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墨宋 » 第十二章 冲突

第十二章 冲突

    有了数千贯作为后盾,刘芒心中的底气顿时十足起来,深知宣传和口碑的重要性的他,愣是在接下来的数天内大搞起了的开张大酬宾、亏本大促销活动,而且阵仗还一天比一天大。

    这小小油条的魅力可是已经被千年的历史所验证了的,趁着尚独掌着配方的垄断优势,刘芒甚至连考察都不考察,就迅速在城内各处人口密集的路口、瓦舍勾栏等地一口气连开了十三家分店!

    在连续几天不计成本的狂轰滥炸之下,刘老根早点店也终于在临安城一炮而红!

    这几天,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走夫贩卒,谁不知道临安城新出了一份美味早点和……一个大傻缺?!

    一个啃得鸡全家桶……呃,不,是一份刘老根全家桶才卖一文钱,这丫的脑袋肯定是被驴给踢了吧?

    这家伙的脑袋是被门板夹坏了吗?哪有人像他这样败家的!

    嗯,这店甚至还请了漂亮的小娘子在摊上揉面团,甚至还附庸风雅地在摊上贴诗一首:

    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

    原来,吃个早餐也能这么有诗情画意的吗?

    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傻子家的油条和煎饼果子还真的是贼好吃……

    于是,刘老根早点店的销量就从第一天试水的一千份,迅速增长到了第二天的五千份、第三天的一万份,而且这还是在早早就卖断了货的饥饿营销的手段下达成的。

    其后数天,在为期三天的“一文钱全家桶”开张促销大酬宾活动结束后,刘老根早点店的食品价格在恢复到八折优惠的情况下,竟然还是早早就卖断了货,在十三间分档的加持下,销量一路芝麻开花节节高,直逼日销三万份以上!

    短短的四天,不但将前面三天的促销活动经费赚了回来,还在刨除了开分店的支出和成本的支出的基础上大赚了将近500贯!

    倒扣掉以前的所有成本,四天,500贯,将近15万……

    这着实有点吓人了哎!

    时间来到第八天,虽然今天的刘老根早点店不再搞促销活动,但架不住前几天促销的强大规模效应和良好口碑,他们店今天的热度竟然不减反增。

    营业其间,那长长的队伍简直是看傻了御街上的行人,而准备不足的十三间分点店都早早卖断了货,同时也创下了日销三万五千份的销量新高!

    这还真的大大出乎了刘芒的所料。

    众安桥总店处,算完刘小二从十三家分店汇总来的数据,看着摊档上那堆得如小山似的铜钱,刘芒顿时笑得合不拢嘴来:哈,发财啦!今天少说也能赚他个三百五十贯钱呢!

    抽除成本后日入三百五十贯!这已是相当于后世的日入十万+!

    如无意外,接下来就会有月入万贯、年入十万贯!

    要知道临安府很多老百姓的年收入都还没到五十贯呢!而按绍兴末年的一文钱值现代的0.3元算,刘芒今天的利润进账已是超过十万元!

    其实,这油条和煎饼果子的主要成本无非就在于面粉、油和柴薪,而现在市面上的面粉大概是126文/斤,豆油则在每斤数十文之间。煤碳虽贵,但绍兴年间临安周边的木林资源尚算充裕,木碳的价格倒也不算太贵。

    按绍兴末年的一文钱大概值0.3元人民币折算,那南宋的一根油条或一个煎饼果子的成本平均不会超过十文钱。

    后世的油条成本大概是0.5/根,煎饼果子则大概是2元,而南宋的油条的成本则大概为5文/根,煎饼果子则要八文钱左右。

    按一根油条卖十五文,一个煎饼果子卖二十文,小米粥五文/每碗,豆浆3文/碗的价格,扣除成本,一份油条或煎饼果子加豆浆平均也能赚个10多文。

    当然,这虽然是有点出乎刘芒的意料,但却也在情理之中。

    首先,这买卖目前算是独家垄断配方,在这南宋御街自然也就鹤立鸡群了。

    其次,这小小油条可是魅力独特,是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的存在,哪怕是在后世也是深受普通市民的热爱,有些城市也不乏日销三千份油条的小吃店呢,而且还是在有不少同行竞争的情况下!

    再次,临安城可是当之无愧的当世第一城!这是一个没有高楼大厦,人口却又超过了一百五十万+的大城市,细细算来,它的人口密度甚至要远远超过了后世的深圳、上海!

    如此算来,十三家分店有这个销量与收益也就不足为奇了,说不定后面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供发掘呢。

    以这样的投入与产出,刘芒这几天弄出的这份小小的早点营生,在南宋的不少商贾看来,已经算得上是一份相当了不得的买卖了!

    然而,由于这几天的出货量太大,赚的油水太多,周边已有不少人对此眼红不已,也对他的配方垂涎三尺、虎视眈眈起来,甚至还有一批人在悄悄打听和监视起他的进货原料来。

    假以时日,这班别有用心的家伙要弄清楚个中配方还真的不是什么难事呢。

    当然,刘芒也从不敢奢望能永保这种低技术含量配方的秘密,他在抢先树立了品牌的基础上,早已用目前就能做到的天然制碱法,通过将天然碱粉碎、过筛、溶解、澄清、加热、加石灰窑气(二氧化碳)、过滤、干燥或煅烧的工序,制作出了小苏打和食用碱,最后甚至还在小苏打的基础上弄出了简易的泡打粉。

    为了防范于未然,未雨绸缪的他还一次性向不同的供货商进了数百贯的的原料囤了起来,并将油条的配方也改为了面粉、水、小苏打、泡打粉,鸡蛋、盐、豆油、糖。

    嘿,只要哥我捏住了小苏打和泡打粉,量你这班家伙短期内也搞不清个中的配方,嘿嘿

    “哈,没想到小爷随便卖个油条也能年收入过千万!发达了!看来翔哥我马上就能躺平享受人生了,哈哈”想到今后的美好生活,刘芒的心里顿时笑开了花。

    “噢,翔哥我决定从明天开始就当个甩手掌柜,每天就逛逛街,把把妹子、混吃等死等雷劈的,这小日子想想都美!”

