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知否:我是吴家子 » 第三十五章 吴忠的决定

第三十五章 吴忠的决定

    “好啊,你现在翅膀硬了,竟然敢去青楼,还跟人打架?”

    吴云恼怒的揪着吴兴的耳朵,说道:“你明天就给我回汴京去,听到没有!”

    “二姐姐你别生气,你现在可是有身子呢,别动了胎气。”吴兴陪着笑道。

    回到周家,吴云就问他昨夜为何没有回来。

    北寿春城离南寿春城不远,他暴露了身份,估计要不了多久,在那边干过的事就要传过来了。

    吴兴想着反正早晚要被二姐姐知道,也没隐瞒。

    至于去青楼那一段他不是不想隐瞒,而是没人知道他去青楼就是为了引诱朱玉正先找他麻烦,然后给姜瑞出气。

    所有人都会认为,他和朱玉正发生矛盾,就是因为争风吃醋。

    到时候消息传开,肯定都是说他和朱玉正为了争夺花魁,大打出手云云。

    结果就出现了眼前这一幕。

    “大娘子,兴哥儿说的对,你先消消气,千万不能动了胎气。”许妈妈连忙劝道。

    吴云深吸了一口气,松开了手,坐了下来,说道:“别跟我嬉皮笑脸的,明天你就给我回汴京去。”

    “二姐姐,我大老远来看你,才来了几天啊,你就要赶我走?”吴兴一脸委屈道。

    “别在那装可怜,你要是再留几天,我能被你气死。”吴云没好气道。

    她最气的是吴兴去青楼,虽说吴兴说了缘由,也什么都没干,但是去就是去了。

    吴云不觉得吴兴这一路上干的事回去能瞒的住程氏。

    虽然程氏从小对她视若己出,并没有针对过她和她小娘。

    但是吴兴大老远跑来看她,还去了青楼,谁知道程氏知道后会怎么想?

    吴云是真怕吴兴接下来又闹出什么事来,只想让他赶紧回汴京去。

    “二姐姐,我费了这么大功夫,就是想收服姜瑞,现在他爹伤重,肯定不可能跟我走。我若是走了,岂不是白忙活了。”吴兴苦着脸说道。

    吴云心中一软,沉吟了一会说道:“那你这段时间都给我老实待在南寿春,不准乱跑,不然就给我回汴京去。”

    “知道了二姐姐,你放心吧,我肯定听你的。”吴兴连忙道。

    吴云白了吴兴一眼,说道:“明天官人休沐,准备去芍陂玩玩,那边的鱼很不错,带你去尝尝。”

