎,血泪洗面,天下遍地饿殍,易子而食,百姓流离失所,衣不遮体,路边多有冻死骨”。

    接着又说道:“朕杀兄杀嫂杀侄,开创贞观年代,百姓得以安身立所,有衣可遮体,有粮能果腹,世人如何看待朕,哪怕说朕无情无义不孝的皆有之,可朕却从未对不起百姓,自从朕登位至今已是贞观五年了,这些年,天下太平少有征战,你说,这算不算盛世”。

    李承乾听完后,沉默了很久,他听懂了李世民的意思。

    李世民的世界观就是这样,他见过太多惨状,一生戎马,杀敌无数,历经几朝,方得天下,就说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玄武门之变”,那一战血流成河,人头滚滚堆积如山,这些年天下百姓的生活比起战争时期,和平了太多,也安稳许多,确实算得上盛世,他没错......

    可是对于李承乾这个经历了两世的人来说,这样的社会太原始,太老旧了,他见识了真正的繁华世界,他想改善百姓的生活,他也没错......只能说,两人所见的世界高度不同,三观不合罢了。

    见到李承乾沉默不语,李世民继续开口道:“每个朝代治世之法不同,你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心中的理想盛世,这没错......也很好,今日出宫,看来高明你还是收获不少”。

    李承乾回道:“多谢父皇解惑,儿臣心中已有所悟”。

    “嗯,有所收获固然可喜,朕知你心有所想,可是你要记住,所谓的盛世,都是以百姓为始,心念百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你要切记”,李世民开口对李承乾说道。

    “儿臣谨遵父皇今日教诲,定当为父皇分忧,为天下百姓谋福”,李承乾重重的点了点头。

    怎么说太子都是储君,李世民今天算是给李承乾上了一课。

    长孙皇后心中也松了一口气,心里想着这次总算是过关了,而且陛下还亲自教导为帝之道,看来还是很重视太子的,作为太子的生母,她自然希望自己的骨肉将来能安然接替级位,人总是有私心的,更何况生在天家,自古无情帝王家,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虽然自己掌管后宫,可是陛下身边的女子也不少,该有的危机感从来就不曾松懈。

    李承乾这时又开口说道:“父皇,儿臣心中有一些想法,想说与父皇参考”。

    “哦,有何想法,说来给朕听听”,李世民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

    长孙皇后也侧目看着自己的儿子,静静的等待着。

    李承乾说道:“儿臣近日,所见宫中细盐质量不纯,百姓所食大多皆是粗盐,儿臣有一法,可大量生产细盐,且纯度比现在所产细盐更高,可以让食用之人无害”。

    李世民当场站了起来,死死的盯着李承乾的眼睛,一字一句说道:“此话当真?”

    长孙皇后也震惊的问道:“高明,你真懂得如何格物之道,真可大量生产细盐?”

    “儿臣不敢欺瞒父皇,刚才所说一切属实,父皇若不信,儿臣可当着父皇的面,现场制作”,李承乾认真的说道。

    看到太子一脸坚定的样子,李世民激动得走来走去,一脸激动问道:“你说的大量生产,年产如何?”

    李承乾抬头挺胸的回道:“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开玩笑,前世作为科学院一员,参与制作“国之重器”,别说细盐了,只要跟矿物质有关的,你只要提问,闭着眼睛都能告诉你,还不需要元素表这种东西,这本身就是自己的看家本领,铁饭碗的保障,属于基操勿6......不......比基础还基础,前世自己研究重器,天天跟数据还有这些矿物质打交道,熟悉程度就跟自己身上有几根毛一样,咳咳。

    “好......好......好”,李世民大喊三声好,此时已经激动得不能自己,细盐和生铁,本身就属于朝廷严格把控的物资,一直都严格控制着买卖的,而且粗盐大多都是杂质太多,提炼不好吃多了还会引发身体疾病,如今太子竟然有办法,还能要多少有多少,这不是说以后天下百姓都有细盐吃了,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并不是说粗盐不能食用,而是大唐如今的技术,哪怕制好的粗盐也比不上前世的粗盐,是两种概念来的。

    李世民接着问道:“需要什么条件,你跟朕说说”。

    李承乾歪着头想了想说道:“暂时不用,儿臣目前还需要准备一番,到时候定不负父皇期望”。

    李世民按下心中的激动,突然非常温柔的对李承乾说道:“高明啊,如今天色已晚了,你先回去好好休息,不急.....要多注意身体,你可是朕的太子,可不能出什么差错”。

    看到李世民那慈父的目光,温柔得要滴出水来了,李承乾感到一阵恶寒,我靠......太现实了吧,这眼神......受不了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对着李世民跟长孙皇后行礼道:“父皇......母后......儿臣先行告退,先回东宫休息了”。

    慢慢的走出甘露殿,走着走着就小跑了起来,跑着跑着两只脚像车轮一样,咻的一声没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