    正在他看着眼前的那堆铜钱,流着口水做着白日梦时,突然的一声嘲笑将他生生拉回了现实。

    “哟,这不是我们才高入斗、诗才绝世的刘大才子吗?呵呵,刘大才子怎么不在太学读书而是在这街边卖起了油条了?刘老根早点?哈哈……”

    回过神来的刘芒抬头一看,发现原来竟又是一位纨绔少爷似的青年正一脸戏谑地站在他的摊前看着他呢,而在这家伙的身后,竟然也是跟着几位狗腿子!

    话说,这大宋的纨绔少爷和狗腿子就真的多到了遍地走的地步?!

    咦?这是谁?貌似有点眼熟的样子……

    电光火石之间,脑海中一幕幕影像闪过,刘芒不由得有点破笑皆非起来。

    原来,眼前这位满脸优越感的家伙竟然是“他”的老冤家——汪义绍!

    看到这斯一副志得意满的臭屁样,想起这家伙之前的卑劣行径,刘芒心头之火暗冒的同时,不由得也是玩兴大起。

    “哼,什么狗屁太学?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爷我才不肖去听一班‘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的腐儒在故纸沉堆中做道场呢。”

    “再说,自力更生又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总比某些整天混吃等死、盘剥百姓却又贪生怕死、虐待糟糠的人渣强!”

    见到刘芒不但未受影响,竟然还敢不怕死地调侃他,汪义绍不由得大怒:“刘芒,你好胆!骂谁人渣呢!”

    “呵,谁吠就骂谁!”见这家伙竟然神助攻似的抛过来接口,心头大乐的刘芒不由得在火上再挠了一把油。

    “你~!你个废物不但道德败坏,而且还目无尊长,‘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你这个被太学开除的废物也配用太白诗仙的诗句来讥讽师长?也配数落本少爷我?!”

    见骂街不是对手,汪义绍还不算太蠢,连忙使出他的惯用伎俩,迅速地站上了道德的制高点。

    确实,如果不尊师长这一点被汪义绍纠着不放,以这具身体原主的情况,还真的要麻烦不小呢,但这一套要放在刘芒这货的身上就行不通了。

    哼,想坑我?小爷鸟你都傻,老子就是贬损了这班老头子又怎么样?不服来战,怂的就不是我九头鸟大V——大翔哥:“哼,夏虫不可言冰,好狗不档道,不要档着小爷我赚钱泡妞,滚!”

    看着刘芒那一脸轻蔑的神态,汪义绍心中的憋屈差点就要将他憋出内伤来:“哼,我看你才是那个只知卖弄口舌,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吠之辈罢,卖你一辈子的油条吧!垃圾!”

    看着汪义绍那眼中的恨意和状若疯狂的样子,深知个中原因的刘芒不由得裂嘴一笑后,悍然在他的伤口上撒起了盐:“对,你大爷我不但卖油条,还专门给某人卖绿帽子!”

    话说,刘芒这斯这回还真的有点欠揍了,不但撬了别人老婆,竟然还要当别人的面大叫卖绿帽子?这不是指和尚骂秃驴嘛?是可忍孰不可忍啊!哈哈……

    果然,刘芒这边话音刚落,汪义绍那边就急红了眼:“你……找死!来人,给我砸!”

    “你敢!”看到汪义绍身后那几位闻言就像吃了春、药似的疯涌而来的狗腿子,刘芒不由得有点急了。

    这可是我大翔哥在大宋能舒心地吃饭把妞的保障呢!你这帮粗人怎么能说砸就砸呢!

    “哗啦~”的一阵乱响,只见那几张桌凳和刘老汉跟前的那口油锅已是被掀翻在地,那锅中的油和油条瞬间洒得满地都是,而小摊上的食客更是顿时鸟作兽散、惊慌而逃。

    嘿,这么好的逃单机会,不走才傻!

    嗯,大家伙们拿上油条到边上看热闹去!哈!

    “啊~!”这时,只见刘老汉那那躲避不及的右脚顿时被那滚烫的热油洒了个正着,瞬间的剧痛让他惨叫连连的同时,也抱着伤脚满地打起滚来。

    “老头子(爹),你没事吧(你怎么啦)?”

    见此情形,刘老根那前几天就已过来帮忙的妻儿顿时就急了,而大吃了一惊的刘芒也连忙上前察看起情况来。

    当他轻轻挽起刘老汉的裤管,脱掉他的鞋子后,那脚上被烫起的一大片水泡顿时映入眼帘。

    见此情形,刘芒心中的煞气顿时大盛:哼,俗话虽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但我刘某人今天却要把这两样都干了!

    心里恨恨地想着的同时,刘芒已是提起他那砂锅大的拳头,向煎饼摊前的几人扑了过去。

    “姓汪的,翔哥今天就要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