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知否:我是吴家子 » 第四十四章 暗流

第四十四章 暗流

    并不是每个庶子都能有个林小娘这样受宠的母亲。

    古人子嗣较多的情况下,很多人其实对于庶子并不怎么在乎。

    就好比盛纮,他在意盛长枫和墨兰这样的庶出,还是因为林小娘的原因爱屋及乌罢了。

    不然为何对明兰不怎么在意?就连卫小娘一尸两命,他知道和林小娘有些关系,还是选择了遮掩,没有丝毫追究的意思。

    历史上苏轼还拿怀着身孕的妾室跟人换马,由此可见妾室和庶出子女,在古人心中并不重要。

    也不是每个大娘子都如吴大娘子那般高傲,不屑于把庶子养废。

    大多数正室对于庶子防范都很严的。

    像明兰那样藏拙的才是才是庶子庶女的常态,而墨兰那样敢和嫡女争斗的终究只是个例。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胡六郎就是在藏拙,只是他明白庸碌一点,才能更好的活下去,所以没有丝毫进取心。

    对于这种事情,吴兴也不好多做评价。

    吴兴再次感到庆幸,自己是嫡出,家里也没有那么多蝇营狗苟的破事。

    唯一的变数就是未来的嫂子,若是未来嫂子心眼多,怕是会生事。

    原剧中袁夫人偏心长子,袁文纯算计兄弟,多少和袁文纯的妻子有些关系。

    不过如今父母已经决定让大哥娶华兰了,以华兰的性格,几乎不会发生这种类似的事。

    “马上该上课了,都回自己的位置上去吧,中午我请你们吃饭。”吴兴拍了拍胡六郎的肩膀说道。

    “哈哈,那我们就不客气了,中午就去悦来楼吃!”刘青宁一听到吃,还有人请客,立马露出了笑容,眼睛都笑的眯了起来。

    “没问题,我这次从寿州那边还带回来一个做豆腐宴的厨子,那味道很不错,休沐的时候你们到我家来,让你们尝尝。”吴兴笑道。

    国子监虽然提供饭食,但是他们这些世家子弟中午都是在外面的酒楼吃的。

    因此国子监附近的街道上,酒楼青楼非常多。

    悦来楼就是附近最有名的,几个人去吃一顿,加上下人仆从,怎么也得好几两银子。

    他们虽然出身豪门,但是月钱有限,也没钱天天去悦来楼吃。

    不过吴兴也不在乎这点小钱。

    两人离开没多久,上课的梆子声就响起了。

    不一会朱夫子再次来到了学堂。

    国子学丁下舍一共只有两个夫子,一个负责教上午,一个负责教下午。

    上下午各有两堂课,每堂课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中间休息半个小时。

    朱夫子还是继续教导《大学》,吴兴也和之前一样,在朱夫子领读的时候,自己看书背诵,等他讲解的时候,再认真倾听。

    半个时辰后,第二堂课结束,朱夫子离开学堂后,学堂陷入了噪杂。

    许多人约着相熟好友一同出去吃饭。

    也有一些离家近的,选择了回家。

    像吴兴这样,离家远一来一回,加上吃饭就要花费两个时辰的,自然只能去附近酒楼吃。

    “三郎,咱们走吧。”

    等书童过来替他们收拾好东西,刘青宁和胡六郎带着各自的书童过来找吴兴。

    吴兴带着姜瑞和阿九,同两人一起往外走去。

    出学堂门的时候,齐衡也正好来到门口。

    看到吴兴三人微微点头,吴兴见状,笑着点头回应了一下。

    吴兴的回应让齐衡一愣,他知道自己在学堂内不受待见,对此他倒也不在意。

    不过他性子温和,加上教养极好,即便别人孤立他,他见了同窗,还是会点头打个招呼。

    大多数人都对此视而不见,之前的吴兴也是如此。

    如今吴兴突然回应,让他颇感意外。

    回过神来,微笑着冲吴兴再次点了点头,然后便带着不为走了。

    吴兴也没刻意去结交齐衡的意思,和刘青宁两人有说有笑的走出了学堂。

    “元若!”

    正走着,突然一声喊声传来,吴兴抬头看去,就看到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带着一个随从站在路边,笑着冲齐衡招手。

    看到这个少年,吴兴目光微闪。

    这个少年他认识,是国子学乙上舍的学生赵勉,乃是宗室子弟。

    这个身份并没有什么好特殊的,毕竟大宋对宗室的监控严格,和养猪没什么区别。

    成年后最多挂个闲职,不可能有实权。

    但是赵勉并不是寻常宗室,他是兖王嫡长子。

    宋朝的兖州可不是汉朝时期的兖州,宋朝的州等于汉朝的郡,兖王只是郡王而已。

    一个郡王,在宋朝这种防范宗室严格的朝代,无非就是身份尊贵了一点,在自由方面甚至不如一个伯爵。

    朝中大臣勋爵,其实也没人会太过在意。

    但是如今不同,官家年近五十,唯一的皇子前不久夭折了。

    除非后宫有人怀孕,不然只能过继宗室了。

    虽然如今因为皇子刚刚夭折,官家悲痛欲绝,没人上奏过继宗室。

    但若是官家要过继宗室,其中机会最大的就属邕王和兖王了。

    因为两人都是当你官家兄弟的儿子,也就是官家的侄子,离官家血脉最近。

    赵勉和吴兴都在国子学,虽然不是一个学舍,但是吴兴也有耳闻。

    之前的赵勉,和现在的齐衡其实差不多。

    因为他宗室的身份,虽然还未继承爵位,同窗的勋爵官宦子弟,都不敢跟他来往。

    他为了不给父亲惹麻烦,平日里也只和在国子监读书的宗室子弟来往。

    如今他跑过来找齐衡,看样子还不是第一次和齐衡接触,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吴兴稍微一想,就猜出,赵勉这么做,很可能是因为齐衡的母亲平宁郡主。

    平宁郡主和官家情同兄妹,和皇后关系也不错。

    虽然未必能影响到官家决断,但却有可能了解到官家的态度和倾向。

    如今局势不明,兖王不敢有什么小动作,生怕被人抓到把柄。

    让赵勉和齐衡接触,倒是一个好办法。

    之前吴兴还觉得齐衡后来离开国子监去盛家读书,是因为在国子监被孤立的原因。

    现在看来,怕是没有那么简单了。

    “三郎,你发什么呆呢?”刘青宁跟吴兴说话,等了好一会没有回应,才看到吴兴竟然在发呆。

    “没什么,咱们走吧,我有些饿了。”吴兴说道。

    赵勉接触齐衡,是不是如他猜测那般跟他也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