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知否:我是吴家子 » 第五十九章 自作聪明

第五十九章 自作聪明

    大宋军队分为禁军、厢军和乡兵、藩兵四级。

    乡兵其实就是民兵,厢军则是地方驻军,藩兵则是非汉人组建的军队。

    而禁军和别的朝代的禁军不同。

    因为大宋重文轻武,皇帝收拢军权,把大宋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军队都编成了禁军。

    如今大宋有超过百万的军队,光是禁军就超过了八十万。

    禁军不仅负责守卫皇宫,还负责对外战争平叛等等。

    简单来说,宋朝的禁军其实就是正规军。

    因为燕云十六州丢失,北方无限可守,因此拱卫京城的兵马就有近五十万。

    除了驻扎在皇城守卫皇宫的兵马外,其余四十万都驻扎在城外的西郊大营。

    西郊大营只是一个统称,共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大营,每个大营八万兵马,分为四军,每军两万人。

    西郊大营的统帅就是英国公,除此外英国公还兼任着枢密院副使的职位。

    当然了,英国公只是名义上的统帅。

    西郊大营的兵马调动有着严格的规定,没有官家圣旨,任何人都调动不了一兵一卒。

    除此外,西郊大营还有文官担任监察使,太监担任监军,相互制衡。

    更本不担心有人会拥兵自重。

    南大营的建安军就是由吴兴的父亲吴忠统领。

    不过只是统领而已,大宋兵将分离,统兵的只有练兵权,战时根本不会让统兵将领领兵出征,而是把兵马调给别的将领,战后再回原来编制。

    这天,吴忠正在校场上观看将士训练,南大营其余几位和他同级的将领共同前来找他。

    吴忠得知消息后,甚是奇怪,虽说他们都是同僚,但是平常为了避嫌,其实很少相互接触,各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毕竟大宋对武将防范太严了,他们自然要小心谨慎。

    等见了三人,一番寒暄后,吴忠才知道来意。

    三人竟然是找他买茶具的,一开始吴忠也有些懵,听到他们一番解释才明白。

    笑着应下,把三人送走,吴忠的脸色阴沉了下来。

    把副将叫了过来,安排好军中的事务,便带着亲兵离开军营往汴京而去。

    进城后他恨不得立马去国子监把吴兴揪出来,最后还是忍住了,回了家。

    程氏正在后院盘算着儿子成亲要邀请哪些人,准备哪些菜式。

    得知吴忠回来,有些疑惑,迎了出去。

    来到正堂,就看到脸色难看的吴忠正坐在正堂内喝茶。

    “官人,可是出什么事了?”程氏见吴忠脸色难看,有些疑惑道。

    “你说出什么事了?那个逆子干了什么你不知道么?我都说了多少次了,慈母多败儿,你这样纵容他,等他成了和那顾二郎一样的纨绔子弟,有你后悔的。”吴忠冷着脸说道。

    在他看来,吴兴捣鼓卖茶具的事,程氏不可能不知道。

    “兴儿最近很是老实,连续几个月月考都得了优,官人这是听了什么谣言,发这么大的火?”程氏说道。

    “老实?谣言?”

    吴忠怒声道:“你那好儿子,捣鼓出什么新茶具卖,如今都风靡汴京了,人家都求购到我头上来了!而且那个逆子之前弄了一个茶会,还邀请了兖王世子前去,那是他能接触的么?你要是再这么纵容下去,迟早给咋家引来塌天大祸!”

    若是吴兴只是卖茶具,他不会生气,他最气的是吴兴竟然邀请兖王世子前去。

    朝廷对武将防范虽严,但是防范最严的还是宗室。

    平常吴兴作为小辈,和兖王世子接触一下,也没什么。

    但是如今可是敏感时期,兖王和邕王离官家血脉最近,也是最有可能成为储君的,别说是世子了,就是兖王家里的一个奴仆都要保持距离。

    今天那三人来找他买茶具,其中一人就故意试探了他。

    要不然吴忠都还不知道这事。

    “我最近一直忙着张罗林儿的亲事,真不知道啊。”程氏闻言也是一慌。

    吴忠虽然生气,却也没有气糊涂,程氏既然说不知道,肯定不会有假。

    深吸来一口气,说道:“这个逆子胆大妄为,等回来我要好好收拾收拾他,到时候你别拦着。”

    “官人这话说的,兴儿犯下如此大错,应当受罚。溺子如害子的道理我还是懂的。”程氏说道。

    身为伯爵府当家主母,程氏自然明白牵扯进立储之争中有多凶险。

    文臣参与立储之争中去,即便支持的人失败,无非就是不得重用罢了,不至于有生命危险。

    但是勋爵武将不同,只要稍微沾点边,可能就会万劫不复。

    就拿忠勤伯爵府来说,先帝时期只是因为一些捕风捉影的事,就被直接夺了爵。

    也就当今官家宽仁,登基后为其平反,给复了爵位。

    ……

    吴兴还不知道父亲已经怒气腾腾的等着他回去收拾他,散学后同刘青宁和胡六郎有说有笑的出了国子监,道别后,各自上了马车归家。

    等马车在府门口停下,吴兴下了马车,进了府。

    进门后,吴兴总感觉有种不好的预感,仔细一想,又想不出这种预感出自哪里。

    吴兴摇了摇头,觉得应该只是错觉,正准备回自己院子,一个丫鬟走了过来,行礼道:“大娘子请三公子去正堂一趟。”

    “知道了。”

    吴兴打发阿九把书箱送回他书房,自己前往了正堂。

    进入正堂,刚准备行礼,看到和程氏端坐上首的父亲一愣:“爹,您怎么回来了?”

    “你还有脸问我怎么回来了,你自己做了什么你自己不知道么?”吴忠怒声道。

    “孩儿没干啥啊。”

    吴兴一脸茫然,他最近虽然在捣鼓茶具的事,但是读书也算认真,没有偷懒,夫子还夸他进步很快。

    就算卖茶具的事被父亲知道,也没道理生这么大的气才是。

    “逆子,到现在都还不知错!来人,请家法!”吴忠喝道。

    吴兴一听要请家法,瞬间慌了,有种想跑的冲动。

    转头就看到两个大汉,堵在门口。

    吴兴:“……”

    原来是有埋伏,难怪他进门后总有不好的预感。

    “爹,孩儿知错了,不该贩卖茶具赚钱。但是孩儿都安排好了,不会被人抓到把柄的。”吴兴见跑不掉,只能老老实实认怂。

    “你是不是觉得你很聪明?上次我就和你说了,不要自作聪明,看来你根本没听进去,这次非要给你长长记性才行!”吴忠冷冷道。