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墨宋 » 第六章 缘由 下

第六章 缘由 下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

    你丫的两情相悦、旧情复燃我也认了,你却还要写几首诗抒抒情,你写诗也就算了,你写的竟然还首首都是名作……

    这就如后世的某某某一样,你说你做了某些敏感的八卦事,你自己识趣地低调处理也就算了,结果你丫的不但不懂得低调,竟然还要争上热搜?!

    你这……是要宣告天下说我汪某人被戴了绿帽子吗?

    你这不是要在厕所点灯——找死吗?

    你们这让老汪、老朱家情何以堪,颜面何存啊?!

    要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存天理,灭人欲”之类的理学思想已经在南宋抬头,且一直被诸如程颐、朱熹这类保守之人鼓吹着。

    作为朱淑真的远房族叔的朱熹(朱熹为朱僚次子廷隽一支后裔,朱淑真父亲为朱僚长子廷杰之后),这老小子就曾借出自《卫风》的诗歌《氓》评价过此类事件:“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此淫妇为人所弃,自述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

    古人的爱情启蒙还是挺早的,对待爱情与现在的人并无二致。然而朱熹的一句“淫妇”顿时也是让我惊呆了,不知道朱熹何时受过女人的伤害?貌似对女人鄙弃得很是彻底哎。

    翻开历史资料可知,朱熹虽然承认女性再嫁,是“圣人不能禁”的事:“夫死而嫁固为失节,然亦有不得已者,圣人不能禁也。”,但这却并不影响他鄙视女子,并加筑三从四德的坚城以束缚女性!

    话说,朱熹这人还是很有才学的,当官也基本能恪守本心,为民作主,但他这个人的人品也有不小的缺陷,比如这性格偏执、待人近乎苛刻的老小子就喜欢给不喜欢的人贴标签。

    自己常要求别人应怎样要怎样的,但有时这些事放在到他自己身上却换了另一幅嘴脸,印象中这老小子后来就被沈继祖弹劾扒灰、诱引尼姑为宠妾。

    另外,理学家程颐曾有一侄女守寡,程父帮她再嫁,大程还帮着写行状称赞此事。

    看来,圣人也终究逃不过“真香”定律啊!

    虽然汪义绍只是一文法小吏,但其祖父却是前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汪勃,现在依然任职湖州知州一职,而其父辈兄长表兄弟则有数十人为南宋一朝官员。

    汪家的先祖是隋唐时期的吴王、越国公汪华,在宋室南渡后的一段时期内,徽州汪氏宗族优秀杰出人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并且从此成为宋朝望族之一。其中最具代表性且对后世颇有影响的人物有:右仆射赠少师汪伯彦,兵部侍郎拜翰林学士汪藻,参知政事、枢密使汪澈,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汪勃,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汪应辰,江东提刑汪舜举,舒州知州汪希旦,司农少卿汪叔詹,两浙转运副使汪思温,洪州通判汪若海,韶州知州汪杞……。

    汪华昔日的老臣子老部下的子孙后代在宋朝更是一股庞然大物般的巨大势力,他们甚至还共同维持着自古流传下来的共祭汪公,同祀汪王庙的习俗。

    而且他们之间多有姻亲关系,如歙县汪叔敖娶同邑洪承允女,汪若川娶同郡曹通判女,汪择善娶休宁金安节女,其女则嫁休宁常德府司理参军朱拂,汪绍娶朱熹从姑,汪勃(汪义绍祖父)娶绩溪人祝景先女(朱熹外祖父祝确之妹),汪勃的儿子汪作砺(伯父)娶朱熹外祖父祝确的侄女,汪勃孙汪义和(堂兄)娶黟县程叔达女,后有汪勃的曾孙汪纲娶朱晞颜(朱淑真兄长)女,朱晞颜则娶前礼部尚书洪皓之女,同知枢密院事洪遵(洪皓子)娶朱安国的女儿……

    自古以来,徽州一带的商贾就实力强大,素有“海内十分宝,徽商藏三分”的说法,而汪家和朱家皆是实力强大的官宦世家,他们的姻亲也无一不是庞然大物!

    在这个利益团体中,只说在徽州一带,就基本垄断了当地的盐、茶、酒、典当、木材、印刷、酒楼等行业。

    如朱熹的外祖父祝确所经营的商栈、邸舍(即旅店)、酒肆,曾占据歙州城一半以上,人称“祝半城”。朱熹一生的著作都由祝家书坊印销,出版收入相当于七八十万两银子,而朱淑真所在的朱家就是徽州的大茶商,汪家在各大产业多有利益关联。

    这一堆世家大族,相互之间自觉共同维护着“一荣共荣,一损共损”的共同利益,如今,汪家名声受损,就算汪家不出声,他们也都会自觉地帮忙维护,一般文人也都会自动回避,更加不会作死去主动招惹,这也是后世文人关于朱淑真生平的相关记载几近空白的根本原因。

    更何况,在汪义绍的多翻哀求下,汪家长辈更已是在非正式的公开场合放话:如此无才无德之辈,真是枉读圣贤书,又有何面目求闻于科举……

    这是要从道德制高点出发,将刘芒钉死在耻辱柱上;更是要利用人脉,以绝刘芒的科举之路!

    十数年寒窗苦读,却因得罪了汪家而功亏一篑,感情上也是倍受打击,甚至在上朱家求朱逢时成全时还被赶了出门,以致刘芒最终心神大乱,终日沉迷杯中之物,流恋风月场所,借酒销愁,醉生梦死。

    昨天更是突然收到太学的开除通知书,理由是因无故旷课、违反学规、道德败坏,有妨风化……特此除名!(宋朝太学规定,严重违反学规或三试不升舍者,将遣还其州!当然,被遣还的学子还是可以参加本州科举考试的。)

    至此,心若死灰的刘芒终于彻底将自己泡进了酒缸,来了个醉生梦死,直到昨晚突然收到一封署名为朱淑真的信是,稍作振作的他才匆匆赶往钱塘门外老地方,然而没想到这却中了别人的圈套,最终,醉熏熏的他竟然被人敲了黑棍。

    不幸中的万幸是,这家伙临死前竟然学翔哥来了个顺手接了个雷,最终被八百多年后直播渡劫的“翔哥”来了个鸠占鹊巢……

    如今,在被有心人的操控下,临安城中关于刘芒勾引有夫之妇,道德败坏,眠宿花柳,沉迷酒色、并违反学规而被太学除名的议论更是闹得沸沸扬扬,成为了临安城市民最近茶余饭后的最大笑话!

    “呵,这么看来,这哥们比我“翔哥”还要惨呢!哈哈……”

    终于理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刘芒本来还在为前世的父母亲人而伤感呢,如今两相比较之下,深得阿Q精神精髓的他,内心顿时就乐了。

    “咦?!不对!貌似……如今这一切都不关这哥们的事了哎!”

    “这……我的老天,你还是再来个雷劈我回去算了吧!”

    “这近乎无解的死局……就这么成了我刘某人的穿越幸运大礼包?我靠,老天爷你玩我啊……”

    “啊~!贼老天~!你不用这么狠吧~!”

    …………

    良久,对着老天狂喷了半天的刘芒,最终也只能默默地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唉,罢了,看在大家都是有幸接雷的难兄难弟的缘份上,这个锅我就就替你背了吧……哼,这些阴险狡诈的渣滓不来惹我便罢,否则,否则……貌似连我翔哥这等绝世英才出手也得大费周章哎……”

    “唉,我只想好好躺平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