    芍陂吴兴也知道一些,芍陂是古代最早的大型灌溉水利工程,春秋时期楚国修建而成。

    与后来的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更是有着天下第一塘之称。

    不知为何在后世的知名度,比起都江堰、郑国渠差的很多。

    吴兴上辈子也听说过一些,并没有去过,不过那时候已经不叫芍陂了。

    “二姐姐也去么?”李安问道。

    “这边过去要好几十里呢,我哪里经得起折腾。你跟你姐夫去,记得老实一些听到没?”吴云说道。

    “哦。”吴兴点了点头。

    ……

    吴兴本来还为了不能和姐姐一同出去玩,有些失望。

    等第二天出发去芍陂的时候,吴兴心中只剩下庆幸了。

    也不知道是因为嫁作人妇,还是有了孩子的原因,二姐姐彻底觉醒了说教属性。

    昨天一直念叨他到晚上,晚饭后还念叨了许久。

    若是她也跟来,怕是一路上少不得还要被念叨。

    芍陂距离南寿春数十里远,一大早天微微亮就出发了。

    等到的时候,已经快接近中午了。

    吴兴本来兴致勃勃,想欣赏一下天下第一塘的风光。

    等真到了以后,反而很是失望。

    难怪后世没什么名气,这玩意不就一个湖泊么。

    不对,因为是人工挖的,不能算湖,只能算池塘。

    就是这个池塘大了一些,说一望无际有些夸张,但是只能隐隐看到对岸的影子。

    听说全长有近五十里,说白了就是一个大型水库。

    池塘沿岸种植了一排柳树,若是杨柳吐绿之时,景色想来不错。

    不过如今刚刚二月,柳树刚刚露出嫩芽,远远看去光秃秃的,没有半分景色可言。

    ……

    吴兴在领略芍陂风光的时候,吴大娘子乘船回到了汴京。

    这一路上停船歇息补充实物水源的时候,她都会派人下船,找那些汴京过来的船只,打听汴京的信息。

    吴大娘子得知皇子夭折后,急着回汴京,是因为他知道,以官家如今的年纪,皇子夭折后,将要面临过继宗室的问题。

    汴京宗室子弟众多,但是皇位只有一个。

    每次皇位更迭,都是汴京勋爵世家重新洗牌的时候。

    更何况如今官家无子,那些宗室子弟为了皇位,必然会四处拉拢支持着。

    文武百官,也会为了那从龙之功开始站队。

    吴大娘子担心梁家牵扯进去,才急着回汴京。

    好在一路上探听的消息,让她松了一口气。

    官家因为皇子夭折,悲伤昏迷了三日才醒。

    醒来后,一直没有理过朝政,而文武百官也没有进言过继宗室之事。

    宗室子弟虽然人心思动,但是这种情况下,尚且还算老实。

    抵达汴京,乘坐马车回到梁家,吴大娘子便召集梁家所有人,叮嘱他们这段时间老实一点,不要惹出什么乱子来。

    沐浴一番,换了一身衣服,来到了吴家。

    这日正是休沐之日,吴忠父子都在家中。

    “妹妹,兴儿为何没有随你一起回来?”程氏问道。

    “大嫂嫂,我听闻皇子夭折,便匆匆回来了。兴哥儿要去寿州看望云姐儿,不愿意跟我回来。”吴大娘子道。

    “兴儿有陈恩带人随行护卫,不会有什么危险的。”吴忠说道。

    程氏闻言虽然有些不放心,也不好多说,不然倒是显的在怪罪吴大娘子一样。

    “妹妹,那盛家大姑娘真有你信里说的那么好?”程氏说道。

    吴大娘子的信她前几日就收到了,派人请吴忠回来,商量一番后,还给回了信。

    “爹娘,姑母,我还有点事,先告退了。”

    吴林听闻谈到自己的婚事,连忙起身告退。

    “坐着!”

    吴忠淡淡道:“你都这么大了,娶妻生子本就常事,还害臊怎么的?”

    吴林闻言只能老实的坐了下来。

    吴大娘子把自己去盛家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然后说道:“我本想着等大哥哥大嫂嫂的回信,看看你们的意思。没成想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只能回来了。我的信大哥哥大嫂嫂你们也应该收到了,不知道你们这边怎么想的?不管怎么样,盛家那边总要给个音信才是。”

    “这如今汴京的局势你也知道,我和你大嫂嫂商量过了,只要盛家不反对,就定盛家大姑娘了。”吴忠说道。

    其实吴忠和程氏收到信后,就已经决定了。

    要是之前,他们或许还会多方考虑一下,促使他们那么快做出决定的,其实还是皇子夭折。

    接下来的皇位争夺,汴京豪门勋爵肯定会有不少人忍不住站队,去博那从龙之功。

    但是这种事想来凶险,成了固然好,一旦支持的人输了,轻则夺爵流放,重则家破人亡。

    吴忠并不愿意掺和进去,若是和汴京勋爵豪门联姻,指不定还是会被牵连进去。

    盛家门第低,还在外地为官,掺和不了这种事,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盛家那边肯定是愿意的,既然大哥哥和大嫂嫂确定了下来,那我给蒋夫人去一封信,让她和盛家透露一下吴家的态度。等盛家大姑娘及笄后,派人上门提亲如何?”吴大娘子说道。

    “嗯,这件事辛苦妹妹了。”吴忠点头道。

    “都是一家人,客气什么。”吴大娘子摇头道。

    吴林坐在一旁,听到父母和姑母他们三言两语把他的亲事说定,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